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病例摘要患者,男,56岁,农民,6h前突发心前区刀割样疼痛伴淋漓汗出,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QS波伴S-T段抬高及T波倒置,V_(3R)-V_(5R)导联S-T段抬高均大于0.1mV,以急性下壁梗塞合并右室心梗急症入院。入院后给予止痛、扩冠及快速静脉输液等治疗,病情无明显好转。入院第4d胸透示左肺实变,左胸腔少量积液,疑肺栓塞,用尿激酶(每日4万单位)加液静  相似文献   

2.
一、病例简介: 患者女性,64岁,汉族。患者几十年前体检时已知是“右位心”。此次因劳累后胸痛1天就诊我院急诊科。当时查心电图示:窦律,V_1—V_6ST段下移,T波倒置,呈“冠状T”,心肌酶增高(CPK达800IU/L),诊断为急性前壁心肌梗塞(非Q波型)。给予尿激酶溶栓  相似文献   

3.
<正> 1、病例介绍 患者,男,35岁。因全身大面积烧伤2小时于1997年6月3日5时入院。否认冠心病心绞痛病史。患者于入院当日中午12时突然出现心前区压榨样疼痛,伴气短。12时30分查心电图:Ⅰ,avl导联ST段抬高0.2mv,无异常Q波V_3—V_5T波倒置,诊断急性高侧壁心肌梗塞。18时用生理盐水20毫升加尿激酶30万单位于30分钟内滴入。用药后20分钟心电图见Ⅰ、avl导联ST段回到等电位线,心绞痛症状消失。继续吸氧  相似文献   

4.
<正> 例一,患者,男,38岁。1995年2月20日15时,因工作劳累后感胸闷,心前区不适,心电图显示:V_2导联ST段轻度抬高,其余导联未见异常,2小时后出现心前区紧缩性疼痛,向左肩放射,心电图显示:V_1呈QS型,ST段无偏移,T波直立,V_2呈QS型,ST段明显抬高,V_3呈RS型,ST—T无明显变化,示急性前间壁心肌梗塞,第二天早(15小时后)病情平稳,复查心电图V_1呈QS型,T波较前增高,V_2呈rS型,ST—T恢复正常,V_3仍为RS型。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62年。主因心前区憋闷疼痛伴大汗2小时于1993年9月22日急诊住院。入院ECG(图1见封三)示:窦性心动过速,P—P间期0.48S(室率145次/分);Ⅱ、Ⅲ、avF导联T波倒置,S—T段弓背抬高,I、act及V_4—V_6导联S—T段明显压低,V_5导联S—T段压低达0.45mv,V_1—V_3导联呈陈旧性Qs梗塞波型。入院诊断:冠心病,广泛性心肌缺血,急性下壁心肌梗塞,陈旧性前间壁心肌梗塞,窦性心动过速。  相似文献   

6.
王某,男,55岁,于1987年10月29日以反复发作心前区疼痛3天入院。体查:Bp17/9kPa,心界略扩大,P80次/分,心尖区第一心音尚有力,A2>P_2。WBC:19.8×10~9/L;GPT:32u;GOT:41u;ESR:5mm/H。心电图示广泛前壁缺血性改变。入院第四天心绞痛加重,心电图示广泛前壁心肌梗塞。经极化液、抗凝剂、扩张冠状血管等治疗后症状缓解。心电图示亚急性前壁心肌梗塞。1987年12月28日S—TV_1—V_6持续下降,Q波宽而深,T波倒置,心电图示心室壁瘤改变,心尖区收缩期杂音一直存在,双肺底  相似文献   

