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刺治疗中风感觉障碍18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针刺治疗中风感觉障碍的疗效。方法 采用头针和体针相结合治疗 188例 ,观察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脑血管血液流速变化。结果与结论 总有效率为 96 %。治疗前后高切速全血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具有显著差异 (P<0 .0 5 ) ,低切速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具有非常显著差异 (P<0 .0 1) ,治疗前后大脑前动脉、中动脉、后动脉血液流速具有显著差异 (P<0 .0 5 ) ,椎动脉、基底动脉具有非常显著差异 (P<0 .0 1)。说明针刺改善了患者血液的粘、凝、聚、浓状态 ,能改善大脑的血液循环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针灸治疗中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96例中风瘫痪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西医常规内科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实验组患者基本痊愈39例,显效6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患者基本痊愈1例,显效12例,有效15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为58.33%.实验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基本痊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取西药治疗配合中医针灸治疗中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障碍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中风后焦虑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缺血性脑卒中焦虑障碍住院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中风常规穴+调神穴针刺组)及对照组(中风常规穴针刺组)各30例,观察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以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焦虑量表评分显著降低(P0.05)。结论:针刺调神穴百会、内关、神门、印堂治疗中风后焦虑障碍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针刺特定穴治疗中风后拇指功能障碍3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牡丹  周冰 《中国针灸》2003,23(11):678-678
在中风偏瘫病人中,有相当一部分病人有上肢功能障碍,而手指功能的障碍更是首当其冲。临床上有许多病人出现拇指功能活动差,其余四指活动尚可,握拳时拇指被压于四指之内,伸展时拇指伸展困难或无法伸展等状态。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患者手的功能,使其无法持物,常常需要用另一只手将其掰开,才可勉强抓握。由此可见,拇指功能的正常与否,决定着患者手的功能是否正常,  相似文献   

5.
韩宝杰 《光明中医》2006,21(8):36-36
中风后情感障碍是发生在中风后的一种包括多种精神症状和/或躯体症状的复杂的精神障碍性疾病,我们经过长期的临床观察,运用针刺治疗中风后情感障碍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丁云  潘斯诺  黎崖冰 《新中医》2023,55(21):126-134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探讨针刺治疗脑卒中后感觉障碍的选穴规律。方法:系统检索自建库开始截止至2022年12月31日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运用针刺疗法治疗脑卒中后感觉障碍的临床研究文献,将符合标准的文献录入Excel 2007数据库中,并用SPSS modeler 18.0中选取Apriori算法完成关联规则分析,Cytoscape软件将高频腧穴共现网络图可视化,SPSS26.0中完成高频腧穴的聚类分析,Gephi 0.9.2软件中的Fruchterman-Reingold算法与K-core进行复杂网络分析与社团划分。结果:共筛选出116篇临床研究文献,共计117条处方,涉及腧穴136个,腧穴总频次为1 315次。穴位使用频率最多的为足三里、曲池、合谷穴;节点度值、中心性、接近中心性排名均在前三的穴位为合谷、百会、足三里。经穴使用频次较高,常选手阳明大肠经、足少阳胆经、手阳明胃经。穴位主要分布于上肢部与下肢部。特定穴占比较高,以交会穴为主。关联分析得出常用的腧穴组合为足三里-曲池,最常用的经络组合为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聚类分析得出使用频次>2...  相似文献   

7.
腕踝针为主针刺治疗中风后偏身感觉障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阁  周智梁  毛蕾  刘爽 《中国针灸》2011,31(1):35-39
【摘要】目的 观察腕踝针治疗中风后偏身感觉障碍的疗效。方法 8O例急性脑中风伴偏身感受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腕踝针组(腕踝针+针刺)40例及对照组(单纯针刺)40例.以感觉障碍评定积分及患者自述肢体感觉障碍程度的变化为观察指标。结果与结论 腕踝针组效果优于对照组,提示腕踝针对急性脑中风伴偏身感觉障碍患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感觉障碍是中风的主要症状之一,如感觉缺失、感觉减退、感觉过敏、感觉异常等。具有病程长、疗效差、见效慢等特点。容易被忽视,治疗针对性差,给病人日常生活造成极大的痛苦。中医在治疗该病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将近年来中医药在中风后肢体感觉障碍的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针刺治疗中风后抑郁症38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风后抑郁症是脑血管病常见的急性和慢性并发症之一,是发生在中风后的一种包括多种精神症状和躯体症状的复杂的情感精神障碍疾病.有报道中风后抑郁症的发病率约为25%-80%[1].其临床表现为:精神抑郁,情绪不宁,性情急躁易怒,失眠健忘,多疑易惊、悲忧善哭,喜怒无常或昏昏欲睡等.中风后抑郁症直接影响了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笔者在临床中应用针刺观察治疗该病,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头穴针刺配合川芎热敷方治疗脑梗塞后感觉障碍42例杭州市中医医院(杭州310006)冯伟民,黎美娟,包烨华,纪晨彤1994年以来我们采用头穴留针配合川芎热敷方(Ⅰ组)治疗脑梗塞后感觉障碍,与单纯头穴组(Ⅱ组)比较,Ⅰ组较Ⅱ组疗效更为明显,现报道如下。临...  相似文献   

