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篆刻     
病从心生药到病除、口﹃已叹日日小帛冈甲︷一一囚︿工山目川︺日户p口.锄河湘曲阳105信箱51分箱延宝君;全;二之二二二二,、之少一(二二二乏二之,‘二二~叭气重雪以勺七上万一{石‘台日(二月·能{‘不飞山{她一创连乙井丁万毛、只心之三三_泛几了︸沙万口e岁 勤补拙开创新局辞!日岁江苏镇江化工厂二二二下二二二二二夕新年新起点国之瑰宝皖利辛县王人区文化馆)犷压否二〕笠支二二二二二二二之几泛乏沪么之二之、成二巩泽民...网,,口...,叫~目...门..,,,.....目.勺 了不J止二,夏二)、屯二‘二二二二二二花二乏年年有余峨眉县燕岗铁中学生 苏…  相似文献   

2.
篆刻     
正~~  相似文献   

3.
篆刻     
正~~  相似文献   

4.
篆刻     
  相似文献   

5.
养生篆刻     
  相似文献   

6.
养生篆刻     
正~~  相似文献   

7.
8.
养生篆刻     
正健康是福  相似文献   

9.
陕北剪纸     
陕北剪纸继承了汉代画像石的风格,外轮廓极其简练、饱满、生动,想象力丰富,古代的文化艺术在无形中被最古朴的农家妇女承袭了下来。  相似文献   

10.
篆刻家雨石,1958年生于北京。少儿时期随著名书法篆刻家徐之谦先生学习书法,后随著名书法篆刻家徐柏涛、李文新、张砚波先生为师学习书法篆刻。雨石先生的书法以欧赵为源,上溯魏晋;篆刻以秦汉为宗,下建明清,形成法度严谨、端庄秀雅的艺术风格。现为北京市高级书法篆刻师、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教授。  相似文献   

11.
篆刻两幅     
~~篆刻两幅@邓锡禄!541001$桂林市三多路32号桂林市政协~~  相似文献   

12.
13.
篆刻与中医     
世上没有另一种这样的艺术--以方寸摄万有,以刀石解世界,尽碑版铭勋之妙,发赋诗乐志之胜.作为中华民族几千年智慧的呈现和光耀,它总是激起各类生机盎然的绚烂景象.这就是篆刻,或者说是印章. 从篆刻的"篆"说起.篆,据权威的《说文解字》:"篆,引书也."即为拉长笔画作书,这是篆书.再来看段玉裁的《说文段注》,他认为,"引书者,如雕刻圭璧曰掾."其中圭璧是一种玉器,掾是琢玉雕刻的方法.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篆"与"刻"在古代统一的可能性,也就是说,篆刻实际上更主要的是篆.  相似文献   

14.
剪纸与抗癌     
我自幼爱好美术,学过素描、色彩,后来发现民间剪纸图案优美,只用一把剪刀,就能在一张纸上描绘出缤纷的世界,便对剪纸艺术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为了学好剪纸,我积极参加艺术培训,参观艺术展览,努力学习美学理论,提高欣赏水平和鉴别能力。我经常从报刊中精心收集图案,多方购买剪纸资料,认真学习他人经验,仔细琢磨刀法要领,反复临摹优秀作品,平时随身带着剪刀和彩纸,利用零星时间反复练习。同时,在各种艺术交流活动中,[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16.
王敏 《东方养生》2009,(11):4-4
时光荏苒,春夏秋冬,四季的轮换好像从来都没有征求一下人类的意见,不知不觉间,猎户又已在天际高高地挂起,冬天就要来临。恍惚间,回首望去,好似突然间才觉悟到,认识一帆,已有一年。记得一年前,第一次采访一帆,了解并不多,只觉得这个人好是奇怪,上天入地似乎无所不能,记忆力还出奇的好,用当下流行的话来讲,那就是太有才了!  相似文献   

17.
<正>~~  相似文献   

18.
篆刻又名治印 ,因自古治印多用篆字 ,故名篆刻。篆刻之法 ,视之虽简 ,惟一刀一石而已 ,但精神之贯注、用刀之灵活、运劲之缓急 ,丝毫不可马虎。在刻印之前首先要磨印底、写印稿 ,其次要心静、精神贯注、心无二用 ,故而能心于篆而工意于刀 ,最后动手刻印。篆刻讲究用刀之法 ,用刀有法度则能心手相应 ,手知心晓 ,得以心 ,应以手 ,刀刀着意 ,故而能刀随心转 ,事半功倍。用刀不可用拙力、僵力。应在苍劲有力之中不失轻巧灵活 ,如运刀欲得风云雷电之神 ,做到曲处有筋、直处有骨、包处有皮、实处有肉 ,当行即流 ,当住即峙。篆刻首要用刀 ,用刀讲究…  相似文献   

19.
篆刻又名治印,因自古治印多用篆字,故名篆刻。篆刻之法,视之虽简,惟一刀一石而已,但精神之贯注、用刀之灵活、运劲之缓急,丝毫不可马虎。在刻印之前首先要磨印底、写印稿,其次要心静、精神贯注、心无二用,故而能心于篆而工意于刀,最后动手刻印。篆刻讲究用刀之法,用刀有法度则能心手相应,手  相似文献   

20.
金石篆刻(包括书画)与中医、京剧合称三大国粹。纵观我国篆刻艺术史,早有各种名目繁多的印谱,却从未见有本草印谱的刊行。重修《浙南本草》是浙南地区历史上在地方政府主持下编纂的第一部本草。金石篆刻家们有鉴于其历史意义与学术价值,热情篆刻了《浙南本草印谱》,成为我国医学史上首部篆刻本草,堪称本草第一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