7.
<正> 患者男性,71岁,94年5月26日早上出现心前区憋闷、疼痛不适,伴心慌、气短,经村卫生所予以“速效救心丸”含服后缓解。27日早上病情反复而来我院求治。查心电图V_2—V_8呈QS型,V_1—V_3T波高耸,V_4一V_7ST段呈单向曲线抬高,T波倒置,标准导联至加压肢导呈低电压,心率88次/分,以“广泛前壁急性心肌梗塞”收入院。入院后予以尿激酶30万“缓慢;IV,用药后20分钟患者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性,47岁,游泳时突感胸闷气促,胸骨后缩窄样疼痛。40分钟后送我院急诊,当时除心电图STV_5稍压低外,其余检查均未发现异常。由于症状未缓解,考虑急性心肌梗塞转入急诊监护病房治疗。入院后第12小时复查心电图示Ⅱ、Ⅲ、aVF、V_4~V_9等导联ST段呈上斜性压低,心肌酶:GOT106u,LDH373u,CPK138u;第24小时心电图Ⅱ、Ⅲ、aVF导联出现异常Q波,T波倒置,诊断急性下壁心肌梗塞,按急性心肌梗塞常规治疗10天,多次复查心电图均为下壁心肌梗塞。后病情稳定,心肌酶进行性下降,转心内科病房继续治疗。当日复查心电图,发现V_2~V_4T波高耸对称,遂  相似文献   

9.
急性心肌梗塞是冠心病中最严重的一种类型。如同时发生心脏骤停,死亡率尤高。笔者于1979年1月10日抢救一例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塞、心脏骤停获得成功,现报告如下:病例介绍马某,男,54岁,农民。上午8时在田间劳动时,突感上腹部及心前区闷痛,继而呼吸困难、冷汗、恶心、呕吐多次,10时急诊来院。查心电图示:胸前导联 V_1至 V_5ST 段呈不同程度弓背向上抬高,T 波倒置,V_1至 V_3心室波呈 QS 型,Ⅰ、avI 导联亦出现异常 Q 波,对应导联Ⅱ、Ⅲ、aVF出现相反变化(ST 段下移,T 波增高)。心电图诊断: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塞。上午11时30分入院。患者神清,表情痛苦。体温38.4℃,呼吸36次/分,心率118次/分,血压94/56mmHg.心脏听诊第一心音减弱,两肺(一),肝脾未触及。舌下含化硝酸甘油0.6毫克而胸痛未缓解。下午3时肌注杜冷丁50毫克后胸痛减轻。  相似文献   

10.
<正> 本文分析了270例有异常Q波的心电图资料,并与同时描记的心向量图进行对照指出: 心电图诊断心肌梗塞,前壁较下壁敏感。心电图对于下壁、侧壁,同时有二个壁以上的心肌梗塞,以及较小范围的心肌梗塞是不敏感的。对照心向量图检查在这  相似文献   

11.
病史摘要 男性、64岁,因胸闷伴心前区隐痛4h于1986年2月13日急症入院。入院前半月常感胸闷及心前区隐痛,休息及服用硝酸甘油和麝香保心丸后症状缓解。入院前1周常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4h前因赴宴上楼后即感胸闷、气促及心前区疼痛,休息及服用上述药物无效、遂来院急诊,当时心电图示Ⅰ、Ⅱ、Ⅲ、aVF、V_4~V_6ST段压低,aVRST段抬高,即以“急性下侧壁心内膜下心肌梗塞”收监护室。既往有中风史。  相似文献   

12.
<正> 孙孝义(萧县人民医院)报道:1例54岁急性前间壁心肌梗塞患者,于熟睡中突然发作心前区疼痛,伴有呻吟、出汗,坐起后服消心痛缓解。发作时查心电图示Q波变浅,ST段抬高,T波倒置加深。诊断为急性心肌梗塞卧位型心绞痛。  相似文献   

