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醒脑静滴鼻液中栀子苷的家兔体内药动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建立测定家兔血浆中栀子苷浓度的高效液相方法,研究醒脑静滴鼻液鼻腔给药后栀子苷在家兔体内的药动学过程。方法:醒脑静滴鼻液家兔鼻腔给药,给药量为12 mg.kg-1(以栀子提取物计),于给药后1,3,5,10,20,30,45,60,90,120,240 min左颈动脉采血,乙腈沉淀法处理血浆样品,HPLC测定血浆中栀子苷浓度,以Kinetica软件拟合药动学参数。结果:血浆中栀子苷在0.136 5~2.73 mg.L-1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 6,低、中、高浓度回收率分别为(97.14±3.78)%,(95.06±2.95)%,(91.50±1.82)%,其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4%,符合要求。醒脑静滴鼻液鼻腔给药后,栀子苷家兔血浆药动学过程符合二室开放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拟合值)为Cmax为(2.013±0.563)mg.L-1,Tmax为(6.405±1.764)min,Ke为(0.032 5±0.013 3)min-1,CL为(0.059 3±0.024 6)L.min-1.kg-1,AUC为(116.89±50.19)mg.min-1.L-1,MRT为(84.447±19.420)min。结论:本实验中建立的血浆处理及HPLC方法适用于家兔体内栀子苷的含量测定和药代动力学研究,醒脑静鼻腔给药后栀子苷吸收迅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葛根提取物经不同途径给药后葛根素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葛根提取物经大鼠尾静脉注射(i.v.)、鼻腔给药(i.n.)(20mg/kg)及灌胃给药(i.g.)(200mg/kg),以甲醇沉淀血浆蛋白质,反相高效高相液相色谱测定葛根素在大鼠血浆中的浓度,用Kinetica程序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葛根素在(0.05315-53.1500)mg/L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回收率为95.72%,RSD=2.31%;计算出尾静脉注射给药途径主要药动学参数:AUC=(795.41±59.85)mg.L-1.min-1,Cmax=(65.74±7.71)μg/mL,MRT=(18.96±2.08)min,t1/2=(16.95±3.55)min;鼻腔给药途径主要药动学参数:AUC=(227.34±19.42)mg.L-1.min-1,Cmax=(3.78±1.80)μg/mL,Tmax=(7.50±2.74)min,MRT=(117.09±38.37)min,t1/2=(22.50±10.60)min;灌胃给药途径主要药动学参数:AUC=(732.48±471.57)mg.L-1.min-1,Cmax=(3.53±1.32)μg/mL,Tmax=(27.00±16.43)min,MRT=(394.22±209.24)min,t1/2=(237.84±112.39)min;结论:葛根提取物经3种途径给药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具有显著性差异,鼻腔给药吸收迅速,生物利用度较口服高,该结果可以为葛根提取物的给药途径和剂型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醒脑静口服给药栀子苷在Beagle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建立Beagle犬血浆中栀子苷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醒脑静口服给药后栀子苷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及生物利用度。方法:Beagle犬分别口服、注射给予醒脑静,采用HPLC测定Beagle犬血浆中栀子苷浓度,以Kinetica软件拟合,计算相关药动学参数。结果:Beagle犬血浆中栀子苷在1.24~158.88 mg.L-1线性关系良好,口服给药的主要药动学参数为Cmax(11.8±0.6)mg.L-1,Tmax(52.0±4.5)min,AUC(1 280.8±172.0)mg.min.L-1,MRT(118.7±25.4)min。注射给药的药动学参数为Cmax(107.4±6.3)mg.L-1,AUC(7 930.1±670.0)mg.min.L-1,MRT(92.4±5.1)min。生物利用度为(6.46±0.87)%。结论:该实验建立的Beagle犬血浆中栀子苷的HPLC分析方法,适用性良好,提取、方法回收率和日内、日间精密度均符合要求,室温及冻融条件下稳定性良好。醒脑静口服给药栀子苷的生物利用度较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测定大鼠血浆中丹皮酚浓度的HPLC法,并用于丹皮酚注射给药后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方法: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丹皮中的丹皮酚,大鼠尾静脉注射4 mg.kg-1丹皮酚,于给药后不同时间采集血样,用乙腈处理血浆样品,震荡离心分离上清液用HPLC测定。选用DiamonsilTM钻石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60∶40),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74 nm,柱温常温,进样量20μL。结果:血浆样品中丹皮酚无干扰,丹皮酚在血浆样品中标准曲线线性范围0.204~20.4 mg.L-1,r=0.999 9。丹皮酚平均回收率92.27%,最低检测浓度为10 mg.L-1,最低定量限LOQ为0.204 mg.L-1,日内、日间RSD4.9%。丹皮酚血药浓度数据用药动学软件kinetica处理,丹皮酚在大鼠体内的血药浓度-时间过程符合二房室模型,AUC=(111.88±14.44)mg.L-1.min-1,MRT=(23.25±5.86)min,Cmax=(8.99±0.84)mg.L-1,Kel=(0.082±0.015)min-1,t1/2 Kel=(8.73±1.54)min。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重复性好,适用于丹皮酚大鼠血药浓度测定及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5.
