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介绍的“无包角链传动机构”和“停料不停车辊于传送机构”的结构特点及其优越性,与多种传送线机构比较,这两种机构的结构新颖,性能优越,实践证明是两种经济,可靠的机构。  相似文献   

2.
在弹性机构动力分析中,首次引入以往用于刚体运动学的机构尺寸型概念,推导出机构固有频率与机构尺寸型之间的内在关系,在此基础上,运用两种弹性动力分析方法对40余种平面四连杆机构典型尺寸型进行了分析,通过比较两种方法得到的动态应力和位移响应,推荐了两种方法的分界点。  相似文献   

3.
摆线间歇转让机构设计及输出特性分析河北工学院李为民自动机床批量加工零件时,需要一种间歇运动机构,比较常用的有:槽轮机构、棘轮机构不完全齿轮机构、蜗杆凸轮机构和平行凸轮机构等。前三种机构制造简单,但由于存在加速度及速度突变,因而只适用于较低速工作,且精...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一种新型4-RPTR并联机器人机构,该机构能实现空间的三维移动和绕Z轴的转动,是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机构。首先分析了机构的自由度,建立了机构的数学模型,运用连续法计算了机构位置正解,给出了数值算例并绘制了对应的三维机构装配简图。  相似文献   

5.
基于踝关节轨迹的行走机构设计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里提出了一种十连杆闭链步行机器人行走机构。建立了机构的数学模型,完成了机构优化设计和机构运动分析,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模拟机构运动,设计分析过程和仿真过程同步显示。结果表明该机构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步行机器人行走机构。  相似文献   

6.
两自由度多环混合驱动机构的可动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一种两自由度多环混合驱动机构的可动性分析为例,给出了一种同样适于其它多自由度多环混合驱动机构可动性分析的方法,即首先由机构的速度输入与输出矩阵,推出机构产生奇异位形的条件,再结合该机构的可动性要求和单环多杆机构的可动性的充要条件,对整个机构每个环路的可动性进行分析,最后综合分析得出混合驱动机构的可动性条件。  相似文献   

7.
魏东  黄生玺  翁海珊  陈立周 《机械设计》2002,19(3):11-11,35
介绍了机构创新设计系统以两种方式输入简图作为构型设计的原形。一种是在系统界面环境直接点击专用菜单绘制简图;一种方式是由设计者提供手绘草图或图纸,通过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技术,实现草图的获取,转化为系统机构绘制单元组成的简图。机构生成模块对简图可以进行自动识别纠错,保证机构的合理性,得到完整的机构信息。机构输入系统的实现,奠定了机构创新设计的自动化、智能化基础。  相似文献   

8.
直动往复泵自动换向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桂云  刘金德  魏忠才 《流体机械》2003,31(6):35-37,10
介绍了直动往复泵(液压往复柱塞泵和气压往复活塞泵)的两种新颖的自动换向机构:一种是为液压泵设计的液控自动换向机构,该机构通过控制作用阀芯两端的控制油路,靠阀芯两端的面积差和压力差使阀芯换向;另一种是为气压泵设计的机动自动换向机构,该机构是利用渐开线(零度压力角)凸轮机构作为换向机构。这两种自动换向机构特别适用于有防爆要求的场合。  相似文献   

9.
以一种行星带传动机构为基础,衍生出一种新的行星带传动机构,文中介绍了其设计原理及机构组成。  相似文献   

10.
首先介绍了并联机构的几种建模方法,然后从变分的一般原理出发推导出并联机构动力学模型。以一种平面并联冗余机构为例,给出了并联机构的控制算法,在分析其优缺点的基础上,介绍了一种改进的模糊自适应控制方法,最后给出了实验结果。验证了此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一种三自由度平面并联机构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三自由度平面并联机构进行了型分析,并对其中一种并联机构进行了运动分析,求取了机构的逆解,将该机构应用于一种适于加工长形零件的虚拟轴机床,介绍了其主要结构。  相似文献   

12.
行星机构是一种常见机械传动形式,但在设计行星机构时,最佳齿数选配方案一直是难解之题,为此特介绍一种封闭差动行星传动机构的齿轮齿数选配计算方法,其原理适用于各种形式的行星传动机构,具有良好的通用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建立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和双摇杆机构等三种类型机构的主从动件转角曲线ψ=ψ(φ)数据库,并把给定的任意一种函数要求转化为机构主从动件转角关系ψ1=ψ1(φ1),采用移动式方法比较这两种曲线,得到满足设计要求的机构尺寸和初始角,经大量例题计算和可视化方法验证了本方法的可靠性和精确度。  相似文献   

14.
陈永琴  苏三买 《机械》2003,30(2):24-26
冲压机构要求执行构件在工作行程中有等速段,并具有急回特性。本文以摆动导杆机构串联摇杆滑块机构,设计了一种冲压机构。在对机构运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机构优化的目标函数,并采用遗传算法对机构进行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5.
基于伪刚体模型法的全柔性机构位置分析   总被引:30,自引:4,他引:30  
柔性机构是一种依靠构件元素的弹性变形传输所希望运动的机构。具有集中柔度的全柔性机构是其中的一种类型,其特征是机构中传统形式的铰链全部被柔性铰链所代替。对它的研究,近年来也已成为一个热点。为探索这类全柔性机构的运动学问题,首先建立起柔性铰链变形刚度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扩展的伪刚体模型法,很好地解决了机构的位置正、反解问题。  相似文献   

16.
储开宇 《机械》1999,26(3):30-32
介绍了一种新式诺顿机构,在双轴上实现多种传动比,不需移换机构,具有体积小,操纵机构简单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一种无耦合位移和低集中应力的二维微操作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中应力和耦合位移是影响基于柔性铰链和压电陶瓷驱动器的微操作器性能的关键因素。单平行四杆机构具有低的集中应力,但存在大的耦合位移,双平行四杆机构没有耦合位移但存在较大的集中应力。在分析上述2种经典微操作器机构优缺点的基础上,吸取每一种机构的优点,摈弃各自的缺点,构建了一种复合四杆机构,并对这3种机构进行了对比分析,用有限元仿真的结果证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本文还设计加工了3种类型的二维微操作器柔性铰链机构与压电陶瓷驱动组成二微维操作器,并进行了对比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复合四杆微操作器性能优于经典的平行四杆微操作器和双平行四杆微操作器。  相似文献   

18.
唐林  王生泽 《中国机械工程》2002,13(24):2111-2115
为实现计算机辅助机构组合,针对机构组合模式、组合相容性和组合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构建出一种计算机能够识别机构组合模型。根据欲通过机构组合获取机构解功能元的具体要求,将机构组合模型分为基于“最小粒度功能元”和基于“非最小粒度功能元”的机构组合模式,两种组合模式均已程序化,并成功地应用于机械自动化组合软件系统研制中,实现了机构间的自动化动态重组。为实现机械运动方案智能CAD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9.
回转工作台夹紧机构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并比较了几种回转工作台夹紧机构,着重分析了用于PC控制的两种 机构,得出利用弹性体和楔块夹紧的夹紧机构更简单实用、效率更高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一种实现连续转位机构的结构形式,介绍了此机构的自动转位特性,通过对转位机构的运动分析,得出了机构的几何参数与转位角度大小之间的关系,并将这种机构成功应用于生产线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