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益生菌对大肠癌术后肠屏障功能及全身炎症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益生菌对大肠癌术后患者肠屏障功能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60例择期大肠癌手术患者分为益生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分别于术后第3~7d给予等氮量、等热卡营养支持。从术后第1d起,益生菌组口服优菌多2g/d,共7d。于术后每天观察2组患者体温及心率情况;术前,术后第1、5、8d分别进行白细胞计数;术前,术后第1、8d检测全血细菌DNA、血浆D-乳酸水平及尿乳果糖/甘露醇(L/M)比值;观察2组患者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和感染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益生菌组术后发热持续时间、术后5d平均心率及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短于或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第1d2组患者外周血细菌DNA检测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8d对照组仍有7例(23.3%)PCR检测呈阳性,而益生菌组为1例(3.3%),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浆D-乳酸水平由术后第1d的(6.63±1.29)ng/ml下降至第8d的(0.95土0.83)ng/ml,而益生菌组则由(6.90±1.41)ng/ml下降至(0.56±0.18)ng/ml,第8d时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L/M比值由术后第1d的0.053±0.019升高至第8d的0.063±0.016,益生菌组则由0.047±0.012降至0.031±0.008,第8d时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SIRS发生率及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生菌能降低大肠癌患者术后肠道通透性,减少细菌易位,有利于大肠癌患者术后早期炎症反应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联合益生菌的快速肠道准备方法的有效性及对结直肠癌术后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行择期结直肠癌根治性手术的患者按硬币法随机化原则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3 d肠道准备方法,试验组在使用恒康正清快速1 d肠道准备的基础上添加益生菌口服,2g/d,至少5 d.术后接受等氮量等热卡营养支持.术中观察肠道清洁度;光镜下观察肠黏膜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肠黏膜occludin蛋白和IgA的表达;检测术后第1天和第7天全血细菌DNA片段及术后第7天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观察体温、心率、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以及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和吻合口瘘的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清肠效果的优、良率分别为90.0%和93.3%(P=0.314);两组手术标本黏膜形态、绒毛高度、隐窝深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7天PCR检测全血细菌DNA阳性者试验组2例(3.3%),对照组有8例(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试验组和对照组手术标本中结肠上皮occludin表达分别为(19.32±2.40)%和(16.21±2.54)%(P=0.025);IgA表达分别为(7.60±1.48)%和(5.29±-1.57)%(P=0.0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分别有24例(80.0%)和26例(86.7%)出现SIRS,分别各有2例(6.67%)出现吻合口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益生菌的快速肠道准备方法有效可行,且有利于结直肠癌术后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保护,减少术后早期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前结肠直肠癌是消化道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的影响和危及着患者的生命安全。据中华医学会在2014年所发布的统计学数据显示,近几年来其大肠癌患者的发病率在十万分之三十几左右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位居在所有恶性肿瘤中排行在前三名,虽然我们国家的大肠癌患者,其肿瘤病变的发生部位主要是在以直肠肛管的中下端较常见,但是由于经过外科手术治疗后所留置在患者腹部皮肤上的肠道造瘘口,会长期的影响患者的生存、生活质量和心理,这让患者们长期着饱受痛苦、并感到苦不堪言,所以当前的临床外科医生们一直是把保留患者的肛门及其功能,作为未来大肠癌手术治疗的方向目标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4.
