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陕西龙胆属药用植物资源,为该属植物的资源保护、品质评价、合理开发及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实地调查,结合有关研究文献,对陕西龙胆属药用植物种类、生境分布、资源状况、药用部位及功效等进行归纳总结,编制分种检索表。结果确定陕西龙胆属植物共14种及1变种,供药用的共4个种。结论陕西龙胆属药用植物种类不多,但资源较为丰富,分布广泛,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目的萝藦科药用植物资源丰富,其植物有重要的药用价值,研究吉林省萝藦科药用植物资源种类与分布,对萝藦科药用资源的可持续性开发利用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通过实地野外调查和药用植物种类鉴定,利用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数据库信息对吉林省境内野生萝藦科药用植物资源种类及分布现状进行全面调查。结果确定吉林省内萝藦科植物种类3属11种,植物多具药用价值。结论研究获得吉林省最新萝藦科药用植物资源情况,对其中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专业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中药材》2017,(6)
目的: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右江区药用植物资源的多样性进行调查。方法:按照《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要求,采用路线、样带、样方调查和查阅文献相结合的方法。结果:经调查初步统计,右江区共有药用植物191科670属1 068种;其中蕨类30科47属75种,裸子植物7科12属15种,被子植物154科611属978种;野生药用植物961种,栽培药用植物117种。结论:该文从种类、科属构成、生长型、入药部位、用途、药用民族植物6个方面对药用植物进行了多样性统计分析,可为右江区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江西省玉山县中药资源现状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江西省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调查方法,对江西省玉山县中药资源进行实地调查,结果发现药用植物512种,隶属140科361属。其中,包括江西省重点调查品种的野生品种101种,基原植物87种;重点调查市场品种43种,基原植物37种;栽培品种药材9种;新发现分布品种3个。此次调查深度了解了玉山县中药资源的分布、种类、数量等具体情况,为玉山县中药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产业发展提供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研究四川万源市的药用植物资源,明确该地区药用植物的种类、功效等相关信息。方法:通过野外实地调查、标本采集和查阅相关文献,对该地区的药用植物种类进行归纳和分析。结果:万源市内药用植物有93科192属231种,其中裸子植物1种;蕨类植物13科14属17种;被子植物中双子叶植物68科155属185种,单子叶植物11科22属28种;其中列入中国珍稀濒危植物名录的有7种,2015年版中国药典收载中药的基原植物有94种,川产道地药材的基原植物有17种。当地的药用植物以野生为主,仅有20种药用植物进行了人工栽培。结论:万源市的中药资源利用率较低,中药的产业化发展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该市的普查结果为当地加强物种保护和开发利用野生药用植物资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依托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项目,掌握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野生与栽培药用植物种类及分布情况。方法 采取实地样线调查、标本采集与制作、文献对比等方法,对药用植物类别、生活型、科属组成、入药部位、重点药用植物及其功效等进行全面调查、统计与分析。结果 秦都区共调查到药用植物252种,其中被子植物种类占绝对优势;药用植物共涉及80科205属,科的水平组成以菊科、蔷薇科、豆科为优势科,分别包含35种、21种、17种药用植物;草本植物为秦都区药用植物的主要类型,占物种总数的63.89%;248种药用植物具有明确的入药部位,其中49种植物有多个入药部位;调查到重点药用植物45种,按功效可分为15大类,以清热类中药为最多;同时,调查还发现了银杏Ginkgo biloba L.、野大豆Glycine soja Siebold&Zucc.等珍稀濒危植物。结论 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野生药用植物种类较为丰富,栽培药用植物以景观和教学药用植物为主,未见有大面积人工种植中药材。通过全面调查并掌握秦都区药用植物资源现状,能够为该地区药用植物资源保护和中医药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南宁市青秀区药用植物资源的种类及分布情况,为青秀区中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为指导,通过野外实地调查、标本采集与鉴定、数据整理及查阅文献,对南宁市青秀区药用植物资源种类和分布进行分析。结果 南宁市青秀区药用植物474种,隶属121科363属,优势科为豆科、大戟科、菊科、桑科。其中,珍稀濒危或国家重点保护植物13种,中国特有植物45种,广西特有植物8种。按生活型统计,以灌木和草本植物为主,种数分别占比34.81%、33.97%;从入药部位来看,以根及根茎类和全草类为主,分别占26.12%、25.95%;调查到重点药材39种,涉及基原植物36种,隶属27科35属。结论 南宁市青秀区药用植物资源丰富,多样性程度较高,在开发的同时要加强相应的保护工作,使资源得到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8.
