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 目的:观察老年肝肾亏虚型膝骨关节炎(KOA)患者经时空针灸灵龟八法联合等速肌力训练治疗后疗效情况及血清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此次临床研究病例为从2019年7月~2021年7月间我院老年医学科收治的100例老年肝肾亏虚型KOA患者。将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50例,基础治疗及等速肌力训练联合时空针灸灵龟八法)、对照组(50例,基础治疗及等速肌力训练)。比较两组中医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量表(WOMAC)评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膝关节伸肌、屈肌峰力矩(PT)、总功量(TW),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研究组治疗后Lysholm膝关节评分高于对照组,中医证候、WOMAC、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IL-6、TNF-α、IL-18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膝关节伸肌、屈肌PT、TW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等速肌力训练联合时空针灸灵龟八法治疗老年肝肾亏虚型KOA患者疗效显著,可改善临床症状,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同时还可有效降低血清IL-6、IL-18、TNF-α水平,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证型与糖脂代谢和甲状腺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武警宁夏总队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04例,根据中医证型将其分为湿热困脾组23例、阴虚热盛组21例、气阴两虚组20例、阴阳两虚组22例与血瘀脉络组18例。检测并对比不同中医证型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与甲状腺功能指标水平。结果:阴虚热盛组、气阴两虚组、阴阳两虚组与血瘀脉络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低于湿热困脾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高于湿热困脾组(P0.05);阴阳两虚组TG、TC、LDL-C水平低于阴虚热盛组、气阴两虚组、血瘀脉络组(P0.05)。湿热困脾组、气阴两虚组、阴阳两虚组与血瘀脉络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PG)、糖化血红蛋白(GHb)水平低于阴虚热盛组(P0.05)。湿热困脾组、阴虚热盛组、气阴两虚组、血瘀脉络组游离甲状腺素(F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水平高于阴阳两虚组,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低于阴阳两虚组(P0.05),各组总甲状腺素(TT4)、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水平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脂代谢和甲状腺功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2型糖尿病患者的中医证型变化,可作为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证型与病情变化的有效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胸痹患者中医证型的分布情况,分析不同证型与影响因素关系。方法:收集2010年3月-2015年3月东直门医院心内科收治的105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PCI术后胸痹患者的调查资料,根据中医辨证标准分为气阴两虚、气虚血瘀、气虚痰浊、阳虚气虚、痰浊血瘀、气滞血瘀、阴阳两虚7个证型,分析冠心病合并糖尿病PCI术后胸痹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气阴两虚证有36例(34.29%),其次是气虚血瘀证22例(20.95%)、气滞血瘀证14例(13.33%)、阳虚气虚证10例(9.52%)、痰浊血瘀证9例(8.57%)、气虚痰浊证8例(7.62%)、阴阳两虚证6例(5.71%),气阴两虚证占有比例明显高于其余证型,患者性别、年龄对证型分布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阴两虚证患者吸烟量、饮酒量明显高于其余证型(P0.05);气滞血瘀证患者离异情况明显多于其余各证型(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PCI术后胸痹患者的主要证候类型为气阴两虚证,且患者饮酒及吸烟量越大,气阴两虚证越明显,而家庭婚姻离异的患者,则多见气滞血瘀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不同胃癌前病变中医证型和血清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胃泌素-17(gastrin-17,G-17)、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和叶酸水平变化的关系进行探讨,为胃癌前病变的诊断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以80例胃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 of gastric cancer,PLGC)患者研究组,8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对研究组患者进行中医临床辨证分型,对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清PG、G-17、CEA和叶酸进行测定比较。结果:研究组PLGC患者中医证型分布不均匀,差异显著(P<0.05),由多到少依次为湿热蕴胃并/兼脾胃虚寒证>胃络瘀阻并/兼气阴两虚证>痰湿中阻并/兼脾胃气虚证>肝胃气滞并/兼气阴两虚证>肝胃气滞并/兼脾胃虚寒证>湿热蕴胃并/兼胃阴不足证。PLGC不同中医证型患者血清PG I和PG II水平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比较,各证型PG I水平均显著降低,PG II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且湿热蕴胃并/兼脾胃虚寒证和胃络瘀阻并/兼气阴两虚证的PG I水平显著低于其他证候,血清PG II水平显著高于其他(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不同证候的G-17、CEA水平显著升高,叶酸水平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中湿热蕴胃并/兼脾胃虚寒证和胃络瘀阻并/兼气阴两虚证G-17、CEA显著高于其他证候,叶酸水平显著低于其他证候(P<0.05)。结论:胃癌前病变不同中医证型血清PG、G-17、CEA和叶酸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对风寒湿痹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IDP)患者生活质量、自由基代谢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海南省中医院骨一科收治的风寒湿痹型LIDP患者2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143)和研究组(n=143),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30 d后生活质量、自由基代谢及睡眠质量情况,记录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7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43%(P0.05)。