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本文根据软盘机磁头对铁氧体材料的电磁性能、机加工性和耐磨性的要求,用草酸铵化学共沉法制备成份为Ni_(0·35)Zn_(0·65)Fe_O_4的铁氧体粉料,用热压烧结法制备铁氧体样品,用1012型电感电桥和3262型测试仪分别对不同工艺条件下的起始导磁率μ_0、饱和磁感B_(10)和矫顽力Hc进行了测试比较,在“MEF”大型金相显微镜下,观察并测定了不同工艺条件制备的样品的晶粒大小、均匀性及晶粒边界形状等微观结构。并从粉末冶金的角度,对球磨、成型粘结剂和热压烧结制度等工艺方面,研究了影响晶粒脱落的因素。研究报告中并讨论了该  相似文献   

2.
王金香  高岩  杨洋  钱潜  刘银 《材料工程》2012,(10):22-24,34
采用喷射-沉淀法成功地制备了纳米晶Ni1-xZnxFe2O4(0≤x≤1.0)铁氧体粉料。通过TG-DSC,XRD,TEM等测试手段分析了其微观结构和形貌,用振动样品磁强计测量其室温下磁性能。结果表明:喷射-共沉淀法制备的粉料颗粒细小均匀、形状完整。600℃下煅烧1.5h,样品晶粒尺寸为30nm左右,平均颗粒尺寸小于100nm。随着Zn2+含量的增加,Ni-Zn铁氧体的晶胞参数逐渐增大。室温下,样品比饱和磁化强度随Zn2+含量增加而增加,当x=0.5mol时,最大比饱和磁化强度Ms为66.8A.m2.kg-1。  相似文献   

3.
严密  赵娣  胡军 《功能材料》2005,36(12):1852-1854,1858
用溶胶-凝胶自蔓延燃烧法制备(Ni0.21Zn0.58Cu0.23)Fe1.95O4铁氧体,研究了煅烧工艺对(Ni0.21Zn0.58Cu0.23)Fe1.95O4铁氧体品质因数及相关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730℃煅烧可以有效地降低不充分燃烧中出现的杂质相,促进烧结过程中的固相反应,形成高密度和理想显微组织,提高磁性能。在1MHz频率下,煅烧样品的品质因数高达135,为未煅烧样品的4倍多。  相似文献   

4.
Gd3+掺杂对Mn-Zn铁氧体结构、磁性能和磁热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Gd^3+掺杂的Mn—Zn铁氧体微粒,并通过XRD、FTIR、VSM等研究了掺杂量对基体材料结构、磁性能及在外磁场作用下磁热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Gd^3+的掺杂可以有效改善Mn—Zn铁氧体的磁性能和磁热效应,成分为Mn0.4Zn0.6Gd0.06Fe1.94O4的铁氧体粉体的粒径约为20nm,具有最高的饱和磁化强度和矫顽力,50mg的该样品与1mL水形成的悬浮液,在频率为60kHz的外磁场诱导下,升温可达31℃,显示出较高的磁热性能,有望作为肿瘤热疗的内加热材料.  相似文献   

5.
为了降低功率铁氧体的制备成本,采用传统氧化物陶瓷工艺,用精铁矿粉代替Fe2O3、用Mn3O4代替MnCO3制备出高性能功率软磁MnZn铁氧体.研究了精铁矿粉和Mn,04制备MnZn铁氧体的固相反应及预烧温度、烧结温度和掺杂对样品磁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精矿粉经氧化生成的α—Fe2O3立即与Mn3O4反应生成MnZn铁氧体,使固相反应更完全;预烧温度为1100℃,烧结温度为1240~1280℃时样品性能最佳;适当的掺杂可降低样品的功耗.样品最佳性能如下:μi=2268;Bs=508mT;Te=227℃;P0:34.5W/kg,综合性能达到日本TDKPC30材料性能水平.  相似文献   

