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贫血患者外周血CD55+和CD59+细胞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检测贫血患者外周血中红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膜糖基磷脂酰肌醇(GPI)连接的补体调节蛋白CD55和CD59表达情况,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仪,采用直接荧光素标记的CD55和CD59单克隆抗体,测定50例健康人、18例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9例再生障碍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综合症(AA-PNH综合征)、27例再生障碍性贫血(AA)、11例巨幼细胞性贫血、8例缺铁性贫血患者外周血中红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膜CD55^+和CD59^+表达的百分率。结果外周血中红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膜CD55^+和CD59^+的百分率健康人均〉95%,PNH患者在25%~94.8%之间。巨幼细胞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患者外周血中红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膜CD55^+和CD59^+可为正常或有程度不同的CD55^+和CD59^+细胞缺失。结论红细胞和中性粒细胞GPI锚相关蛋白CD55^+和CD59^+的缺陷与PNH密切相关,利用流式细胞术同时检测外周血中红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膜CD55^+和CD59^+是目前诊断PNH最可靠、最敏感的方法,是临床鉴别诊断PNH和其它贫血性疾病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贫血患者外周血中红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膜表面的糖化磷脂酰肌醇(GPI)连接的衰变加速因子(DAF,CD55)和膜反应性溶血抑制物(MIRL,CD59)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荧光标记的CD55和CD59单克隆抗体,流式细胞仪检测42例正常人、8例PNH、36例AA、22例MDS、10例AIHA、32例IDA、25例巨幼贫患者CD55^-和CD59^-的红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百分率。结果正常人CD55^-和CD59^-红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百分率均〈5%,PNH患者均〉25%,部分AA、MDS、AIHA患者〉5%(均〈20%),巨幼贫和IDA患者的红细胞和中性粒细胞CD55^-和CD59^-百分率均正常。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55^-和CD59^-的红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是目前诊断PNH的最可靠、最敏感的方法。也是临床鉴别PNH和其他贫血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贫血患者外周血中红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膜表面抗原CD55和CD59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贫血患者及健康对照组外周血红细胞和粒细胞的表面抗原CD55、CD59的表达水平。结果正常人CD55-、CD59-红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百分率均〈5%。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患者均〉20%;部分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5%,但均〈15%;部分缺铁性贫血患者CD55-、CD59-红细胞〉5%,但均〈15%,而中性粒细胞的结果全部正常;少部分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CD55-、CD59-血细胞〉5%,但均〈10%;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患者的CD55-、CD59-红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均正常。结论利用流式细胞术同时检测外周血中红细胞和中性粒细胞CD55和CD59的表达是目前诊断和鉴别诊断PNH的最可靠、最敏感的方法,也可作为判断疗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患者骨髓CD34^+细胞比率及外周血粒、红细胞CD59表达阳性率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0例PNH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中CD34^+细胞比率及外周血中粒、红细胞CD59表达阳性率。结果PNH患者CD34^+细胞比率显著低于正常人(P〈0.01);其中增生减低组CD34^+细胞比率低于增生活跃、增生明显活跃组(P均〈0.05),而后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正常人外周血粒、红细胞CD59表达阳性率均〉95%,其中粒细胞CD59表达稳定性较好;PNH患者外周血粒、红细胞CD59表达阳性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减低(P〈0.01);粒细胞CD59在不发、偶发、频发组中表达逐渐减低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红细胞CD59表达则在三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CD34^+造血干细胞减少可能参与PNH发病;外周血粒、红细胞CD59检测是诊断PNH的特异性及敏感性方法,其中粒细胞CD59缺失程度对判断病情严重与否具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患者外周血细胞膜上CD55和CD59缺陷对鉴别诊断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arosysmal nocturnal hemoglobinuria,PNH)与贫血(anemia)的意义.