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目前阀门存在的一些问题,有针对性地设计了一种新型结构的阀门。这种结构的阀门采用了与现有阀门不同的结构形式,可以较好地解决阀门内漏问题。设计的阀门采用了金属-金属的平面硬密封结构,在流道附近采用耐磨损的材料,提高阀门密封面的磨损寿命。阀瓣与阀座之间的运动是直线与旋转的联合运动,阀瓣依靠弹簧力与阀座始终紧密贴合,阀门以剪切方式推出密封面上杂质的同时,又形成一种旋转形式的自研磨效果,保持密封面的平面精度和较低的表面粗糙度数值,使介质不产生内泄漏。实验结果表明,该种结构的阀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根据屏蔽式电动闸阀的实际工况,为了使闸板与阀座可靠密封,闸板、阀杆满足强度要求,提出了电动闸阀的整体设计方案,确定了闸板、阀杆的结构及材料,优化了闸板楔角,使开关阀门阀杆受力更加均衡.并根据螺母与丝杠间的最大作用力,对阀杆和闸板的承载能力进行校核计算.为了控制电动闸阀在关闭瞬间作用于闸板的关闭力的大小,设计了限力矩摩擦...  相似文献   

3.
2008年4月,某电力有限公司6号机A侧电动主汽门因阀门调整行程过程中造成阀瓣接触面的损坏,造成阀门内漏,严重影响机组安全运行,重新购买阀门更换,造价高且更换工期长,为了尽快处理缺陷,在修复过程中采用阀芯与阀座现场重新修配方式,大大缩短检修时间,同时为今后同类型设备缺陷的处理提供了新的方法和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4.
核电阀门密封面无钴铁基合金粉末激光熔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核电阀门密封面现有激光堆焊材料的现状,自行设计了一种可用于阀门密封面的无钴铁基合金粉末,用激光熔覆工艺在不锈钢基体上激光熔覆,并通过试验验证其能在核阀环境下工作。  相似文献   

5.
以煤气化系统中锁渣阀的主密封结构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可压缩平均流动模型,建立了球面缝隙流动的泄漏量模型;提出了粗糙平面下的平均泄漏量计算方法,通过等效接触方程计算粗糙平面的接触压力,揭示了球阀表面粗糙度、表面纹理结构对阀门泄漏量的影响规律,以及阀门泄漏量与密封比压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在满足密封的前提下,横向纹理特征所需密封比压远小于纵向纹理特征表面;密封宽度越大,所需密封比压越小;相同泄漏量情况下,高温所需的密封比压明显大于常温时的密封比压。该研究结果对工程中球阀表面加工精度、纹理结构及密封比压的选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采气井口装置主要零部件的失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采气井口装置主要零部件的失效形式及失效模式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发现失效形式有:电化学腐蚀分布面积较大;冲蚀产生蚀槽;分布不均匀的坑蚀;腐蚀产物使闸板卡死;阀杆与闸板或阀针联接处硫化物应力腐蚀,使阀杆断裂;磨损或腐蚀造成表面损伤,材料流失,影响密封性;密封盘根老化、鼓泡,永久变形;失效模式为:腐蚀、磨损及密封件老化;易损件有:针阀的阀针与阀座;闸阀的阀板与阀座;针阀、闸阀的阀杆、密封盘根及轴承,并提出了改善采气井口装置系统可靠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液压领域里常用锥阀密封结构的接触密封机理,通过研究接触问题的非线性有限元理论,运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对锥阀密封结构进行了静态接触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1~25MPa范围内的密封压力状态下,锥阀的接触应力在材料的许用应力范围以内.经实验验证,该锥阀结构的密封性能良好,分析所得阀芯应变量与实验实测数据基本一致,说明该有限元分析准确可靠,也为锥阀在接触密封领域中的设计及应用提出了一种新的可靠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8.
简介: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压千斤顶和液控阀的连接装置,其特征是,液压千斤顶的下腔(5)通过通液管(3)连接至安装在缸筒(1)上的液控阀座板(4),液控阀座板上设有一个孔与上腔(2)连通,液控阀座板设有两个孔作为与液控阀连接的接口。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采用底座板连接液控阀和千斤顶.  相似文献   

9.
研制了GTF-01型24通旋转分配阀。采用了多通旋转分配阀的模拟移动床工艺技术,用复合聚乙烯作密封垫材料,选取风动气缸作为转阀机构。对阀轴的扭矩、轴颈、气缸直径等主要部件进行设计计算。对阀进行了试运和串漏、外漏检验,结果表明:阀密封良好,无漏液现象。  相似文献   

10.
研制了GTF-01型24通旋转分配阀。采用了多通旋转分配阀的模拟移动床工艺技术,用复合聚乙烯作密封垫材料,选取风动气缸作为转阀机构。对阀轴的扭矩、轴颈、气缸直径等主要部件进行设计计算。对阀进行了试运和串漏、外漏检验,结果表明:阀密封良好,无漏液现象。  相似文献   

