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0前言HS水泥公司2500t/d新型干法熟料生产线煤粉制备系统采用合肥水泥工业设计院的HRM1700M立式磨,设计能力20t/h(中硬物料)。煤磨用热风来自篦冷机废气,自2004年投产以来煤粉制备系统多次发生自燃爆炸、煤粉仓异常升温导致放空仓等现  相似文献   

2.
郭子然 《水泥》2007,(6):31-32
我公司2500t/d新型干法生产线自投产以来,对安全工作、特别是煤粉制备系统非常重视,从而保证了生产的正常。煤粉制备系统采用Φ2.8m×(5+3)m风扫式烘干磨,煤粉仓Φ4600mm,设计容量60t。  相似文献   

3.
张春辉 《水泥》2013,(1):45
大连山水水泥有限公司5 000t/d生产线的煤粉制备系统使用Φ3.8m×(7.25+3.5)m风扫磨,生产能力40t/h,研磨体装载量80t,并配有SLS1900-C动态选粉机(选粉风量11 000m3/h)和煤磨专用气箱脉冲袋除尘器(处理风量120 000m3/h),系统烘干热风来自篦冷机。该项目已经投产2年多时间了,在生产调试的过程中曾出现煤磨袋除尘器灰斗积灰着火、爆炸以及煤粉仓内煤粉自燃等事故,事后经过认真分析,找出了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4.
就煤粉仓的形状谈防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广强 《水泥》2007,(4):38-40
我厂2条新型干法生产线煤磨均采用Φ2.8m×5m+3m风扫式烘干磨,其煤粉制备系统都设有煤粉仓,仓的容量为60t。2个煤粉仓设计的形状不同,在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和采取的防爆措施也不同。本文就2个煤粉仓的形状,谈谈煤粉仓的防爆。  相似文献   

5.
5000t/d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的煤粉制备系统大多采用MPF2116立磨,其优点是工艺流程简单,投资少,操作维修方便。据了解,近两年投产的这些新线的煤磨系统大多数发生过磨内及煤粉仓内着火,袋除尘器燃烧甚至爆炸事故.造成停窑及较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6.
防爆阀图1煤粉制备系统工艺流程我公司2000t/d生产线(#6窑)煤粉制备系统(工艺流程见图1),主要由覫2.8m×(5 3)m风扫煤磨(设计能力16t/h,烘干热源为窑头余风)、PPDC96-6袋除尘器和覫2500mm粗粉分离器组成;并配有2台CO气体分析仪分别监测袋除尘器进出口的CO浓度;袋除尘器及煤粉仓  相似文献   

7.
我厂2000t/d熟料新型干法生产线的煤粉制备采用FLS公司设计的TiraxΦ2.8m×4m 2.4m全风扫煤磨,传动电机功率330kW,与同规格产品的旧设计相比,粉磨仓由二仓改为一仓加分级衬板,粗粉由回入磨尾改为返回磨头,装球量由26.4t上升至27t,设计能力17.5t/h,煤粉细度<15%(0.09mm筛余),煤粉水分2%左右。1988年8月试产至1990底,由于受多种不良因素的影响,煤磨  相似文献   

8.
巴太斌 《水泥》2001,(7):24-25
中国长城铝业公司水泥厂有 4台窑尾带料浆蒸发机的湿法短窑,每台窑配 1套风扫式煤磨系统,多年来一直采用单通道燃烧器烧优质烟煤,窑的规格Φ 3. 3m/3.6m× 65m、Φ 3. 6m× 65m各两台,平均台时产量 16t/ h,熟料标准煤耗 255kg/ t。 2000年我们对 4台湿法窑的煤粉制备及煤粉燃烧系统进行改造,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1改造前状况分析 改造前煤粉制备及燃烧系统工艺流程见图 1。 图 1改造前工艺流程图 1.热风炉; 2.原煤仓; 3.煤磨; 4.粗粉分离器; 5.细粉分离器; 6.煤粉仓; 7.双管螺旋喂料机; 8.单风道燃烧器; 9.回转窑; 10.冷却…  相似文献   