方法 采用荧光素标记的CD55和CD59单克隆抗体,流式细胞术检测30例正常人、32例再生障碍性贫血(AA)、28例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或AA-PNH综合征、38例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IDA)、24例巨幼细胞性贫血(MA)、12例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外周血中红细胞及中性粒细胞CD55-和CD59-的百分率.结果 CD55-、CD59-正常人红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百分率均<5%;PNH或AA-PNH患者均>20%;部分再障患者>5%(均<15%).约有40%的小细胞低色素贫血患者CD55-、CD59-红细胞>5%(均<20%);但中性粒细胞CD55-、CD59-百分率均<5%.巨幼贫、自身免疫溶血性盆血患者的CD55-、CD59-红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均<5%.结论 利用流式细胞术同时检测患者外周血中红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膜上CD55和CD59缺陷是临床鉴别诊断PNH、AA-PNH及再障、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巨幼贫及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可靠,较敏感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流式细胞术检测免疫表型对诊断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的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60例正常人和9例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和红细胞膜抗原的表达,用荧光标记分化群中的CD55、CD59单克隆抗体。结果 PNH患者中性粒细胞CD55、CD59,红细胞CD59表达率较正常人低,且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关。结论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55、CD59表型是目前诊断PNH的较直接而又高特异、高敏感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6例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11例再障-PNH综合征,1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膜CD55和CD59标记率。6例PNH患者均表现出CD55和CD59下降(P<0.01).11例再障-PNH综合征患者也表现出CD55和CD59下降(P<0.05)。1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8例CD55和CD59标记率在95%以上.2例标记率在85%以上,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血细胞膜上糖基磷脂酰肌醇(GPI)“锚”相关蛋白CD55和CD59的缺陷与PNH有密切关系。流式细胞技术测定血细胞膜CD55和CD59可作为诊断PNH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患者外周血细胞膜上CD55和CD59缺陷对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aroxysmal nocturnalhemoglobinuria,PNH)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对CD55-PE及CD59-FITC标记的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和红细胞进行检测。对2009年1月~2012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13例PNH患者、13例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anemia,AA)、21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患者、12例缺铁性贫血(irondeficient anemia,IDA)患者与同期8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PNH患者中性粒细胞及红细胞膜表面CD55、CD59较AA、MDS、IDA及健康体检者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贫血患者外周血红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膜上CD55和CD59缺陷,是临床鉴别诊断PNH与AA、IDA、MDS可靠而敏感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D55、CD59免疫表型与PNH及相关疾病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PNH及相关疾病CD55、CD59免疫表型。结果发现PNH患者血细胞膜表面与糖基磷脂酰肌醇(GPI)锚连蛋白有关抗原CD55、CD59表达减低或缺乏,再障-PNH综合症CD55、CD59也呈不同程度降低。其它贫血血细胞膜表面CD55、CD59抗原表达正常。结论CD55、CD59GPI锚连蛋白分子表达可做PNH以及再障-PNH综合症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最敏感、最准确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红细胞和粒细胞膜CD55与CD59抗原表达在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合并全血细胞减少症(PCP)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结合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PCP患者病因可疑为PNH的的外周血红细胞和粒细胞膜 CD55与CD59抗原的表达.结果 125例中,PNH32例,非PNH 93例(包括再生障碍性...  相似文献   

11.
