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常温酸性条件下黄铜矿的电化学行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温度为25℃及pH=2的条件下,通过循环伏安法和恒电位I-t曲线研究了黄铜矿特殊的电化学分解行为。通过循环伏安曲线发现:电位在400-800mV(vs SHE)范围内,黄铜矿电极表面的阳极氧化反应电流很小0主要是由于生成的中间产物很难被进一步氧化分解,从而产生了钝化;当电位小于-400mV(vs SHE)时,黄铜矿阴极还原反应电流较大,晶格中的Fe^3+能较快地溶解出来,产生的中间产物(铜的硫化物)在氧化电位下发生较强的阳极氧化分解反应,但是随后反应进一步被钝化。黄铜矿的阴极还原反应较强烈,且对黄铜矿氧化浸出具有重要意义。此外,恒电位I-t曲线也证实了以上结论。  相似文献   

2.
测定了不同含铁量的电镀 Ni-Fe 合金的稳态腐蚀电位.用恒电流阳极溶解法测定了不同组合体系的层间电位差曲线,并用“EC”法检测了这些组合体系的耐蚀性。确证三层 Ni-Fe 体系比双层 Ni-Fe 体系的耐蚀性好.三层 Ni-Fe 体系中以半光亮 Ni-10Fe/光亮 Ni-45Fe/光亮 Ni-10Fe/Cr 体系的耐蚀性最优,且超过作为对比的 Cu/半光亮 Ni/光亮 Ni/Cr 体系。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Mg-Sr牺牲阳极的显微组织和电化学性能的特征.结果表明,Mg-Sr牺牲阳极的晶粒尺寸随Sr含量的增加而减小;当Sr质量分数为0.19%时,电流效率达到58.56%,开路电位达到-1.735 VSCE;Sr的质量分数再增加,Mg-Sr阳极的电流效率降低,开路电位正移.研究认为,Sr的质量分数为0.19%时,晶界析出的Mg17Sr2相(弱阴极相)和α-Mg基体(阳极相)组成电偶对,阻碍了阳极晶间腐蚀,减少了晶粒大块脱落, 且Sr能够和Mg、Fe形成弱阴极性化合物降低Fe的危害,电流效率升高,同时晶粒细化,晶界面积变大,杂质相分布更均匀,开路电位负移;Sr含量大于0.19%时,过量的Mg17Sr2相作为阴极相加大了阳极的自腐蚀,电流效率下降,开路电位正移.  相似文献   

4.
X70管线钢在含CO2库尔勒土壤模拟溶液中的腐蚀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动电位扫描、交流阻抗电化学方法和慢应变速率拉伸实验(SSRT)研究了CO2对X70管线钢在库尔勒土壤模拟溶液中应力腐蚀开裂(SCC)行为的影响,并利用扫描电镜分析了不同CO2分压下的断面形貌.结果表明:CO2能够与腐蚀膜FeCO3反应,生成可溶性Fe的络合物Fe(CO3)2^2-,加速X70管线钢腐蚀;CO2与H2O形成H2CO3和HCO3^-,为阴极反应提供H^+.X70管线钢在含CO2溶液中的SCC机理为氢脆一阳极溶解协同机理,且随CO2分压的增加,氢脆作用增大.  相似文献   

5.
含RE铝阳极中析出相的电化学行为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用电子探针和能谱分析技术,观察了Al-5Zn-0.05In-0.1Sn-1Mg-0.3RE阳极中主要析出相的成分,并熔炼了析出相合金.电位测量和腐蚀后铝阳极表面的电子探针面扫描分析表明:富Sn相为阳极相,富Fe相、富RE相为阴极相;Fe相是铝阳极自腐蚀微电池中的主要阴极相,温度对析出相的电化学行为有影响.  相似文献   