11.
VTI球阀具有开关灵活、结构简单、便于维修等特点,但其出口法兰端面采用"金属八角垫"的单密封形式,容易产生阀门外漏,同时出口排气管长时间运行易造成杂质而损伤密封面。针对此类问题,从阀门结构、运行情况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并通过强度校核计算,提出了针对性的治理方案,对同型号锅炉VTI球阀的泄漏治理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密封谐波齿轮传动是一种新型密封传动形式,具有向密封空间传递运动而无需动密封及传动比大、结构简单等特点,因而无需采用其他密封结构就能达到完全密封的目的,并可简化传动装置,降低机器制造成本,具有其他密封形式所无法比拟的优点。将其应用到转鼓真空过滤机中,代替传统的软填料密封或机械密封,可解决密封问题,且应用方便,工作寿命长。着重介绍具体应用中的密封工作原理、传动方案拟定、总体结构设计及主要零部件设计计算等内容。  相似文献   

13.
密封谐波齿轮传动是一种新型密封传动形式,具有向密封空间传递运动而无需动密封及传动比大,结构简单等特点,因而无需采用其他密封结构就能达到完全密封的目的,并可简化传动装置,降低机器制造成本,具有其他密封形式所针法比拟的优点,将其应用转鼓真空过滤机中,代替传统的软填料呈机械密封,可解决密封问题,且应用方便,工作寿命长,着重介绍具体应用中的密封工作4原理,传动方案拟定,总体结构设计及主要零部件设计计算等内  相似文献   

14.
将步进电机完善地与液压阀进行耦合,这是设计数字(比例,伺服)阀的关键环节。它不仅关系到数字阀的工作性能,而且还涉及到可靠性与合理价格等问题。步进电机通常产生旋转增量运动,而液压主阀芯靠直线运动改变其与阀口的缝隙,从而实现对液压参数的控制。本文就数字阀及其有关的电/机转换接口和微机控制系统进行探求。  相似文献   

15.
京山科能锅炉辅机成套有限公司研制生产的G3A型固定旋转式吹灰器,主要用于吹扫锅炉管道受热面的积灰,如省煤器、空气预热器、过热器管外表面的积灰。 该吹灰器安装在烟温不超过700℃的区段,工作时,枪管边旋转边吹灰,吹灰角度由凸轮控制,可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选择吹扫角度。其机型结构合理、紧凑,安装、使用、维护方便;空心轴与阀门间的转动密封结构采用组合密封圈,经久耐用;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金属硬密封球阀主密封面密封比压变化规律,建立了球阀的主密封结构有限元模型及密封性能评价模型,采用硬接触小滑移算法对密封副接触进行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计算了不同压力角、密封宽度以及密封面平均直径与进口阀座套筒外径比值下的密封比压并评价其密封性能,讨论了这三个变量在设计时的取值范围。结果表明:在不同压力角与密封宽度下,密封面上比压分布分别呈现抛物线与反比例函数趋势;在满足密封条件下,尽可能选择较大的压力角以减小摩擦转矩;密封面宽度选择存在一个最优值,当径向投影宽度大于7mm时密封不严,小于5mm时造成应力集中。  相似文献   

17.
针对纯水换向阀在突然切换时易产生严重冲击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纯水换向阀优化结构.通过设计和研制新型纯水换向阀,改变传统的间隙密封为直接密封,合理设计主阀芯与主阀套的压紧力,使先导阀阀口阻尼器与主阀敏感腔匹配.应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技术,对纯水换向阀主阀内流道的流场进行动态仿真,并优化流道结构.对所研制的纯水换向阀进行静、动态试验和寿命试验.结果表明,纯水换向阀的动态响应特性较好,换向迅速,换向冲击小,连续换向达万次后,主要零部件无异常现象.研制的纯水换向阀的性能基本达到了现有同类油压换向阀的水平.  相似文献   

18.
抗磨损密封自补偿渣浆闸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目前国内外火力发电厂普遍使用的渣浆闸阀为研究对象,对其工作环境,运行条件和方式、内部结构、密封性能,磨损情况以及其他失效形式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了该类阀门在使用过程中表现的不足之处(如漏流,磨损,腐蚀都比较严重),以及其产生的原因,研制出一种新兴的渣浆闸阀,克服了常规阀门抗磨损耐腐蚀能力差,密封不严,无补偿密封,使用寿命短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在具有自由面的旋转抛物面浅水中成功地观察到了涡旋的生成,漂移和演变过程。所有长寿命非扩展涡旋都是反气旋,不存在单个长寿命气旋涡,实验中还发现包含在涡中的粒子随涡一直运动,形成一种稳定结构。  相似文献   

20.
通海阀内流道优化降低流噪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船舶、潜艇海水管路系统中阀门引起的流噪声问题,采用计算流体力学通用软件Fluent对实际使用中的通海阀内流场分布进行仿真计算,根据该可视化结果分析影响通海阀性能和产生噪声的原因,对通海阀的结构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新型内流道结构.该内流道,可有效降低阀内最低压力、提高阀内最高速度、降低阀内最高湍动能、消除漩涡,能够从根本上降低阀门流噪声.同时为高压通海阀提供一个安全、流畅的内部通道,并对通海阀结构以及流道的优化设计提供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