治疗30 d后,两组患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丙二醛(MDA)水平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0d后活力(VT)、社会功能(SF)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30d后躯体功能(PF)、躯体疼痛(BP)、躯体角色(RP)、心理健康(MH)、总体健康(GH)以及情感角色(RE)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较对照组升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30 d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风寒湿痹型LIDP患者疗效确切,其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自由基代谢及睡眠质量,且安全性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经皮激光汽化术联合杜仲腰痛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8年4月我院脊柱骨科收治的10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独采用经皮激光汽化术治疗,观察组联合口服杜仲腰痛丸治疗,每次8粒,每天3次。比较两组的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的VAS评分、JOA评分,血清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改变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8.68%(47/53),明显高于对照组[73.58%(39/53)](P0.05)。两组治疗后的VAS评分值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JOA评分值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VAS评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JOA评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清IL-1β、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血清IL-1β、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神经损伤和无椎间盘炎等并发症。结论:经皮激光汽化术联合杜仲腰痛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独采用经皮激光汽化术治疗,其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疼痛程度,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有降低患者血清炎症介质IL-1β、TNF-α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龄Ⅲ型慢性前列腺炎(CP)患者血清和前列腺液(EPS)中神经生长因子(NGF)、炎性因子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5年5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150例高龄Ⅲ型CP患者(CP组),其中ⅢA型81例,ⅢB型69例,另选择1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ABC-ELISA)检测其血清、EPS中NGF、IL-8和TNF-α的表达水平,分析NIH-CPSI、NGF、IL-8和TNF-α之间的相关性。结果:CP组血清、EPS中TNF-α、IL-8、NGF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IIIB型患者比较,IIIA型患者TNF-α、IL-8水平明显升高(P0.05);EPS中TNF-α、IL-8、NGF水平均明显高于血清(P0.05)。IIIB型患者的NIH-CPSI症状评分明显低于IIIA型(P0.05)。CP患者EPS中NGF和TNF-α、IL-8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血清中NGF和TNF-α、IL-8亦呈显著正相关(P0.05)。III型CP患者血清、EPS中,TNF-α、IL-8、NGF与NIH-CPSI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高龄III型CP患者血清、EPS中TNF-α、IL-8、NGF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且与NIH-CPSI明显相关,联合检测有助于评估III型CP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火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期间空军杭州特勤疗养中心疗养三区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1例,将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5)和研究组(n=46),对照组给予针刺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火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疼痛情况、日常生活能力、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30%(42/46),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5.56%(34/45)(P0.05)。两组治疗前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改良日本骨科协会腰痛评分表(M-JOA)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下降,且研究组较对照组低(P0.05),M-JOA评分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血清白介素-6 (IL-6)、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L-6、TNF-α、IL-1β水平均下降,且研究组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期间,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6/4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57%(9/46),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刺结合火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疗效确切,可有效减轻疼痛,改善其日常生活能力,同时还可以降低机体炎性因子水平,且安全性较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9.
本文旨在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在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急性戊型肝炎病情加重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急性戊型肝炎患者(30例)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0例)、急性戊型肝炎患者(20例)、健康体检者(20例)的血清TNF-α、IL-6,同时检测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急性戊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和急性戊型肝炎患者的主要生化指标。结果显示,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急性戊型肝炎患者、健康体检者相比,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急性戊型肝炎患者的血清TNF-α、IL-6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慢性乙型肝炎、急性戊型肝炎患者相比,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急性戊型肝炎患者主要生化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胆红素(TBIL)显著升高(P<0.05),胆固醇酯(CHE)、血浆白蛋白(ALB)、血清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显著降低(P<0.05);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急性戊型肝炎患者的血清TNF-α、IL-6升高水平与ALT、TBIL、PTA升高或降低水平呈直线相关关系(P<0.05)。