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观察NGF在哮喘大鼠模型中的表达变化,并用柴朴汤进行干预,探讨柴朴汤在哮喘大鼠中的治疗作用,为哮喘的预防及治疗提供进步的思路。方法健康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NGF-抗体组及柴朴汤组。以卵清白蛋白致敏及反复激发复制哮喘大鼠模型,柴朴汤及NGF抗体进行干预,常规切片观察气道内管壁厚度及气道平滑肌厚度;RT-PCR检测NGF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NGF蛋白的表达。结果哮喘组大鼠支气管及血管周围大量炎症细胞聚集,总气管壁、气管内壁及气道平滑肌增厚,肺组织NGFmRNA及NGF蛋白的表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柴朴汤组及NGF-抗体组与哮喘组相比炎症细胞浸润程度下降,气道壁结构改变如平滑肌增厚减轻,气道重塑程度降低,大鼠肺组织内NGF蛋白的表达降低。结论柴朴汤可减轻哮喘大鼠气道重塑,其机制可能与下调NGF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慢性哮喘大鼠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慢性哮喘气道重塑中的作用.方法 以卵清清蛋白(OVA)致敏及反复激发建立大鼠慢性哮喘模型,激发前30 min胃内灌注地塞米松1 mg/kg,最后一次激发12 h内处死大鼠,常规病理切片观察大鼠肺内炎症情况、总气管壁厚度、气管内壁厚度及气道平滑肌厚度.免疫组化检测气道壁HIF-1α、VEGF蛋白的表达,RT-PCR观察大鼠肺部HIF-1α、VEGF mRNA的表达.结果 慢性哮喘模型组大鼠气道支气管及血管周围大量炎症细胞聚集,总气管壁、气管内壁及气道平滑肌增厚,肺组织HIF-1α、VEGF mRNA及HIF-1α、VEGF蛋白的表达增高(P<0.01).哮喘大鼠致敏前使用地塞米松后气道炎症较轻,减轻总气管壁、气管内壁及气道平滑肌增厚.各组大鼠肺组织内HIF-1α、VEGF蛋白的表达与气道壁厚度呈正相关.结论 HIF-1α、VEGF可能参与了慢性哮喘大鼠的气道重塑,早期使用地塞米松可以预防气道重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对哮喘大鼠气道重塑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32只Spraug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组)、哮喘模型组(M组)、阿奇霉素组(A组)、地塞米松组(D组),每组8只,各组动物于末次雾化激发后24 h内处死,留取右肺组织制成病理切片,行组织病理学检查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医学图像分析系统测量气道重塑参数;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肺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与C组相比,M组支气管、血管周围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气道壁增厚,胶原沉积增加,黏液分泌增多,A组和D组上述改变明显减轻;A组、D组总管壁厚度、平滑肌厚度较C组增高(P<0.01),较M组明显降低(P<0.01);A组、D组大鼠肺组织TGF-β1、MMP-9、VEGF表达水平较C组升高(P<0.01),较M组降低(P<0.01);大鼠气道平滑肌厚度与肺组织中TGF-β1、MMP-9、VEGF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P<0.01),肺组织中TGF-β1、MMP-9、VEGF表达水平两两相关(P<0.01)。