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泥鳅是地方养殖小品种,先前无人问津,近年来随着市场火爆,养殖的面积就多了起来。养殖泥鳅如何赚钱?笔者认为泥鳅分级养殖效益好,广大养殖户不妨一试。下面把有关技术要点介绍如下。1.鳅池建设。泥鳅养殖池的水深要求  相似文献   

2.
泥鳅高产高效养殖试验总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江苏省灌南县汤沟镇泥鳅养殖大户吴进,通过三年时间的不断探索,发展泥鳅养殖池塘100亩,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2007年他与同村两位好友合伙承包村里土地15亩,开挖泥鳅养殖池,共收获泥鳅4万kg,销售产值达98万元,纯利润达20万元,平均亩  相似文献   

3.
<正>在日常黄鳝养殖过程中,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常常采用在黄鳝养殖池中套养泥鳅来提高产量,其高产养殖技术如下:1.建好黄鳝、泥鳅养殖池。饲养黄鳝、泥鳅的池子,要选择避风向阳、环境安静、水源方便的地方,采用水泥池、土池均可,也可在水库、塘、水沟、河中用网箱养殖。面积一般20-100m2,太大不好管理。若用水泥池养黄鳝、泥鳅,放苗前一定要进行脱碱处理;若用土池养黄鳝、泥鳅,要求土质坚硬,将池底夯实。养鳝池的形状依地形而定,  相似文献   

4.
<正>用配合饲料投喂黄鳝、泥鳅生长快,在黄鳝养殖池套养泥鳅,效益高,其高产养殖技术如下:1、建好黄鳝、泥鳅养殖池。饲养黄鳝、泥鳅的池子,要选择避风向阳、环境安静、水源方便的地方,采用水泥池、土池均可,也可在水库、塘、水沟、河中用网箱养殖。面积一般20~100m2,太大不好管理。若用水泥池养黄  相似文献   

5.
《农家之友》2009,(30):35-35
黄鳝、泥鳅味道鲜美,营养丰富,都是名贵淡水鱼中的佳品。近年来由于人为过度捕捞、农药毒害和环境污染,天然野生黄鳝、泥鳅资源减少,市场供不应求。因此发展黄鳝、泥鳅的人工养殖,前景十分可观。用配合饲料投喂黄鳝、泥鳅生长快,在黄鳝养殖池套养泥鳅,效益高,其高产养殖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2015年5月23日,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广进泥鳅养殖专业合作社林敏发现养殖的泥鳅大量死亡,笔者随即赴现场进行调查处置,现报道如下:一、基本情况该养殖户2014年征地206亩,开挖成长130m、宽20m、深1.5m的泥鳅养殖池45口,2014年开始第1年养殖,5月5日投放鳅苗,养殖产量、效果都比较理想,没有出现异常现象。  相似文献   

7.
<正>"远看一大片,近看有界线"——这是专家对江苏省赣榆县墩尚镇通过土地流转形成2.1万亩泥鳅养殖基地的形象概括。截至目前,墩尚镇泥鳅基地的规模已达2.1万亩,泥鳅养殖池塘9000个,养殖户达6000户。  相似文献   

8.
<正>一、养殖条件1、养殖池条件在郊区掌政乡洼路村渔场原有基地基础上,改建扩建循环封闭式水产生态养殖车间5座2700m2(其中一座500m2为蓄水池),生产车间2200m2,养殖池32口,养殖水面  相似文献   

9.
<正>无土泥鳅养殖,就是改变传统的饲养泥鳅离不开淤泥环境的方法,采用水草、多孔木块、塑料泡沫或混凝土块等非泥土物质,提供一个可给泥鳅钻入洞孔隐蔽的栖息空间。一、场地选点及土地成本费1.场地选点在距离贵阳市中心50公里的花溪区马玲乡谷增村,建设规模为2亩,养殖池坑塘开挖尺寸为:3m×5m×1m。2.土地成本为800元/亩,每隔5年  相似文献   

10.
<正>1.建好黄鳝、泥鳅养殖池饲养黄鳝泥鳅的池子,要选择避风向阳、环境安静、水源方便的地方,采用水泥池、土池均可,也可在水库、塘、水沟、河中用网箱养殖。面积一般20-100m2。若用水泥池养黄鳝泥鳅,放苗前一定要进行脱碱处理;若用土池养黄鳝泥鳅,要求土质坚硬,将池底夯实。养鳝池的形状依地形而定,能方则方,能圆则圆,池深0.7-1m,无论是水泥池还是土  相似文献   

