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社会学的想像力”是一种将个人生活与社会历史联系起来认识问题的心智品质,也是一种关注公众论题的行动力量。批判社会学家C·赖特·米尔斯认为当代社会学的困境均源于社会学想像力的缺失,因此社会学应该重拾其充满想像力的经典传统。只有回归社会学的经典传统,恢复社会学的想像力,才能完成社会学最初的“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的道德允诺,也才能借助民主的力量增进整个社会的自由与理性。  相似文献   

2.
罗尔斯在《政治自由主义》中,通过两个前提的预设,把正义的理论限定在政治领域中,并进一步论述了政治的正义观的基本理念、特点以及制度框架。尽管罗尔斯的政治自由主义强调个人权利的优先性,但企图调和个体和群体的尝试并不成功。同时,他的政治正义观的构建思想虽然有别于传统的道德构建思想,但社会规范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并非圣贤选择。  相似文献   

3.
米尔斯的中产阶级“政治后卫”说是指中产阶级具有机会主义的投机倾向,不可能是政治运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只能是参与者和追随者.一些学者误读该学说,认为“政治后卫”的重要表征是“政治冷漠”和政治“平衡轮”.实际上,在《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一书中,米尔斯用“政治冷漠”一词来描述二战后美国民众的普遍社会心理,而非单指中产阶级,而政治“平衡轮”亦系转引其他学者的话,并非他本人的观点.今天,正确解读米尔斯的中产阶级“政治后卫”说,对于廓清认识、引导中产阶级有序发展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将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这一文本置于其本人的思想发展史之中,发现“社会学的想象力”这一主张同时也是其通识教育思想的体现。在通识教育研究的视野下,这一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对“焦虑”和“不安”的回应贯穿全书,是米尔斯对社会学的直接期待;其次,理性与自由的承诺最终意味着《社会学的想象力》将社会学视为一种公共实践;最后,该书与韦伯《科学作为天职》这一演讲之间在结构和主张上都存在深入的关系,堪称《科学作为天职》的美国版本。这三重面向同时也代表着社会学的学科传统能带给普遍意义上之大学教育的宝贵思考资源。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米尔斯《社会学的形象力》对传统理论的批判的阐述,介绍了米尔斯学术的时代背景,同时对米尔斯对传统批判的自我反思意识进行了总结,对米尔斯的治学之道进行分析的同时,提出了关于本书的几点看法,希望有一定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6.
班固民族观是其民族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对传统民族观的继承和发展。以他对民族较为深入的认识为基础,以民族关系的状况为转移,班固民族观有贬斥“夷狄”、主张对其实行武力征伐的一面,但以承认少数民族已有的地位、主张对其实行怀柔羁縻政策为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7.
学术界结合现实从不同的角度对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进行了相应的阐释与评价,从而使它成为社会科学领域内经常被探讨的文本。本文在简要回顾国内外学者对《论法的精神》的评价与阐释基础上,综合和提取出自身的解读性视角,即从论著的总体性和孟德斯鸠写作的深层目的两个层面,对《论法的精神》进行政治社会学的文本定位归属;并从《论法的精神》里解析出政治社会学的分析中轴、政治社会学的分析核心以及政治社会学的分析框架,借以呈现孟德斯鸠著作所潜藏的政治社会学文本分析范式,以期实现对《论法的精神》的具体性建构式解读。  相似文献   

8.
加强政治观教育是促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本文在指出加强政治观教育的依据和现实意义的基础上 ,分析了政治观教育的内容指向 ,提出了实施政治观教育的原则方法。  相似文献   

