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各时段年最大降水量的用处 各时段年最大降水量是表示降水强度的气象资料,它是城市规划、厂房建筑、铁路勘测和水利建设等工程设计中不可缺少的依据之一。因此,在新的《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中,增加了挑选各时段年最大降水量这个项目。  相似文献   

2.
我区雨水丰富,各站一年中24小时最大降水量≥10.0毫米都能达到。因此,15个时段的年最大降水量是必须挑选的。但在实际挑选过程中遇到一些具体问题时,往往容易出错。下面谈谈挑选应该注意的事项: 一、必须检查极值的开始时间是否与月报表的降雨记录时间和雨量纸迹线上升时间相符合。有些台站为了“省事”,常取正点  相似文献   

3.
如何挑选年时段最大降水量张孝应(汉中地区气象局汉中·723000)1994年3月,我们集中了各县局的预审员在地区局集市,通过互审雨量自记纸,发现全区有80%的台站对15个时段年最大降水量挑取方法欠妥,甚至搞错,影响报表质量。现归结如下,以资交流。1主...  相似文献   

4.
在对地面气象记录年报表审核中发现,年各时段最大降水量及开始时间的挑选问题较多,故在此谈一点个人看法,供各站在编制年报时参考。  相似文献   

5.
刘万俊 《气象》2003,29(7):1-1
在地面测报年报表编制工作中 ,最繁琐和最易出差错的就是年时段最大降水量的挑取。因此 ,如何快速准确地挑取年时段最大降水量 ,便是年报表编制的难点和重点。在实际工作中 ,笔者通过分析、研究后 ,整理出了一套实用的方法 ,现介绍如下 ,以供广大测报同仁参考。1 极值法( 1)从月报表或年报表中挑取日最大降水量的年极值 ,也就是一年中最大的一次日降水。用铅笔作出开始与终止时间记号 ,记录好开始时间。( 2 )从月报表中挑取一年中 1小时最大降水量。挑取 5分钟~ 60分钟各时段的最大降水量 ,并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前后延长时间 ,挑出相应时段…  相似文献   

6.
利用陕西省延安市13个国家气象站19802011年15个时段年最大降水量资料,对降水强度的气候概况作了初步分析。结果显示:延安市15个时段年最大降水量变幅明显,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在6.6~14.2之间,最大降水强度在0.2~4.4mm/min之间,降水强度曲线基本呈指数分布,时间越短,降水强度越大。最大降水量以7—8月居多,一天内12~20时出现频次占一半以上。延安市高强度降水范围较小,以影响1个县为主。气候变化分析表明,只有志丹站15个时段年最大降水量有增强趋势,其他站变化规律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丘平珠  唐炳莉 《广西气象》2007,28(A02):50-52
根据广西各气象站历年不同时段的降水强度数据,对广西累年10min、1h和24h等降水强度的气候概况,作了初步分析。分析了广西部分气象站10min、1h最大降水量的极大值概率分布及一些重现期对应的降水强度值。结果显示,大部地区在10m in之内可能降下的最大雨量,相当一场大雨的雨量;各地在1h之内可能降下的最大雨量,相当于一场暴雨甚至大暴雨的雨量;一般来说,24h最大降水量接近或大于1日最大降水量;12个地市10min、1h、24h最大降水量序列的概率分布同时通过上述两种拟合优度检验。  相似文献   

8.
广西降水强度的气候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广西各气象站历年不同时段的降水强度数据,对广西累年10min、1h和24h等降水强度的气候概况,作了初步分析。分析了广西部分气象站10min、1h最大降水量的极大值概率分布及一些重现期对应的降水强度值。结果显示,大部地区在10m in之内可能降下的最大雨量,相当一场大雨的雨量;各地在1h之内可能降下的最大雨量,相当于一场暴雨甚至大暴雨的雨量;一般来说,24h最大降水量接近或大于1日最大降水量;12个地市10min、1h、24h最大降水量序列的概率分布同时通过上述两种拟合优度检验。  相似文献   

9.
彭莉莉  邓剑波  谢傲 《湖北气象》2020,39(2):201-206
利用南岳山南坡不同海拔高度上的3个气象观测站2015年9月1日-2018年8月31日逐时降水资料,分析了南岳山降水日演变特征。结果表明:从山底到山顶总降水量逐渐增加,存在3个降水峰值时段,分别在清晨、午后和傍晚,清晨雨量峰值主要由该时段降水频次较高所致,午后与傍晚雨量峰值主要与该时段降水强度较大有关,山顶高山站与山底站降水量差异主要体现在午后与傍晚时段;小时最大降水量主要出现在午后至傍晚,山底站短时强降水出现时段较分散,山腰和山顶高山站短时强降水主要集中在午后至傍晚时段;持续时间小于等于6 h的短持续降水频次多于持续时间大于6 h长持续降水频次,其主要出现在午后至傍晚,长持续降水过程多出现在凌晨至中午,其对总降水量的贡献大于短持续降水。  相似文献   

10.
向短历时换算的暴雨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依据雨量时程方程给出了从24小时连续降水量推算小于24小时的时段内的最大降水量的查算表。  相似文献   

