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诸病源候论》对皮肤病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诸病源候论》是巢元方所编撰的一部有关病源病候的专著,全书共五十卷,分为六十七门,一千七百三十九论。其有关皮肤病的记载,对后世产生了深广地影响。在此笔者试论如下。  相似文献   

2.
笔者据其祖父辈研治精神疾病之资料并结合其多年临床所察,以临床实际为准,就《诸病源候论》所记述的精神疾病做一探析。认为巢氏能察觉到体质因素和情志因素对神经症形成之作用,并首倡精神发育迟滞由先天或后天因素形成等,是值得称许的。然受时代的限制,将不少的精神疾病发病识为风邪或鬼神所致,是不妥的。  相似文献   

3.
4.
《诸病源候论》中蕴含着深刻的脏腑辨证思想,本文通过对书中肾虚诸候的梳理得出如下结论:首先,《病源》书中所列肾虚诸候可归纳为肾精亏虚候、肾气不足候、肾燥候和肾经经气不足候4大方面,其中肾气不足候又可分为气化功能减弱候和闭藏功能减弱候两方面。《病源》所提到的"厥,腰背冷,胸内痛,耳鸣苦聋"代表了以上4种病机发病的主要证候,这提示我们在临床时要以"治病求本"观为指导,见候知机、辨证论治。其次,通过对《病源》肾虚候的分析可以看出,该书对于肾虚病机的论述详于精气而略于阴阳,同时强调经络在发病中的作用,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医学在隋代的学术范式,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病因、病机学专著,由隋代巢元方编著。它在继承前人理论的基础上,对病因、病机理论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发展,全书共五十卷,分六十七门,一千七百三十九论,内容包括内、外、妇、儿、五官等科的各种疾病,对各种疾病的病因病机都有论述,为中医学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6.
郭丽娃  黄健 《北京中医药》2009,28(8):599-601
<诸病源候论>第一次对中医临床各科病证的病因病机进行了全面论述,非常重视饮食不当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在诸多病证中有所阐述,对后世医家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仅就其有关方面的论述进行较为系统的整理总结,概括主要学术成就为:(1)饮食致病,形式多样;(2)饮食过量,大饱伤脾;(3)过食生冷,阴阳失衡;(4)饮食偏嗜,百病丛生;(5)饮食不慎,食物中毒;(6)养生防病,饮食宜忌.  相似文献   

7.
《诸病源候论》对睡眠医学的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诸病源候论》成书于隋大业六年 (公元 6 10年 )是一部专门阐述中医病因、病机、病变与证候的专著 ,内容范围涉及之广且又精深 ,对后世医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至今尚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本文仅就该书中关于睡眠疾病的论述作一简要介绍 ,以期引起人们对睡眠疾病研究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隋·巢元方所撰《诸病源候论》五十卷,是我国第一部病因学专著。此书分六十七门,一千七百二十论,其中专论小儿诸病六卷,共二百五十五候,是中医探讨儿科疾病病因、证候方面的最早专篇。此六卷中论述了小儿内科、外科、皮肤科、五官科和传染病等疾病的病因和证候。其记载之广泛,论述之精练,是前所未有的。这六卷论述是隋以前儿科学发展的总结,同时也为隋代以后的儿科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不孕症病因病机源远流长,本文试对《诸病源候论》中不孕症的病因病机进行阐述,巢氏认为不孕病因有外感风寒、外感湿邪、房事不节等,并认为不孕症与男女双方均有关系,病机有肾虚、血瘀、痰湿等,对后世临床上有重要临床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11.
以类似证为中心,从六经病的太阳病、厥阴病及痞证三方面,讨论了《伤寒论》类似证辨证的具体运用,认为类似证辨证是仲师最为常用的辨证方法。并指出类似证辨证有提高辨证论治的准确率,突出主症辨证的重要性及提示知常达变辨证思维三种意义。  相似文献   

12.
发热症在临床是种常见症,其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伤寒论》发展创造了关于发热症的辨证涵义,并有很多治疗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3.
对《诸病源候论》所指“病候”的内容进行了分析 ;从分类、病名及定义的角度列举了该书的科学性 ;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中已采用该书的病名达 2 1 5种 ,占 93 0种 (不含骨伤科疾病 ) 病名之2 3 .1 % ;该书还有很多病候所指的内容尚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李美萍 《山东中医杂志》2006,25(12):804-806
关于《伤寒论》第7条中“病发于阳、病发于阴”的解释,后世注家有不同的看法,这些看法虽然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如果与条文后面的内容结合起来分析,又嫌欠妥。现行教科书上对“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的解释也含糊其词。认为《伤寒论》第7条就是专门辨太阳伤寒和太阳中风初期的条文。解释了“阳数七、阴数六”的出处。  相似文献   

15.
《脾胃论》风药应用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结合《脾胃论》中具体方药,从解表升散、升阳举陷、疏肝解郁、发散郁火、调理气机、散化内外湿邪等六个方面阐述了《脾胃论》中风药的应用。并提出“辛温发散”乃是风药治疗作用的根本。以期对拓展风药在临床中的应用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伤寒论》以六经为纲,以证候为目,不仅叙述了外感伤寒热病的六经传变发病过程,也充分揭示了机体多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与结局的内在机制。认为伤寒热病的急性发病规律与六经中不同的传变机制,和现代医学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相似。其中的急下证、蓄血证、蓄血发黄证等,均与MODS不同的器官损伤密切相关。深入研究《伤寒论》辨治规律与MODS的相关性,对于拓宽MODS的临床治疗途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血证论》所述瘀血致病机制主要是阻碍生化之机、扰乱脏腑、瘀化痰水、伤及新血 ,甚至成为诸病之根。因此 ,《血证论》不但长于治疗血证 ,而且善于治疗瘀血。其治瘀之大法是 :逐瘀外出 ,用药推崇大黄与花蕊石 ;治瘀重视行气 ;根据瘀阻部位用药有温凉之别 ;瘀血未尽者慎用补法。灵活应用祛瘀法治疗各科病证  相似文献   

18.
偏头痛辨证施治之我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认为各种诱发因素导致脏腑功能失调 ,气血阴阳所偏 ,引动或加剧痰瘀宿疾作祟 ,致使脑窍脉络痹阻、血流不畅、清阳被遏、脑失所养为偏头痛的主要发病机制。治疗依据除宿疾、祛邪气、通脑窍 ,调脏腑、益气血、平阴阳的原则 ,分为风寒侵袭、脉络瘀阻 ,情志过极、气滞血瘀 ,饮食所伤、痰浊中阻 ,气血阴亏、脑窍失养四型辨证施治 ,选方用药  相似文献   

19.
介绍伤寒论多媒体案例库的建设思路、方法、结构及操作流程;系统地回顾与总结了运用案例库资源教学,对《伤寒论》教学方法改革、创新教材建设、课程水平提升,及对本科、研究生及继续教育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高血压病气虚机制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年老体衰、痰瘀内阻、饮食情志等方面探讨高血压病气虚的机制 ,阐明气虚既是高血压病发生的始动因素 ,也是高血压病病变过程中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并且指出高血压病气虚证主要与脾肾二脏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