6.
纳米晶 Ni1-x ZnxFe2O4铁氧体粉料的制备及其磁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银  丘泰 《无机材料学报》2007,22(3):391-394
采用喷射-共沉淀法制备了纳米晶Ni1-xZnxFe2O4(0≤x≤1.0)铁氧体粉料.通过TG-DSC、XRD、SEM、TEM、BET等测试手段分析了其微观结构和形貌,用振动样品磁强计测量其室温下磁性能.结果表明:喷射-共沉淀法制备的粉料颗粒细小均匀、形状完整.600℃下煅烧1.5h,样品晶粒尺寸为30nm左右,平均颗粒尺寸<100nm.室温下,样品比饱和磁化强度随Zn^2+含量增加而变化,当x=0.5时,最大比饱和磁化强度σs为66.8A·m^2/kg.当晶粒大小为41nm时,纳米晶Ni0.5Zn0.5Fe2O4铁氧体矫顽力达到最大值5.06kA/m,随后又随晶粒尺寸增大而减小.这归因于纳米晶软磁材料中强烈的无序磁晶各向异性模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Sol-gel法制备NiZnCu铁氧体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锋  杨晨  任天令  刘理天  于军  白洋 《功能材料》2005,36(12):1849-1851,1858
采用溶胶-凝胶自燃法制备了Ni0.4Zn0.4Cu0.2Fe2O4铁氧体,使用HP4191A阻抗分析仪测试了材料高频磁谱;结合快速热处理(RTP)工艺制备了Ni0.4Zn0.4Cu0.2Fe2O4磁性薄膜,使用AFM、XRD、AGM系统地研究了制备工艺对薄膜样品表面形貌、晶相结构和准静态磁性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Ni0.4Zn0.4Cu0.2Fe2O4可适用于射频领域,截止频率fr在1GHz以上,1GHz处起始磁导率μ′=5.3,μ″=3.45;sol-gel法制备磁性薄膜最佳晶化温度为600℃左右,在此温度下制备的薄膜晶粒大小为13nm左右,饱和磁化强度Ms=2.29×105A/m,矫顽力Hc=1.24×103A/m。  相似文献   

8.
采用新颖的气泡液膜法,将Zn2+、Ni2+和Fe3+与OH-的共沉淀反应在气泡液膜中完成,制备了Ni0.7Zn0.3Fe2O4铁氧体前驱体纳米粒子,经元素分析、FT-IR、XRD和SEM等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前驱体较精确地保持了原料溶液中Zn2+、Ni2+和Fe3+的配料摩尔比。前驱体分别经300、400、500、600、700或800℃烧结,制得Ni0.7Zn0.3Fe2O4铁氧体,用XRD和VSM表征。结果表明,在700℃烧结制得的Ni0.7Zn0.3Fe2O4铁氧体的粒径为26.92nm,磁饱和磁化强度sσ=64.22A.m2/kg,剩余磁化强度rσ=14.25A.m2/kg,内秉矫顽力jHc=16kA/m。将这种Ni-Zn铁氧体分散到合成油中,制成耐高温磁性液体。  相似文献   

9.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纳米Ni0.5Zn0.5CexFe2-xO4(x=0,0.005,0.01,0.015)铁氧体吸波材料,用AV3618型微波矢量网络分析仪测试了样品在8.2~12.5GHz范围内的微波吸收特性,实验结果表明:稀土元素铈的含量影响材料的吸波性能,当x=0.01时, 纳米Ni0.5Zn0.5CexFe2-xO4铁氧体的吸波性能最佳.对于Ni0.5Zn0.5Ce0.01Fe1.99O4铁氧体吸波材料,当涂层厚度为1mm时,在测试频段内有三个吸收峰,在8.8GHz处,其最大吸收衰减量为15.4dB,10 dB以上带宽达3.8GHz,适量掺杂稀土元素铈是提高镍锌铁氧体吸波材料性能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采用陶瓷工艺制备了Al替代的Ni0.5Zn0.5AlxFe2-xO4(x=0~0.10)铁氧体材料,用XRD、B-H分析仪和阻抗分析仪对其结构和磁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发现,最佳烧结温度为1 250℃,过高和过低的烧结温度不利于降低磁芯损耗。当Al3+替代量x=0.06时,铁氧体能获得较好综合磁性能。  相似文献   

11.
液相烧结制备高密度R5K MnZn铁氧体磁头材料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余忠  兰中文  周媛  郎宏彬 《材料导报》2004,18(3):85-87,26
低熔点氧化物添加剂在烧结时形成液相,可促进MnZn铁氧体磁头材料致密化,提高密度,改善磁性能.采用液相烧结,制备了组成为Mn0.60Zn0.32Fe2.08O4的高密度MnZn铁氧体磁头材料.  相似文献   

12.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NiZnCu铁氧体时,如果采用NaOH或者氨水作为沉淀剂,会造成Zn2+离子的大量损失.为此,本文选用Na2CO3为沉淀剂制备了名义配方为Ni0.4-xZn0.6CuxFe2O4(x=0,0.05,0.10,0.15,0.20)的铁氧体粉末,并对其结构和磁性能作了研究.实验发现,前驱体粉末在900℃...  相似文献   

