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经阴道超声监测育龄女性卵泡发育评估不孕症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东莞市寮步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75例不孕症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一时期的175例健康育龄女性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阴道超声检查。结果经监测后发现,观察组175例患者中,有135例患者卵泡发育正常并伴排卵征兆,占77.14%;20例患者无排卵不怀孕,占11.42%;20例多囊卵巢不孕症患者,占11.42%。对照组175例健康育龄女性在排卵期,卵泡排出直径为(23.94±1.84)mm,子宫内膜厚度为(11.25±1.14)mm。不孕无排卵患者与多囊卵巢不孕症患者黄体期、排卵期卵巢动脉血流速均低于不孕可排卵患者与对照组,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经监测后,观察组不孕可排卵135例患者中,卵泡成熟患者130例(96.30%)、受孕患者105例(77.78%)。结论采用经阴道超声监测不孕症患者的卵泡发育情况与子宫内膜厚度,再结合卵巢动脉血流速可为患者的诊治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比阴式探头经直肠超声与经腹部超声检查诊断未婚女性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2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82例未婚女性PCOS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经腹部超声、阴式探头经直肠超声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卵巢参数、子宫卵巢显像结果及PCOS检出率。结果 阴式探头经直肠超声检出卵泡数目高于经腹部超声,卵泡大小小于经腹部超声(P <0.05)。两种检查方法的卵泡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式探头经直肠超声的阴道、宫颈、子宫形态、宫壁回声、子宫内膜回声、厚度及卵泡清晰显像率高于经腹部超声(P <0.05)。阴式探头经直肠超声的PCOS检出率为85.37%,高于经腹部超声的59.76%(P <0.05)。结论 阴式探头经直肠超声与经腹部超声检查均可用于诊断未婚女性PCOS,但阴式探头经直肠超声检查的子宫、卵巢显像更清晰,PCOS检出率较高。  相似文献   

3.
练丹  李航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8):4396-4397
目的:应用经阴道超声监测不孕症妇女的卵泡发育及子宫内膜生长情况,根据超声的图像特征判断卵泡的成熟度和是否排卵,并观察子宫内膜与卵泡生长之间的关系。方法:198例不孕妇女,从月经周期第9天开始监测卵泡发育情况,同时记录子宫内膜厚度及形态。结果:根据卵泡发育情况超声图像表现可分为排卵正常型、小卵泡型、卵泡黄体化不破裂型、卵泡生长过度形成囊肿型及无卵泡发育型。各种类型内膜生长均有其特征性表现。结论:经阴道超声监测排卵及子宫内膜厚度对诊断和指导不孕症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邹莉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6):5968-5969
目的:探讨阴道超声对卵泡和子宫内膜的检查在不孕症中的诊断价值,以供临床医生参考使用。方法:对该院2009年6月~2010年12月收治的54例不孕症患者(实验组)进行卵泡和子宫内膜监测,与同期64例在该院进行治疗的不孕症患者(对照组)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比较两组患者的卵泡发育情况和子宫内膜的变化。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卵泡每日增长约为(1.65±0.86)mm,卵泡成熟后直径平均为(19.87±0.43)mm;对照组患者卵泡的每日增长约为(2.36±0.77)mm,卵泡成熟后直径平均为(22.77±0.31)mm。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成功妊娠者与非妊娠者的子宫内膜厚度比较有明显差异。结论:使用阴道超声对卵泡和子宫内膜进行检测,能够辅助判断不孕症,指导医生进行合理的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经阴道超声卵泡监测在治疗不孕症中的价值.方法 对68例不孕症患者行经阴道超声检查的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8例患者中,有成熟卵泡36例,未成熟卵泡25例,未见卵泡7例.经治疗及指导性生活后成功受孕45例,占66.2%.结论 经阴道超声能直接观察卵泡生长、成熟及排卵的特征,对指导妇科医师治疗不孕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经阴道超声在不孕症患者卵泡发育情况监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2月~2022年2月98例不孕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应用经阴道超声监测其卵泡发育情况,评估经阴道超声在不孕症患者卵泡发育情况监测中的应用价值。结果:经阴道超声监测发现,可排卵不孕症患者与不排卵不孕症患者在卵泡期阻力指数、平均血流速度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体期阻力指数、平均血流速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超声在不孕症患者卵泡发育情况监测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能够为临床医师掌握不孕症患者的卵泡发育情况提供更多更准确的信息,有利于为医师判断患者最佳的受孕时间提供指导,从而提高不孕症患者的受孕率;同时,阴道超声监测具有分辨率高、效果稳定、操作简单等方面优势,能够将不孕症患者体内卵泡发育的情况清晰直观的显示出来,可作为临床医师监测不孕症患者卵泡发育情况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卵泡监测在治疗不孕症中的价值。方法对68例不孕症患者行经阴道超声检查的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8例患者中,有成熟卵泡36例,未成熟卵泡25例,未见卵泡7例。经治疗及指导性生活后成功受孕45例,占66.2%。