13.
<正> 一过性Q波是指在短时间内变小或消失的Q波。临床上比较罕见,只能动态观察心电图,回顾确诊,常易误诊。为提高对一过性病理性Q波的认识,现将我们遇到的一例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82岁。因心前区持续性剧痛6小时急诊入院。心电图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塞。临床诊断:急性心肌梗塞。经治疗30天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14.
在急性心肌梗塞救治中,随着抗凝治疗的广泛应用,急性动脉栓塞并发症已不多见。本例为急性广泛前壁、高侧壁心肌梗塞合并频发室性早搏,心包积液,胸腔积液,急性左心衰,心源性休克,后期又发生双下肢动脉栓塞,经及时救治全愈出院,现报告如下。患者,男,58岁。主因胸闷憋气,心前区剧痛7小时于1989年1月9日急诊入院。心电图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塞,频发室早”。立即给予尿激酶、肝素溶栓抗凝治疗,硝酸甘油、利多卡因持续静脉滴注,但梗塞面积仍继续扩展。于发病后13小时心  相似文献   

15.
分析21例急性正后壁心肌梗塞(SPAMI)心电图,提出V_1、V_2导联出现高R波、ST段压低、T波直立高耸,且排除了引起V_1、V_2导联R波增高的其它原因,要高度怀疑SPAMI可能。加作V_7、V_8、V_9后背导联,可发现心梗典型改变,且伴QRS波群及ST-T动态演变。SPAMI常与下壁、右室壁梗塞并存,它对整个梗塞面积的估计和预后判断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测定71例首次穿壁性心肌梗塞患者心电图与左心室功能的关系。61例有病理性Q波患者中,56例(92%)示梗塞区收缩减低。10例Q波自行消退患者中,仅1例心壁活动异常。前壁心肌梗塞伴ST段持续抬高时,梗塞区常有严重室壁活动异常(95%),且预测室壁瘤形成的敏感性为58%,特异性为100%,心肌梗塞后心电图对估价左心室功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将由心电图、心肌酶谱证实了10例前壁和下壁急性心肌梗塞的病理性Q波出现的早晚进行比较发现:病理性Q波出现的时间在急性前壁心肌梗塞明显早于急性下壁心肌梗塞.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性,55岁。胸闷、心悸、心前区隐痛3天,入院当天因晕厥一次而于1981年3月14日急诊入院.在3个月前曾患急性下壁心肌梗塞。体检:神志清楚,面色苍白,冷汗淋漓,血压测不出,心率210次/分,律齐,无杂音。肺无罗音。腹软,肝脾未触及。即于上午9.30分和9.45分先后进行了2次心电图检查。临床诊断:1.阿斯综合征;2.亚急性下壁心肌梗塞。心电图特征 1981年3月14日上午9时30分:各导联无 P 波,R-R 规则,QRS 间期0.12秒,ORS 宽大畸形,频率210次/分,各导联 T 波与主波方向相反。V_1呈 rS 型,S 波增宽,V_5呈 R 型,R 波增宽,提示似左束支传导阻滞图型(图1)。额面电轴 7°。  相似文献   

19.
<正> 迄今为止,还有一些人一见到心电图的异常 Q 波,就看作为心肌梗塞的征象,这种看法在目前来讲是不全面的,因有许多临床病例和动物实验生前诊断为心肌梗塞后被尸检所否定。单从心电图诊断心肌梗塞的可靠性而言,Haran 等氏曾指出,在胸导联 V_1—V_4有不正常 Q 波者,1/3并无真正的前壁梗塞;Ⅱ.Ⅲ.avF 导联有不正常 Q 波者,1/2也无介剖上的下壁梗塞。CrOSS 等结  相似文献   

20.
我科近年收治再发性心肌梗塞并多脏器损害4例,现报道如下.例1男,对岁,1985年12月曾患急性前壁及前间壁心肌梗塞.lop年3月突然心前区闷痛伴大汗来诊.血压9/op第一心音低钝心率48/分,右下肺湿罗音.心电图示急性下壁心肌梗塞及陈旧性前英,前间壁心肌梗塞,二度11型房室传导阻滞.入院次日呕吐咖啡祥物前后共约ZXXklll口服去甲肾上腺素凉盐水及综合治疗,住院%天痊愈.例2男,对岁,l”l年作心电图发现陈旧世前门壁心肌梗塞,lop年11月突然心前区剧痛伴多汗来诊,血压16/10ha心音低钝,心音1则次/分,双肺底湿性罗青.心电图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