大肠癌术后肠道菌群变化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大肠癌手术后肠道菌群的变化。方法对 30例大肠癌患者于手术前后留取粪便作肠道菌群分析 ,检测血中细菌DNA ,血细菌培养 ,观察术后感染并发症。结果术后大肠杆菌和肠球菌计数均明显增加 (P <0 0 5 ) ,双歧杆菌和乳杆菌计数则明显减少 (P <0 0 5 ) ,双歧杆菌 /大肠杆菌比值较术前倒置更为显著 (0 0 2 8± 0 0 7vs.0 75± 0 4 6 ,P <0 0 1 ) ,术前血中细菌DNA和细菌培养均为阴性 ,术后阳性率则分别为 4 3% (3/30 )、7% (2 /30 ) ,术后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 30 % (9/30 )。结论大肠癌手术可引起肠道菌群失调 ,损害肠屏障功能 ,导致细菌移位 ,增加术后感染并发症 ,围手术期应重视肠道菌群的微生态调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术前口服葡萄糖溶液对短期手术预后及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择期行结直肠癌手术的71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葡萄糖组36例和禁食组35例。葡萄糖组患者术前晚22点开始禁食,术前3 h口服12.5%的葡萄糖溶液400 ml,禁食组患者术前常规禁食8~12 h。所有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处理,内毒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血糖、血胰岛素水平等计量资料采用(x珋±s)表示,进行t检验;术后并发症等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术后第1、3、7天葡萄糖组患者的血糖、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内毒素水平均明显低于禁食组(P0.05);术后第1天葡萄糖组患者的IGF-I水平明显高于禁食组(P0.05);葡萄糖组患者术后排气、排便时间均明显早于禁食组(P0.05);葡萄糖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略低于禁食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术前口服葡萄糖溶液有效改善了手术预后及肠黏膜屏障功能,且可缩短禁食时间,减轻患者不适,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重视提高大肠癌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复习近年来的文献并结合我国大肠癌外科治疗的实际情况。评述改善治疗效果的有关问题。结果 大肠癌的治疗效果在根治性切除率、手术死亡和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局部复发、吻合口漏发生以及生存率等方面,各医院和不同的外科医生之间都存在很大差别。手术技术、医生的学识和经验都会影响治疗效果。辅助放化疗已证明能提高手术切除率和术后生存率、降低复发率。新的抗癌药物和其它药物的停顿同可增加肝转移癌的切除机会,并延长晚期患者的生存期。结论 加强外科医生的专业培训和强调标准的辅助治疗是提高大肠癌以及其它恶性肿瘤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大鼠急性胰腺炎反应中脾脏对肠屏障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脾脏在大鼠急性胰腺炎(AP)病程中对肠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大鼠分成4组:假手术组,AP组,脾切除组,脾切除+AP组。手术后2 4h检测各组血清TNF α,IL 1β,IL 6及IL 1 0水平,术后2d测肠细菌移位率,并取末段回肠行光镜及透射电镜观察肠黏膜受损情况。结果 脾切除+AP组TNF α,IL 1β,IL 6及IL 1 0值分别为3. 0 6±3. 6 1, 1 6. 4 6±5. 5 2, 19. 90±6. 8 9, 6. 9 4±3. 9 3;AP组的测得值分别为1 9. 9 3±2. 3 8, 4 2. 7 9±4. 3 1, 2 0. 1 9±3. 3 5, 3 9. 2 8±1 2. 6 9。脾切除+AP组TNF α,IL 1β及IL 1 0的值显著低于AP组(P < 0. 0 5 ),脾切除+AP组细菌移位率为4 0%显著低于AP组9 3. 3% (P< 0. 0 5 )。脾切除+AP组肠黏膜上皮仅轻微水肿,肠黏膜基本完整,而AP组肠黏膜上皮水肿明显,绒毛坏死,上皮细胞变性,炎性细胞浸润及细菌移位。结论 脾脏在急性炎症反应中,可明显促进炎性介质的产生和释放,加重炎症反应。脾脏切除后可减少促炎因子的产生和释放,肠黏膜受损减轻,细菌移位率下降。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绝大多数大肠癌呈散发性,但是,还有约10%~15%的大肠癌有遗传背景.其中,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约占1%~2%,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HNPCC)约占2%~7%,其它还有黑斑息肉病(PJS)和少年息肉病等.近年来,由于对这些疾病的分子生物学机理有了深入的认识,从临床上又观察到其可发生大肠癌和其他器官癌的可能性.使人们对从这类疾病发展而来的大肠癌(还有其它肿瘤)的可预防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可是,由于这些疾病并非常见,各科医生,如果不是专业性很强的话,对它们的特点并不熟悉.因此,有必要提请广大临床医师加以关注.  相似文献   

9.