结论阿奇霉素可改善哮喘大鼠气道重塑程度,其机制可能与下调TGF-β1、MMP-9、VEGF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地塞米松对支气管哮喘模型大鼠气道重建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对哮喘模型大鼠气道重建的影响.方法:24只SD大鼠随机分成哮喘模型组、激素干预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8只,前2组以卵蛋白致敏并长期吸人激发大鼠慢性哮喘模型,正常对照组以生理盐水代替卵蛋白同法处理大鼠.激素干预组每次激发前给予地塞米松0.5 mg/只腹腔注射,哮喘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共4周.最后1次激发后24 h内处死大鼠,取大鼠肺组织行免疫组化测定Ⅰ、Ⅲ型胶原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含量,同时测定气道内外径及平滑肌层、网状基底膜的厚度.结果:哮喘模型组气道壁平滑肌和基底膜层厚度及Ⅲ型胶原与TGF-β1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和激素干预组(P均<0.001),内外径比值低于正常对照组和激素干预组(P<0.001),而激素干预组和正常对照组以上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间Ⅰ型胶原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塞米松可减少气道壁胶原沉积和平滑肌增生,从而抑制哮喘大鼠气道重建,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GF-β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毛光宇  巩建华  关伟  邱浩  邱光钰  骆黎  何海玲 《西部医学》2019,31(11):1674-1677
【摘要】目的 探讨银杏黄酮对哮喘大鼠缺氧诱导因子 1α表达水平和气道重塑的影响。方法 选择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高剂量治疗组(2mg/d)和低剂量治疗组(05mg/d)四组,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三组采用卵蛋白(OVA)等致敏物构建大鼠哮喘模型。哮喘模型构建后对照组用生理盐水激发,其余三组采用吸入卵蛋白等激发,银杏黄酮治疗组在激发前30min腹腔注射相应剂量的银杏黄酮溶液。哮喘激发3周后,HE染色观察肺组织的病理学改变,测量支气管壁厚度、平滑肌厚度。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肺组织切片HIF 1α和VEGF的组织含量;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肺部组织HIF 1α和VEGF蛋白水平。结果 对照组气道上皮完整,无明显改变,模型组和治疗组气道壁及平滑肌明显增厚,上皮中见黏膜脱落,且高剂量治疗组病理改善程度明显优于低剂量治疗组和模型组;与对照组相比,其余三组的支气管壁和平滑肌显著增厚(P<005),但高剂量治疗组增厚程度显著小于低剂量治疗组和模型组(P<005);模型组和治疗组中HIF 1α和VEGF的蛋白水平明显增加(P<005),高剂量治疗组蛋白水平增加量显著低于低剂量治疗组和模型组(P<005)。 结论 高剂量的银杏黄酮能够抑制哮喘大鼠肺组织的HIF 1α和VEGF的表达,影响组织平滑肌的增殖及支气管壁的增厚,干预气道重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光镜、电镜观察三步序贯法对哮喘大鼠气道重塑激素干预模型支气管肺组织病理形态学的影响。方法模拟临床激素依赖型哮喘患者激素撤减过程,建立哮喘大鼠气道重塑激素干预模型,150只大鼠随机分为气道重塑组、地塞米松干预组、普米克令舒组、三步序贯组及正常对照组。光镜、电镜下观察各组大鼠支气管肺组织形态学改变,并测定支气管壁厚度、支气管平滑肌厚度及支气管平滑肌细胞核数量的变化。