汤建明  欧阳臻  冯旭  方静  曹旭 《中国中药杂志》2011,36(16):2246-2249
目的: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血浆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浓度,分别比较红花提取物及复方脑得生片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差别,探讨复方配伍对羟基红花黄色素A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的影响.方法:以相同剂量的羟基红花黄色素A(50 mg·kg-1)对大鼠分别灌胃给予红花药材提取物和复方脑得生片,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时间点血浆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含量,利用3P97软件处理数据,进行药动学模型拟合并计算二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羟基红花黄色素A血浆浓度在0.03~2.56 mg·L-线性关系良好,血浆中最低检测限和最低定量限分别为10,30μg·L-1.高、中、低浓度样品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3±1.4)%,(92.8±1.8)%,(98.4±2.0)%.大鼠灌胃给予红花提取物和脑得生片后的药-时曲线均符合二房室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AUC0-t,AUC0-∞,Cmax和tmax在红花提取物和脑得生片各组间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结论:本实验建立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专属、准确、灵敏,适用于羟基红花黄色素A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脑得生片中其他配伍药材可以促进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吸收,提高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血浆中甘草酸二铵浓度的高效液相测定方法,并探讨甘草酸二铵及其磷脂复合物注射液在家兔血中的药代动力学过程.方法:甘草酸二铵(50mg·kg-1)和磷脂复合物(100mg·kg-1)家兔耳缘静脉注射后10、20、30、45、60分钟,2、4、6、8、10小时采血,RP-HPLC法测定兔血浆中药物浓度,用DAS软件拟合药动学参数.结果:甘草酸二铵平均回收率为(111.1±8.6)%,高中低浓度的精密度分别为日内8.8%、4.2%、1.9%,日间8.4%、9.9%、2.2%.血药浓度在3.0~1000.0mg·L-1时,浓度与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872).甘草酸二铵和脂质体注射液在家兔体内的主要药动参数为:甘草酸二铵:AUC(0~t)=(101953.9±14919.5)mg/min·L-1,AUC(0~∞)=(118154.2±14854.6)mg/min·L-1,CLz=(0.00016±0.0004)L/min·kg-1,Tmax=(26.6±14.6)min,Cmax=(586.7±108.3)mg·L-1;磷脂复合物:AUC(0~t)=(144056.0±38659.0)mg/min·L-1AUC(0~∞)=(163463.4±41067.0)mg/min·L-1,CLz=(00075±0.0005)L/min·kg-1,Tmax=(22.5±10.5)min,Cmax=(714.1±208.1)mg·L-1.结论:甘草酸二铵磷脂复合物注射液的生物利用度较高,达峰浓度较高,作用较强,且在体内较快地被清除,初步符合了预定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测定大鼠血浆中1-脱氧野尻霉素(DNT)含量的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初步研究桑叶总生物碱中DNJ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过程。方法大鼠灌胃桑叶总生物碱(给药剂量按DNJ计约为80 mg·kg-1)后不同时间点采集血样,采用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色谱条件为HiQSiL C18分析柱(4.6 mm×250 mm,5μm),乙腈-0.1%醋酸水溶液(40∶60,V/V)为流动相,荧光检测器激发波长254 nm,发射波长322 nm,流速1.0 mL·min-1,柱温25℃。DNJ血药浓度-时间数据用药动学软件3P97处理。结果 DNJ血浆浓度在1.4~22.4 mg·L-1线性关系良好,血浆中1-脱氧野尻霉素定量下限为1.4 mg·L-1。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分别为3.7%~5.8%和4.6%~6.0%,方法回收率为97.6%~101.5%,提取回收率为76.3%~81.6%。DNJ在大鼠体内的血药浓度-时间过程符合二房室模型,Ka=(4.85±0.95)h-1,AUC=(19.22±1.37)mg·h·L-1,Cmax=(12.98±1.92)mg·L-1,Tmax=(0.50±0.00)h。结论该法准确可靠,专属性强,适用于DNJ在大鼠体内的血药浓度测定及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8.