CD55、CD59在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诊断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衰变加速因子(CD55)、反应性溶血膜抑制物(CD59)在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诊断中的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55、CD59的表达量(%)。结果:PNH组CD55、CD59明显低于AA—PNH组和AA组、对照组。结论:检测患者外周血粒细胞膜表面抗原CD55、CD59可作为PNH的早期确诊指标,其中CD59是较敏感指标,CD55是特异性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活动期伴贫血患者外周血CD4^+CD25^+CD127^lo调节性T细胞(Treg)的变化及新风胶囊对其的影响。方法:40例RA活动期伴贫血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新风胶囊组(XFC)和正清风痛宁组各20例,均1月1疗程,1疗程后观察疗效;同时设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20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三组外周血中CD4^+CD25^+CD127^loTreg的数量及其在CD4^+T淋巴细胞中所占的比例,并研究其与临床症状积分、疾病活动度指标(DAS28分值)、实验室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RA活动期伴贫血患者外周血CD4^+CD25^+CD127^loTreg数量明显下降(P〈0.01),活动期伴贫血患者及正常对照组外周血CD4^+CD25^+CD127^loTreg占CD4^+T淋巴细胞的百分比分别为(2.75±1.01)%和(4.18±0.89)%,前者明显低于后者(P〈0.01)。②RA活动期伴贫血患者CD4^+CD25^+CD127^loTreg表达水平与临床症状积分、DAS28评分、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血小板(PLT)呈负相关(P〈0.05),与血红蛋白(HGB)、血清铁(SI)及补体C3、C4呈正相关(P〈0.05),而与类风湿因子(RF)、红细胞(RBC)、血清铁蛋自(SF)、转铁蛋白(TF)无明显相关性(P〉0.05)。③两治疗组相比,XFC组在总有效率及改善关节症状及部分实验室指标方面与正清风痛宁组相似(P〉0.05),但在上调CD4^+CD25^+CD127^loTreg表达水平、降低DAS28分值及升高HGB、降低PLT数量方面显著优于正清风痛宁组(P〈0.05)。结论:RA活动期伴贫血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CD127^loTreg表达水平低,并且与疾病活动度及贫血相关指标密切相关,提示该细胞参与了RA的发病和疾病的活动,同时也可能为RA引起贫血的原因之一,XFC可以高CD4^+CD25^+CD127^loTreg表达水平,升高HGB、降低PLT数量,改善RA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贫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各种贫血血细胞CD55、CD59免疫表型相互变化关系,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各种贫血患者骨髓、外周血细胞CD55、CD59免疫表型。结果发现PNH患者血细胞膜表面与糖基磷脂酰肌醇(GPI)锚连蛋白有关抗原CD55、CD59免疫表达异常减低或缺乏,再障-PNH综合症CD55、CD59也呈不同程度降低。而且较传统常规溶血检测指标敏感。其它贫血血细胞膜表面CD55、CD59抗原表达正常。结论检测血细胞膜表面CD55、CD59GPI锚连蛋白分子表达可做PNH以及再障-PNH综合症确诊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最敏感、最特异、最准确的检测指标,并对观察PNH发展、转化、治疗、愈后有重要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胰腺癌患者血清血清免疫抑制酸性蛋白(immunosuppressive acidic protein,IAP)和外周血CD4^+CD25^+T细胞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ELISA法和流式细胞技术检测55例胰腺癌患者血清IAP水平和外周血CD4^+CD25^+T细胞数量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同时与胰腺良性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胰腺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T细胞和血清IAP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胰腺良性疾病组和对照组(P〈0.05),且与肿块的大小、远处转移及临床分期显著相关性(P〈0.05),胰腺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T细胞数量和血清IAP的表达成正相关。结论胰腺癌患者CD4^+CD25^+T细胞和血清IAP的水平与肿瘤的浸润转移和病程发展有关,胰腺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T细胞数量的增多可能诱导IAP表达水平的增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CD59检测在诊断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及再生障碍性贫血(AA)-PNH综合征上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FACSort,对5例PNH、22例AA及20例对照组的红细胞进行CD59抗原检测。结果 20例对照组外周血红细胞CD59^ 均大于99%,5例PNH CD59^ 红细胞都明显减少,在53%-81%之间;在22例AA保,有3例CD59^ 红细胞比例减少,在70%-91%之间,确定有PNH克隆存在,其中仅1例Ham试验呈弱阳性。结论 CD59检测提高了PNH克隆的检出率,不仅使典型PNH的诊断更加可靠,也使部分缺乏典型临床表现的AAPNH综合重得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6.
