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X光探伤电视系统虽然具备节省X光软片和可在线探伤等优点以外,还存在着图像分辨率不很高的问题。其图像分辨率不很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X光所激发的二次射线造成的,这是一种随机的噪声干扰。利用在计算机图像处理中的叠加平均法可有效的去除这种噪声干扰,从而提高X光探伤电视的图像分辨率。电视图像的数字化需要高速的信号采集系统。用硬件构成的图像存贮体可实现高速的图像信号采集,并结合开窗口技术使得X光探伤电视的成本降低,为高分辨率X光探伤电视的广泛应用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这些对保证产品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显微图像的计算机采集主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军 《物理》2001,30(10):650-652
显微图像的计算机采集是由显微镜,CCD摄像头,视频采集卡和计算机完成的,它实现了显微图像的计算机采集与管理,最高放大倍数可达1000倍,分辨率可达1um,该系统可以在科学研究和分析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孙玉杰  汪岳峰  牛燕雄 《应用光学》2003,24(5):47-48,46
介绍一种应用计算机技术和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数字化测试分辨率的方法和系统.此测试方法和系统有别于通常的目测方法和装置,避免了目测方法的主观随意性。经证明,适合评测电视跟踪系统的成像性能.  相似文献   

4.
彭仁军  吴健  邓蓉 《强激光与粒子束》2006,18(11):1801-1803
 对利用条纹场照射目标以提高成像分辨率的方法进行了实验研究。条纹法提高成像分辨率的基本思想是,采用余弦条纹场照射目标,光学系统截止频率外的一部分高频分量将通过光学系统,通过对用多幅同频条纹场照射目标所获得的图像序列进行综合处理,可以获得超分辨率的图像。实验采用激光形成的干涉条纹场照射目标,共采用10幅余弦条纹场,各幅条纹场之间依次有1/10个周期的平移,对这10幅条纹场照射目标时所拍摄的图像进行综合处理,获得了分辨率提高的图像。实验结果证明了利用干涉条纹场照射目标获得超分辨率像这一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一种图像稳定程度的描述方法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提出一种数学模型描述成像系统的稳定程度,通过分析证明:当目标物体为黑白分辨率标板(只有两种亮度且为周期性结构)时,成像系统的不稳定对成像结果的影响是使图像的像素灰度值按照二项分布的规律分布,因此可以用统计参量来反映成像系统的运动速率,进而表征图像的不稳定度。为了研究在不同时刻图像稳定性的变化规律,引入了统计学中表征数据离散程度的参量“标准偏差”作为描述因子。通过实验,直观地描述了一个佩肯棱镜系统的稳像过程,得出了变化曲线。曲线的波动与所观察到的图像稳定度的变化相符,证明了本描述方法是合理且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具有数字图像处理功能的运动分析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描述了一种基于高速摄影的运动分析系统,它是由光学投影系统、CCD摄像头、图像卡和微机构成的新型摄影图像分析系统,利用微机终端显示器作为坐标测量器,对胶片的测量分辨率达0.01mm。系统能对图像进行坐标采集和运动分析外,还具有丰富的数字图像处理功能,可对原输入图像实行反转、对比增强、平滑滤波、边缘检测等处理。系统软件还对输片机构实行计算机控制。文中给出了数字图像处理结果实例。  相似文献   

