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健脑露的开发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蜜环菌(别名榛蘑)是一种营养丰富并在药理上与天麻有相似功能的食、药兼用真菌。它能增强老年人的免疫机能和造血机能,预防和改善老年人多发的高血压、神经衰弱、失眠等症。本文介绍的是利用工业化发酵生产的蜜环菌制成的保健饮料——健脑露的生产工艺以及蜜环菌的食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天麻生长离不开蜜环菌(Armillaria mellea),蜜环菌是天麻无性繁殖生长阶段的营养物质基础。蜜环菌属担子菌亚门、伞菌目、白蘑科、蜜环菌属。据现有报道,蜜环菌纯培养的母种培养基为PDA或改良PDA。实践表明,蜜环菌虽能在PDA或改良PDA基质上生长,但菌丝灰白、细弱,易于核化,菌索生长势差,一般需要20~  相似文献   

3.
蜜环菌亦称蜜环蕈,我国从南到北都有分布,寄主植物有600余种,常见的有松、杉、栎等。它能和天麻生长在一起(见照片)建立起一种特殊的关系,所以在人工栽培天麻时需在木材上培养蜜环菌作为营养基质。近年来,在人工栽培天麻基础上,国内采用蜜环菌发酵物制成蜜环菌片代天麻治头晕、肢麻等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蜜环菌的形态】蜜环菌可分为菌丝体和子实体两部分,子  相似文献   

4.
中国药用真菌的现状和种质资料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 2 3 3  蜜环菌 (榛蘑、假蜜环菌、根朽菌 )Armillariamellea (Vahl.exFr .)Qu埁l.ll,3 4 ,3 9,3 62 ,751,10 74 ,13 2 93 ,164 2 6,1853 8,2 0 13 1,2 2 4 0 8,产于吉林 (安图、和龙、敦化、海龙 )、黑龙江 (东宁、尚志 )、四川 (德昌 )、云南 (鹤庆、昆明、嵩明 ) ,是世界著名的根朽病菌 ,危害多种针、阔叶树的根部 (记载约 2 0 0余种 )、子实体药物制剂 ,能治疗多种常见病和疑难病 ,是一种很有潜力的药物筛选菌种 ,也是重要的食、药兼用菌之一。1 2 3 4  发光假蜜环菌 (亮菌、发光小蜜环菌 )Armi…  相似文献   

5.
中国西南的蜜环菌属真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蜜环菌属Armillaria(Fr.:Fr.)Staude真菌分布广泛,具有多种经济价值,但是由于各个种的担子果外部形态变化多样,因此不易正确地识别。本文报道了我国西南的4种蜜环菌属真菌:黄小蜜环菌A.cepistipes Velen、蜜环菌A.mellea(Vahl:Fr)P.Kumm.、奥氏蜜环菌A.ostoyae(Romagn.)Herink及假蜜环菌A.tabescens(Scop.)Emel,对其进行了简要描述和显微绘图,并编制了检索表,以帮助读者准确识别上述真菌。  相似文献   

6.
正免覆土栽培是卵孢长根菇工厂化生产的新模式,与传统覆土栽培相比,省工省料高效,可减少栽培劳务费66.67%,降低削菇成本16.67%;子实体不带泥沙,菇品采收更干净、更容易,商品性状好、产量高,生物转化率达80%以上,一、二级菇品占比达23%。卵孢长根菇(Oudemansiella raphanipes)又名长根菇、长根小奥德蘑、长根金钱菌、露水鸡枞等,俗称黑皮鸡枞菌,从属真菌门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白蘑科小奥德蘑属。  相似文献   

7.
蜜环菌的特性及其对天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蜜环菌是一种药食兼用的真菌,近年来受到广泛的关注。天麻是一种非自养型生物,在其整个无性繁殖阶段都需要蜜环菌的伴栽。培育优质蜜环菌株对生产天麻有重要的作用。本文总结了蜜环菌的生物学特性,人工培养的主要方法,以及对天麻种植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李刚  李玲玲 《食用菌》1994,16(5):14-15
蜜环菌(Armillaria mellea)又名榛蘑,是一种著名的药用、食用真菌,也是名贵中药材天麻的共生菌。笔者于1985年在地处亚热带的郴州东南部山区引种天麻试栽取得成功后,为了提高天麻的产、质量,进行了蜜环菌优良菌株的选育工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试验材事 (一)供试菌株 ①蜜环菌株:Am-1从南岭山区栎树上采集分离;Am-2、Am-3、Am-4分别从陇南、川北、陕南山区天麻栽培菌材中分离。②天麻种:引自郴州地区资兴真菌研究站。 (二)培养基 ①母种为PDA培养基,pH5.4~5.8;②原种为GPY液体培养基,即葡萄糖2%,蛋白胨0.05%,酵母膏0.3%,磷酸二氢钾0.3%,硫酸镁0.15%,pH5.4~5.8;③栽培种有两种培养基:一种是枝条液体培养基(简称GE培养基或GE种);另一种是常规枝条木屑培养基(简称木屑培养基或木屑种),均为自然pH。栽培材料为壳斗科栎属树种段木。  相似文献   

