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硬核白内障患者98例(98眼),依据患者意愿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9例(49眼)。对照组采用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试验组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术后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裸眼视力、角膜散光度、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裸眼视力为0.1~0.3的比例、裸眼视力为0.4~0.8的比例较低,裸眼视力为0.8~1.0的比例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试验组角膜散光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核白内障患者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可提高裸眼视力,降低角膜散光度,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
吕先进 《系统医学》2023,(23):89-91+95
目的 探讨硬核白内障患者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泰兴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86例硬核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43)予常规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观察组(n=43)予以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术前、术后1个月两组视力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术后1周时,观察组视力水平分别为(0.52±0.14)、(0.67±0.19)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20、4.334,P<0.05)。术前、术后1 d、术后1周时两组患者角膜散光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 d与1周时角膜散光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率为4.65%低于对照组的20.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硬核白内障患者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的效果确切,可利于患者视力的快速恢复,并可改善角膜散光度,降低并发症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对老年白内障患者眼压及视力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白内障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治疗。比较两组视力恢复、眼压变化和并发症。结果术后3 d,对照组视力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个月两组患者视力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h、术后1 d,对照组眼压水平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d两组患者眼压水平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45.00%)高于观察组(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治疗老年白内障患者疗效确切,有利于患者眼压和视力恢复,并发症少,能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小梁切除术后硬核白内障透明角膜切口冷超乳摘除时角膜切口、散光和角膜内皮细胞数量及形态的影响.方法 对连续小梁切除术后Ⅳ级硬核白内障手术患者随机分组,试验组采用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冷超乳摘除,对照组采用透明角膜切口普通超声乳化技术.比较两组术后视力、角膜切口水肿、手术源性散光、角膜内皮细胞数量和形态改变.结果 两组术后视力恢复和手术源性散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切口水肿和角膜内皮细胞数量减少对照组高于试验组,角膜内皮六角形细胞比例试验组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透明角膜切口冷超乳摘除小梁切除术后硬核白内障对角膜损伤较小,手术安全性较高,是小梁切除术后硬核白内障手术摘除较为理想的术式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对老年白内障患者眼压及视力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白内障患者7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观察组患者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眼压、视力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眼压及视力变化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6、12、24 h,观察组患者眼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 h,两组患者眼压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观察组视力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视力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4.29%)低于对照组(3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可有效恢复老年白内障患者的视力,控制眼压升高,不良反应较少,治疗效果显著,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与超声乳化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的临床应用价值,观察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6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治疗单纯性白内障老年患者168例,共168眼,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4例。观察组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对照组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不同时期的平均视力、角膜平均散光值、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除术后3个月时角膜平均散光值与术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他时期平均视力及角膜平均散光值均与术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不同时期的平均视力、角膜平均散光值及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与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比较无显著差异,且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具有操作简单、价格低廉等优势,适合在临床上广泛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治疗白内障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50例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观察组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技术治疗,参照组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术治疗,对两组手术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术后视力恢复情况与参照组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两组术前角膜散光度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两组术后1、3个月角膜散光度与术前相比,均有显著差异,观察组术后1、3个月角膜散光度与参照组相比,相对更低(P0.05);两组术前眼压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术后24h眼压有所上升,且与参照组相比,相对更高(P0.05),但术后48h两组眼压均有所下降,且组间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率为4.00%,与参照组D的24.00%相比,相对更低(P0.05)。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技术治疗白内障效果理想,与超声乳化手术相比效果等同,但并发症较少,价格实惠,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18):3211-3213
目的分析使用不同透明角膜切口长度超声乳化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Phaco+IOL)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8年3月进行手术治疗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112例(132眼),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两组患者均采用Phaco+IOL手术治疗,对照组透明膜切口为2.2mm,观察组透明膜切口为2.8mm,术后随访患者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超声乳化和手术时间,记录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的视力情况和手术源性散光情况。记录在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Ⅳ级核超声乳化时间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其余级核超声乳化和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周、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的视力恢复情况及手术源性散光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8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2.2mm和2.8mm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能够在短时间内恢复患者的视力,均能够恢复较好的临床效果,2.8mm切口具有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预后较好,而对于硬核白内障患者,2.8mm角膜切口优于2.2mm切口。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透明角膜切口及巩膜隧道切口对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后角膜散光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采用超声乳化治疗、植入单焦点非Toric人工晶状体的白内障患者120例(146只眼),随机分为两组,透明角膜切口62例76只眼设为对照组,巩膜隧道切口58例70只眼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3天、1周、3个月角膜散光、中央角膜、切口周边角膜厚度及裸眼视力。结果术后3天,两组患者均出现散光度数和中央角膜厚度增加,但观察组的数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1周,观察组切口周边的角膜厚度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优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裸眼视力、角膜散光和角膜厚度基本稳定,观察组的角膜散光度数仍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巩膜隧道手术切口的超声乳化白内障患者,产生的术后角膜散光度数较低,更加稳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巩膜隧道小切口超声劈核后手法娩出核与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碎核治疗青光眼术后硬核白内障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将118例(130眼)青光眼术后硬核白内障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9例(65眼).A组采用巩膜隧道小切口超声劈核后手法娩出核治疗,B组采用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碎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视力情况、前房深度分级、前后眼压及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统计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视力、前房深度分级、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眼压无显著变化(P>0.05),两组间前房深度分级、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视力、眼压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2.3%,B组为26.2%,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采用巩膜隧道小切口超声劈核后手法娩出核与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碎核治疗青光眼术后硬核白内障疗效显著,安全性高,但前者在改善前房深度分级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