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聚酯短纤维与二元油剂界面的分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帼  孙波泉 《纺织学报》2006,27(12):32-36
将分形理论和方法用于油剂与聚酯短纤维的研究,从微观结构及机制上研究油剂施覆于聚酯短纤维表面后的形貌特征及摩擦性能,通过不同含油纤维分形维数的计算,定量地评价油剂在纤维表面的分布状态,解析油剂乳液粒径形成的复杂非线性过程,判断在不同纺丝阶段施覆于聚酯短纤维表面的A/B二元油剂的形貌特征,从而可优化油剂使用条件,对减少应用实验的风险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涤纶短纤维在生产过程中因纤维之间、纤维与金属之间的摩擦而出现静电现象,妨碍生产正常进行,为此必须使用油剂。一个性能卓越的油剂,在于使纤维表面附上一层薄薄的油膜,赋予纤维良好的平滑性、抗静电性和集束性,使生产得以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3.
针对生物基锦纶56(PA56)短纤维质量比电阻大,静电严重,可纺性差的问题,采用市售油剂和抗静电剂复配技术开发了抗静电性、集束性、可纺性较好的生物基PA56纺丝油剂。研究了抗静电剂质量浓度对复配油剂电导率、pH值的影响,考察了经复配油剂处理后PA56纤维的表面形貌、摩擦因数、质量比电阻及梳理机成网加工性能。结果表明:复配油剂在纤维表面形成一层光滑、均匀的油膜;复配纺丝油剂中抗静电剂质量浓度在2 g/L、市售油剂质量浓度在12 g/L为宜,经处理的PA56纤维在相对湿度为35%,室温下可顺利梳理成网,且纤维网均匀、无破洞、云斑;该油剂复配方案提升了锦纶的集束性、抗静电性、可纺性,节能环保,对纺纱车间温湿度要求低。  相似文献   

4.
如果在丙纶细旦丝凝固后不久上油,就可以生产出用于加工卫生用途的热结合非织造布的丙纶细旦丝短纤维(所有的合成纤维都是如此)。纺丝油剂降低了运动纤维与固体的摩擦,使静止纤维间建立合适的摩擦,  相似文献   

5.
郑帼  孙波泉 《纺织学报》2006,27(11):70-74
通过动态纤维热机械仪、纤维强伸仪、摩擦因数仪、比电阻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仪器研究了聚酯短纤维二元油剂对纤维性能的影响,发现油剂水溶液在快速润湿纤维表面的同时,也浸入纤维与纤维之间的空隙,从而导致纤维之间的摩擦因数发生改变并促使纤维非结晶部分的分子链段运动,纤维产生形变。纤维表面性能受纤维含油率和环境条件的影响很大。聚酯短纤维含油率应控制在0·15%~0·25%为宜。当湿度一定时,温度升高,纤维的平滑性和抱合性均提高;增加湿度,有利于提高纤维的抗静电性,但纤维的平滑性和抱合性均下降。  相似文献   

6.
为优化Lyocell纤维上油工艺,提高其后续加工性能,采用恒温淋洗、恒压压榨的方法对Lyocell纤维进行上油处理,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纤维强伸度仪、纤维摩擦系数仪、纤维比电阻仪等手段进行表征分析,详细研究了油剂浓度、油剂混合比、上油温度等不同上油工艺对Lyocell纤维的成膜性、摩擦性能、抗静电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前言油剂在纤维表面上主要起润滑、抗静电与抱合作用。纤维表面的润滑性必然涉及纤维摩擦状态与丝束在运转过程中的张力特性,而抗静电与抱合力性能,主要研究油剂在丝束上的均匀性。虽然,油剂在纤维表面上只有几个分子厚度,但它却是纤维与纤维、纤维与导丝器、热板的真正界面。尽管油剂是整个纤维加工工艺中的一个微小过渡部分,但它对加工性能与产品质量起到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在合成纤维生产过程中,为了提高纤维的平滑性、集束性、抗静电性,必须在纤维表面上适当的油剂。因为平滑性不足就会产生金属摩擦、断丝、毛丝、白粉等恶劣影响。但平滑性过大又会使卷绕成形不良,后加工性能恶化。因此,必须上适当的油剂,保持适宜的平  相似文献   

9.
对芳砜纶施加油剂是最常用的解决其纺纱加工困难和成纱品质低下等问题的一种方法。测试了芳砜纶经摩擦产生的静电场,探讨了添加不同抗静电剂的油剂对纤维抗静电性及抱合性的影响,并通过实际纺纱过程及成纱品质测试对油剂性能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芳砜纶经摩擦后带负电荷,且静电压较大;添加抗静电剂TF-481的3号油剂能较好地改善芳砜纶的可纺性。  相似文献   