多原发性大肠癌14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多原发性大肠癌诊治经验,提高多原发性大肠癌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3年来多原发性大肠癌14例临床资料。结果:14例中同时癌9例,异时癌5例。14例共37个癌灶,分布部位:乙状结肠8个,脾曲6个,横结肠6个,肝曲5个,升结肠3个,降结肠2个,直肠4个,盲肠3个。病理类型:腺癌19个,管状腺癌7个,黏液腺癌7个,乳头状腺癌2个,未分化癌1个,息肉恶变1个。Dukes分期:B期26个,C期10个,D期1个。14例中21例次手术,半结肠切除11例次,扩大左半结肠切除5例次,结肠次全切除2例次,全结肠切除2例次,姑息性切除1例次;无手术死亡。14例均随访1~19年,3例死于脑出血或自然死亡,11例至今生存4~17年。结论:多原发性大肠癌,只要及早发现,积极手术,预后好,异时癌比同时癌效果好。术式选择以半结肠或扩大半结肠切除为主,必要时才考虑全结肠切除。术后应定期结肠镜随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谷氨酰胺对胃癌术后化疗患者肠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40例胃癌术后第4次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化疗方案为氟尿嘧啶(5-FU)、四氢叶酸(CF)加奥沙利铂(FOLFOX方案)。试验组化疗同时口服谷氨酰胺(30g/d),对照组化疗时未口服谷氨酰胺,检测两组患者化疗前后血浆谷氨酰胺浓度、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水平及粪便中肠道菌群情况。结果化疗后对照组血浆谷氨酰胺浓度较化疗前明显降低(P0.05),试验组增加并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化疗后两组血浆DAO水平较化疗前均明显升高(P0.01),对照组较试验组升高更为明显(P0.05);对照组D-乳酸水平化疗后升高(P0.05),与试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各肠道菌群总数化疗前后无明显变化,肠道菌群接近正常比例;对照组双歧杆菌、乳杆菌较化疗前明显下降(P0.01),大肠埃希菌、肠球菌明显升高(P0.01)。结论口服谷氨酰胺可提高胃癌术后化疗患者血浆谷氨酰胺浓度,有减轻损伤、调节肠道菌群微生态平衡、保护肠屏障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术前口服葡萄糖溶液对结、直肠肿瘤术后肠道屏障功能及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择期行结直肠肿瘤根治手术的40例患者按随机数据表法随机分为糖水组及禁食组。糖水组19例,于术前晚7~12时口服质量分数为12.5%的葡萄糖溶液800ml,麻醉诱导前2小时再口服12.5%的葡萄糖溶液200ml;禁食组18例,术前常规禁食8~12h。手术采用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麻加硬膜外麻醉维持,监测术前1天及术后第1、3、7天血浆内毒素浓度及血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I)浓度;比较两组术后开始排气及排便时间。结果术后第1、3天糖水组血浆内毒素浓度(pg/ml)均低于禁食组(2.43±0.09vs2.83±0.56;2.55±0.39vs2.94±0.55,P<0.05);糖水组IGF-Ⅰ水平(μg/L)于术后第1天高于禁食组(90.65±55.06vs55.72±26.39,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糖水组排气、排便时间(h)均早于禁食组,分别为(59.82±13.88vs73.70±11.47)、(65.36±18.48vs86.64±10.12),P均<0.05。结论术前口服葡萄糖溶液可保护结、直肠肿瘤切除术后的肠黏膜屏障功能,并促进患者早期排气排便,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微生态制剂对老年结肠癌术后患者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72例老年结肠癌手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按常规术前、术后处理,试验组术前及术后使用微生态制剂,每组各36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一般情况及血浆D-乳酸水平与尿乳果糖/甘露醇(L/M)。结果试验组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3.1±1.2)d]、腹泻发生率(11.1%,4/36)、腹泻总时间[(6.2±3.1)d]、发热持续时间[(5.1±1.3)d]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第1天D哥L酸水平与尿L/M均较术前明显增高,两组术后第8天D-乳酸水平较术后第1天明显改善(P〈0.05),且试验组改善更明显。试验组术后第8天尿L/M明显低于对照组及术后第1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生态制剂能改善结肠癌患者术后肠道屏障功能,从而减少细菌易位的发生,有利于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加速康复外科(ERAS)模式对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术后患者的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接受LPD术的患者145例,根据干预方案不同分为ERAS组78例及传统组67例。数据采用SPSS 24.0进行统计学分析,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围术期各项指标、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以(±s)表示,独立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ERAS组术后恢复情况均优于传统组,其中首次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引流管拔管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AS组患者胃排空延迟的发生例数(3例,3.8%)明显少于传统组(5例,7.5%)(P<0.05),其余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ERAS组患者优于传统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速康复外科能使LPD术获得更好的临床效果,并可促进LPD患者术后肠黏膜屏障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全胃切除食道空肠吻合病人的小肠运动生理与排空功能。方法应用小肠多点持续式灌注测压研究10例全胃切除病人的 Roux 肠袢运动;核素显像测量小肠排空时间,并与12例 B-Ⅱ式远端胃大部切除病人和7例正常人相比较。结果正常对照、胃大部及全胃切除组的口一结肠传递时间(MCTT)分别:197.00±7.59、202.58±8.66及其237.22±9.46(min),差异显著(F=5.52,P<0.05),提示全胃切除 Roux-Y 食道空肠吻合可能延缓小肠食物传递;空肠 Roux肠袢试餐半排空时间:8.3±3.43(min)。Roux 肠袢运动均有不同程度异常,表现消化间期 MMC 活动缺乏,逆向传播等;消化期运动削弱,个别异常小肠收缩波引起餐后腹痛。结论全胃切除 Raux-Y 食道空肠吻合可诱发 Roux 肠绊运动紊乱,但无碍食物通过该肠绊,而严重者与餐后不适相关。  相似文献   

15.