结论经阴道超声能直接观察卵泡生长、成熟及排卵的特征,对指导妇科医师治疗不孕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王玉珍  王芳  王玲君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1):3335-3336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10月~2011年2月间于该院妇产科就诊的子宫内膜病变患者69例,所有患者均于该院行经阴道及经腹部超声学检查,并经宫腔镜及病理学检查确诊。记录并比较经阴道超声检查和经腹部超声检查对子宫内膜病变显示情况,并与宫腔镜及病理学检查结果对照。结果:经阴道超声检查显示子宫内膜增生30例,子宫内膜息肉16例,子宫黏膜下肌瘤11例,子宫内膜癌2例,萎缩性内膜4例,共63例,显示比例为91.3%。经腹部超声显示子宫内膜增生25例,子宫内膜息肉12例,子宫黏膜下肌瘤8例,子宫内膜癌1例,萎缩性内膜0例,共46例,显示比例为66.7%。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子宫内膜病变的显示率明显高于经腹部超声检查,两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阴道超声学检查对子宫内膜病变的显示显著优于常规腹部超声学检查,应该作为已婚女性子宫内膜病变检查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9.
栾岚 《实用预防医学》2011,18(3):476-477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监测不孕患者的卵泡发育、卵巢血流灌注及子宫内膜生长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8例不孕妇女,并选取40例正常妇女作为对照。从患者月经周期第8 d起开始监测卵泡发育情况及卵巢血流灌注,同时记录子宫内膜厚度及形态结果。并根据超声的图像特征判断卵泡的成熟度和是否排卵,并观察子宫内膜与卵巢血流灌注和卵泡生长之间的关系。结果对照组各个时期的卵泡发育情况均明显好于不孕组(P〈0.05),对照组各个时期的RI值及S/D值均明显低于不孕组(P〈0.05)。卵泡大小与卵巢血流灌注成正相关。对照组的子宫内膜厚度要低于原发性不孕组,而高于继发性不孕组;对照组卵泡发育情况要好于不孕组。结论经阴道超声监测卵泡发育情况、卵巢血流灌注及子宫内膜生长的情况,为临床诊治提供了科学依据,提高不孕症患者受孕机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不同探测部位超声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临床诊断效果,优选超声检测方法。方法:纳入2014年8月-2016年1月30例PCOS患者,均经经阴道超声(TVS)、经腹超声检查(TAS),从卵巢显像、平均卵泡数目及大小及符合率等方面对两组方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子宫内膜显示率、双侧卵巢显示率、双侧卵泡显示率TVS均要优于TA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卵泡数目TVS发现(16.4±4.2)个vs TAS为(9.3±2.5)个;平均卵泡直径TVS检测为(6.82±1.42)mm vs TAS为(8.32±1.97)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VS诊断符合率为86.7%高于TAS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S相比,TVS能够更加清楚的显示出卵泡、子宫内膜以及卵巢的结构,建议在进行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断时,优选此种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经阴道超声和经腹部超声进行卵泡监测的共性及差异,提高卵泡监测的准确性。方法:对100例不孕症患者分别行经阴道超声、经腹部超声检查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卵泡监测中,经阴道超声的图像分辨率、诊断精确度均明显优于经腹部超声,尤其在排卵前监测时,两者具有显著的差异性。结论:经阴道超声在卵泡监测中的价值明显优于经腹部超声,对指导妇科医师治疗不孕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经腹部超声和经阴道超声检查行卵泡监测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洪洋  蒋蕙竹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35):5068-5069
卵泡监测是妇产科临床治疗不孕症的非常重要的一环,超声检查进行卵泡监测的方法包括经腹部超声和经阴道超声两种。我院对2006年1月~2007年12月不孕症门诊来诊者120人,同时用经阴道超声检查及经腹部超声检查进行卵泡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6年1月~2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经阴道超声和腹部超声对子宫内膜病变诊断比较情况.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病变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检查方式不同分为经腹部超声检查组和经阴道超声检查组.结果 经阴道超声检查子宫内膜息肉、子宫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癌、不全流产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经腹部超声诊断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阴道超声检查简便、可行、无创、准确率高,是筛查和监测子宫内膜病变首选的可靠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8月于医院接受超声诊断的60例子宫内膜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与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且最终经病理诊断确诊,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并分析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血流情况[子宫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血流阻力指数(RI)]。