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3 毫秒
1.
包容性设计对老龄化社会公共空间营建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包容性设计指设计的产品或环境不受使用者年龄和能力的影响即可被使用,或与使用者共同努力消除社会、技术、政治和经济过程中的障碍的基础建设和设计.通过阐述英国“户外空间的包容性设计(I’DGO)”项目的研究现状、实践案例,探讨了包容性设计的产生背景,概念内涵和操作方法,进一步分析老年人身心条件、生活质量与户外环境之间的关系,总结出包容性设计在公共空间营建中的原则和设计方法.针对老龄化趋势所产生的新需求以及我国包容性设计的现状,提出应结合老年学的研究,倾听来自社会弱势、边缘群体的呼声,通过包容性设计的途径,提高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对弱势人群的包容程度,促进实现社会环境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2.
我国城市发生安全事件逐渐趋于常态化,并且损失也不断加大,非传统的城市安全隐患已成为严重的威胁,传统的园林防灾规划研究需要进行相应的变革.阐明开展基于城市安全的园林规划设计研究的必要性,提出"安全园林规划设计"的概念,并尝试探讨其基本内涵、内容构成和规划程序,初步建立包括城乡安全绿地系统规划、行政分区安全绿地系统规划、社区安全园林规划设计的安全园林规划设计编制体系框架,以期拓展解决城市安全的新思路,满足日益紧迫的城市安全建设要求.  相似文献   

3.
当下设计研究的方法论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湧 《风景园林》2011,(2):68-71
对"设计研究"进行了介绍,就其背景、概念、内容、发展历程和学术意义进行了综述.科学知识结构和知识生产模式发生变化促成设计学对科学范式研究方法论进行反思.依赖设计专长和设计思维的"设计学范式"研究方法论因此受到重视并得以发展.这种发展态势值得国内风景园林学的研究人员关注.  相似文献   

4.
随着风景园林设计对水文分析要求的提升,设计师 在设计实践中,往往存在着无法准确理解与应用水文学知识 的情况。在引入“空间机制”概念后,发现明晰景观空间(自 变量x )与景观功能(因变量y )之间的因果关系是解决该问题的 关键,而基于水文学知识的水文过程分析则是研究特定景观空 间与景观功能因果关系的有效途径,因此构建了“景观空间变 量-水文要素变量-景观功能变量”的分析框架。应用该框架, 将河流流速相关的水文学知识转译为设计语言,并分析河流流 速与河流廊道空间变量和景观功能变量之间如何相互影响,从 而提出不同功能目标导向下的河流廊道景观设计策略,并提 炼出水文学知识向风景园林设计语言转译及应用于实践的一 般途径。  相似文献   

5.
试图从风景园林的“再现性”出发,概述了风景园林走出“再现”,关注的重点从垂直向转变为水平向的历史发展过程.重视水平向的连续表面,强调的是部分之间的联系,理解其最好的方式是符号.“形态发生”的概念来源于生物学,通过对“形态发生”概念的理解,计算机智能化的阐述,描述了一种自下而上的风景园林设计方法.这样的设计方法将设计视为一个研究性的探索过程,运用规则或算法(符号)作为媒介,将计算机从“再现工具”转变为“生成”工具.  相似文献   

6.
浅析主题公园设计手法的发展趋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娜冬  段智君 《中国园林》2003,19(11):43-45
从设计手法的角度,通过对近些年世界主题公园的生成背景、发展历程的调查研究,分析探讨了主题公园设计手法的主流动态,指出了多学科间的协作和前沿技术概念的介入,已经引发了主题公园规划模式的重大变革。  相似文献   