11.
<正>从2012年开始,在江苏省水产三新重大项目的支持下,盐城裕达水产养殖公司参与了《泥鳅养殖技术示范与推广》课题的试验研究工作,开展了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的高密度无土养殖试验,获得了成功。用于试验的池塘形态如图1。即池塘为四方形,建设面积为25m×25m;池塘四边均采用水泥护坡,饲养期间池塘中间最大水深为2.5m,养殖期间每个池塘保持盛水约700m3。  相似文献   

12.
泥鳅的成鱼健康养殖,包括苗种的选择、饲料的投喂、水质的控制、病害防治等方面。国内外对成鳅的养殖有多种方式。国内泥鳅健康养殖的方式主要有水泥池养殖、池塘养殖、稻田养殖、网箱养殖、泥鳅套养、泥鳅流水养殖、泥鳅家庭养殖等几种方式。  相似文献   

13.
<正>业内人士称,大鳞副泥鳅被誉为未来35年最具有养殖价值的水产养殖产品。原因在于大鳞副泥鳅目前的生产量还未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而且,在我国,大鳞副泥鳅养殖还未形成规模,大鳞副泥鳅目前来说还未发生较大的病害。目前大鳞副泥鳅养殖有很多方式,如池塘养殖大鳞副泥鳅、稻田养殖大鳞副泥鳅、水泥池养大鳞副泥鳅等。而其中,池塘养殖的大鳞副泥鳅产量相对高于稻田养大鳞副泥鳅等其他养殖方式。池塘平  相似文献   

14.
<正>2013年4月,笔者在福建省建宁县均口镇试验池塘6687m2养殖泥鳅,平均产量为652kg/亩平均产值为23472元、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泥鳅池塘养殖技术总结如下,供广大养殖户参考。一、材料与方法1.鳅池建设养殖泥鳅的池塘要靠近水源、排灌方便,以便定期注水;面积为300-500m2,最大不超过2亩为好;池深为70-80cm,并在排水口附近挖6-10m2、深60-  相似文献   

15.
<正>对于泥鳅疾病,应坚持以防为主、以治为辅的原则,在养殖过程的各个环节都要重视疾病防治。一、泥鳅病害的预防措施放养前要对养殖池或稻田进行彻底的清塘消毒。放养过程中,苗种选择要严格,规格要尽量一致;苗种放养前要消毒,放养  相似文献   

16.
<正>为探索泥鳅的池塘养殖新技术,我们从2008-2011年进行了池塘养殖泥鳅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泥鳅池塘养殖技术总结如下。一、池塘的建造池塘应选在避风向阳处,进排水方便,土质为粘土质,弱碱性底质,水质清新无污染。池塘的面积随养殖规模而定,一般为100~250m2,池底淤泥约20~30cm,池塘的深度为80~100cm,池底向排水口倾斜,以便排水与捕捞。在池中开挖鱼沟和鱼溜,给泥鳅一定的活动空间,为泥鳅提供一个较为舒适的栖息环境。  相似文献   

17.
<正>为了达到优化养殖结构调整,实现渔业增收渔民增效目的,铜山区技术推广中心于2011年在刘集镇东梁村农业生态园选取2个总面积为3000m2的藕田,开展了水泥池内藕、鳅生态养殖试验。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藕田养殖泥鳅,不但不占用其他土地资源,节约养殖泥鳅成本,降低藕田害虫的危害,减少用肥量,可以大大提高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具体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在泥鳅养殖过程中,往往小泥鳅在成长到一定阶段后因为养殖密度过高,而需要分池养殖,以减小养殖密度,缩短养殖周期。但在泥鳅苗种分开暂养时往往引起大批量死亡,甚至全军覆没,给泥鳅养殖企业或个体带来极大的损  相似文献   

19.
<正>日前笔者就泰州市姜堰区沈高镇官庄村三组泥鳅养殖户凌加才泥鳅养殖情况进行了调查了解,该户从2005年开始养殖,至今已有10年历史,养殖经验较丰富。现将该户泥鳅养殖情况总结介绍如下。一、养殖池的建设选择水源丰富、水质清新、进排水方便的地方建池。占地面积22亩,开挖  相似文献   

20.
池塘养殖泥鳅高产高效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泥鳅素有"水中人参"之誉称,深受广大消费者所喜爱,国际国内市场需求量很大,产品供不应求,泥鳅的身价倍增。由于泥鳅养殖效益看好,全国很多地区出现了泥鳅养殖热,为探索池塘养殖泥鳅高产高效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