9.
我公司为600t/d新型干法预热器窑,与之配套的是准2.2m×4.4m风扫煤磨系统。自1998年8月投产以来系统运行基本良好,偶有几次防爆阀被冲开,所幸没有造成多少损失。但在2003年一、二月份,多次发生磨头起火,并在元月24日引发煤磨袋式收尘器着火事故,50条扁袋全部烧毁。事发当时,我们及时封堵了煤粉系统,没有造成煤粉系统爆炸,但窑系统停产3天,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本文结合我公司生产工艺流程,主要论述煤磨袋式收尘器着火的原因及预防措施。1工艺流程工艺流程见图1。原煤由提升机送入原煤仓,经圆盘喂料机入磨,在磨内完成烘干,粉磨的半成品煤粉…  相似文献   

10.
马金强 《水泥》2017,(8):69
我公司2?500 t/d熟料生产线,尾煤系统设备装机功率 750 kW。尾煤转子秤(型号:DRW4.12)设计产量15~15.5 t/h,喂料精度±0.5%,于2009年9月投产运行。最近一年以来,陆续出现断煤现象,当煤粉仓仓重超过3 t时,断煤现象更加频繁,只能低仓位控制,造成煤磨无法实现避峰生产,增加电耗,影响熟料煅烧质量。  相似文献   

11.
曹辉辉 《水泥》2020,(9):41
我公司有两条设计产能为3?000 t/d的熟料生产线,煤粉制备系统有两套,煤磨为立磨,具体工艺见图1。在2012年和2015年,我公司2#煤粉制备系统分别发生两次袋收尘器着火爆炸事故,所幸事故能得到及时控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与较大财产损失。此后,我公司针对实际情况,对煤粉制备系统从工程技术上和管理方面做了多方面优化。  相似文献   

12.
朱晓莉 《水泥》2000,(1):38-39
由于煤粉具有易燃、易爆的特点,若在煤粉的制备、贮存、输送和使用过程中处理不当,既影响水泥熟料的煅烧又容易污染环境,甚至发生事故,造成人身伤亡和设备的损坏。因此,煤粉的制备、贮存及使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在水泥生产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冀东水泥厂第一条生产线的煤粉供给系统改造前,因煤粉仓着火、结焦而引起的喂煤波动现象极为严重,直接影响着回转窑的稳定运转。为此,对煤粉供给系统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改造。1煤粉供给系统存在的问题图1为改造前煤粉供给系统。图1改造前煤粉供给系统1原煤仓;2圆盘喂料机;3煤磨;4旋风除尘器;…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解决无烟煤煅烧工艺中煤粉制备的主要技术问题,探讨如何降低入窑煤粉细度,开发煤粉制备工艺和装备,为熟料煅烧提供合格的煤粉。1常规煤粉制备工艺和设备目前国内外常用的煤粉制备方法是采用立磨或球磨配双分离、双风机系统。国内主要采用普通风扫球磨制备,回转窑水泥厂煤磨车间主要生产工艺及煤磨机系统配置见表1。表1水泥厂常用烟煤煤粉制备系统主要工艺设备生产线规模华新窑(600t/d)新型干法(300t/d)新型干法(600、700t/d)新型干法(1000t/d)系统特点中间仓直吹系统双风机中间仓双风机或单风机…  相似文献   