结果提示,TNF-α、IL-6参与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急性戊型肝炎免疫病理损伤过程,检测血清TNF-α、IL-6对判断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急性戊型肝炎患者肝损伤程度及预后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AL)化疗前后外周血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变化及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2010年3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行化疗治疗的53例AL患者(AL组),并同期抽选我院47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以及酶联法检测两组外周血IL-2、TNF-α和VEGF水平,并探讨AL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IL-2、TNF-α、VEGF水平变化及与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AL组化疗前外周血TNF-α、VEG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IL-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AL组化疗6个月后外周血IL-2、TNF-α和VEGF含量与化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L组化疗6个月后长期缓解未复发者42例、复发者11例;复发患者的外周血TNF-α、VEGF水平较未复发组高,IL-2较未复发组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AL患者的外周血IL-2、TNF-α、VEGF含量可作为诊断及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分析湿热痹阻型与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相关细胞因子水平。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47例湿热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湿热痹阻组)、43例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寒湿痹阻组)以及同期我院体检科确诊的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同时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单核细胞表面CD147分子的表达情况。结果:3组研究对象血清MMP-3、TIMP-1、TNF-α、IL-1β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清MMP-3显著低于湿热痹阻组,TIMP-1、TNF-α、IL-1β则显著低于湿热痹阻组与寒湿痹阻组(P0.05),寒湿痹阻组血清MMP-3、TIMP-1显著低于湿热痹阻组(P0.05),湿热痹阻组与寒湿痹阻组血清TNF-α、IL-1β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湿热痹阻型与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血清MMP-3、TIMP-1及单核细胞表面CD147存在着显著区别。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LIDP)量化分期的诊断方法。方法对37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住院病人进行临床分期和腰腿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及JOA(日本骨科协会)腰椎疾患综合成绩评分测评,并对不同临床分期的腰腿疼痛评分及JOA腰椎疾患综合成绩评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同临床分期间腰腿痛VAS评分及JOA腰椎疾患综合成绩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仍不能给予量化。结论腰腿痛VAS评分及JOA腰椎疾患综合成绩评分有利于指导LIDP临床分期,但尚不能将其作为量化指标来进行分期诊断,目前LIDP临床分期仍然以非量化分期为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33(IL-33)的表达及与疾病活动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5月到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AS患者74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40例作为对照组,根据AS病情活动评分量表(BASDAI)将研究组患者分为A组(BASDAI4分,32例)和B组(BASDAI得分≦4分,42例),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外周血中TNF-α、IL-17、IL-33水平,比较A组和B组外周血中TNF-α、IL-17、IL-33、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TNF-α、IL-17、IL-33水平与BASDAI得分及CRP、ESR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外周血中TNF-α、IL-17、IL-33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外周血中TNF-α、IL-17、IL-33、CRP、ESR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S患者TNF-α、IL-17、IL-33水平与BASDAI得分及CRP、ESR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TNF-α、IL-17、IL-33在AS患者外周血中呈现高表达,并且与患者BASDAI得分及CRP、ESR水平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联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肝肾亏虚型膝骨关节炎(KOA)的疗效及对关节液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80例肝肾亏虚型KOA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和观察组(40例,独活寄生汤联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对比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Lequesne指数、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关节液白细胞介素-6 (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IL-1)的水平,关节液Wnt-5a mRNA、β-catenin mRNA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更高(P<0.05)。治疗后,两组膝关节疼痛、腰膝沉重、下肢酸楚、活动不利、神疲乏力、畏寒肢冷评分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Lequesne指数评分、WOMAC评分、VAS评分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关节液IL-6、TNF-α、IL-1水平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两组关节液Wnt-5a mRNA、β-catenin mRNA表达量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独活寄生汤联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肝肾亏虚型KOA,可促进症状改善,提高临床总有效率,降低关节液炎症因子水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不同证型慢性盆腔炎患者生殖道菌群的变化。方法2002年6月至2003年5月广州中医药大学妇科住院慢性盆腔炎患者,湿热证组29例和气滞血瘀证组20例的宫颈分泌物进行菌群密集度、菌群多样性、优势菌的检测,并与24例正常人组对照。结果慢性盆腔炎湿热证和气滞血瘀证两者的衣原体感染率、细菌多样性、菌群密集度分级高于正常人组。优势菌群,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占75%,其中表皮葡萄球菌最多,占45%,其次为粪肠球菌,占16%;革兰氏性杆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占13%,其次为棒状杆菌,占11%。湿热证和气滞血瘀证两者差异无显着性。