11.
鹤壁市单日降水量极值估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耿贝尔(Gumber)极值分布原理,对鹤壁市1965-2004年最大日降水量进行降水分布拟合,估算预报时段内可能出现的最大日降水量,得出50 a、80 a鹤壁市可能出现的最大日降水量分别为278.7 mm和301.9 mm;利用二次指数平滑法,得到鹤壁市最大日降水量年际变化总体上呈线性减少趋势.统计结果显示:鹤壁市最大日降水量有峰值增大、谷值减小的趋势,说明在未来一定时期,极端最大日降水量发生的可能性不断增加;最大日降水量集中出现在7-8月份,有明显的季节特征.  相似文献   

12.
陈天锡 《气象》1987,13(5):42-43
日最大降水是极值问题,有时因日降水强,来势猛,地域和时段集中,可成为严重的灾害性天气。通常一日最大降水量可超过一个月份的历年平均降水量,甚至有的能够超过个别年份的年降水量。因此在制作月降水预报和年度降水趋势,特别是作若干年内  相似文献   

13.
高质量完成二级站地面气象测报工作的要点   总被引:31,自引:30,他引:1  
从如何高质量完成二级站地面气象测报工作出发,总结日常观测工作中一些有利于工作并适合自身特点的经验,抓住云的观测、月报表的预审、年报表15时段降水量挑选3方面难点要点,提出一些合理的工作流程。  相似文献   

14.
挑选尺     
在一张雨量自记纸上,挑选一小时、十分钟的最大降水量,比较费时。当降水较均匀时、确定最大量出现的时间也较难,容易产生误差。为了比较迅速、准确地挑选极值,我们试作了一种一小时,十分钟的最大降水  相似文献   

15.
使用反映降水强度的各时段最大降水、各量级降水等气象观测资料,应用累积距平法、M-K法和YAMA法对东莞降水强度进行初步的气候诊断分析.分析表明:从1980年代起,东莞的降水强度在6小时以内时段呈多波动变化,9小时以上时段的趋势大体上振荡下降.20分钟、30分钟、3小时的最大降水量在1980年代初发生突变,1988-1997年为谷底,其后是增强的趋势.大量级(100 mm及以上)最大降水量显著增强、增多.5分钟、20分钟、45分钟、1.5小时和12小时时段的最大降水量出现了均值的突变,其中1.5小时的突变(2002年)较强,突变之后的均值较之前增大.大量级的降水日数均值未发生突变.近年东莞的6小时以内时段的降水强度是增大的,但这种趋势变化未达到显著程度,2小时内的降水强度在2004-2005年间是个转折点,可能是一个趋势突变点.  相似文献   

16.
自动气象站平行观测第二年正式运行后,向中国气象局报送纸质气表一21年报表及“地面气象年报数据文件”(简称为Y文件)。Y文件的观测数据部分除年时段最大降水量外均可由“月地面气象观测数据文件”(简称为A文件)统计得到,年时段最大降水量可从“分钟观测数据文件”(简称为J文件)中自动挑取。  相似文献   

17.
朱官忠  李性真 《气象》1988,14(11):30-34
1987年8月26日,济南市出现了一次对流性特大暴雨天气过程。强雷雨主要集中于中午、傍晚和上半夜三个时段,以上半夜降雨强度最大,1小时最大降水量达102.5mm,出现于22时57分—23时57分。过程总降水量为270mm,是1962年7月13日特大暴雨(298.4mm)之后,25年来济南市最大的一次暴雨。据山东省防汛指挥部统计,市区降雨量均在300mm以上(图1),东城  相似文献   

18.
曾炳忠 《气象》1988,14(6):55-55
虹吸式雨量计是目前气象台站广泛使用的一种自动记录降水连续变化的仪器。从自记纸上读取每时降水量、挑选各种时间间隔的最大降水量及其开始时间,是气象资料处理的重要内容之一。观测员在使用或维护仪器不当时,就会造成记录不正常,  相似文献   

19.
河湟谷地暴雨频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林  王振宇  汪青春  秦宁生 《气象》2005,31(8):37-41
利用青海(黄)河湟(水)谷地12个气象台站1980~2002年自记降水资料,分析了该流域不同历时暴雨的时空特征及其不稳定性,统计了不同历时、不同频率的设计暴雨。研究表明:河湟谷地不同历时的最大暴雨均呈现出增多趋势,且随着降水历时的延长和降水量的增大,其倾向率在不断增大,年际变化的阶段性波动逐步趋缓,各时段最大暴雨的平均值的空间分布特征逐步与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趋于接近,地形对暴雨的空间分布影响明显;30分钟的最大暴雨最为不稳定,同时随着降水时段的延长,最大暴雨的稳定性逐步增大;各时段最大暴雨的分布为正偏态;各时段不同频率的最大暴雨的空间分布总体上与实测值有很好的一致性,但较之于实测值则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地面气象常规仪器的零配件近年来十分紧缺,特别是虹吸雨量计的浮子。浮子是虹吸雨量计中最重要的零件,而浮子又最容易冻坏。例如,牡丹江地区2005年5月6~9日4d内,先是下了雨,后又转雨加雪、雪,绥芬河站的降水量近30mm。温度最低降到1.6℃,虹吸雨量计的安装时间和拆卸时间很难掌握,安装太迟或拆卸太早都可能影响到年度15个时段最大降水量的挑选。由于气候变化和人为因素造成浮子冻坏的现象屡见不鲜,一旦浮子底部冻裂而又没有备份浮子,为了气象资料的完整性可采取巧焊浮子的方法,焊好待用,有了新的浮子再更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