7.
沈洁  刘亦凡 《风景园林》2023,30(9):105-113
【目的】当下新城市科学的兴起与发展,为城市公共空间更新设计方法研究提供了多学科技术支持。街道品质与人群活力的相关性可帮助识别街道的问题与潜力,进而指导街道公共空间更新设计。【方法】以上海市瑞金二路街道为例,结合实地调研,采集街景、兴趣点、位置服务等数据,对品质、活力涵盖的18项因子进行测度。基于多源数据测度结果,建立“街道空间品质”与“人群行为活力”评价矩阵,提出适用于中小街区尺度的街道公共空间更新设计方法。【结果】依据“品质-活力”评价矩阵的评分,将街道分为“高品质-高活力”“高品质-低活力”“低品质-高活力”和“低品质-低活力”4类画像,并相应提出细部优化、激活潜力、品质提升和整体改造4类规划设计路径。在每类中选取典型街道进行个案分析,通过街道综合评价雷达图直观解读街道状况,提出对应更新设计策略。【结论】通过建立街道“品质-活力”评价矩阵,贯通了设计研究与设计实践,为中小尺度街道公共空间更新设计提供了精细化的技术支持。该套设计研究方法能够应用于同等尺度的街道公共空间规划设计中。  相似文献   

8.
【目的】海岸带作为陆地和海洋交融的纽带空间,是人类活动和城市开发的热点地带。景观特征对于城市海岸带开发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海岸带在快速发展中面临景观趋同、地域特征丧失等诸多问题,亟须规划设计方法的更新。【方法】针对现有研究成果和海景特征识别方法存在的不足,引入时间深度概念,在深入挖掘海岸带景观的时间深度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时间深度特征的城市海岸带景观空间规划设计方法,并以厦门环东海域海岸带为例,阐释了四方面的具体内容和策略。【结果】在探讨时间深度概念介入海岸带景观空间规划设计的可行性基础上,提出了“摸底识别—空间再生产—系统建构—过程响应”的方法框架。【结论】这一方法通过对城市海岸带空间内涵和时间层积的充分挖掘和利用,能够在维度、尺度方面实现对既有方法的拓展,进而形成从场地分析到设计方法的思维贯通,同时在保留景观动态性、可持续发展和适应场地复杂性方面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在设计类专业的研究生培养中,教师和学生对于学位论文的选题和撰写形式一直感到困惑。基于设计研究的理论,探讨在风景园林学位论文撰写过程中,研究生应当如何"通过设计之研究"以及如何呈现研究成果。通过分析清华大学和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的相关学位论文,讨论适合风景园林设计方向的学位论文的研究程序和论文结构:1)研究的过程包括界定设计问题、提出理论假设、设计项目、定量和定性验证假设、总结与反思;2)论文的内容应体现"通过设计之研究"的各个环节,即绪论、设计问题、理论研究和案例研究、研究假设、设计方案、总结与反思。该研究为风景园林设计学位论文的写作提供了一个参考的框架。  相似文献   

10.
董楠楠  吴静  石鸿  任震 《风景园林》2019,26(7):107-112
当前国际前沿的屋顶绿化研究表明,屋顶绿化的城市能源和城市生态环境等环境综合效能越来越受重视。结合屋顶绿化全生命周期分析,提出基于环境效能的“预研究、深化设计、效能评估”的屋顶绿化研究性设计,并将此设计方法应用于实际案例Joy Garden屋顶花园中,对其进行风环境和日照模拟,初步设计出3种方案,从安全性、环境效益和全生命周期的角度评价并确定最佳方案,在此基础上进行基于环境效能的深化设计项目建成后的效能评估结果表明,案例屋顶花园在建筑节能、雨洪管理、改善城市热环境、增加城市生物多样性等提高环境效能方面均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作为研究的设计教学及其对中国建筑教育发展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大庆 《时代建筑》2007,2(3):14-19
设计教师的日常工作——设计教学——是不是可以被看作为一种学术研究的特殊方式?这个问题的解答取决于设计教学是不是具有发展设计观念和方法的潜能。我国建筑设计教学的发展在“布扎”之后正面临着一个教什么和怎么教的学术真空,其解决之道就在于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重新界定设计教学,把设计教学当作为设计研究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12.
建筑设计教学中生态环境设计理念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低年级建筑设计课程为研究对象,探讨如何使生态环境设计理念渗透到建筑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提倡树立全面的生态建筑设计观。  相似文献   