7.
基于观察矩阵的频域光学相干层析成像图像重构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卞海溢  高万荣  张仙玲  陈朝良 《光学学报》2014,34(2):211003-107
频域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医学成像技术,其传统的图像重构算法主要是基于傅里叶变换。但这种重构算法的主要缺陷在于其纵向分辨率随着深度位置的变化而明显下降。为了使频域光学相干层析成像系统的纵向分辨率在整个成像深度内基本保持不变,提出了一种基于观察矩阵的图像重构法,并用该法重构了平面镜以及皮肤信号。结果表明,这种图像重构法能够使频域光学相干层析成像系统保持纵向分辨率不变。与文献报道相比,这种方法在保持系统简单性的同时,还保持了高的纵向分辨率,并在成像深度范围内使得纵向分辨率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8.
论文介绍了合成孔径聚焦超声成像系统原理。建立了一个无损检测超声成像系统。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分辨率,设计了基于相关系数的非线性合成孔径聚焦算法。然后利用此算法对试块成像,结果表明,与延时叠加合成孔径算法相比,基于相关性分析的非线性合成孔径算法提高了图像的分辨率,改善了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9.
显微图像的计算机采集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军 《光子学报》2000,29(Z1):215-220
显微图像的计算机采集是由显微镜、CCD摄像头、视频采集卡和计算机完成的,它实现了显微图像的计算机采集与管理,最高放大倍数可达1000倍,分辨率可达1μm。该系统可以在科学研究和分析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实现超分辨率视频图像的实时复原,设计了以ZedBoard可编程片上系统为基础的超分辨率视频复原系统。系统包括基于V4L2(Video for Linux 2)的USB摄像头视频采集、基于小波变换的超分辨率复原算法处理和基于Qt的图形用户界面制作以及视频输出。采用双线性、双立方和小波变换算法分别对Lena图像进行复原处理,峰值信噪比PSNR值分别为29.516、29.843、31.368。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基于小波的超分辨率复原算法优于传统的插值算法,基于ZedBoard的超分辨视频复原系统复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针对单目视觉位姿测量传统误差分析方法中只考虑单一误差因素,分析结果与工程实际有较大差异的问题,提出一种考虑多误差因素共同作用的误差分析方法。根据单目视觉系统的测量范围和相机参数建立其位姿测量模型;综合考虑相机内参、镜头畸变、图像点、靶标三维点等误差因素,将其同时引入位姿测量模型进行分析;分析抑制不同参数误差及提高相机分辨率等在多误差因素共同作用下对位姿测量结果的影响,找到最有效的精度优化方法。采用小型机械臂手眼定位中的单目视觉位姿测量系统进行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抑制相机径向畸变误差和提高相机分辨率,能够有效地提升该系统的位姿测量精度,位姿精度分别提升6.57%、4.21%和5.88%、5.54%。  相似文献   

12.
新型高速视频图像记录判读系统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介绍了新型高速视频图像记录判读系统的特点、组成和功能,并采用了一种改进的自动判读方法.该系统利用集成在高速CMOS摄像机上的存储器记录数字视频序列图像,并利用高速接口下载到计算机移动硬盘或可读写光盘上,以供事后使用判读软件对记录的图像进行分析处理.运用数学形态学图像处理方法滤除二值图像的噪声,较好地实现了清晰提取目标边界的目的.针对自动判读与半自动判读的不同要求,采用不同的细分技术.在现有分辨率的情况下,达到对目标边缘亚像元级定位的目的,显著提高测量准确度.对其他类似系统的研制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移动特征靶标的摄像机径向畸变标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会峰  王炳健 《光学学报》2012,32(5):512007-116
针对成像测量系统中镜头径向畸变影响测量精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物面移动同心圆特征靶标的径向畸变标定方法。该方法先将固定在二维精密平台上的同心圆靶标置于垂直物面的特定位置,然后采集靶标图像,同时用最小二乘法以拟合得到的圆直径为条件,按一定方式移动特征靶标,直到拟合值达到极值或者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记录该幅图像,则其拟合得到的圆心坐标便是畸变中心,同时利用该幅图像,根据等差值半径和摄像机成像模型的半径的成像关系求出其畸变多项式系数。为提高特征靶标的移动效率,提出了坐标轮换最优化移动的方案。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畸变中心的标定精度可达0.6pixel,畸变多项式系数有效数字重复误差小于0.02,并可实现两者的一靶标定,且利用该法获得的参数能实现对畸变图像的准确校正。  相似文献   