异绿原酸A在大鼠体内的生物利用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异绿原酸A在大鼠体内的生物利用度和药代动力学,为该制剂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建立大鼠血浆中异绿原酸A的HPLC检测,检测波长300 nm,流动相甲醇-0.1%磷酸水(50∶50)。考察大鼠经静脉注射(32 mg·kg-1)与灌胃(90 mg·kg-1)给予异绿原酸A后的血药浓度变化,利用3P97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根据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和给药剂量,计算异绿原酸A的绝对生物利用度。结果:异绿原酸A在0.16~110.00 mg·L-1线性良好(R2=0.998);质量浓度分别为0.43,6.88,55.00 mg·L-1的异绿原酸A的提取回收率分别为(89.43±2.84)%,(93.16±3.95)%,(85.91±2.04)%;日内精密度RSD分别为11.8%,4.0%,4.0%,日间精密度RSD分别为6.5%,5.8%,5.8%。大鼠静脉注射和灌胃异绿原酸A后,异绿原酸A在大鼠体内的代谢过程均符合二室模型,消除半衰期分别为(29.49±0.75),(44.48±0.13)min,AUC0-∞分别为(355.40±32.58),(319.91±51.00)mg·min-1·L-1。异绿原酸A在大鼠体内的绝对生物利用度30.71%。结论:异绿原酸A在大鼠体内的过程符合线性动力学过程,且代谢快、半衰期短。  相似文献   

9.
相妍笑  刘沙  魏春敏  魏欣冰  郭瑞臣  张岫美 《中草药》2012,43(11):2247-2249
目的 考察乙酰葛根素ig和iv给药后葛根素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特征.方法 大鼠ig给予400 mg/kg或尾iv给予160 mg/kg乙酰葛根素.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检测血浆样品中葛根素.结果 乙酰葛根素在大鼠体内代谢为葛根素,葛根素药动学过程符合二室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ig给药葛根素AUC0~∞为(44.76±4.13) mg·h·L-1,iv给药葛根素AUC为(36.67±5.3) mg·h·L-1,ig给予乙酰葛根素后大鼠体内葛根素的暴露水平(生物利用度)为48.12%,ig给药的Cmax为(12.07±0.15) μg/mL,tmax(1±0.33)h,t1/2为(2.52±0.21)h.结论 HPLC法可作为乙酰葛根素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的检测手段,ig乙酰葛根素后,葛根素在大鼠体内的暴露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0.
研究龙脉宁方中葛根素在正常及心肌缺血模型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过程及其与龙脉宁方抗心肌缺血作用的相关性。该文建立了大鼠皮下注射盐酸异丙肾上腺素(ISO)复制心肌缺血模型,灌胃给予FFLMN提取物溶液后不同时间点眼眶采血,HPLC-UV检测大鼠血浆中葛根素浓度,比较灌胃相同剂量FFLMN龙脉宁正常组和模型组大鼠体内药动学差异。同时,采用酶标仪测定各时间点血浆中IL-6及SOD活性,绘制药-效曲线。结果表明,正常组心肌缺血模型组大鼠血浆中葛根素浓度药动学均符合二室模型,比较2组主要药动学参数,葛根素在正常AUC0-∞=(11.451±3.228)mg·h·L~(-1),AUC0-t=(14.047±3.765)mg·h·L~(-1),Cmax=(5.623±1.40)mg·L~(-1)。治疗组AUC0-∞=(68.849±50.396 9)mg·h·L~(-1),AUC0-t=(58.312±45.802)mg·h·L~(-1),Cmax=(18.456±7.517)mg·L~(-1)。血浆中SOD水平显著升高,IL-6浓度显著下降。表明与正常组相比,复方龙脉宁中葛根素在心肌缺血大鼠血浆中血药浓度高,消除速度慢,生物利用度高,血浆中葛根素浓度与龙脉宁方抗心肌缺血作用有关,能够升高SOD水平,抑制IL-6的释放。  相似文献   

11.