糖皮质激素对大鼠肠屏障功能的损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器官移植术后早期应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对肠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免疫抑制组和阴性对照组。免疫抑制组大鼠每日腹腔注射甲泼尼龙100mg/kg,1次/d,阴性对照组每日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ml。用药后,每组在全麻下按4个时间点(0、3、5、7d)无菌操作获取血液、肠系膜淋巴结、肠内容及回肠组织,分别用于检测血浆D乳酸、血浆二胺氧化酶(DAO)、肠道菌群微生态、肠系膜淋巴结淋巴细胞凋亡指数及某些脏器细菌培养等。结果免疫抑制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从用药后第3d开始,各时间点血浆D乳酸以及DAO均显著升高(P<0.01或P<0.05),肠道菌群却无明显改变(P>0.05),肠系膜淋巴结淋巴细胞凋亡指数显著升高(P<0.01);第7d时脏器细菌培养阳性率较阴性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甲泼尼龙能够造成大鼠肠屏障功能的损害,使肠屏障通透性升高。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探讨双歧三联活菌预处理对体外循环(CPB)后大鼠小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24只,体重350~450 g,随机分为3组(n=8):假手术组(S组)、CPB组和双歧三联活菌预处理组(P组).CPB开始前7 d,P组每天用双歧三联活菌2 ml(含活菌数1×10~7 CFO)灌胃,S组和CPB组用生理盐水2 ml灌胃.第8天进行CPB 60 min.CPB结束后2 h时处死大鼠,抽取门静脉血,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浆二胺氧化酶活性和D-乳酸浓度,鲎试验偶氮显色法测定内毒素浓度,放免法测定血浆TNF-α和IL-6的浓度.取腔静脉血,肝、肺、肾组织及肠系膜淋巴结,分别接种于血平皿上培养,24 h后鉴定细菌生长情况及细菌种类,光镜下观察小肠上皮组织病理学.结果 与S组相比,CPB组和P组血浆D-乳酸、内毒素、TNF-α和IL-6的浓度、二胺氧化酶活性及细菌易位率升高(P<0.05);与CPB组相比,P组上述各指标降低(P<0.05).病理结果显示P组小肠上皮组织损伤程度较CPB组明显减轻.结论 双歧三联活菌预处理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炎性反应,保护CPB后大鼠小肠黏膜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18.
纤维素对化疗后大鼠肠结构和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Deng G  Jiang Z  Liu Y  He G  Xu Y 《中华外科杂志》1998,36(12):759-762
目的评价纤维素对5氟尿嘧啶(5Fu)化疗后大鼠肠结构和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饲料组(A组)、肠内营养组(B组)和肠内营养加纤维素组(C组),每组10只。B组和C组为等氮和等热卡。它们分别进食或接受肠内营养支持8天。术后第4天用5Fu化疗,第3和第7天分别测肠通透性(L/M),第8天测细菌移位、小肠和结肠的湿重、粘膜厚度、小肠的绒毛高度。实验前后分别测体重。结果C组体重丢失(-31±34g)少于B组(-66±52g)(P<005),而A组体重增加(49±43g),与B、C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C组的各项肠结构指标均优于B组(P<005);化疗后C组和A组的L/M变化无显著意义(P>005),而B组的L/M有显著意义的升高(P<001);C组与A组的细菌移位率(20%)低于B组(70%)(P<005)。结论纤维素能保护5Fu化疗大鼠肠结构和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