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移动互联网行业发展迅速,作为一种新的信息媒介移动端APP成为互联网行业的重要部分,由于手机APP市场竞争激化,使得运营优化改善用户体验成为了决定智能手机APP发展的高度、强度和速度的重要命脉。本文以微信为例,基于用户体验的角度并运用互联网爬虫技术探究社交类APP的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2.
随着移动通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原来老式的非智能手机已经逐渐淘汰,智能手机已经广泛应用于生活中,智能手机用户也成为了移动用户的主流,所谓"移动改变生活",移动学习也将成为中学生的另一种学习方式。本文主要是在介绍智能手机、移动学习的基础上,介绍中学教育中的APP软件应用。  相似文献   

3.
校园数字化环境中,学生已经普遍使用智能手机,使得APP客户端被广泛利用并快速发展起来.随着高校的数字化建设大范围展开,校园APP的设计成为了重点研究课题.本文针对高校移动校园APP的设计与分析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
我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蓬勃发展 近年来,智能终端迅速普及、移动互联网发展迅猛,截至2014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已经突破5.7亿户,我国智能手机出货量接近2亿部,手机已成为最主要的上网终端。APP逐渐成为主流模式,截至2014年年初,我国的第三方应用商店规模已经接近400万,累计下载超过3000亿次,应用商店成为移动互联网的重要入口。与此同时,通过技术与业务模式的创新,移动即时消息、移动浏览器、轻应用等信息业务平台加速发展,位置服务、移动支付技术、线上与线下相结合使移动互联网对社会各领域的渗透不断深化。  相似文献   

5.
甚嚣尘上的PPTV收购案再次掀起了视频行业的整合潮,不同的是,这一次的战场转移到手机上,各大网站正在尝试各种方法加快移动视频商业化步伐互联网视频领域的竞争正在步入深水区。8月20日,上海视频网站PPTV正式对外发布多屏娱乐互动新战略,宣布将打通屏与屏之间的内容推送,而后会整合各终端内容与资源。同时,PPTV推出了另一款硬件产品PPLink。本刊记者获悉,这款硬件产品可直接接入电视的HDMI接口,将移动终端的网络内容投射到电视屏进行播放,智能手机下载相关的APP应用后,还可作为遥控  相似文献   

6.
正如今,网络媒介已经从以网站为主导的Web1.0时代,迈入了以移动互联网为主导的Web2.0时代。抓住移动互联网Web2.0的发展窗口期,实现"弯道超车",也许是传统媒体未来实现突破发展的最重要机遇。本文主要以厦门广播电视集团为例,探讨如何借力移动互联网契机,探索全媒体融合发展之路。1借力手机APP,搭建广电集团转型平台在与互联网发展中,厦门广电集团作为一个地方传统广电媒体,很早就建立了台海宽频网站,网站主要实现了广播、  相似文献   

7.
随着智慧城市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及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普及,移动应用软件(APP)种类、数量呈爆发式增长,一方面APP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公众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的高品质需求,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手机用户个人信息安全、财产安全、权益保护以及恶意软件如何监管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移动互联网APP的技术原理、关键技术和消极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了从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技术监测、内容监管、加强宣传增强行业自律意识四部分入手的移动互联网监管策略,以促进移动互联网APP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宋向东 《通信世界》2013,(17):31-31
在Web 2.0时代,网络上内容的产出主要是由用户创建,每一个用户都可以生成自己的内容,UGC并不是某一种具体的业务,而是一种用户使用互联网的新方式。市场研究公司NPD Group报告指出,目前美国家庭有超过5亿部终端连接到互联网。美国家庭拥有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拥有率,在2012年12月进行调查时为35%,但3个月后,就增加至53%,并超过了个人电脑,可见发展之迅速。从发展上看,平板电脑增长,个人电脑减少,这种趋势还将持续。美国智能手机在移动市场的占有  相似文献   

10.
网络爬虫排除标准,即Robots协议,也称为爬虫协议、机器人协议等。Robots协议是网站出于安全和隐私考虑,防止搜索引擎抓取敏感信息而设置的,所有内容都包含在一个文本文件(robots.txt)中,是搜索引擎访问一个网站时要查看的第一个文件。搜索引擎的原理是通过一种爬虫(spider)程序,自动搜集互联网上的网页并获取相关信息。而鉴于网络安全与隐私的考虑,每个网站都会设置自己的Robots协议,来明示搜索引擎,哪些内容是愿意和允许被搜索引擎收录的,哪些则不允许,从而为搜素引擎指路,方便爬虫更好地抓取网站内容,同时也保护了中小网站的流量平衡,避免爬虫快速抓取给网站服务器带来过大压力。  相似文献   