结果光镜下肺组织HE染色,各组致敏大鼠可见不同程度炎细胞浸润,三步序贯组炎症反应明显减轻;光镜下Masson三色染色,气道重塑组肺间质胶原纤维大量沉积,地塞米松干预组激素撤减过程中亦出现胶原纤维沉积增多,而三步序贯组及普米克令舒组较以上2组明显减少。支气管壁厚度,激素撤减前三步序贯组与气道重塑组相比明显减低(P0.01),激素撤减中三步序贯组与气道重塑组、地塞米松干预组相比减低(P0.01、P0.05),激素撤减后三步序贯组与气道重塑组、地塞米松干预组相比均明显减低(P0.01);支气管平滑肌厚度,激素撤减前三步序贯组与气道重塑组、地塞米松干预组相比均无差别(P0.05),激素撤减中三步序贯组与气道重塑组、地塞米松干预组相比均减低(P0.05),激素撤减后三步序贯组与气道重塑组、地塞米松干预组相比均明显减低(P0.01);支气管平滑肌细胞核数量,激素撤减前三步序贯组与气道重塑组、地塞米松干预组相比减低(P0.01、P0.05),激素撤减中、后三步序贯组与气道重塑组、地塞米松干预组相比均明显减低(P0.01)。电镜观察,地塞米松干预组激素撤减中、后与气道重塑组情况接近,而三步序贯组及普米克令舒组激素撤减过程中气道上皮细胞纤毛脱落情况明显改善。结论三步序贯法能够明显减轻哮喘模型大鼠支气管肺组织病理形态学方面的炎性改变,从而对气道重塑起到阻抑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神经生长因子(NGF)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在哮喘大鼠气道组织表达及其对气道重塑影响,以及地塞米松(激素)早期干预在哮喘防治中的作用。方法30只清洁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激素干预组,每组10只。以卵蛋白致敏并长期吸入激发制备大鼠哮喘模型,激素干预组于每次吸入卵蛋白前腹腔注射地塞米松(O.5mg/kg),对照组以生理盐水代替卵蛋白及地塞米松。免疫组化技术检测气道壁NGF、IGF-I表达并进行定量分析,测量气道平滑肌厚度和支气管平滑肌细胞核数,并分析NGF、IGF—I表达与肺泡灌洗液(BAI。F)细胞计数及分类相关性。结果哮喘模型组、激素干预组NGF、IGF-I表达水平、气道平滑肌厚度、支气管平滑肌细胞核数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F=60.19~284.63,q=6.57~15.93,P〈0.05),激素干预组低于哮喘模型组(q=5.23~9.15,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哮喘模型组中NGF、IGF-I的表达与平滑肌厚度呈正相关(r=0.473、0.819,P〈0.05),与BALF总数和淋巴细胞数呈正相关(r=0.603~0.783,P〈0.01)。结论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可以通过减少气道中NGF、IGF-I的表达,减轻哮喘时的气道重塑。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健脾补肺化痰方对幼龄哮喘大鼠气道壁胶原蛋白合成的影响。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辅舒酮组,健脾补肺化痰方高剂量、中剂量和低剂量组。以卵蛋白(OVA)致敏制备幼龄大鼠哮喘模型,HE染色测气道壁内、外径及网状基底膜层厚度,肺组织石蜡切片行免疫组化染色计算机图像分析测定气道Ⅰ、Ⅲ型胶原含量。结果:健脾补肺化痰方高、中、低剂量干预组、辅舒酮组气道壁内、外径比值均高于哮喘模型组,网状基底膜厚度较哮喘模型组显著变薄(P<0.05或P<0.01),健脾补肺化痰方高、中、低各组间比较亦有差异(P<0.05),健脾补肺化痰方高剂量组与辅舒酮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各组气道壁Ⅲ型胶原显著低于哮喘模型组(P<0.05或P<0.01),高、中、低剂量组各组间Ⅲ型胶原含量比较(P<0.05)依次增高。高剂量组与辅舒酮组Ⅲ型胶原含量相当(P>0.05)。结论:健脾补肺化痰方可以通过减少气道壁Ⅲ型胶原沉积和气道壁增厚而抑制气道重塑。  相似文献   

9.