四川省通江县重点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四川省通江县重点药用植物资源开展调查,以期摸清该县重点药用植物种类、功效等相关信息。方法:野外实地调查、标本采集和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在此基础上对通江县的重点药用植物进行归纳与分析。结果:通江县有重点药用植物100科236属283种,其中种数较多的为菊科、伞形科、百合科、唇形科、豆科,占通江县药用植物资源的27.21%;283种药用植物对应287种中药材及饮片,来源于7类不同的药用部位,有95种为2015年版中国药典收载中药的基原植物;18种四川道地药材的基原植物,7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当地的药用植物多为野生,仅有19种栽培。结论:四川通江县的中药资源利用率低,中药发展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9.
《中药材》2018,(8)
目的:对四川省通江县重点药用植物资源开展调查,以期摸清该县重点药用植物种类、功效等相关信息。方法:野外实地调查、标本采集和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在此基础上对通江县的重点药用植物进行归纳与分析。结果:通江县有重点药用植物100科236属283种,其中种数较多的为菊科、伞形科、百合科、唇形科、豆科,占通江县药用植物资源的27.21%;283种药用植物对应287种中药材及饮片,来源于7类不同的药用部位,有95种为2015年版中国药典收载中药的基原植物;18种四川道地药材的基原植物,7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当地的药用植物多为野生,仅有19种栽培。结论:四川通江县的中药资源利用率低,中药发展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陕产重楼属南重楼组药用植物类群及资源概况。方法采用文献调查法、访问调查法和样线调查法,对设定的陕西省典型县域重楼属南重楼组药用植物类群、自然分布及资源状况进行调查。结果陕产重楼属南重楼组药用植物原记载分布有重楼、狭叶重楼、缺瓣重楼和具柄重楼。调查表明,实际分布还有宽叶重楼、短梗重楼、长药隔重楼、七叶一枝花和云南重楼5个变种,且均为分布新纪录,未见缺瓣重楼。南重楼组各类群植物的根茎均作为中药重楼使用,分布广、生长状况良好,自然植物资源处于濒危状态。结论本调查确定了陕产重楼属南重楼组共有2种6变种,填补了关于陕产重楼属药用植物分布记载方面的漏缺,查清了资源概况,为后续研究、保护和开发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广西合山市现有中药资源的种类及其开发利用现状,为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以《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为指导,通过野外考察、标本采集与鉴定、普查数据整理、文献查阅等方法,对合山市中药资源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合山市现有药用维管束植物665种,隶属144科475属(包括蕨类植物18科35种,裸子植物3科3种,被子植物123科627种),国家重点药用植物89种,栽培药用植物4种。结论合山市药用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但野生资源利用程度低,过度采挖和环境变化造成野生资源锐减比较严重,亟待加强对中药资源的保护及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唐山地区有毒药用植物资源的种类与多样性,为其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方法 深入各代表性样地进行有毒药用植物资源调查,采集、鉴定标本,查阅文献资料等.结果 唐山地区有野生有毒药用植物39科,66属,72种,其中裸子植物4科,4属,4种;蕨类植物1科,1属,1种;单子叶植物5科,11属,11种;双子叶植物29科,50属,56种.结论 唐山地区有毒药用植物资源丰富并具多样性,具有较好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目的:考察陕西秦岭北坡地区伞形科药用植物资源种类和分布概况,为合理规划资源开发提供研究思路和数据基础。方法:采用野外调查和文献资料查阅的方式进行研究。结果:陕西秦岭北坡地区伞形科植物中,共有26属,48种植物可供药用,但许多种类的实际储量与文献记录存在差异。结论:该区域伞形科药用植物资源丰富,但需合理规划和调整生产经营模式,重新布局该区域药用植物栽培格局。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研究富锦市野生药用植物种类、分布及其资源变化,了解当地中药材市场变迁,提出资源保护对策。方法根据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制定普查方案并进行野外调查,对野生药用植物进行种类、分布、样方内数量记录,采集重点药材和影视资料,通过内业整理和数据分析明确当地野生中药的种类及分布变化。结果富锦市野生药用植物资源有410种,包括林地植物238种,草甸植物292种(存在草甸和林地共有植物品种)。草甸面积为511.17 km~2,仅为之前的16%。结论富锦市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品种丰富,分布面积和蕴藏量减少,应采取多种措施保护中药资源。  相似文献   

15.
