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青州偶园.始于明代王府花园,康熙二十一年左右建假山.兴盛于康雍乾三朝,乾嘉之际部分成为公共园林.冯溥家族世守近三百年.流传沿革明确,是明末清初中国北方传统文人园的珍贵遗存。通过历史文献和现场调研究,偶园宅园格局风貌可基本复原。偶园假山“一邱一壑”,具有独特的北方山水空间意象.其掇山、叠石、理水、植树的具体手法具有明清之际“山子张”家族叠山技艺的典型特征,为我国园林假山珍品。冯溥与张然在北京营园活动的关系,使偶园成为中国造园史的重要例证。  相似文献   

2.
<正>1、中国传统园林掇山理法研究的现状与难点"掇山",出自中国明代造园理论专著《园冶》,指的是在园林中修建假山,又称作"叠山"、"堆山"[1]。"理法"指规则、法则,即中国古典园林修建假山的制度和手法。掇山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与理水、建筑、花木构成中国古典园林的四大要素。它既是一项技术和工艺,又是一类专门的艺术。古代将造园师称为"山子",如与建造家"样式雷"齐名的造园家"山子张",足见掇山对于园林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园林》2017,(8)
<正>中国古代园林置石掇山始于秦汉,成熟于北宋,明清后逐渐走向高潮。周维权先生说过:"园林之所以能够体现高于自然的特点,主要即得之于叠山这种高级的艺术创作。"造园必有山,无山难成园。假山是中国园林所特有的景观符号,是对自然山体景观的高度浓缩与再现。在古典园林中,常常作为庭院空间的主景,是园林景观创意表达的重要手段。中国传统假山营造常以"中国画论"为指导,强调"师法自然",造型也多采用山水画中诸如"三远"和"合皱"之类的画理准则。"扬州以名园胜,名园  相似文献   

4.
对于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历程,普遍的看法是认为它发端于上古的苑囿,兴于唐宋,至明清而集大成。按照园林基址选择和开发方式的不同,中国古典园林可分为人工山水园和天然山水园两大类。人工山水园多指在平地上开凿水体,堆筑假山,配以花木,建筑营构,将天然山水风景缩移在小范围内,且以在城镇居  相似文献   

5.
假山是中国园林所特有的景观符号,是对自然山体景观的高度浓缩与再现。在古典园林中,常常作为庭院空间的主景,是园林景观创意表达的重要手段。本文结合扬州个园"春夏秋冬"四季的总体立意,从假山的选材、平面布局、立面造型、堆叠技法等方面对个园"四季假山"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出扬州个园假山"分峰叠石"的艺术特点,诠释假山叠石的文化创意和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6.
顾勤丰 《城市建筑》2013,(8):206-206
假山是古典园林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但许多古典园林假山的建造手段和技术早已失传,严重影响了我国古典园林中假山的传承和修缮。本文结合历史文献资料和实例考察,对古建筑中假山的研究进行了浅要研究。  相似文献   

7.
孙佳琪 《住区》2021,(3):135-139
中国古典园林中掇山是造景要素之一,逐渐发展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通过《红楼梦》中关于掇山的描写,结合同时期造园大师张南垣的掇山手法,以及同时期造园家计成的造园专著《园冶》,对大观园掇山的营造手法和意境营造进行梳理.大观园中的掇山主要有两处,一处是大门处障景的翠嶂和探景的曲径通幽处,另一处是园中部与花溆结合的萝岗石洞和...  相似文献   

8.
香山静宜园占有清代“三山五园”中的一山一园,位于北京西北郊西山东麓.是一座大型山地园。香山丘壑起伏.林木繁茂,其掇山景观具备清代皇家山地园林独特的一面.非常具有研究价值。香山静宜园现存勤政殿、带水屏山、璎珞岩、香山寺、雨香馆、松坞云庄、森玉笏、玉乳泉、唳霜皋、见心斋等十余处掇山景观。本文选取园内掇山景观较为突出的带水屏山、璎珞岩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测绘、拍照等手段,对其进行了多次实地调研。进而又在整理、总结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这两处掇山景观分别从历史沿革、园林布局和掇山技艺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与分析.最后形成一篇关于清代静宜园这两处掇山景观尽可能完备的研究总结。  相似文献   

9.
卜复鸣 《园林》2005,(5):9-9
耦园是苏州现存古典园林中保存最为完整的园林之一,其正宅居中,轿厅,大厅前的天井内白玉兰,桂花相配,东、西两园则各具特色。西花园以“织帘老屋”为主体建筑,前有太湖石假山一座,山体蜿蜒曲折,老树荫浓,葱以入画;屋后则有牡丹花台二座,花时繁香艳态,秀色可餐,令人忘饥。东园原为清初保宁太守陆锦的“涉园”,  相似文献   

10.
在以叠石胜的扬州选取个园作为代表,结合《园冶》、《闲情偶寄》等明清造园相关论著,从选石到掇山多方面研究个园中包括四季假山及小型石景、小品在内的叠石技艺。  相似文献   

11.
潘君亭  赵兵 《风景园林》2019,26(3):116-120
涧上草堂是明末清初苏州地区由明代遗民徐枋所构建的古典园林。明清易代之际,很多明朝文人士大夫不愿出仕新朝并自愿成为明遗民,成为清初一大特殊社会现象,对这一特殊群体所构建的园林进行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中国的古典园林史。通过分析画作与历史文献,对涧上草堂的原址、各园林要素以及园林后期的发展3个方面进行研究,得出草堂的平面想象图并概括涧上草堂的历史价值,力图推进在明末清初这一过渡时间段古典园林研究与发展的深度。  相似文献   