13.
采用溶胶凝胶自燃烧法制备了Mn0.4Zn0.6-xCoxFe2O4铁氧体,研究了钴掺杂对其结构和磁性质的影响。将自燃烧法制备的粉末进行1,150℃烧结。利用X射线衍射仪对制备的粉末测试发现,Mn0.4Zn0.6-xCoxFe2O4系列铁氧体都具有尖晶石结构。利用VSM对铁氧体进行磁性测试,发现饱和磁化强度与晶格常数的变化规律一致,在钴含量为0.2时,都取得最大值。通过μi-T曲线发现,初始磁导率随着钴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居里温度是一个常数。而且,钴含量可以调节磁导率的温度稳定性,在钴含量为0.3时,磁导率具有优良的温度稳定性。基于铁氧体中离子分布的原理,阐明了钴掺杂对铁氧体磁导率温度稳定性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4.
郭磊  刘祥萱  张泽洋  龚佩 《纳米科技》2011,(5):45-48,58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立方晶系尖晶石型镍基铁氧体微粉Ni0.5M0.5Fe2O4(M=Zn、Mn、Cu),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振动样品磁强计和矢量网络分析仪对粉末的结构、形貌、磁性以及电磁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三种粉末在室温下具有超顺磁性,其饱和磁化强度MS分别为76.0、59.4和54.4emu·g-1。在2—11GHz范围内,Ni0.5M0.5Fe2O4的电磁损耗角正切值tgδ随频率的增大而逐渐减小;Ni0.5M0.5Fe2O4和 Ni0.5M0.5Fe2O4的tgδ随频率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锰、锌、铁硝酸盐为原料采用水热法成功刳备了纳米Mn—Zn铁氧体,并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电子探针(EPMA)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纳米粉体进行了表征,研完了水热法制备Mn—Zn铁氧体的具体工艺过程及影响因素,并对水热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La掺杂纳米晶Ni-Zn铁氧体的制备及电磁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分子凝胶法制备了Ni0.5Zn0.5LaxFe2-xO4(x=0,0.02,0.05和0.08)纳米晶铁氧体.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镜(TEM)和HP8510网络分析仪分别对其结构、形貌和电磁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x=0,0.02和0.05时,所得粉体为纯立方晶系尖晶石结构.Ni0.5Zn0.5Fe2O4粉体平均粒径为70nm.随着La离子掺杂量的增加,红外光谱中550cm-1处吸收峰向高波数移动,420cm-1处吸收峰向低波数移动.La离子的掺杂对Ni-Zn铁氧体的电磁性能有一定的影响.在X波段,与Ni0.5Zn0.5Fe2O4铁氧体相比,掺杂La的Ni-Zn铁氧体的tanδm值降低,tanδε值升高.Ni0.5Zn0.5La0.02Fe1.98O4铁氧体的tanδε平均值为0.616.  相似文献   

17.
铁氧体磁头材料的硬度高、频谱特性好,可用来制做长寿命、高记录密度的磁头。目前,磁头用的铁氧体材料有高密度烧结铁氧体、热压铁氧体、单晶铁氧体和晶粒取向铁氧体。材料的成份主要集中在Ni-Zn和Mn-Zn两类尖晶石铁氧体上。制备各种用途不同而性能优越的铁氧体的主要因素是:(1)选择适当的成份配比;(2)使用足够纯净的原料或添加适量的有益元素,(有害杂质的含量一般小于1%);(3)采用合理的制粉工艺,使粉料纯净、成份一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叙述锰锌铁氧体的发展和应用。如低损耗高稳定性锰锌铁氧体、高磁导率锰锌铁氧体、晶粒取向铁氧体、单晶铁氧体及热等静压高密度铁氧体。文中还谈及共沉淀工艺、取向尖晶石工艺、单晶制备工艺、热压工艺及热等静压工艺。  相似文献   

19.
以柠檬酸和金属盐为原料,采用有机凝胶-热分解法成功制备了Mn0.2Zn0.8Fe2-xCexO4(x=0~0.04)系列铁氧体纤维。通过XRD、SEM和VSM等技术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研究了Ce3+掺杂对Mn-Zn铁氧体纤维的结构,微观形貌及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得的纤维轴向较为均匀,长径比较大,直径在0.5~3.5μm之间,组成纤维的晶粒平均尺寸为11.6~12.8nm。Ce3+掺杂没有引起Mn0.2Zn0.8Fe2-xCexO4纤维结构的明显变化,仍为单一的立方尖晶石结构,但晶格常数和晶粒粒径随Ce3+掺入量的增加而略微增大。Ce3+掺杂使Mn-Zn铁氧体纤维的饱和磁化强度增大,矫顽力下降,软磁性能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20.
采用沸腾回流法制备了Ni0.4Zn0.35Co0.25LaxFe2-xO4/碳纳米管(CNTs)复合吸波材料,考察了镧(La)的掺杂量对复合材料磁性及吸波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沸腾回流法制备的铁氧体为单相尖晶石结构,纳米铁氧体粒子成功包覆在碳纳米管上。La3+掺杂量x=0.07时,产物的矫顽力(Hc)最大,且吸波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