9.
当今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如何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界普遍关注的重要课题。由王玄武教授主编的《政治观教育通论》一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出版),对有关政治观教育的诸问题作了系统探讨和阐发,它不仅提供了政治教育的知识体系和理论基础,而且提供了明确的政治导向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原理。该书是教育部社政司组编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系列教材中的一书,既是专业教材,又是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领域具有开创性特点和学术专著。该书出版对于促进政治观教育,从而提高教育对象的政治素质、开展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和维护社会稳定都有一定意义。通读该书,我们认为具有如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马基雅维里可能是人类思想史上最毁誉参半、褒贬不一的政治思想家.他使"政治的理论观点摆脱了道德",而把"权力"作为法的基础",切断了国家、君权与上帝的联系,使国家学说与宗教学说相分离,从而在政治思想史上掀开了新的一页.他的政治思想理论,也为近代资产阶级国家学说与政治学说奠定了基础.就马基雅维里所持有的国家观、权力观、法制观等政治观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青年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和《莱茵报》时期的主要文章分析青年马克思的政治思想。在这个时期的马克思政治思想主要是追求自由和民主。具体在博士论文中是通过高扬个体的自我意识追求个体的独立和自由,寻求定在之中的自由;在《莱茵报》时期是通过争取出版自由获得精神自由,追求理性国家和法,反对宗教专制的束缚,反对私人利益对国家和法代表的普遍利益的侵犯。笔者希望通过对文本的分析,理清青年马克思的政治思想的内容、逻辑线索和思想来源。  相似文献   

12.
政治性问题是公共管理范畴的一个重要议题。政治与行政二分悖论、学科自身的演绎逻辑以及国内研究状况都昭示着以公共管理的视域研究政治管理问题的必然与可能。与传统不同,公共管理视域中的政治管理具有自身属性,对其进行探讨利于开展公共政治管理的研究,进而推进国内公共管理研究及实践。  相似文献   

13.
迈克尔·奥克肖特对理性主义政治观的批判是奥克肖特政治哲学的突出特点。他认为,理性主义政治拒绝一切传统,是意识形态的政治,是完美的和一式的政治;而且政治离不开传统,政治本质上是实践的,是来自于传统暗示的修补的政治。奥克肖特的政治观是柏克保守主义政治观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道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在的政治思想丰富完整而且影响深远,其独特的政治观念自成体系,并为许多时期统治者所接受.它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它的"与世迁移,应物变化"值得探索与借鉴.  相似文献   

15.
"公意"是求解卢梭政治自由学说的根本所在.以公意为基础,卢梭不但建立起独具特色的社会契约理论,实现了从自然自由到政治自由的转变,为政治自由提供了合法依据和神圣不可侵犯性,而且断言人们只有在公意指导下参与社会政治生活,才能过一种最完美的自由生活.卢梭的积极自由观,与英国自由主义传统中的消极自由观相比无疑具有合理性,但其思想的理想色彩和含混性也为后人的各种不同解释提供了广阔空间.  相似文献   

16.
当代中国大学生政治观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站在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高度,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认真分析了当代中国大学生在政治观方面对党和国家发展充满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很高的认同等七种积极表现,同时分析了当代大学生政治责任感、使命感存在明显不足等七种消极表现,并对中国大学生和韩国、日本大学生政治观进行了比较,视角独特,数据翔实,分析客观,为改进当代大学生政治观教育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柳永一生仕途蹭蹬,流落多舛。时人和后人称为浪子词人,但终其一生从未放弃功名利禄,他屡试不第,不仅没有绝意仕途,反却“始悔以文词先得名为己累”。从功名思想的形成原因,仕途的坎坷,及其济世立名理想的破灭来谈柳永的政治理想。这对于全面了解和评价柳永具有明显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政治监督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性日益凸现。文章从哲学角度论述了建立政治监督机制的必要性 ,并分析总结了政治监督的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和政治监督方式 ,突出了政治监督对建设政治文明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的政治明观,将政治明建设作为中国现代化的奋斗目标,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中心内容,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明关键在党,出路在政治体制改革,原别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民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其根本在于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它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现实的针对性、强烈的人民性的特点,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政治明观。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提出了一系列有关政治稳定和政治环境的观点,并据此进行了长期艰辛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不少有益的政治成果,也留下了诸多深刻的经验教训。本文拟在梳理毛泽东关于我国政治稳定和政治环境观的主要内容的基础上,阐明其特点、贡献以及留下的教训,以期为我们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提供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