14.
苗瑞平 《水泥》2007,(1):46-47
我公司一期2000t/d熟料生产线的煤粉制备为Φ2.8m×5m+3m风扫煤磨系统,近几年因煤磨烘干仓扬料板改为槽钢制简易扬料板,扬料效果差,热交换效率低,在原煤水分平均10%的情况下,煤粉平均水分约5%,对熟料产质量造成一定影响,为此,我单位与某烘干设备厂合作研究开发出一种专用于球磨机烘干仓的新型组合式扬料板,使用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5.
刘宏贵 《水泥》2009,(10):60-60
我公司2500t/d生产线的φ3.0m×(6.5+2.5)m风扫煤磨生产能力18~20t/h。从2007年3月点火以来,煤粉仓多次发生自燃现象,发生的部位都是在煤粉仓的锥部。煤粉仓温度超过65℃的次数多达40次以上,如果没有及时清仓就会发生自燃,严重影响窑系统的正常运转,并且带来重大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6.
单锋  张海龙 《水泥》2010,(2):41-43
<正>我公司2500t/d生产线煤磨系统采用Φ2.8m×8m风扫磨系统,煤粉仓为Φ4.6m双锥体钢仓,储存煤粉70t,喂煤计量采用德国申克秤,罗茨风机送煤。自投产以来就存在冬季煤粉下料不畅的问题,严重影响窑系统稳定。2006年3月份余热发电投入以后问题更  相似文献   

17.
煤磨系统爆炸原因及防范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宏斌 《水泥》2003,(4):37-38
我厂自1994年底投产以来,煤磨系统分别于1995、1997、1998三年发生了4次爆炸事故,造成了煤磨系统的设备损坏,严重影响了生产,并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就爆炸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1煤磨系统工艺流程及设备概况煤磨系统工艺流程见图1。图1煤磨系统工艺流程该系统采用Φ2.8m×5m+3m的风扫磨,设计能力16~17t/h,使用PPDC96-6(M)袋式除尘器,Φ2500粗粉分离器。设有2台CO气体分析仪,分别监测袋除尘器进、出口以及窑头、窑尾煤粉仓的CO浓度。袋除尘器及2煤粉仓各配有1套CO…  相似文献   

18.
煤粉制备是建材行业重要能源供给单元,通过感知煤粉制备生产过程中安全因子及历史优秀操作经验数据,建立安全态势感知系统和仿真模拟机。基于自感知型煤粉仓、多维温度场调控型煤粉仓、多路干燥介质均值惰化耦合、节能降耗最优控制等多项技术的应用,实现入磨风温、风量精准调控,有效稳定出磨风温,提高粉磨效率,降低干燥热耗;均质耦合惰化干燥介质,以预期惰化的安全氛围,维护煤磨车间长期安全稳定运行;不同风险等级的感知与评估、设置多道安全处置防线,动态中调节参数,及时有效干预,避免次生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19.
郑占锋 《水泥》2017,(8):67
我公司2 500 t/d生产线窑头、窑尾喂煤系统均采用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生产的KXT(M)-II科氏力煤粉秤,从2006年6月投产以来,煤磨停机时窑头和窑尾喂煤秤下煤均较稳定,在煤粉入窑头煤粉仓时喂煤秤波动一下就恢复正常,但在煤粉入窑尾煤粉仓的过程中喂煤一直极不稳定,喂煤给定9 t/h反馈波动高达±1.0 t/h(设计计量精度为≤0.5%,控制精度≤1.0%),喂煤罗茨风机压力随之波动±1.0 kPa,C1出口CO频繁超标,给窑煅烧带来较大困难。  相似文献   

20.
刘举贞 《水泥》2002,(11):39-40
1原煤粉制备状况我厂回转窑为Φ3m×60m,煤粉制备为Φ1.7m×2.5m风扫式煤磨,原生产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进厂原煤经原煤仓、圆盘喂料机入磨机,粉磨后的煤粉随气流入粗粉分离器,分离出的粗粉经螺旋输送机回磨继续粉磨,细粉随气流进入细粉分离器。分离出的细粉进入煤粉仓,出细粉分离器的气体一部分做一次风入窑,一部分做煤磨的循环风使用。图1原煤粉制备系统工艺流程1999年投产以来,由于煤粉制备系统的循环风与入窑一次风相关联,产量要提高,磨内风速要加大,风机风量相应也要加大,而风机风量受入窑一次风限制而不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