固相萃取GC-FID和GC-MS快速測定血浆中中枢神经药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建立測定血浆中巴比妥类、安定类、吩噻嗪类和三环类等临床超剂量中毒病例中常见药物的方法。方 法:用X-5树脂固相萃取分离纯化血浆中的药物,用毛细管气相色谱和GC-MS对药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 血浆中20余种酸性、中性和碱性药物可同时被提取出来,并在毛细管气相色谱和GC-MS中得到很好的分离。线性 方程的相关系数大于0.99,大部分药物回收率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10%。在中性提取条件下,巴比妥类药 物GC-FID的最低检出浓度为2-5μg/ml,在优化的提取条件下,可降至0.3-0.5μg/ml。结论X-5树脂固相萃取 的方法适合于血浆中大量葯物的同时分离和纯化,结合毛细管气相色谱和GC-MS,可满足临床超剂量中毒分析的 要求。  相似文献   

12.
气相色谱法分析血浆中常见毒品及麻醉药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简便的气相色谱法对血浆中常见的毒品、麻醉药品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采用0.32mm×30m的SE-54毛细管柱,FID检测器,程序升温,载气为N2,氯仿-异丙醇(9∶1)作为提取溶剂,外标法定量。结果 本法对所测样品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均在93.04%~108.4%之间,日内、日间精密度在11%以内。结论 GC-FID法可用于血浆中常见毒品及麻醉药品的分析,方法准确、快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建立龙脑在小鼠组织中GC-FID含量测定方法,考察艾片口服给药后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情况。 方法: 小鼠按30.0 mg·kg-1灌胃给予艾片,分别于给药后1,3,5,10,20,30,60,90,120 min脱颈椎处死小鼠,迅速分离出小鼠全脑、心、肝、脾、肺、肾,匀浆后以十八烷为内标,乙酸乙酯萃取,采用GC测定各组织中龙脑质量浓度。 结果: 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中萃取回收率、日内和日间精密度、稳定性均符合生物样品的分析要求。艾片口服给药后分布于各主要脏器,组织中龙脑含量顺序为肝>肾>心>脑>脾>肺,龙脑在肝、肺、脾中达峰时间明显早于心、脑、肾。 结论: 建立的GC-FID适用于组织中龙脑的含量测定,艾片在不同组织内分布存在差异,在肝、肾、心、脑等血流丰富的组织中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清开灵注射液组方药材、清开灵注射液和大鼠给药清开灵注射液后体内钙元素含量进行分析,明确清开灵注射液中钙元素的含量、主要来源和不同批次间的差异,推测钙元素是否是清开灵注射液的药效物质基础。方法:采用微波消解法对清开灵注射液、相关药材和大鼠给药清开灵注射液后的血浆样品进行处理,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检测其中的钙元素,并结合相关信息学研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明确了珍珠母和板蓝根是清开灵注射液组方药材钙元素的主要提供者,且进入到清开灵注射液中的钙元素不足组方药材钙元素质量分数的0.1%。不同批次清开灵注射液中钙元素差异相对差异40%。大鼠尾静脉给予清开灵注射液后,血浆中的钙元素未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变化。结论:清开灵注射液的制备工艺导致钙元素大量损失,且清开灵注射液中的钙元素未能引起大鼠血浆中钙元素浓度增加,因此钙元素是否是清开灵注射液的药效物质基础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测定大鼠血浆中大黄酸的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方法,研究大黄酸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规律。方法:单次给予SD大鼠不同剂量的大黄酸,于不同时间点采集大鼠血浆。以固相萃取法处理血浆样品,用HPLC内标法测定血药浓度,色谱柱为Venusil XBP C18(L)(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水(75∶25),柱温为30℃,检测波长254 nm,以DAS2.0软件拟合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大黄酸的血药浓度在0.019 2~11.72 mg.L-1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1),检测限为0.009 6 mg.L-1,定量限为0.019 2 mg.L-1,提取回收率均大于80%,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6%。结论:大鼠灌胃给药大黄酸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呈二室模型。该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适用于大黄酸在大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16.