9.
芦笛 《浙江食用菌》2014,(6):361-363
在考查过去的调查报告等资料基础上,揭示食药用菌在鄂伦春文化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扮演着多种角色:鄂伦春人既把"桦树包"当作取火和保存火种的材料,又视其为一种神奇的药物;利用药用真菌"马粪包"的清热解毒、利咽喉,以及止血的功效;采食猴头蘑、榛蘑、花脸蘑、桦树蘑、鸡腿蘑、木耳、圈蘑、白蘑、榆树蘑、草蘑等野生食用菌的同时,积累了关于食用菌本身、采集时令和地点,以及毒菌等方面的经验,采集到的部分食用菌(主要是木耳)用于交换贸易;鄂伦春人还有一种把"蹄形菌"削制成球形以掷和接为主的传统球类运动。  相似文献   

10.
周光龙 《食用菌》1994,(3):23-23
天麻是异养型植物,其营养来源依赖于侵入块茎内的蜜环菌苗丝。这种蜜环菌Avmillaria mellea是担子菌纲,白蘑科,蜜环菌属的一种兼性寄生的腐生性真菌,在通常情况下,蜜环菌腐生在植物残体上,以分解植物残体获得营养而生长发育。正在发育中的天麻,其块茎内的蜜环菌通过菌索与腐生在菌材或培养料中的蜜环菌相联,此时菌材或培养料中的蜜环菌把菌材或培养料分解为可吸收的养料,通过菌索供天麻块茎中的菌丝或天麻生长发育之需。可见,蜜环菌是天麻赖以生存的支柱,其生长状况直接影响天麻产量。侵入块茎中的蜜环菌,在天麻衰老或者菌材、培养料中的营养物质耗尽失去营养来源时,就利用天麻块茎中的营养物质维持自身的生存或生长,甚至在衰老天麻块茎中腐生直至天麻块茎解体。所以,选择好培养料和菌材,培养数量较多的蜜环菌并使它在较长的时间内有充足的腐生营养源,就成为天麻栽培速生、丰产的关键。 (一)选地挖坑 露地栽天麻,应选富含有机质、土质疏松的荒地或林间空地,坡度小于25°,pH值4.5~6.0,海拔800~1700m。4~5月整地,清除树根、石块,然后隔50~80cm间距挖一个50×80cm的培养坑(又称窖),深度视生育期内气温而定,一般在45~60cm。 (二)培养蜜环菌 ①菌种来源:从林间采集,进行培养扩大繁殖。如果菌丝长  相似文献   

11.
《食用菌》1997,(4)
《四季种菇新技术疑难300解》由丁湖广编著,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该书以我国进入商品化生产的香菇、草菇、珍珠菇、姬松茸、猴头菇、凤尾菇、平菇、金针菇、蘑菇,竹芬、黑木耳、银耳、毛木耳为重点,兼顾珍稀菌蕈的鸡(土从)、羊肚菌、灰树花、玉蕈、金顶蘑、鸡腿蘑、长根奥得蘑、杨树菇,大杯伞,茶薪  相似文献   

12.
真姬菇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王志强 《食用菌》2006,28(3):58-60
真姬菇(Hypsizygus marmoreus)是从日本引进的一种珍稀食用菌。又名:蟹味菇、海鲜菇、鸿喜菇、玉蕈、胶玉蘑。隶属于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白蘑科、离褶菌族、玉蕈属。据杨祝良报道,云南省也有野生的真姬菇。但目前各地栽培的真姬菇都是从日本传入的(在日本长野,20世纪70年代开始栽培)。真姬菇味道鲜美,质地脆嫩,营养价值高,是一种低热量、低脂肪的保健食品。  相似文献   

13.
7蜜环菌的发光特性蜜环菌是一种著名的发光真菌,其发光亮度比亮菌还强。在自然界中,蜜环菌发光是菌丝体发光,它的菌丝体像网络一样渗进了树皮与木质层里,极细的菌丝体的分枝,无孔不入的透入木质层的细胞之间,犹如蜘蛛网似的贯穿于整个树桩上。  相似文献   

