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对抗     
0623962舰载电子战系统的雷达侦察效能模型[刊,中]/冷华智//雷达科学与技术.—2006,4(3).—151-154(D)未来战场的电磁环境日趋复杂,有效评估电子侦察装备在不同作战环境下的作战效能是合理配置侦察装备的必要前提。为了能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在WSEIAC模型基础上把舰载电子战系统雷达侦察部分的功能划分为侦察截获能力和信号分析处理能力两部分,通过对这两种能力的具体分析得出其相应的能力模型描述式,最后根据合理假设进行了实际的仿真和模型分析。参3 0623963一种基于马氏距离的伪装器材性能评估模型[刊,中]/王友军//光电技术应用.—2006,21(2).—71-73(D2)为了综合评价通用伪装器材与背景的适应性,建立了基于马氏距离的判别模型,可实现伪装器材性能的综合评估,本模型具有准确率高、可操作性强等优点。参7  相似文献   

2.
防红外制导武器动态伪装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红外成像制导武器威胁和传统伪装器材的不足,通过动态改变伪装器材的表面温度和红外辐射率来改变目标红外热图像、躲避红外成像系统探测与跟踪.论述了液氮喷淋伪装系统的工作原理,分析了伪装效果.  相似文献   

3.
红外伪装效果仿真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外伪装效果检测应尽量反映红外伪装器材在实战条件下的性能。但在目前条件下,当采用的红外伪装效果检测器材性能远落后于实战中敌方可能使用的红外侦察器材时,探讨现有资金和器材情况下,如何借助计算机仿真技术,通过改变测试距离,在保持目标发现概率不变的条件下,使测试结果尽可能地反映伪装器材在实战条件下的情况。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传统光学伪装效果评估指标考虑不全的问题,从敌方侦察能力、装备隐真能力、装备示假能力以及环境四个方面建立了装备光学伪装效果评估指标体系。首先,采用施密特正交马田系统(MTGS)计算指标的权重,不仅考虑了评估者的知识及经验偏好,同时也消除了指标间的信息交互,权重的确定更加合理。然后建立了基于集对分析的评估模型。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评估模型的可靠性。结果表明该模型在装备光学伪装效果评估及伪装器材选取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透视外军伪装装备器材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外军伪装装备器材的现状,归纳并得出了外军伪装装备的特点,即伪装性能呈多波段化,使用性能呈轻便、作业快速化,装备呈标准化、系列化,伪装作业机具呈多功能、高效率,伪装与防护呈综合化。  相似文献   

6.
针对传统光学伪装效果评估因素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综合评估防空导弹装备光学伪装效果的指标体系和模型。基于光学卫星侦察能力、目标伪装能力以及环境影响因素建立指标体系,通过组合赋权的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对防空导弹装备光学伪装效果进行综合评估,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该评估模型的有效性,对防空导弹装备伪装效果的检验及伪装措施的采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透视外军伪装装备器材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外军伪装装备器材的现状,归纳并得出了外军伪装装备的特点,即伪装性能呈多波段化,使用性能呈轻便、作业快速化,装备呈标准化、系列化,伪装作业机具呈多功能、高效率,伪装与防护呈综合化。  相似文献   

8.
光学动态伪装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丽  乔亚 《红外》2006,27(11):9-14
本文针对精确制导武器对我军事目标的重大威胁以及传统伪装器材的不足等问题,提出了通过动态改变目标表面的反射特性和发射特性来改变目标光学图像特征和躲避精确制导武器探测和跟踪的技术思路。阐述了光学动态伪装的设想,介绍了红外、可见光的动态伪装技术,并得出了光学动态伪装将成为隐身伪装的重要方面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红外动态变形伪装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红外成像导弹对目标构成的重大威胁和传统伪装器材在防护目标方面的不足,提出了通过动态改变伪装器材的表面温度和红外发射率来改变目标红外热图像、躲避红外成像系统探测与跟踪的技术思路,阐述了电致变温器件和电致变红外发射率器件的工作原理和制备技术,设计了一种基于电致变温器件和电致变发射率器件的红外动态变形伪装系统,描述了系统的工作原理,并给出了该系统的红外动态变形效果图.  相似文献   

10.
在战场日臻透明和“发现即摧毁”的侦察打击背景下,伪装成为提高军事目标生存和掩护军事行动的有效手段。本研究以俄乌冲突为背景,对覆盖空-天-地-海范围的侦察监视和各类伪装对抗措施进行系统分析。最后,从自适应多谱段伪装技术开发、轻量化及大跨度伪装器材研制、多维度伪装策略应用及效果评估等方面提出伪装对抗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周冰  高宇辰  刘贺雄  贺宣 《激光与红外》2019,49(9):1041-1046
迷彩涂层1064 nm激光散射特性对激光探测装备的极限作用距离和军事装备激光隐身性能有显著影响,而目前对涂层材料的激光散射特性的研究大都是针对单一种类涂层。本文根据不同类型迷彩涂层由不同颜色组成的特点,通过分别测量不同颜色迷彩涂层的双向反射分布函数(BRDF),再根据国军标中不同迷彩涂层颜色的面积比例规定进行加权计算,得到不同种类迷彩涂层的BRDF。以草原夏季型迷彩涂层为例,利用上述方法对其BRDF进行测量和计算,并利用五参数经验模型进行参数建模,得到草原夏季型迷彩涂层的参数模型。通过拼接实验,验证了计算方法的正确性。对于进一步研究军事装备的涂层材料激光散射特性提供数据依据,为研究类似情况下多种材料复合涂层的激光散射特性研究提供了借鉴思路。  相似文献   