灯盏细辛注射液对脑梗塞患者血浆LPO、SOD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灯盏细辛注射液对脑梗塞患者血浆LPO及SOD的影响。方法:用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脑梗塞患者30例。观察治疗前后血浆中LPO及SOD含量的变化,并与20例健康人对比。结果:脑梗塞患者血浆中脂质过氧化物明显高于健康人,而超氧化物歧化酶明显低于健康人,给灯盏细辛治疗后,血浆中LPO明显降低,SOD则有明显增高。结论:灯盏细辛注射液作为一种良好的外源性氧自由基清除剂,可降低血黏度,保护细胞膜,从而降低血LPO、提高SOD含量。  相似文献   

17.
双黄连制剂及其组分动物体内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祺  张玉杰  姜昊  孙万晶 《中国中药杂志》2008,33(10):1158-1161
目的:比较研究大鼠灌胃双黄连粉针剂及各单味药提取物入血前后主要成分的变化,为优化双黄连粉针剂处方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建立双黄连粉针剂、各单味药提取物及大鼠灌胃后血浆成分的HPLC指纹图谱,分析鉴定双黄连粉针剂及其提取物给药后不同时间入血成分、相对含量、来源及其代谢产物。结果:灌胃双黄连后8个主要成分入血,分别为黄芩苷及其3个代谢产物,绿原酸及其代谢产物和1个金银花中原型化学成分;随着给药时间的延长绿原酸和黄芩苷等原型成分的相对含量逐渐减少,而它们的代谢物逐渐增加;未发现有明显连翘成分入血。结论:入血成分及其代谢产物是双黄连粉针剂的体内药效物质基础,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将有助于双黄连粉针剂的处方优化及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大鼠血浆中葡萄内酯的检测方法,研究葡萄内酯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性。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时间大鼠血浆中葡萄内酯的浓度,采用DAS 2.1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大鼠静脉注射葡萄内酯后AUC与给药剂量呈正比,Cmax与给药剂量基本成线性关系,MRT不随剂量增加而延长,但半衰期随剂量发生变化。结论:葡萄内酯经大鼠尾静脉注射后的体内过程符合二室模型,体内过程不完全符合线性动力学过程。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养血注射液降低血液粘度的作用及其安全性。方法:通过大鼠血液流变学试验观察养血注射液对血液粘度的降低作用,并开展急性毒性和溶血试验,确定注射液的安全性。结果:养血注射液高剂量组能降低高、中、低切血液粘度和血浆粘度,中剂量组效果能降低中、低切血液粘度和血浆粘度,低剂量组能降低低切血液粘度和血浆粘度;小鼠尾静脉注射LD50=36.57ml/kg,3批溶血试验,溶血率均低于3.5%,符合规定。结论:养血注射液能够很好地降低血液粘度,具有毒性小、溶血率低、安全性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参附注射液治疗犬心源性休克的细胞因子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犬心源性休克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15只健康杂种犬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糖水组,参附组。建立犬心源性休克模型。同步监测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舒张末压(LVEDP),心室等容收缩内压上升最大速率/心室等容舒张内压下降最大速率(±dp/dtmax)等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用放免法测定各时点血浆TNF-α,IL-1β的含量;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心肌TNF-α mRNA,IL-1β mRNA的表达。结果:心源性休克时,MAP,LVSP,±dp/dtmax等血流动力学参数明显降低,血浆TNF-α,IL-1β含量显著升高,心肌TNF-αmRNA,IL-1β mRNA表达均异常升高。参附组在用药后MAP,LVSP,±dp/dtmax明显回升(P<0.05),血浆TNF-α,IL-1β含量显著下降(P<0.05);而糖水组在用药后MAP,LVSP,±dp/dtmax统计无明显差异,血浆TNF-α,IL-1β含量经统计无明显差异。参附组心肌TNF-α mRNA,IL-1β mRNA的表达低于糖水组(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可能是在TNF-α,IL-1β的转录水平下调TNF-α mRNA,IL-1β mRNA的异常表达。参附注射液通过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过度产生发挥抗心源性休克作用,减轻其对心源性休克犬心脏的损伤,从而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