结论慢性盆腔炎湿热证与气滞血瘀证均与菌群失调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外周血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a(TNF-a)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表达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COPD急性加重患者100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对照组,检测观察组患者治疗前、治疗稳定后及对照组外周血IL-8、TNF-α及IGF-I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外周血IL-8、TNF-α及IGF-I水平显著高于治疗稳定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稳定后外周血IL-8、TNF-α及IGF-I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PD急性加重期外周血IL-8、TNF-α及IGF-I水平显著增高,治疗稳定后其水平显著降低,IL-8、TNF-α及IGF-I水平对COPD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细胞因子与脑卒中后失眠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70例脑卒中后失眠且中医辨证为心脾两虚型患者(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脑卒中后非失眠患者70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并比较不同程度失眠患者血清TNF-α、IL-6、IL-1β水平。结果观察组PSQI总评分(13.10±3.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23±2.35)(t=17.90,P0.05)。观察组患者IL-6、IL-1β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NF-α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8.56,13.61,14.35,均P0.05)。不同程度睡眠障碍患者TNF-α、IL-6、IL-1β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8.47,10.36,11.27,均P0.05),且随着睡眠障碍程度的增加,IL-6、IL-1β水平呈上升趋势,TNF-α水平呈下降的趋势。进一步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睡眠障碍程度与血清TNF-α水平呈负相关,r=-1.856(P0.05);IL-6、IL-1β水平呈正相关,r=0.720,0.745(均P0.05)。结论细胞因子TNF-α、IL-6、IL-1β与卒中后失眠有显著相关性,在临床工作中对有上述血清细胞因子异常的脑卒中患者给予必要的干预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腰椎旁神经阻滞联合超短波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及腰背肌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2月~2016年8月收治的9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抽签法分组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采用腰椎旁神经阻滞治疗,研究组基于对照组加用超短波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60°/s角速、120°/s角速平均功率(AP)、峰力矩(PT)、腰背屈/伸比值(F/E)、血清P物质(SP)、β-内啡肽(β-E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91%,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E值、血清SP、IL-6、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研究组以上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AP、PT、血清β-E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且研究组以上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旁神经阻滞联合超短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用腰椎旁神经阻滞治疗,其可有效缓解疼痛及改善腰背肌生物力学性能,并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原发性舍格伦综合征(pSS)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分布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105例pS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病程将全部患者分为初发组(n=51)、复发组(n=22)与稳定组(n=32),并选取同期来我院体检的50例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患者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与白细胞介素-32(IL-32)水平以及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分布。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pSS患者欧洲抗风湿联盟干燥综合征疾病活动指数(ESSDAI)与其血清炎症因子、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分布的相关性。结果:⑴血清TNF-α、IL-1β水平:初发组、复发组稳定组对照组;血清IL-32水平:初发组、复发组对照组,复发组稳定组。⑵外周血CD4~+/CD8~+比值:初发组、复发组、稳定组对照组;外周血Th1/Th2比值:初发组、复发组对照组;外周血Th17/Treg比值:初发组、复发组、稳定组对照组,且复发组稳定组。四组研究对象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NK细胞的百分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⑶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pSS患者的ESSDAI评分与血清TNF-α、IL-1β、IL-32水平及外周血Th17/Treg比值均呈显著正相关(r=0.271、0.306、0.251、0.198,P0.05)。结论:pSS患者的血清TNF-α、IL-1β与IL-32水平及外周血CD4~+/CD8~+、Th1/Th2、Th17/Treg比值均明显升高,其中血清TNF-α、IL-1β、IL-32水平、外周血Th17/Treg比值与疾病活动度呈明显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观察穴位敷贴联合妇科千金片对湿热蕴结型盆腔炎后遗症患者盆腔血流动力学、炎症因子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病例来源于2018年3月~2020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7例盆腔炎后遗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3例,基础治疗联合妇科千金片)和实验组(54例,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穴位敷贴治疗),两组均以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对比两组中医疗效、中医证候、血流动力学[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最大血流速度(PSV)]、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后)的中医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和血清CRP、IL-6、TNF-α水平以及RI降低,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健康状况、生存质量、日常活动、自我感觉、总分以及PI、PSV升高,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敷贴联合妇科千金片治疗湿热蕴结型盆腔炎后遗症患者,可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机体血流动力学,并提高其生活质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