14.
芦笛 《食用菌》2014,(3):77-78
中国古代方志所包含的信息十分丰富,其中关于物产的记载对于考察古代各地的自然资源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作为物产的一部分,大型真菌,尤其是食、药用菌也常见载于古代方志。唐代方志记载了今陕西和广东地区的茯苓;宋代方志记载了今山东、陕西、山西、浙江、江苏、安徽、湖北、福建、广东等地大型真菌,种类涉及茯苓、雷丸、香菇、马勃、木耳、灵芝、"麦熟菌"(可能即松乳菇)、"竹菇"(朱红蜡伞)、"白盖"(白色的可食用的伞菌),以及泛称的"蕈"、"菌"、"菰蕈"等;元代方志记载了今河南、浙江、江苏、云南、广东、陕西等地的大型真菌,种类涉及茯苓、猪苓、香菇、木耳、灵芝、天麻(其块茎与蜜环菌共生)、"玉蕈",以及泛称的"摩菰"(即蘑菇)和"蕈"。其中部分大型真菌也是当时地方政府的土贡的物品。此外,《咸淳临安志》也记载了一则与毒菌有关的事件,为后世笔记所引用,但在流传中却遭遇点窜。  相似文献   

15.
蜜环菌(Armillacia mellea)在我国分布很广.它是一种美味的食用菌,同时也是中药天麻的共生真菌,利用共生关系可以提高天麻的产量和质量.近年来,随着科研工作的不断深入,人们对蜜环菌进一步的进行开发利用,试生产了针剂、口服液之类,通过试验和临床,证明它与天麻有相似的功能.为此,一些生产单位进行生产和批量生产,但在生产中常发现菌种退化、不长菌索等问题.本文主要介绍蜜环菌菌种的形态特征、分离和复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随着药用真菌科学研究与应用的进展,在我国真菌学领域,除传统真菌药物外,目前已经出现了"药用真菌"、"药用菌"、"药用(蘑)菇"、"药用蕈菌"等新的概念。梳理这些概念的内涵与定义,对规范真菌科学名词术语,应用真菌学的发展,拓展药用真菌的开发领域,积极探索新理论、新技术、新产品的应用十分必要。据查阅文献及有关法典,能直接入"药"或制造"药"原料的真菌,包括大型真菌和小型真菌约22种(不包括产生青霉素的青霉菌等抗生菌),与文献记述的630多种药用真菌相比,把"药用真菌"转为"药"仍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因此提出对药用真菌和药用菌的定义要按照法律、药典与实际进行修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蜜环菌Armillaria mellea(Vahl ex Fr.)Quél.东北通称为榛蘑,是一种美味食用菌,也是著名中药材天麻的共生菌。但对其菌种特性认识资料尚少。现将笔者十余年对蜜环菌菌种退化、复壮等特性的研究观察简要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 1.菌种:从辽宁与吉林省引进两株A. mellea编号为5Lg839与5Lg840;从本省五常县笔者通过组织分离的菌株编号为5L78136。 2.保藏培养基与观察菌株退化的标志:采用常规固体斜面CPDA进行保  相似文献   

18.
<正>2016年8月19日,河北省迁西县举办栗蘑(灰树花)食药价值推介会,参会者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企业家等近150人,对开发栗蘑食药用价值、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进行探讨。栗蘑,正名灰树花,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是食、药兼用蕈菌,素有"真菌之王"和"华北人参"的美誉。截至2015年底,有着"中国栗蘑之乡"之称的迁西县共有23家食用菌厂,8家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年栽培栗蘑菌棒3500多万棒,鲜菇产量7000吨,产值达1.5亿元。继板栗产业之后,栗  相似文献   

19.
贺建超  贺榆霞 《食用菌》1998,20(5):16-17
天麻属兰科植物,无根无叶,是一种较特殊的异养型植物。种子的萌发是从紫箕小菇或其它萌发真菌中获得营养,而其成株球茎则靠从蜜环菌获得营养。天麻蜜环菌和萌发菌在人工培养条件下会出现退化,需要更新,必须从自然界进行新菌种的分离培养工作。本文主要介绍这两种真菌的一些分离培养技术。  相似文献   

20.
蕈菌学     
蕈菌学是研究蕈菌的科学。是一门新兴的应用真菌的现代学科。蕈菌英文是mushroom,但mushroom一词可译成蕈、菌、菇或蘑菇等,缺少一个统一的名称。研究mushroom的科学也在名称上出现了蘑菇学、食用菌学、药用菌学等等不同的提法。由于对mushroom的理解不同,很多学者所下的定义也不同。公元一七○三年吴材著的《吴菌谱》中记载“出于树者为蕈,生于地者为菌”,“蕈”和“菌”皆指具有显著子实体的高等真菌。在分类上,我们一般把不同的微生物称为不同的菌(当然,每一种类都有其专一的学名),如Bacteria称为细菌,Actinomyc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