结果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符合率高于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中,良恶性病变患者的PS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病变患者的EDV低于恶性病变患者,RI高于恶性病变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中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且在鉴别良恶性病变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分析经阴道超声与腹部超声对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7年1月收治的86例子宫内膜病变患者,分别采用经阴道超声检查和腹部超声检查,以病理诊断结果为标准,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结果,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阴道超声组符合率为94.1%,腹部超声组符合率为79.1%,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82,P<0.05)。结论针对子宫内膜病变,相较于经腹部超声检查,经阴道超声检查,准确率更高,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阴道超声观察卵泡生长、发育、排卵及治疗不孕症的价值。方法经阴道超声对58个自然周期和75个促排卵泡发育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自然周期卵泡平均每天增长1.60mm,排卵前卵泡平均直径为19.98mm。促排卵周期卵泡平均每天增长2.22mm,排卵前卵泡平均直径为22.85mm,成熟卵泡内大多可见到“金字塔”样的点状高回声。排卵前卵泡生长快慢不一。结论经阴道超声是一种有价值的监测卵泡生长发育手段,仔细观察卵泡发育及盆腔变化对发现不孕原因、指导药物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析促卵泡汤辨证加减治疗联合经阴道彩超监测卵泡发育及子宫内膜在不孕症妇女助孕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兰州市解放军第一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医院) 2015年9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00例不孕症妇女,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两组,各50例。均采用促卵汤泡辨证加减治疗,接受阴道彩超监测卵泡发育及子宫内膜为观察组,未接受阴道彩超监测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6个月经周期后受孕率。结果观察组受孕率为72.0%,高于对照组5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促卵泡汤辨证加减治疗联合经阴道彩超监测卵泡发育及子宫内膜有助于提高不孕症妇女受孕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腹部超声与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早期宫外孕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宫外孕患者47例,均接受经腹部与经阴道超声检查,对比经腹部与经阴道超声早期宫外孕诊断符合率和孕囊显示时间、明确诊断时间以及宫外孕典型超声影像检出情况。结果:经阴道超声早期宫外孕诊断符合率93.62%和胚芽反射、子宫内假孕囊、原始心血管搏跳、盆腔积液、附件区团块检出率36.17%、27.66%、27.66%、91.49%、95.74%明显高于经腹部超声72.34%、12.77%、10.64%、8.51%、68.09%、82.98%;孕囊显示时间(30.29±10.24)min和明确诊断时间(41.52±11.38)min明显短于经腹部超声(41.36±11.77)min、(50.47±12.91)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t=16.0317、14.8132、9.3549、12.3773、16.9780、8.5622、4.8646、3.5653,P<0.05)。结论:经阴道超声早期宫外孕诊断的临床价值明显优于经腹部超声。  相似文献   

19.
陈辉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4):2216-2218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超声监测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及子宫血流动力学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该院门诊收治的不孕症女性患者85例(不孕症组)和同期健康志愿者60例(对照组),在月经周期第8~11天、第13~16天、第20~24天时,应用经阴道彩色超声检测,比较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和子宫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结果:在月经周期第8~11天、第13~16天、第20~24天,不孕症组的子宫内膜厚度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动脉的PSV较对照组缓慢,PI、RI较对照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子宫内膜厚度及血流动力学参数,可较好地了解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状态。  相似文献   

20.
胡楠 《医疗装备》2020,(7):14-15
目的探究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在沈阳市第九人民医院经病理诊断确诊为子宫内膜病变的8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分别进行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符合率及不同病变类型的血流情况,并分析不同病变类型的声像图特征。结果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息肉、子宫黏膜下肌瘤和子宫内膜癌的符合率均高于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病变盆腔积液、血流信号显示占比和血流阻力指数均高于良性病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类型病变声像图特点鲜明。结论与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比较,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中的符合率更高,且对疾病严重性判断更具指导意义,更利于临床疾病确诊和病情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