高伟良  邱晨  袁庆莉  黄莉 《广东医学》2006,27(2):176-178
目的观察哮喘气道重构的病理特点,探讨气道重构的机制,为哮喘防治开辟新的思路。方法建立大鼠哮喘模型,行支气管肺泡灌洗,分析其气道炎症的变化;支气管-肺组织行HE、天狼猩红染色,光镜及图像分析系统研究支气管黏膜、管腔、气道平滑肌和上皮下胶原的病理改变。结果反复变应原吸入后哮喘大鼠出现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白细胞总数和嗜酸粒细胞、淋巴细胞百分比较正常对照大鼠明显增多,②支气管内管壁厚度、平滑肌层厚度、上皮下胶原厚度较对照组明显增厚。结论气道重构是哮喘的重要病理特征,气道平滑肌增生和胶原沉积是气道重构的主要原因,气道重构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黄芩苷、川芎嗪对哮喘大鼠气道结构的影响,并探讨其对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表达的影响.方法 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哮喘组;黄芩苷组;川芎嗪组;黄芩苷+川芎嗪组.苏木精一伊红染色测气道壁及平滑肌层厚度,免疫组化染色测定气道壁MMP-9、TIMP-1、Ⅳ型胶原含量.结果 哮喘组较正常对照组大鼠气道壁及平滑肌增厚,MMP-9、TIMP-1表达增多(均P<0.05);用黄芩苷、川芎嗪干预后大鼠气道壁及平滑肌变薄,MMP-9、TIMP-1表达减少,与哮喘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大鼠气道壁厚度、Ⅳ型胶原含量、MMP-9、TIMP-1、MMP-9/TIMP-1间存在相关关系.结论 黄芩苷、川芎嗪可以通过调节MMP-9、TIMP-1和MMP-9/TIMP-1比例,减少气道壁胶原沉积和平滑肌增生而降低气道壁厚度,两者有部-分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黄芩苷、川芎嗪对哮喘大鼠气道壁重构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抑制剂-1(TIMP-1)表达的影响.方法 24只Wistar大鼠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黄芩苷组和川芎嗪组.用卵蛋白(OVA)致敏制备大鼠哮喘模型.HE染色测气道壁及平滑肌层厚度,免疫组化染色测定气道壁MMP-9、TIMP-1、Ⅳ型胶原含量.结果 哮喘模型组大鼠气道壁及平滑肌增厚,MMP-9、TIMP-1表达增多,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芩苷组和川芎嗪组大鼠气道壁及平滑肌变薄,MMP-9、TIMP-1表达减少,与哮喘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芩苷、川芎嗪可以通过调节MMP-9/TIMP1比例,减少气道壁胶原沉积和平滑肌增生而降低气道壁厚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制备哮喘大鼠动物模型,研究哮喘大鼠模型肺组织中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α)的表达变化。方法 1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和哮喘组,每组8只。通过卵清蛋白腹膜腔注射致敏,反复卵清蛋白雾化吸入的方法制备哮喘动物模型。检测大鼠肺功能,HE染色观察气道炎症情况,马松染色观察气道胶原沉积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VEGF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气道SMA-α表达,蛋白印迹法分析肺组织CyclinD1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哮喘组大鼠肺功能减低,气道周围胶原沉积增多,CyclinD1、VEGF和气道SMA-α表达明显增高(P<0.05)。哮喘组CyclinD1与气道SMA-α表达呈明显正相关(r=0.68,P<0.05);正常组CyclinD1与气道SMA-α表达呈明显正相关(r=0.68,P<0.05);哮喘组VEGF与胶原表达呈正相关(r=0.56,P<0.05);正常组VEGF与胶原表达呈正相关(r=0.56,P<0.05)。