6.
Fe-Ni基合金在热浓碱溶液中的阳极溶解与钝化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快速与慢速动电位扫描法研究了Fe-Ni基合金在含与不含杂质的沸腾50%NaOH溶液中的阳极溶解与钝化行为.Cr、Ni对Fe-Ni基合金低电位钝化起主要作用,高电位钝化主要是Fe与Ni的作用.Na2S2O3对碱性溶液中元素Fe与Ni的阳极溶解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并加速Fe-Ni基合金的溶解导致多处新的阳极电流峰出现.Fe-Ni基合金在相同介质条件下快速扫描的电流密度值比慢扫的大,并对快、慢扫描极化曲线计算出SCC的指数值与SCC行为进行了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7.
在25℃、4 mol/LKOH溶液中,测定了固溶及未固溶的Al-0.05Ga-1Mg和Al-0.1Ga-1Mg合金的开路电位、工作电位、自腐蚀速率及阳极效率,电子探针(EPMA)分析了铝阳极的基体及偏析相.结果表明,随着Ga含量的增加,开路电位变负;铝合金的偏析相中主要含Fe、Si两种元素;Mg元素能较显著降低Al-Ga合金的自腐蚀;固溶处理增多了铝合金阳极的阴极相,阴极相的增加及脱落,增大了自腐蚀,使阳极效率降低.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实验和理论研究,阐明了Ni-Fe合金的异常共沉积和阴极界面附近pH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借助于Sb微电极测定了pH的变化,利用Dahms'方程估算了含Fe~(2 )或Ni(2 )溶液的pH变化,并且根据沉积物的原子吸收光谱分析获得了Ni、Fe共沉积和H_2发生的各条部份极化曲线.结果证明在含有Fe~(2 )或Ni~(2 )的溶液中Dahms方程是成立的,同时只有当阴极界面附近pH上升到中性区域才发生Ni-Fe合金的异常共沉积,在异常共沉积情况下,Ni的析出电位朝负方向移动100多毫伏而Fe的析出电位朝正方向移动100~200毫伏.  相似文献   

9.
FeS阳极氧化电化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高温合成法制备了FeS,用电位扫描、旋转电极、恒电位电解等技术研究了FeS在电解液0.5mol/LH2SO4+0.5mol/LK2SO4(25℃,PH=0.70)中的阳极氧化过程。结果表明,FeS阳极氧化过程遵循“活性氧化一钝化--活性氧化”规律,在0.7 ̄1.4V之间出现钝化区。第一个活性经区的Tafel方程为η=0.468+0.0289lnJ,在高过电位区,FeS阳极反应受固相扩散传质步骤控  相似文献   

10.
一种电解制备过硫酸铵用的节能阴极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5种阴极材料对槽电压的影响。采用铂片作为阳极,电解液组成为300g/LH2SO4和200g/L(NH4)2SO4。综合实验表明4#新阴极材料是一种性能优越的阴极材料。从材料的阴极极化曲线得到其析氢过电位可比传统的铅阴极低0.6V以上。长期电解试验结果表明,新阴极材料有较高的稳定性和节能的优点,此外也具有体积小、无沉积物和易维修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以氧化铬和石墨粉为原料,采用聚乙烯醇粘接,压制成阴极片,以光谱石墨棒为阳极,在800℃氯化钙熔盐中,恒电压3.2V下,阴极片自烧结电解制备碳化铬.采用XRD、SEM和EDX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粘接的阴极片满足熔盐电解的强度要求,通过熔盐电解过程的自烧结阴极片有效地粘接在一起,并制备出具有良好烧结性能、组分单一的Cr3C2粉体.该法制备Cr3C2的电流效率不低于37.3%.采用恒电位电解法和循环伏安法对电解机制的研究表明,熔盐电解制备Cr3C2的反应机制为:Cr2O3+e→Cr+O2-,Cr+C→Cr3C2两步完成.  相似文献   

12.
镀铂多孔金属钛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钛镀铂作为不溶性阳极、阴极,已广泛应用于电解工业。采用电镀技术在多孔钛表面沉积了均匀的铂金属层,分析了多孔钛镀铂后的表面状态及电化学性能,并与IrTi涂层阳极及镀铂钛网阴极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多孔钛板开孔孔隙表面可均匀沉积结合力良好的铂层,镀层厚度为2μm;镀铂多孔钛阴极析氢电位比镀铂钛网高,且在大电流下,阳极析氧电位比IrTi涂层阳极高。因此采用这种方法制备出的电极可大幅降低能耗,使用寿命得以延长,对电解工业节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以低品位含铝资源或含铝固体废弃物为原料用碳热还原制取的铝硅铁合金作为可溶性阳极、以NaCl-KCl-Na_3AlF_6为电解质体系、采用熔盐电解法从铝硅铁合金中提取金属铝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和扫描电解分析对铝硅铁合金及电解提取的铝和电解剩余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以铝硅铁合金为可溶阳极,在电流密度为0.60 A/cm~2,电解温度为690℃,极距为3 cm,电解时间5 h的最优条件下,试验的电流效率可达到70%以上。电解后得到的阴极产品中Al的含量为93.21%,Si含量为4.54%,Fe含量为1.21%。阴极产品中硅铁杂质主要来源于铝硅铁合金阳极中铝硅共晶低熔点合金的掉落。  相似文献   

14.
在硫酸盐-氯化物溶液体系中采用电沉积法制得了光亮Ni-Fe软磁合金箔,研究了n(Ni^2+)/n(Fe^2+)摩尔比,电流密度,镀液pH,镀液温度对电沉积Ni-Fe合金箔的铁含量的影响规律,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验证性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的Ni-Fe合金箔是纳米晶合金,其Ni,Fe含量分别为80.4%(质量)和19.6%(质量).这种合金箔外观平整、致密,具有明显的层状结构,其饱和磁通密度(Ms)为94.23emu/g,剩余磁通密度(Mr)为4.33emu/g,矫顽力(Hc)为5.08Oe.  相似文献   