11.
解珍珍 《江苏中医药》2010,42(10):62-63
2009年9月至2010年1月,笔者运用针刺治疗中风后焦虑障碍72例,并设口服阿普唑仑片组72例作对照,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144例均为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病房住院患者,随机分成2组。  相似文献   

12.
郭建萍  刘锦 《河南中医》2013,33(2):266-267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17例,均采用针刺疗法治疗,日1次,14 d为1个疗程.结果:17例患者中,痊愈5例,有效12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结论:针刺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疗效甚佳.  相似文献   

13.
针刺治疗中风后抑郁症56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56例,对照组56例。针刺组主取督任二脉经穴针刺,日1次,14 d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对照组服用百忧解治疗,疗程同治疗组。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定疗效。结果:针刺组与对照组疗效无明显差异,但针刺组副作用较少。结论:针刺治疗中风后抑郁症与百忧解治疗疗效等同,但治疗组毒副作用少,起效时间短。  相似文献   

14.
田丽琼 《中医药导报》2004,10(10):31-31
目的 :对中风后呃逆进行针刺治疗 ,并观察临床疗效。方法 :针刺足三里 (双 )、合谷 (双 )、内关 (双 )及中脘穴 ,施平补平泻法 ,得气后留针 30~ 4 0min ,每 10min运针 1次。结果 :31例患者中 ,治愈 2 0例 ,好转 9例 ,无效 2例 ,总有效率93.5 5 %。结论 :本治疗方法治疗呃逆简便易行 ,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中风后焦虑障碍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7月收治的74例中风后焦虑障碍患者进行分组研究,依据单双号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中37例患者,对照组选择的是常规西医治疗方法,治疗组选择的是中医针刺治疗方法。结果 2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比较,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2组患者的HAMA评分均低于治疗前,BI评分则高于治疗前,组间相比,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风后焦虑障碍选择中医针刺治疗效果良好,可有效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针刺头穴为主治疗中风12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风(脑血管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其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笔者采用头部腧穴为主配合体针治疗中风12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试论针刺治疗中风后遗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风后遗症是针刺治疗的传统病种,几千年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七十年代以来又有了新的发展,现就个人临床中的体会论述如下: 一、头部腧穴当为首选《内经》指出:“气在头者,止之于脑。”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包括脑窍)。说明头部是气血汇聚的场所,若“伤(头部)左角,右足(下肢)不用。”《灵枢·热病》还指出:“偏枯,身偏不用而痛,言不变,志不乱,病在分腠之间,巨针取之,益其不足,损其有余,乃可复也。”阐明了针刺治疗中风偏瘫的基本原则,对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将针刺方法应用在中风患者中,观察患者吞咽改善情况。方法:选取中风后吞咽困难患者,随机分为功能锻炼组(对照组)和传统适宜技术组(观察组)。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仅进行吞咽功能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针刺治疗,重点对崇骨穴深刺。观察两组吞咽功能评分(SSA)和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QL)评分情况。结果:经过干预,观察组SSA评分和SWAL-QQL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针刺崇骨穴等穴位治疗中风后吞咽困难,可以明显改善吞咽困难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探讨临床上董氏奇穴治疗中风后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风后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董氏奇穴,对照组采用针刺常规穴位,两组均每天1次,治疗两周。观察两组接受治疗后失眠症状改善状况以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变化情况,以综合评价二者临床疗效。结果:PSQI评分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2.1%,对照组为70.0%,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董氏奇穴组可明显降低中风后失眠患者的PSQI评分,提高睡眠率,改善睡眠情况,其疗效优于常规穴位针刺治疗,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头针加眼周穴治疗中风后视觉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脑血流图和眶区血流图的影响。方法 以视力、视野作为临床疗效评定标准,对36例中风后视觉障碍患者行头针加眼周穴的针刺治疗,观察其视力、视野的改善情况,同时观察针刺后脑血流图及眶区血流图的改善情况。结果 临床总有效率达97.2%,疗程与疗效关系密切;头针加眼周穴可以改善脑及眶区血流。结论 头针加眼周穴可以改善中风后视觉障碍患者的视力、视野及脑和眶区血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