何苗  乔静巧  陈吉祥  马海珍  白海 《重庆医学》2015,(29):4033-4035
目的:探讨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比值和CD55+、CD59+水平在各种贫血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利用流式细胞术,测定100例贫血患者,其中巨幼细胞贫血(M A )25例,缺铁性贫血(ID A )4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A A )35例,30名健康对照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和CD4+/CD8+比值)和CD55+、CD59+水平的变化,比较与健康对照组间的差异。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3类贫血患者的CD3+、CD4+和CD4+/CD8+均低于健康对照组[(69.2±3.62)%、(38.7±3.56)%、(1.69±0.15)%],其中A A患者的CD4+/CD8+比值为0.94±0.59,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明显下降( P<0.05);CD8+均高于健康对照组(22.9±2.35)%,其中A A患者的CD8+为(34.5±2.44)%,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MA患者CD55+和CD59+表达正常,大约40%的IDA和34%的AA患者CD55+和CD59+表达异常。结论3类贫血患者免疫功能均有不同程度异常,IDA患者可能是由缺铁引起。AA患者可能是由 T细胞功能亢进和CD55+、CD59+表达异常引起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病人外周血CD4^+CD25^+CD127^-调节T细胞(Tregulatory cells,Treg)表达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观察32例ITP病人及20例正常对照,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4^+CD25^+CD127^-Treg细胞的表达水平。结果:ITP病人治疗前CD4^+CD25^+CD127^-Treg细胞表达水平明显降低(2.90±1.00),与治疗恢复期(7.36±1.46)及正常对照组(4.52±0.94)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恢复期病人CD4^+CD25^+CD127^-Treg细胞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ITP病人外周血CD4^+CD25^+CD127^-Treg细胞表达水平下降,激素的有效治疗能提高病人机体内CD4^+CD25^+CD127^-Treg细胞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18.
许芳  庄利栋  胡宏  吴华新 《重庆医学》2012,41(22):2299-2300
目的比较CD55、CD59在几类常见贫血中表达缺陷的不同,分析其对于诊断的鉴别意义。方法流式细胞检测连续收治的176例贫血、骨髓衰竭患者CD55、CD59表型。结果 PNH组CD55、CD59在红细胞、粒细胞表面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CD55、CD59的表达也存在一定程度下降。结论 CD55、CD59表达缺陷是PNH的主要特征,但确诊仍需结合临床及实验室多参数联合检测。  相似文献   

19.
正常人外周血自然杀伤T细胞(CD3^+CD16^+CD56^+)比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正常人外周血中自然杀伤T(NKT)细胞(CD3^+CD16^+CD56^+)比例的95%参考值范围。方法:取141名正常成年人和30例肺癌患者外周血,直接双色荧光抗体染色,溶血洗涤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NKT细胞和T细胞各亚群的数量。分析获取的结果以百分位数计算95%的正常值范围。结果:141名正常人外周血NKT细胞(CD3^+CD16^+CD56^+)的百分率平均数为4.16%,标准差为4.13%,以百分位数法获得95%参考值范围为(0.78~11.71)%;18~30岁组、31~50岁组和51~70岁组的NKT细胞(CD3^+CD16^+CD56^+)比例的平均数分别为4.64%,3.91%和3.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0例肺癌患者组与正常组该项指标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检测到正常人CD3^+细胞、CD3^+CD4+细胞、CD3^+CD8+细胞、CD3^+CD4+/CD3^+CD8+比值以及NK细胞(CD3-CD16^+CD56^+)的比例均与大多数报道的正常值相似。结论:正常人外周血中NKT细胞(CD3^+CD16^+CD56^+)比例的95%参考值范围是(0.78~11.71)%,平均数为4.16%,中位数为2.97%,虽然NKT细胞比例随年龄增加而减少,但两者之间无直线相关关系。未发现肺癌组患者NKT细胞比例与正常人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检测COPD患者外周血中Treg细胞的表达水平,探讨COPD患者体内免疫功能的状态及Treg细胞在疾病进展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AECOPD和COPD稳定期患者各30例,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进行检测外周血中CD4^+ CD25^+ Treg细胞、CD4^+ CD25^+ CD127^(low/-)Treg细胞占CD4^+T淋巴细胞比例。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AECOPD组和COPD组外周血中CD4^+ CD25^+ Treg细胞比例分别为(9.52±0.95)%和(9.72±0.97)%均低于对照组(10.22±1.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48,P=0.093)。3组间CD4+CD25+CD127^(low/-)Treg细胞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57,P=0.0),AECO.PD组(4.50±0.83)%显著低于COPD稳定期(5.22±0.64)%和对照组(5.61±0.67)%,而COPD稳定期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PD患者外周血中CD4^+ CD25^+ CD127^(low/-)Treg细胞降低,存在免疫内环境的失衡,Treg细胞可能参与了COPD的发病和急性加重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