10.
由于 PET 大分子的结构和天然纤维不同,导致诸如纤维抗静电、摩擦和吸湿等性能的差别。它不仅影响 PET 纤维的纺织加工,也影响聚合物的成纤过程。所以,在纤维成形过程中,添加纺织助剂(油剂),以改善这些影响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新型大容量涤纶短纤维油剂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高碳醇磷酸酯类表面活性剂为主体抗静电剂 ,与其它酯类、醚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制得TDS-2000。不同生产规模装置的工业化应用研究结果与进口油剂对比该油剂具有优异的抗静电性 ,较高的油膜强度 ,良好的平滑与抱合性。性能评价表明 :油剂可纺性好 ,能满足生产要求 ,可替代同类进口产品使用。  相似文献   

12.
唐占伟  张华  来侃 《纺织学报》2008,29(1):69-72
针对大麻纤维刚性大,延伸性差,纤维硬而脆,在外力作用下易产生永久变形等问题,采用液氨处理来改善其理化性能。研究液氨处理对大麻纤维理化性能的影响,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麻纤维经过液氨处理后,纤维密度由处理前的1.537 7 g/cm3下降为处理后的1.531 9 g/cm3;压缩率和压缩弹性率得到提高;静摩擦因数和动摩擦因数有所减小;液氨处理对大麻纤维的束纤维强力影响不大,但使其染色性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3.
在Y731型抱合力仪上分别对4种不同原料、捻度、颜色的粗纺羊绒纱进行摩擦性能研究。通过改变粗纺羊绒纱在摩擦过程中所受的张力、摩擦速度,分析了张力、摩擦速度对粗纺羊绒纱耐磨性能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粗纺羊绒纱本身的强力与其耐磨的性能不具有相关性。单纱所受的张力越大,粗纺羊绒纱越不耐磨;纱线细度相同时,在一定捻度范围内,捻度越小,耐磨次数越多;在一定速度范围内,随着摩擦速度的提高,粗纺羊绒纱耐磨次数增加。  相似文献   

14.
为有效解决纤维及其制品在生产过程中的摩擦问题,提升产品综合性能,对现阶段纤维及其制品生产及使用过程中因摩擦引起的常见缺陷、摩擦性能研究背景及研究价值进行了介绍。阐述了点接触型、线接触型和面接触型纤维及其制品摩擦性能测试方法,分析了不同研究方法的特点、适用范围及其最新进展,并对纤维摩擦性能部分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分析认为:纤维及其制品的摩擦性能研究涉及多学科交叉,需加强纤维及其制品微观接触模型及摩擦性能表征方式、与纺织工艺相匹配的测试方法及测试精度提升等方面研究,同时需要纺织、机械、材料和数学等学科人才团队协同创新来推动纤维及其制品摩擦性能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根据丙纶纺丝的工艺特点 ,研制了TPX-Ⅱ型聚丙烯拒水拒油纤维整理剂 ,并对该整理剂的拒水拒油性、摩擦性、耐热等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在丙纶纺丝的过程中实现了纤维的拒水拒油整理。  相似文献   

16.
聚丙烯纤维的稳定性会受到其制造过程中基团抗氧化屏蔽,紫外稳定剂浓度、紫外稳定剂类型,纤维线密度,染料种类及后处理(热和纺丝油剂)的影响。本次研究主要就是围绕着不同染料对聚丙烯纤维的紫外线稳定性的影响来进行的。  相似文献   

17.
应用SEM、IR、X-射线衍射及物理机械性能测试,分析了防透明聚酯纤维的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防透明聚酯纤维的横截面是不规则的,且在纤维表面分布有一些微粒;其红外谱图和X衍射谱图与普通聚酯纤维类似;较之普通聚酯纤维,防透明聚酯纤维断裂强度低,但摩擦系数大;所测试的防透明聚酯纤维的卷曲特性符合精梳毛纺要求。  相似文献   

18.
陈伟  李艳清  金肖克  祝成炎  张红霞 《丝绸》2011,48(10):21-23
探讨蜂窝状微孔结构光触媒纤维含量对织物性能尤其是除臭性能的影响.采用不同比例的蜂窝状微孔结构光触媒纤维/棉纤维混纺纱为原料,试织成机织物,并对其服用性能及除臭性能进行了测试.研究表明:蜂窝状微孔结构光触媒织物的断裂强力及磨损质量损失率与织物中蜂窝状微孔结构光触媒纤维含量成反比关系,而蜂窝状微孔结构光触媒织物对氨气的降解...  相似文献   

19.
蔡继权 《纺织导报》2012,(6):116-118
近年来我国化纤产能增加很大,化纤新品种、新技术层出不穷,纺丝、纺织速度更加高速化,研制新型化纤油剂显得越发重要。但目前我国化纤油剂的研制、生产速度还远跟不上市场需求。这给我国的化纤油剂产业带来了发展机遇,也促使化纤油剂生产企业开发各种新型高效、环保的化纤油剂。本文阐述了我国化纤油剂生产现状、发展要求与主要成分,介绍了高速纺涤纶、丙纶FDY油剂的制造方法,同时指出:研制既能适应高速纺丝工艺要求又对环境友好的化纤油剂是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