13.
二年级建筑教学在整个建筑教学体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笔者以二年级社区活动中心为例,通过"调研—分析—设计"三个环节,让学生在调查研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问题为切入点思考建筑、设计建筑,并关注影响建筑的环境、城市、社会人文因素,从而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正确的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4.
李云川 《山西建筑》2014,(26):18-19
对木结构的中国传统建筑及以石材为主的西方古代建筑进行了介绍,探讨了两种建筑的形式,并从文化内涵、世界观的角度入手,深入分析了中西方建筑在设计思维上的差异,指出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要注重文化传统和设计思维的传承,以营造出更具特色的建筑形式。  相似文献   

15.
当代建筑装饰设计及手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建筑装饰的概念,探讨了装饰的作用,研究了当代建筑装饰的设计及手法,提出了楼地面、墙面和顶面装饰等的共同要求及其具体功能要求,以完善建筑装饰设计、提高住宅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6.
近10年国外建筑学教学与教学研究蓬勃发展,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利用文献计量软件探究建筑学教育主要概况、研究热点与发展阶段。近年来国外建筑学教育研究整体趋势从初步设计转向设计研究、工程实践、知识体系、利用技术与科学手段教学。领域热点主要集中在工作室设计课、理论课、数字技术课程的创新与发展,重视思维能力、跨学科、可持续性、实践等教学理念,关注认知分类、学生兴趣、项目导向、通信技术等教学方法,以及多元化的教学评估。通过国外研究热点分析以及结合国内建筑学高等教育窘境,在建筑学教学改革方面,基于设计与理论课程、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创新,以设计课程为轴线,融通符合时代需求的多专业、技术性、实践化的综合知识;在建筑学教学研究方面,构建以学生为课程主体的教学模式,让学习成果补给课题研究,此外建筑学高校教师应以学科“本体”研究为内核,形成交叉学科研究体系。国内新工科背景下建立良性的教学与研究供给关系可作为建筑学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与手段。通过对国外近10年建筑学教育相关文献进行分类梳理与热点追踪,希望为国内当前建筑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7.
语言是建筑学研究和建筑设计中广泛用到的一个概念,不同的建筑学学术讨论中的“语言”有着不同的涵义,近年来国内建筑学界对语言的使用频繁,但关大多还是停留在语言概念的表面,对语言本质和语言学的借鉴尚显不足。旨在从历史文献研究出发,梳理建筑学理论历史中与语言结合的不同方式,并对此进行批判性的分析,以汲取语言这一学术领域对建筑学研究的借鉴价值。基于不同研究对语言认识的差异,将语言—建筑学研究分为三类:语言在其中分别作为一种类比对象、一套规则和一种结构系统,据此分别向语言学作了溯源与理论性分析。对语言—建筑学的理论体系进行了总结性梳理,重新讨论了语言之于建筑研究的意义,立足当下提出了交叉融合的借鉴思路。  相似文献   

18.
陈瑜  付悦 《华中建筑》2009,27(12):197-198
清晰的抗震设计概念可以消除建筑的薄弱环节,提高整体建筑的综合抗震性能。建筑学专业学生的结构和力学概念比较薄弱,在建筑抗震要求日益提高的今天,如何达到建筑抗震技术和艺术的结合值得探讨。该文通过实际教学中从近年地震灾害实例分析、借助计算软件直观显示建筑变形、教学方法的改革等方面进行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对建筑教育三个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讨论了建筑教育中存在的三个问题:建筑与美术的关系,个案研究的教学方法, 以及教学、研究与社会实践的关 系。在对这三个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重新定义建筑学的基础,建筑设计作为研究计划,赋予建筑设计批判性,重 新限定教学与实践的关系。进而,建立起“双向”的建筑学教学结构。  相似文献   

20.
王益 《华中建筑》2007,25(1):32-34
绿色建筑本土化的研究是一项长期与动态的系统工作,对于我们这样一个绿色设计刚刚起步的国家,探索一种适合自身发展的绿色本土化设计策略尤为重要.绿色设计本身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强调因地制宜和因时制宜,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经济发展,生活水平与社会习俗都存在巨大差异,所以在中国推行绿色建筑、必须考虑不同时间段和特定地区的具体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