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研究大肠癌术前中医证候分布特点。方法:应用描述性分析、聚类分析以及主成分分析等方法,研究大肠癌术前中医证候分布特点。结果:大肠癌术前证候以湿热蕴结型最多,其次依次为瘀毒内阻型、气血两虚型、脾肾阳虚型及肝肾阴虚型。结论:大肠癌术前主要证候群:湿热蕴结型、瘀毒内阻型、气血两虚型、脾肾阳虚型及肝肾阴虚型,以湿热蕴结型、瘀毒内阻型和气血两虚型最常见。  相似文献   

2.
目的 基于文献研究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中医证候。方法 收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维普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自建库至2021年12月的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中医辨证论治的相关文献,对文献中的症状及体征、证候整理后进行频次分析、聚类分析、证证贴近度分析,获取高频症状、共识症状、易发证候拟合精简证候,从中确立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基本证候及各证候间的关联程度。结果 纳入文献16篇,收集有效病例3304例。规范化症状及体征157项,其中高频症状49项,共识症状22项;对高频症状聚类分析拟合出湿热下注、湿热内蕴、肝郁气滞、脾虚肝乘、肝肾阴虚、脾肾阳虚6项证候。规范化证候类型48项,其中易发证候8项;对易发证候拟合精简后整理出脾肾阳虚、肝肾阴虚湿毒蕴结、湿热下注、湿热内蕴、肝郁气滞5项证候。结论 通过对现有文献的研究,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早期中医易发证候为肝郁气滞、湿热内蕴和湿热下注三证,疾病后期易发证候为脾肾阳虚和肝肾阴虚湿毒蕴结两证。  相似文献   

3.
从证型分类、证型演变及证型相关因素等3个方面总结大肠癌中医证型的研究进展。大肠癌常见证型湿热、蕴结、瘀毒内结、气血两虚、肝肾阴虚、脾肾阳虚、脾胃气虚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初步探寻大肠癌在临床上的中医证型构成及分布的客观规律。方法:通过对近10年来国内公开发表的有关大肠癌的中医辨证分型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运用χ2检验对总结出的7组病例数据,并以长江为界进行南北方中医证型比较。结果:湿热蕴结、瘀毒内结、气血两虚、肝肾阴虚、脾肾阳虚为大肠癌临床常见中医证型,南北地区的中医证型分型情况存在一定差异性,南方多以湿热蕴结、瘀毒内结为主。而北方多以脾肾阳虚、气血两虚、肝肾阴虚为主。结论:大肠癌病例的统计结果对确定该病的临床辨证分型,并制定统一的单病种诊疗规范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探索大肠癌中医证型及症状、体征的分布规律,探索中医证型中症状、体征分布差异。收录近30年来关于研究大肠癌中医证型的文献并进行整理,统计出大肠癌中医证型及症状、体征出现的频率,并对数据进行分析。文献中大肠癌中医证型中较为常见的有:瘀毒内阻型、脾肾阳虚型、湿热蕴结型、肝肾阴虚型、气血两虚型。常见的症状体征为腹痛、神疲乏力、纳差、黏液脓血便、腹胀痛、便溏、腰膝酸软、口渴、里急后重等。同时各证型中患者症状、体征具有明显差异性。  相似文献   

6.