12.
新型热红外伪装体系   总被引:26,自引:4,他引:22  
李晓霞  张胜虎  凌永顺  路远 《红外技术》2002,24(1):42-45,49
针对热红外成像侦察技术对军事目标形成的严重威胁,介绍了三种新机理型热红外伪装体系:1)三色涂料体系,三色涂料以一定形式叠加在军事目标上,利用涂层和孔洞的明暗实现目标与背景在红外及可见光区的融合。2)相变材料体系,将相变材料以微胶囊的形式分散在基体中,利用其发生相变时伴随的吸热效应,对目标产生的热量和目标温度加以控制。3)簇饰物伪装体系,选用低发射率的聚合物薄层材料做成叶簇状物附在常规伪装网上,在移动目标的周围产生空气流,从而达到散热和抑制目标红外辐射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陈锦成  韩玉阁 《红外与激光工程》2018,47(3):304002-0304002(7)
伪装遮障大都有复杂的表面结构,直接建模计算对计算能力要求极高。表面结构对周围流场产生扰动影响对流传热,进而影响伪装表面温度。文中通过不断调整参数得到对表面有相似影响的多孔介质,实现伪装遮障表面结构到多孔介质的简化。采用局部建模的方法,分析三种典型伪装遮障表面结构对周围流场以及其温度场的影响,进而将其简化为对应的多孔介质。结果表明:将伪装遮障表面结构类比为多孔介质,大大减少了计算量,能够模拟大表面覆盖伪装遮障之后的表面温度,评估其伪装效果。将该简化模型用于室外平房这一具体情境中,分别模拟平房不加表面伪装和外加不同伪装遮障情况下,其表面温度和表观温度在全天不同时段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徐戎  张晓忠  吴晓 《红外技术》2021,43(3):266-271
为满足多波段兼容伪装的需求,采用多种材料合理匹配与多功能层组合结构的方法,制备了一种可实现可见光、红外和雷达多波段兼容的新型复合植被伪装材料.用雷达波屏蔽效能和反射率测试实验对伪装材料的吸波性能进行了测试,用成像法对伪装材料的可见光和热红外伪装性能进行了试验检测.结果表明,研制的伪装材料有良好的雷达波衰减性能,大于5 ...  相似文献   

15.
贾镕  王峰  尹璋堃  刘晓 《红外技术》2020,42(12):1170-1178
针对传统检测方法无法在复杂背景下同时获取伪装材料偏振信息与光谱信息的局限性,本文利用高光谱偏振成像技术对典型伪装材料检测并分析其高光谱偏振特性。使用一套分孔径同时式高光谱偏振成像系统,对伪装涂层和伪装网等典型伪装材料进行高光谱偏振检测并解析出伪装材料的9个偏振参量,获得了伪装材料与背景的相对反射率随光谱改变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利用伪装材料与背景的偏振特性差异,选择合适偏振参量可以增加目标的纹理细节特征并提高其对比度;分析其光谱偏振特性,选择760 nm检测波段有利于快速准确地检测伪装材料。  相似文献   

16.
动态变形伪装对红外成像导引头探测距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动态变形伪装器材覆盖坦克等地面目标的表面,使目标在运动时能够随环境的变化与背景的红外特征相似或完全不同。本文在介绍动态变形伪装原理的基础上,以TOW反坦克导弹携带的VTG120热成像导引头为例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动态变形伪装能够使坦克等目标的生存概率大大提高。此研究内容对其它目标对抗红外成像导引头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光电隐身性能的表征概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光电隐身的内容,阐述了光学隐身、红外隐身、激光隐身性能的表征方法,包括 材料性能的表征方法和目标隐身效果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8.
张朝阳 《红外》2009,30(11):21-25
采用多波段偏振CCD相机在光学与红外波段测试了镜面反射方向伪装材料的偏振特征.研究了不同入射条件下具有粗糙表面的伪装材料的偏振散射过程,得到了材料的偏振散射光谱.在镜面反射方向,伪装材料表面具有高的线偏振度,而草地背景的线偏振度很低.利用Kirchhoff近似理论分析了粗糙表面的偏振散射过程,分析结果与实验测试的偏振光谱相一致.由于伪装材料与背景的偏振散射光谱不同,因此利用偏振信息成像能够识别复杂背景中的伪装目标.偏振遥感在伪装目标识别方面具有重要的军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