结论 VEGF和CyclinD1参与调节哮喘气道重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MMP)及其抑制剂(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 TIMP)在支气管哮喘气道重塑中的可能作用以及止喘胶囊(补肾纳气法)对气道重塑的干预作用.方法:通过长期反复地给予致敏大鼠吸入不同浓度的卵蛋白,建立大鼠慢性哮喘气道重塑模型.分别在哮喘激发后第2、4、6、8周动态观察模型大鼠MMP/TIMP的表达情况.并在激发第8周观察中药组、西药组、中西医结合组的治疗效果.免疫组化技术检测气道壁MMP-9、TIMP-1以及Ⅰ型、Ⅲ型、Ⅴ型胶原蛋白表达,计算机图像分析显微测定气道壁厚度.结果:模型大鼠气道上皮损伤、脱落,嗜酸性粒细胞浸润;MMP-9在初始阶段表达上调,在后期下降;TIMP-1在整个过程中呈持续上升状态.模型组气道壁厚度、胶原沉积、TIMP-1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中药组、西药组、中西医结合组的气道壁厚度、胶原沉积、TIMP-1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其中中西医结合组与其他组比较,疗效最佳(P<0.05).结论:MMP/TIMP比例失衡,比值下降,是哮喘气道重塑的一个重要因素.TIMP-1过度表达与纤维化相关;止喘胶囊能显著抑制TIMP-1的高表达,减少气道壁厚度和胶原沉积,从而阻抑气道重塑的发生和发展,与地塞米松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多西环素对哮喘大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9,MMP-9)表达的影响.探讨多西环素对哮喘气道重塑、血管重塑的作用.方法 33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多西环素组各11只.将大鼠以1%戊巴比妥钠麻醉,取材.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LAF),计数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部分肺组织行病理切片,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中VEGF和MMP-9的表达变化,并应用图像分析软件技术测量VEGF和MMP-9的相对表达强度;ELISA法检测血清中VEGF的含量;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测定气道壁厚度及血管密度.结果 哮喘组的细胞总数和嗜酸性粒细胞高于对照组,多西环素组明显低于哮喘组,但仍高于对照组(均P<0.01);哮喘组大鼠肺组织和血清中MMP-9及VEGF的平均光密度值高于对照组,多西环素组明显低于哮喘组,但仍高于对照组(均P<0.01);哮喘组大鼠血清中的VEGF含量高于对照组,多西环素组低于哮喘组,但仍高于对照组(均P<0.01).哮喘组大鼠的气道壁厚度与血管密度均高于对照组,多西环素组则明显低于哮喘组,但仍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MMP-9、VEGF对哮喘血管重塑有重要作用,多西环素具有减轻气道炎症和气道重塑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陕西医学杂志》2015,(5):524-526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对哮喘大鼠模型气道重塑及平滑肌中Toll样受体4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支气管哮喘组(A组)、健康对照组(B组)、布地奈德治疗组(C组)3组,每组10只。制备大鼠肺组织病理切片,HE染色后观察各组气道结构改变情况,并测定支气管壁厚度(WAt/Pi)、支气管壁平滑肌厚度(WAm/Pi)及支气管平滑肌细胞核数(N/Pi),利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气道平滑肌中TLR4的蛋白表达。结果:光镜下可见A组支气管上皮细胞脱落、管壁炎症细胞浸润、杯状细胞增生、基底膜和平滑肌明显增厚,而C组上述改变较A组明显减轻。与B组比较,A组支气管管壁厚度、平滑肌厚度及平滑肌细胞核数显著升高(P<0.01),与A组比较,C组支气管管壁厚度、平滑肌厚度及支气管平滑肌细胞核数显著降低(P<0.01)。A组的TLR4的蛋白水平明显高于B组及C组(P<0.01)。结论:吸入布地奈德可以防治气道重塑,可能通过抑制TLR4的表达实现。  相似文献   

16.