14.
一种新型陀螺动态漂移检测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平  金光  刘延斌 《光学技术》2004,30(1):61-64
在分析传统陀螺动态漂移测量方法的基础上,介绍了一种新的高、低温陀螺动态漂移测量系统的原理和结构设计。该系统由计算机软件控制其检测全过程,系统的中心部件由CCD摄像机、图像采集卡和处理软件等构成。处理软件用VC开发而成,利用一种快速的目标跟踪算法,它能实时的跟踪目标并能画出其运动轨迹,计算出陀螺的动态漂移。实验证明了该系统的简单性和实用性,其分辨最小动态漂移角度的能力不低于1.8′。  相似文献   

15.
点阵列标定模板图像特征点提取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摄像机标定过程中,提取标定模板图像特征点的精度是影响摄像机内外参数标定精度的重要因素。本文根据条纹投影三维轮廓测量实验系统的要求制作了点阵列标定模板,在图像处理边缘理论的基础上,以圆的解析特性为依据,采用坐标转换思想,引进圆系描述点、圆对应关系,运用统计学理论,提出提取点阵列标定模板图像特征点的新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为下一步的摄像机内外参数求解做了铺垫。  相似文献   

16.
用于激光驱动飞片诊断的线成像速度干涉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设计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线成像激光干涉测速系统,用于激光驱动技术中小尺寸飞片或样品一条线上所有点的速度测量。它将激光压缩为线状照射到靶面,用成像物镜收集靶面的漫反射光并传递到广角迈克尔逊干涉腔中形成干涉,产生的梳妆干涉条纹作为信号载体,用变像管扫描相机记录条纹随时间的变化,用不同位置的条纹移动量反推出不同位置的速度分布,实现空间分辨。系统具有50 ps响应时间和20μm空间分辨能力。用该系统测量了激光驱动飞片的速度场,清晰的扫描干涉图像直观显示了飞片的运动过程和各点的速度差异。用傅里叶变换方法对干涉图像进行处理,得到了靶面一条线的速度和位移分布。  相似文献   

17.
X射线皮秒变象管扫描相机是一种应用变象管技术测量X射线波段脉冲辐射而能达到皮秒级时间分辨率和微米级空间分辨率的时空测试系统,是高功率激光打靶产生等离子体诊断的有力工具。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是X射线皮秒变象管扫描相机最基本的性能参数。这些参数的测量有其不同于可见光扫描相机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8.
调制传递函数(MTF)是评价电视摄像机成像质量的重要参数。介绍了一种用于可见光电视摄像机整机MTF测量装置及方法。设计了三积分球目标发生器系统,通过电动衰减器实现了目标和背景亮度的独立可控,其出口不均匀性为4.1%。采用基于倾斜狭缝法的亚像元自动插值与匹配算法以及线扩散函数(LSF)的最小二乘拟合分析法,实现了倾斜角度的自动计算以及MTF的精确测量,测量装置的重复性为0.007。通过与国外先进仪器的比对实验,表明建立的电视摄像机整机性能测量装置可以有效解决电视摄像机整机成像质量性能评价问题。  相似文献   

19.
漫透射成像法激光强度时空分布测量装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用CCD漫透射成像法测量激光强度时空分布和激光功率,给出了测量原理, 简要叙述了装置总体结构,介绍了测量装置各部分,给出了散射屏的散射特性,重点分析了光路布局、镜头焦距、光圈、景深、滤光片的参数选择,介绍了数据处理软件,给出了激光强度分布测量实验结果。结果表明:漫透射成像法测量激光强度时空分布是可行的,该装置测量强度分布分辨力高达5 mm;测量功率准确、可靠,测量不确定度小于6%,使用方便,实现了在小空间内对大光斑进行功率和强度分布的同时准确测量。  相似文献   

20.
目前机器视觉技术广泛应用于弹着点坐标的测量领域,针对双目视觉技术标定、演算复杂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单目视觉技术的弹着点测量方法。通过图像处理技术定位出靶面4个角点以及弹着点像素坐标,采用矩形P4P方法解算出靶面坐标相对于相机坐标系的位姿,根据单目视觉成像原理计算出弹着点在靶面的实际坐标。根据该方法成功测量出了实验中靶面弹孔的坐标,最大测量误差为2.3 mm。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快速、精确测量靶面与相机的位姿关系以及弹着点的坐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