11.
移动互联网安全问题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及其开放的趋势,移动互联网的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其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分析移动互联网的安全模型,比较移动互联网与固定互联网安全问题的区别,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是新时代科学发展的产物,随着现在移动互联网络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已经能够摆脱网络环境以及终端持有量等因素的束缚。摆脱了束缚的移动互联网爆发出了十分巨大的营销潜能。APP营销是移动互联网营销的核心营销方式,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APP营销逐渐的受到了广大企业的关注和推崇。随着各种移动新技术的出现以及应用,APP营销已经开始逐渐的向企业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渗透,并且依靠自身的巨大优势展现出来强有力的竞争能力。本文对于现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APP营销进行了一定的讨论。  相似文献   

13.
随着科技与互联网技术快速的发展,智能手机已然是日常生活中不可获取的工具,而智能手机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内容便是APP.近年来我国老龄化的现象愈发严重,通过在用户体验模式基础上构建出一种APP界面,设计出一个能够使老年人在家便享受优质的护理服务,从而更好的满足用户的需求.对此本文主要对开发的APP中的界面作出用户体验方面的研究,使APP可以更好的满足老年人的使用需求.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民物质生活质量和水平的不断提高,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用户数量呈爆发式增长,移动互联网APP市场也随之迅猛发展。近年来,手机APP市场发展迅猛,在广大人民群众享受APP带来的便利的同时,用户个人信息的安全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文章介绍了当前APP对用户个人信息安全造成的威胁,并给出了安全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15.
UGC视频,即用户自主创造的视频内容,它随着web2.0的兴起而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随着近年来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而成为整个网络时代的焦点。2005年4月23日,当一个以专门播出用户自制视频为核心的网站Youtube出现时,也许没人想到这个网站日后给整个互联网行业带来的影响,但随着国内优酷、土豆的大行其道并先后上市,却快速的吸引了这个互联网时代的眼球。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智能移动端,如智能手机、APP等的出现与快速更新,推动通信行业成为了我国发展速度最快的产业。但伴随着通信运营商,如电信、联通、移动及其他小型通信运营商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如何迎接时代之势,开辟互联网蓝海,促使运营商更好更快地发展成为了通信行业的焦点。笔者长期在电信部门工作,对通信行业的蓝海机遇略有浅见,借本文论述之契机,就此问题谈谈自身看法,希冀能为通信运营商的转型提供拙见。  相似文献   

17.
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使得4G技术应用日益广泛。此种情况下,台式互联网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网络的需求,积极开发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必然情况。将HTML5技术运用到移动互联网开发中,可以方便APP的安装与使用,提高人们利用移动互联网的可能性。所以,将HTML5运用到移动互联网开发中是非常必要的。基于此点,本文将重点分析HTML5如何在移动互联网开发中应用。  相似文献   

18.
当网民人均每周手机上网时长达11.8小时;当每个智能手机用户平均每天会打开8个APP;当传统网站的编辑绝望地发现PC端流量正在大幅度地流失的时候,PC门户新闻的竞争和厮杀便迅速转移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智能手机上,新闻客户端之战就此打响。2013年7月1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对外发布的《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91亿,其  相似文献   

19.
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移动通信、物联网等技术的蓬勃发展,构建高效、智能化、便利性的社会成为了未来发展的新趋势,以住宅为核心的智能家居技术也随之迅猛发展起来. 智能家居的现状及问题 目前,智能家居已经成为全球发展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产业之一.以我国智能家居产业为例,美的、海尔、海信等家电厂商纷纷推出了智能家电、智能手机应用(后简称APP)和云平台.同时,包括小米、京东、腾讯等在内的互联网企业也推出APP,目的是搭建自己的物联网云平台并吸引更多智能家居产品进入自己的生态圈.  相似文献   

20.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日益发展,智能手机已经成为高校学生使用频率最高的移动终端。在无线通讯网络技术环境下,校园手机客户端软件已成为目前国内高校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基于移动手机客户端软件的开发的必要性、其功能模块进行阐述,旨在进一步丰富数字化校园网建设内容,搭建一个课程资源、图书资源、校园生活等立体化的信息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