胰腺癌中医证候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目前中医对胰腺癌中医证候的认识,寻找其规律,为进一步临床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与人工检索结合的方法,对胰腺癌中医证候进行文献分析,数据应用Frequencie法进行处理。结果:按照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共纳入26篇论文和25本专著,分析结果显示多认为胰腺癌为实证;常见类型为气滞血瘀证、湿热蕴结/湿热毒蕴证、脾虚湿热/湿困、阴虚(含阴虚内热、气阴两虚);多认为病位在脾(脾胃)、其次为肝(肝胆);病理因素以湿和瘀血多见。结论:目前对胰腺癌中医证候的证型研究尚属初始阶段,在今后的实践中,有必要展开大样本的中医证候调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1990年1月-2020年5月收录的中医治疗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文献进行整理分析,探求证治方药规律。方法:使用Excel表格建立数据库,同时使用SPSS 25.0统计软件对收集整理的药物、方剂及证候数据进行频次统计及药物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34篇,涉及中药207味,共19类,以补虚药、利水渗湿药和清热药为主要种类,茯苓、黄芪、白术、泽泻、山药等为常用药,并得出5个聚类方;共得方剂171首,其中成方53首,自拟方118首,二者以补益剂、祛湿剂、理血剂为主;通过整理,共得出26种证候,其中以脾肾阳虚证、气阴两虚证、脾虚湿困证、肝肾阴虚证、湿热蕴结证居多。虚性要素分别为脾虚、肾虚、气虚、阴虚、阳虚,实性要素分别为湿(毒)热、水湿、血瘀、外感,病位要素主要为肺、脾、肾。结论:儿童PNS的中医基本病机为肺脾肾亏虚,湿热瘀阻,具有虚实夹杂的特征;治疗以补肾健脾益肺、清热利湿活血为原则,用药以补虚药、利水渗湿药、清热药及活血药为主。  相似文献   

8.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现代文献的方法分析结缔组织相关间质性肺病(CTD-ILD)的中医证候特征。方法: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及中国中医文献检索系统数据库中收录的关于CTD-ILD中医证型类文献,并对其证型、证素及证素组合形式进行统计。结果:共纳入合格文献23篇,共有39种证型。痰瘀阻肺证;肺脾气虚、血瘀痰阻证;痰瘀阻肺,气阴两伤证为最常见的3种证型。痰、气虚、血瘀、阴虚为最常见的病性证素,肺、肾、脾为最常见的病位证素。三证素及五证素组合形式为最常见的证素组合形式。结论:CTD-ILD是一种多证候混合的疾病,病性为本虚标实,气虚、阴虚、痰浊、血瘀为CTD-ILD主要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9.
赵书阁  张霄峰 《光明中医》2022,(15):2718-2721
理冲汤出自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为张锡纯治疗妇科癥瘕积聚之代表方剂,该方具有益气行血,调经祛瘀之效,而大肠癌以脾气亏虚为之根本,痰浊瘀血、湿热毒邪蕴结于大肠,形成了以“脾虚与邪实”并存之脾虚血瘀之证候,老师结合大肠癌的病因病机特点,将其分为脾虚血瘀兼湿热证、脾虚兼瘀毒蕴结证、脾肾亏虚兼血瘀证3个证型,投以健脾益气、活血祛瘀法之理冲汤加减化裁治之,扩大了方剂的治疗范围,并可获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基于多种信息处理方法构建大肠癌常见中医复合证候模型。方法: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收集大肠癌患者病例资料1132例,运用聚类分析、BP神经网络、SVM支持向量机和随机森林法对大肠癌患者病例信息进行建模。结果:在BP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和随机森林3种方法构建的大肠癌证候模型中,随机森林效果最好,对各证型的识别率分别为:脾虚气滞(65.1%)、脾肾阳虚(83.3%)、肾精亏虚(92.3%)、湿热蕴结(97.7%)、气血两虚(96.3%)。结论:成功构建大肠癌常见中医复合证候模型,随机森林方法对证型的判断准确率最高,应用随机森林建模法可为中医证候规范化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收集整理慢性胃炎的现代文献,探索辨证及证候分布规律,为中医证候的客观化与规范化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设定检索策略,将符合标准的合格文献纳入,建立文献数据库,提取相关的证候要素,同时规范证名,运用统计软件SPSS对慢性胃炎的中医证型和证候要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慢性胃炎的常见证型为脾气虚弱、肺脾气虚、湿热内蕴、气阴两虚等;病位主要涉及脾、肝和胃;病性以湿、热、痰、气虚、阴虚为主。