姚红卫  吕丽丽 《重庆医学》2012,41(36):3854-3856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对哮喘小鼠气道血管生成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用鸡卵清蛋白(OVA)致敏和雾化激发建立慢性哮喘小鼠模型,实验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和地塞米松组。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和嗜酸粒细胞(EOS)及活性VEGF表达的变化;行HE染色及VEGF、抗Ⅷ因子免疫组化染色,在显微镜下计数气管黏膜固有层、黏膜下层血管密度,采用医学图像分析软件测定支气管管壁厚度(WAt/Pbm)及肺组织切片中的血管数。结果哮喘组EOS计数明显升高,气管血管密度、WAt/Pbm及肺组织切片中的血管数明显增加,与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地塞米松组与哮喘组比较炎性反应减轻,气管血管密度、WAt/Pbm及肺组织切片中的血管数减少,VEGF表达减弱,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EGF在哮喘小鼠模型气道及肺组织内过度表达,在气道血管生成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早期地塞米松干预可降低哮喘模型的气道炎症,减缓气道血管生成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黄芪对慢性哮喘豚鼠模型气道重塑的影响及机制。方法SPF级雄性豚鼠40只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黄芪注射液组、地塞米松组,每组10只。采取HE染色观察气道重塑,图像分析仪分析肺组织气道重塑情况,免疫组化方法测气道中TGF-β1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气道壁结构发生改变,支气管管腔变窄,气道上皮细胞脱落,平滑肌增生/增殖肥大。经黄芪或地塞米松治疗后上述改变明显减轻。模型组支气管壁厚度、支气管壁平滑肌厚度、支气管壁平滑肌细胞核数量分别较对照组显著增加。模型组TGF-β1蛋白的积分光密度值(IOD)均较正常组明显增高,黄芪治疗后TGF-β1 IOD值显著下降。结论黄芪注射液能够抑制慢性哮喘模型的气道重塑,其机制可能通过抑制TGF-β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黄芪对慢性哮喘豚鼠模型气道重塑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SPF级雄性豚鼠40只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黄芪注射液组、地塞米松组,每组10只。采取HE染色观察气道重塑,图像分析仪分析肺组织气道重塑情况,免疫组化方法测气道中TGF-β1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气道壁结构发生改变,支气管管腔变窄,气道上皮细胞脱落,平滑肌增生/增殖肥大。经黄芪或地塞米松治疗后上述改变明显减轻。模型组支气管壁厚度、支气管壁平滑肌厚度、支气管壁平滑肌细胞核数量分别较对照组显著增加。模型组TGF-β1蛋白的积分光密度值(IOD)均较正常组明显增高,黄芪治疗后TGF-β1 IOD值显著下降。结论黄芪注射液能够抑制慢性哮喘模型的气道重塑,其机制可能通过抑制TGF-β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物(TIMP-1)在哮喘大鼠发病中的作用及与气道重塑的关系.方法:将20只幼年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每组10只.采用卵蛋白(OVA)等致敏大鼠哮喘模型,第14日后用10g/L卵蛋白溶液雾化吸入,20min激发,1次/d,持续6wk;对照组用生理盐水雾化吸入.观察两组动物哮喘发作症状、气道壁厚度、平滑肌层厚度及胶原沉积情况;免疫组化染色检测MMP-9和TIMP-1的表达;ELISA检测血清、肺泡灌洗液中MMP-9和TIMP-1水平,并了解其与组织表达量的相关性.结果:哮喘模型组肺组织MMP-9,TIMP-1表达明显降低,其气道壁、平滑肌的厚度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其血清和肺泡灌洗液的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和肺泡灌洗液的MMP-9,TIMP-1水平与气道壁的厚度、平滑肌层的厚度以及胶原面积呈正相关,与组织中MMP-9,TIMP-1的表达成负相关.结论:MMP-9,TIMP-1参与了气道重塑的过程;检测血清和肺泡灌洗液中MMP-9和TIMP-1的水平对哮喘的临床诊断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究奥马珠单抗对支气管哮喘大鼠肺功能及气道重塑的影响,并分析可能的机制。方法将36只哮喘致敏性合格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及低、中、高剂量组,每组9只,另取10只正常大鼠为对照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用卵白蛋白(OVA)致敏并雾化吸入法诱导大鼠支气管哮喘模型。其中低、中、高剂量组大鼠于模型复制成功后,分别腹腔注射83.16、166.32、332.64 mg/(kg·d)奥马珠单抗溶液,连续2周;模型组及对照组于同时间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药物干预结束后,采用肺功能检测系统检测用力肺活量(FVC)、肺动态顺应性(Cdyn)、呼气峰值流速(PEF);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学变化并使用Image-Pro Plus 6.0图像处理软件测定气道壁内外径、平滑肌层厚度、网状基底膜厚度;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同源物3(Smad3)、p-Smad3、Ⅲ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Ⅲ)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及低、中、高剂量组FVC、Cdyn、PEF、肺组织气道壁内外径比值降低(P &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