12.
严敏 《风景园林》2020,27(7):121-127
《环翠堂园景图》是一幅明代徽州长卷版画,清晰刻画出一座私家园林—坐隐园的全貌。以该版画为研究对象,以声景为研究视角,探寻传统园林绘画中的园林声景营造价值。通过画面观察结合诗文资料补充,提炼画卷中园林声景的声音要素,分析画卷中的坐隐园声景类型,总结画卷中传统园林"声色"风景营造在选址、时间维度、声景联想等方面的特征。研究得出:从传统园林绘画中可有效地提炼声景的构成要素,有助于深入理解传统园林的声景营造思想与特征,表明园林绘画在声景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写仿,指对已有作品进行模仿的创作手法,在我国古典园林修建过程中普遍存在。台湾古典园林的代表作品板 桥林家花园与苏州留园之间被认为有着写仿的关系。但现有文献论述尚未足以支撑这一观点。考虑古典园林的“历时” 属性,将两座园林放在特定历史时空节点审视,通过对历史文献的分析,还原与林家花园修建同时期的留园空间,再 从空间布局、游园节奏与节点设置等方面进行比对,得到更多两园紧密联系的有力的证据。证明板桥林家花园与留园 之间写仿关系的确实存在。将“历时性”视角引入古代园林研究,可以对全面理解园林空间提供有益的补充。  相似文献   

14.
戴文翼  顾凯 《中国园林》2021,37(4):139-144
弇山园是晚明的江南名园,以山景营造为重要特点。该园的主体建设延亘数年,3座不同时期营建的假山具有各异的叠山意象,分别可概括为壶中天地、山水再现和天然意趣,此三者均为园林叠山的重要主题。旨在通过对"三弇"的分析,揭示出此3种叠山意象在晚明江南园林中是如何借由具体营造实现的,这些意象的历史脉络又是如何发端、延续和变迁的,从而在传统叠山的意象与营造两者间架设桥梁。  相似文献   

15.
晚明时期的旅游活动极为兴盛,许多文人发展出了自己的“游道”思想并渗透到当时的园林营造中。其中地理学家王士性的游道思想与造园艺术的结合尤为独特。本文通过文献资料对白鸥庄进行了复原,分析其营造内容,总结其“集锦式”园林的空间特征与内涵,挖掘其造园手法与王士性独特旅游经历及观念的关联。  相似文献   

16.
古典园林是女性文化景观生发的重要场所,其中夫妻偕隐园更是具有丰富女性特质的园林类型。论文选取晚明江南山地园林的代表——寒山别业为考察对象,以历史文献和图像语境为基本研究途径,融合女性史、园林史、社会生活史等学科内容。通过对该园林中的两位女主人——陆卿子和文俶笔下的文字、画作结合园记、史志等文献进行提取,探讨了女性意识对园林营构的影响以及园林对女性生活实践的作用;揭示了晚明时期夫妻偕隐背景下女性文化景观呈现的特点,拓展了园林研究的维度。  相似文献   

17.
时建设 《中国园林》2003,19(5):16-18
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的古猗园,在众多的江南古典园林中独具魁力。园中的建筑形式多样,轩榭楼阁立体造型变化多姿。在有限的空间内构成不同的景点,产生相互关联和对比的艺术效果,居中可观景,观之能入画,具有很强的装饰性,营造了充满节奏和韵律的园林空间。  相似文献   

18.
晚明的清课之风盛行,清课活动和园林营造互相影响,都成为文人自我实现的手段。晚明文人费元禄提出“抗志绝俗,玩物采真”,并在其营建的甲秀园中践行自己的理念。本文通过对费元禄甲秀园的历史文献解读,分析甲秀园的选址与空间特征、园林中的清课活动、园林清课与园林空间的互动关系,探讨晚明隐居文人的园林活动形式以及清课所体现出的园居思想。  相似文献   

19.
北京地区牡丹专类园的植物景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牡丹专类园是集中收集和展示牡丹种质资源的场地,是北京地区春天重要的赏花景点。北京地区的牡丹栽植始于元代,发展至今已有14个牡丹专类园。对北京植物园牡丹园、景山公园牡丹园、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牡丹园、圆明园镂月开云景点、中山公园牡丹观赏区5个有代表性的牡丹园进行调研,绘制平面图,分析牡丹园的总体布局、牡丹的种植分布、牡丹品种应用,并运用SBE法筛选出7种美景度值较高的植物配置模式,为其他地区的牡丹园植物景观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胡永红 《中国园林》2006,22(7):50-55
专类园是一种强调专类植物展示和植物造景的园林形式,在植物园中处于重要地位。以世界上69个知名植物园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在专类园设置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它们的共性和特点。结果表明:在所调查的植物园中,专类园类型超过50种,其中,蔷薇园、岩石园、水景园、树木园、东方园、草本植物园、生态园等在植物园中比例超过40%。拟建的上海辰山植物园中专类园建设将以此为借鉴与参考,结合辰山的地理气候条件和与上海植物园错位发展的原则,拟设置30个专类植物园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