结论 慢性胃炎的辨证诊断标准和相应的证候名称目前缺乏规范,成为学术交流和临床应用的瓶颈,“证候要素”的引入很有必要且为实现中医辨证的量化、客观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白塞病中医证型和处方用药,探讨白塞病的中医辨证论治规律。方法检索1990年1月-2013年10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相关文献,对纳入文献中的证型、用药进行整理,总结各证型、药物的类别及其出现频次、频率。结果共纳入58篇文献,涉及证型20个,其中常见证型为湿热蕴毒、脾肾阳虚、肝肾阴虚、湿热壅盛,占总频次的55.4%。证候要素中湿热占总频次的41.3%,阴虚占18.1%,阳虚占12.9%;病位主要在肝、脾、肾,占总频次的94.4%。共计用药197味,可合并为19大类,其中清热药、补虚药和活血化瘀药占50.6%。方剂共计66首,其中成方31首,自拟方35首,使用较多的成方是龙胆泻肝汤、甘草泻心汤。结论白塞病中医证型分布和用药特点存在一定的规律,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1993年1月至2019年12月CNKI、VIP、WanFang收录的中医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文献进行整理分析,探讨中医辨证论治本病的证候和方药规律。方法: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对文献中证候、方剂以及药物进行统计归类,总结各证候、方剂、药物出现的频次和所占比例,对药物和临床症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93篇,通过整理分析得出39个中医证候,其中脾肾两虚、风盛血热、气不摄血、阴虚火旺、气阴两虚等为中医常见证候;证候要素分析:血热、风热、瘀血、湿热为常见实性病机;肾虚、脾虚、阴虚、气虚为常见虚性病机;病位主要在肾、脾、肺、肝四脏;共得方剂145首,其中自拟方53首,成方92首,二者以补益剂、清热剂、理血剂、祛风剂为主;中药206味,分为13类,以生地黄、牡丹皮、赤芍、当归、茯苓等为常用药。结论: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病位在肾、脾、肺、肝;风、热、湿、毒、瘀、虚为本病的主要病机。在临床用药中以补虚药、活血药、清热解毒药、利水渗湿药为主,兼以应用祛风药;治疗中应采用中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近50年慢性乙肝中医的病机和病性证素的分布特点,为本病的中医病机病证研究提供依据或思路。方法:电子检索从1960年到2013年末,近50年关于治疗慢性乙肝的临床文献,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论:统计慢性乙肝共有41099例,可归纳分类为68个病机,其中复杂病机包括32个,有12471例,占总例数的30%。最常见的复杂病机有湿热毒瘀,正虚邪实型、肝郁脾虚,湿热毒瘀型和毒侵正虚,气郁血瘀型。包括13个病性证素,其中主要包括湿热、毒、瘀、肝郁、脾虚、气滞、阴虚、气虚、痰、阳虚、血热、气阴两虚、气血亏虚这13个病性证素。结果提示复杂病机和病证是导致慢性乙肝病情缠绵难愈、易复发和病情进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整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近20年间关于中医药治疗痛风相关文献,通过频数统计分析痛风病证型及用药规律,探讨其证治特点。方法:筛选符合分析标准的文献,统计证型、方剂、用药频次及构成比,总结常见证型、方剂和药物。结果:统计得证型55个,其中湿热蕴结、脾肾两虚、肝肾阴虚、痰瘀痹阻、湿热瘀毒等10个证型最常见;方剂92首,成方31首,自拟方61首;中药201味,累计频次2676次,其中黄柏、苍术、牛膝等20味中药累计1103次,按功能分17大类,37小类,其中清热药、活血化瘀药、利水渗湿药、祛风湿药、补虚药,累计出现2160次,占比约80.72%。结论:痛风病病因病机与湿、热、痰、瘀及肝、脾、肾不足密切相关,证候有虚实之分,治疗亦有祛邪和补虚两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文献数据挖掘探讨前列腺癌中医证素及症状/体征分布规律,为辨证论治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前列腺癌中医证型、证素及症状/体征相关文献,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 Statistics 26.0和Gephi 0.9.2软件进行因子、聚类及复杂网络分析,挖掘前列腺癌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和分布规律。结果:前列腺癌证型分布以下焦湿热证多见,总体以虚证为主。证素分布显示病位多在肾、脾、肝及下焦,病理性质正虚邪实,正虚以气、阴、阳、血的亏虚为主,实以血瘀、湿、热、毒、痰为主。证素聚类分析结果分为7类:肾阳亏虚证、毒瘀互结证、脾气血两虚证、肝阴亏虚证、下焦湿热证、痰浊内阻证和气机郁滞证。