王彬  刘杨  李佳  包华音 《中药材》2022,(6):1316-1321
目的:根据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的要求,对山东省莒南县中药资源现状进行调查,为当地中药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野外样地和样线调查、栽培基地走访调查等方法,对莒南县现存野生及栽培药用资源的种类、分布及蕴藏量等信息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莒南县域内41个样地共记录野生药用植物资源102科284属428种和栽培药用植物7种。药用植物以被子植物为主,其中菊科、豆科和蔷薇科为优势科,且以草本植物居多。重点调查植物类药材126味,涉及55科98属115种基原植物,尚未发现濒危物种。结论:莒南县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相对丰富,应合理利用和开发,实现当地药用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辽宁中医杂志》2013,(4):770-774
通过对内蒙古野生蒿属植物资源调查,发现内蒙古地区分布有50多种蒿属药用植物。研究发现中药和蒙药药用野生植物资源在种类组成、分类群、药用部位、功能、生活型、生态类型及其地理分区特征等方面均有显著的异同性,同时在传统医药利用过程中存在普遍的"同物异名"、"异物同名"现象。文章针对蒿属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药用价值、饲用价值及生态学价值等方面进行总结和分析,旨在比较该资源在传统中药和蒙药中的应用特点,为内蒙古蒿属药用植物资源的"去伪求真"和综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云南省勐海县药用植物资源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材》2020,(1)
目的:摸清勐海县药用植物资源家底,为县域内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方案要求,采用样线调查和样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获取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种类信息和实物凭证;通过样地调查测算重点药材的蕴藏量;采用走访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明确栽培中药的种类及相关信息;通过标本鉴定和药用植物信息分析对勐海县药用植物的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勐海县共有药用植物902种,隶属于146科574属。包括野生药用植物839种,栽培药用植物139种(其中76种既有野生又有栽培)。重点药材有73种,涉及原植物79种。药用植物的优势科主要集中在兰科、豆科、菊科、茜草科、大戟科、姜科和百合科,优势属为石斛属。勐海县药用植物主要以多年生草本为主,占总种类的49.45%;药用部位以根及根茎类为主,占总数的32.98%;药性以凉性类药用植物居多,占27.32%;药味以苦味类药用植物居多,占58.15%;主治疾病以治疗消化疾病的药用植物所占比例最大,达29.25%。结论:勐海县药用植物资源丰富,但大多数蕴藏量不大,形成商品不多,应在保护的前提下加快研究步伐,合理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金台区药用植物资源普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金台区药用植物多样性保护和中药产业发展提供基础资料。方法根据金台区药用植物资源数据,从金台区药用植物的特性、多样性、分布型、入药部位及药食同源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金台区药用植物资源有120科437属747种,183种药用植物为《中国药典》收载的药材基原,43种药食同源药材基原。结论金台区药用植物资源较丰富,具有发展中药产业的资源优势,建议加强中药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  相似文献   

19.
该研究是西藏大学农牧学院普查队对芒康县进行中药资源普查的部分调查内容。首次报道了保护区内共有药用植物资源67科202属300种,其中蕨类植物5科5属7种,裸子植物3科4属6种,被子植物6科194属287种。藏药共有47科102属166种。从药用植物资源的科属构成、入药部位、药性、药味、藏药的应用、有毒药用植物及新的植物6个方面进行了多样性统计分析,提出了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具体建议,为该区药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系统研究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基于九龙藤、四块瓦等品种质量控制方法研究的需要,为调查明确贵州产羊蹄甲属、金粟兰属药用植物的种类和分布情况,通过野外考察、标本采集、分类鉴定以及资料考证研究等方法,对九龙藤等贵州产羊蹄甲属、金粟兰属药用植物的种类和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金粟兰属植物有7种、羊蹄甲属属植物有6种作为贵州习用民族药物使用,其中5种为《贵州省中药、民族药质量标准》(2003年版)收载品种"四块瓦"、"九龙藤"的法定来源,其他植物则在贵州具有广泛药物应用的传统。金粟兰属、羊蹄甲属植物在贵州多有分布,民间也将其作为传统药物加以应用,而系统的现代研究资料较少,应通过资源调查,进一步结合药效学、生药学、化学成分的研究,以期获得药用植物新资源,为贵州中药现代化提供资源储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