15.
磁场对铁腐蚀过程中阴极析氢和阳极溶解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8,他引:5  
用动电位扫描法研究了0.5T磁场下纯铁在三种典型介质中的阴极极化曲线和两种介质中的阳极极化曲线.发现磁场会引起一个新的过电位一磁致过电位mag,使铁上阴极析氢和铁的阳极溶解有不同程度的加速,尤以在酸性介质中为甚.认为这是由于磁场使铁-水溶液界面抗磁性离子的水合作用减少和使Fe2+有吸附于铁电极表面的倾向,导致双电层结构的改变和腐蚀体系的活性增加.  相似文献   

16.
IrO2+Ta2O5系钛基改性涂层阳极和失效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Ti/(IrO2+Ta2O5)涂层阳极钛基表面不同改性条件下的表面形貌,截面扫描和界面元素分布,电解强化寿命和失效机理。结果表明,钛基体表面改性对涂层表面形貌没有根本性影响,表面改性的涂层阳极在槽电压-电解时间曲线上具有很长的平台期,显示出很好的强化寿命,平台期的主要失效特点在于涂层的电化学溶解,溶解从“龟裂”处始发,并且逐层进行。  相似文献   

17.
以冶金级Si和电解Cu为原料,制备了Cu-31Si(摩尔分数,%)合金.以Cu 31Si合金为阳极、Mo为阴极和参比电极,采用循环伏安和计时电位方法研究了1173 K下熔盐81CaCl2 8.0NaCl 8.5CaO-2.5Si(摩尔分数,%)的阴极行为,讨论了熔盐中Si电解精炼过程的还原步骤.用SEM,EDS和电感耦合等离子原子发射光谱仪(ICPAES)分析和表征了Si晶体的形貌和组成.电解精炼后得到了多晶Si,与冶金Si原料相比,主要杂质含量都显著降低,特别是对太阳能级Si危害较大的杂质B和P去除效果明显,分别从42×10-6和25×10-6降至4.5×10-6和8.2×10-6.电解精炼过程的电流效率为84.4%.  相似文献   

18.
采用线性电位扫描极化曲线测试 ,以及恒电位极化下磁场扰动法研究了磁场对铜在氯化钠溶液中阳极溶解的作用。在阳极表观 Tafel区 ,无磁场时恒电位极化然后外加磁场使阳极电流密度增大 ;有磁场时恒电位极化然后撤去磁场使阳极电流密度减小。磁场通过加速电极溶液界面的传质过程而加速阳极溶解。由于 Cu/ Na Cl与Fe/ H2 SO4体系阳极 Tafel区速率控制步骤不同 ,会导致不同的磁场效应作用  相似文献   

19.
采用线性电位扫描化曲线测试,以及恒电位极化下磁场扰动法研究了磁场对铜在氯钠溶液中的阳极溶解的作用,在阳极表观Tafel区,无磁场时恒电位极然后外加磁场使阳极电流密度增大,有磁场时恒电位极化然后撤去磁场使阳极电流密度减小,磁场通过加速电极溶液界面的传质过程而加速阳极溶解,由于Cu/NaCl与Fe/H2SO4体系阳极Tefel区速率控制步骤不同,会导致不同的磁场效应作用。  相似文献   

20.
尿素熔盐中Sm_xFe_(17)合金膜的电沉积及磁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353K的乙酰胺.尿素-NaBr-KBr熔体中,用恒电位电解法在Cu基片上制备了Sm—Fe合金膜。利用循环伏安法研究其不同熔体组分下的电化学行为。在Pt电极上,Fe^2++2e→Fe是一步完全不可逆反应;可测得在FeCl2-乙酰胺-尿素-NaBr-KBr熔体中的Fe^2+传递系数α=0.39,扩散系数D0=7.55×10^-5cm^2·s^-1。Sm^3+难以单独沉积,但可以被Fe^2+诱导共沉积,在不同阴极电位下制备出含Sm量各异的合金膜。通过等离子发射光谱仪(ICP)检测合金膜成分,用XRD分析了制备态合金膜的晶相结构,用扫描电镜(SEM)观测合金膜的表面形貌,用振动样品磁强计(VSM)测量了合金膜的磁性能。结果表明,制备态Sm-Fe合金膜为非晶结构,在773K退火30s后则变为多晶结构;合金膜中Sm含量随沉积电位负移而增加;退火和Sm含量对Sm-Fe合金膜的磁性能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