症状/体征复杂网络分析核心症状/体征为尿频尿急、小便不利、神疲乏力、纳呆、腰膝酸软、腰痛、失眠、夜尿多、舌红、腹部胀痛、大便干燥、口干口渴、排尿疼痛、消瘦、畏寒肢冷。症状/体征因子及聚类分析最终聚为5类:气阴亏虚证、肾阳亏虚证、肾虚湿热证、气虚血瘀证、热毒内蕴证。结论:正虚邪实是前列腺癌变化发展的主要病机,肾阳亏虚证、气阴亏虚证、下焦湿热证、毒瘀互结证是前列腺癌的临床常见...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近二十年糖尿病冠心病中医证候临床研究文献的分析和挖掘,揭示糖尿病冠心病临床常见的基本证型及证候要素分布规律,为糖尿病冠心病的中医临床诊治及疗效评价提供更多依据。方法:检索获得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1998年-2018年公开发表的糖尿病冠心病中医证候临床研究文献542篇,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出符合标准的45篇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糖尿病冠心病中医证型有40余种,分布呈虚实夹杂、本虚标实的特点,本虚以气阴两虚为主,标实以痰、瘀、湿、热为主;糖尿病冠心病证素分布中,病位证素分布由高到低依次为肾(48.02%)、肝(22.33%)、心(17.98%)、脾(11.66%),病性证素分布由高到低依次为气虚、阴虚、瘀、痰、湿、阳虚、热;证候研究文献中包含舌脉信息的文献较少,仅为3篇,出现2种舌形,9种舌色,7种舌苔,9种脉象。结论:肝在糖尿病冠心病发病中的核心和枢纽地位越来越突出,位于脏腑病位的第二位,高于心和脾;除传统的气虚、阴虚、痰、瘀外,湿、热证素在疾病病机演变中具有重要作用;糖尿病冠心病临床诊治要标本兼顾,在辨证论治基础上,尤其要注重调肝和清利湿热,综合治疗,方可取效。  相似文献   

18.
围绝经期综合征中医证候分布特点文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围绝经综合征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为规范本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中医药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1991-2011年发表的有关围绝经期综合征文献,进行文献整理分析。结果纳入分析文献191篇。围绝经期综合征常见中医证候有49个,其中肝肾阴虚、肾阳虚、肾阴虚、肾阴阳两虚、心肾不交、肝郁气滞、脾肾阳虚最多见;提取常见症状共65个,包括月经紊乱、头晕耳鸣、失眠、烘热汗出、腰膝酸软、心悸、易怒、纳呆等;病位以肾、心、肝、脾为主;病性以虚为主;脉象以细数、沉细、弦细为主,舌象以舌淡或舌红,苔薄或少苔为主。结论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中医证候分布比较集中,本研究为下一步临床科研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岭南地区非酒精性脂肪肝中医证型中药配伍规律。方法:计算机检索数据库中关于岭南地区医家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相关文献,将纳入文献中非酒精性脂肪肝中医证型规范为痰瘀互结、湿浊内停、肝郁脾虚、湿热蕴结、脾肾两虚证,提取有疗效的处方的中药,采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分析各证型用药频数、药物性味归经及组方规律。结果:最终纳入有效处方97首,涉及药物127味,其中痰瘀互结证的处方有34首,湿浊内停证30首,肝郁脾虚证15首,湿热蕴结证12首,脾肾两虚证6首。结论:总结出岭南地区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基础方为山楂、丹参、茯苓、泽泻、柴胡、白术,根据不同的中医证型,辨证论治中药配伍不同。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目前对前列腺癌中医证候的认识,寻找其规律,为进一步临床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1979—2013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发表的前列腺癌中医证候相关文献进行全面检索,并规律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按照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共纳入23篇论文,分析结果显示多认为前列腺癌为虚实夹杂证;常见单一证候为肾虚证、血瘀证、湿证;多认为病位在肾涉及脾、肝、肺;病理因素以瘀最多见,涉及湿、痰、毒。结论:考虑前列腺癌以肾虚、血瘀、湿热为主证,但目前对前列腺癌的中医证候研究尚属初始阶段,今后有必要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的前列腺癌中医证候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