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干燥方法对苦瓜降糖成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探讨不同干燥方式对苦瓜降糖成分含量的影响,为苦瓜保健食品生产提供一种较为理想的干燥方式。采用双缩脲法测定苦瓜多肽含量、苯酚-硫酸法测定苦瓜多糖含量、分光光度法测定苦瓜皂苷含量。结果表明:冷冻干燥的苦瓜颜色最好,主要降糖成分破坏较少;微波干燥的苦瓜颜色最差,且降糖成分破坏较多;真空干燥苦瓜所需时间较长,与热风干燥相比,苦瓜降糖成分破坏较多且颜色较差。60 ℃热风干燥8 h的苦瓜品质较好,主要降糖成分皂苷含量为(2.31±0.11)%,与冷冻干燥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多糖含量为(7.43±0.04)%,显著高于冷冻干燥的苦瓜,多肽含量为(0.11±0.06)%,显著低于冷冻干燥的苦瓜。同时通过体外实验可知,干燥后的苦瓜粉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热风干燥法能较好地保存苦瓜的降糖成分,适宜用于苦瓜加工过程的干燥。  相似文献   

2.
为比较不同干燥方式对毛酸浆粉性质的影响,分别采用喷雾干燥、真空冷冻干燥、真空干燥和热风干燥4种干燥方式对毛酸浆进行干燥制粉。结果表明,真空冷冻干燥毛酸浆粉的堆积密度最小,为0.24 g/m L;维生素C含量最高,达到54.6 mg/100 g,略低于原果的维生素C含量63 mg/100 g;且色泽最优,b*值最高,最接近毛酸浆本身的黄色;真空冷冻干燥粉和喷雾干燥粉的流动性基本相同;喷雾干燥毛酸浆粉的溶解性最佳;热风干燥和真空干燥毛酸浆粉的各项物理性质和营养成分均较差。综合比较,真空冷冻干燥毛酸浆粉的性质最优,更适合用于生产毛酸浆干燥粉。  相似文献   

3.
干燥方式对苦瓜茶感官品质及挥发性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干燥方式对苦瓜茶感官品质、色泽、水浸出速率和浸出物含量以及主要挥发性物质的种类及含量的影响,为筛选苦瓜茶适宜加工方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感官评分、色差值、水浸出速率和浸出物含量为评价指标,通过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PME/GC/MS)方法对苦瓜茶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比较真空冷冻干燥、日晒干燥、热泵干燥、热风干燥、微波干燥和真空干燥共6种干燥方式对苦瓜茶感官品质及挥发性物质的影响。结果:各干燥方式的苦瓜茶感官评分从高到低依次为热风、微波、真空、真空冷冻、日晒和热泵干燥。真空冷冻干燥苦瓜茶水浸出速率最快,浸出物含量最低。真空干燥浸出速率慢,浸出物含量高。从6种干燥方式的苦瓜茶挥发性物质中共检出119种,其中共同检出3种,分别为2-己烯醛、(E,E)-2,4-庚二烯醛、苯乙醛,是苦瓜茶的主要挥发性物质。真空冷冻干燥苦瓜茶挥发性物质种类最多,热泵干燥最少。真空干燥挥发性物质的种类和组成含量与其它方式相比有较大差异。热风、日晒和微波干燥挥发性物质组成较为相似。结论:干燥方式对苦瓜茶感官品质及挥发性物质种类及含量影响较大。综合比较后热风干燥苦瓜茶感官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4.
不同干燥方式对杨梅果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比较不同干燥方式所得杨梅果粉的水分含量、溶解性、流动性、色泽、香气成分、VC含量、花色苷含量和总酚含量,研究真空干燥、真空冷冻干燥和热风-微波联合干燥3种干燥方式分别对杨梅果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真空冷冻干燥所得杨梅果粉水分含量(3.68%)最低,溶解性(57.68%)、流动性(34.25°)和色泽(a*值为24.48)最好,干燥后杨梅的特征香气成分损失最少,VC、花色苷和总酚含量(分别为103.51、122.81、144.59 mg/100 g)最高;其次是热风-微波联合干燥;真空干燥效果最差。综合考虑杨梅果粉的品质、干燥效率和成本,热风-微波联合干燥适宜在杨梅果粉加工产业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干燥工艺对苦瓜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热风干燥、真空干燥、冷冻干燥和喷雾干燥工艺加工生产苦瓜粉,并就这4种工艺对苦瓜粉品质的影响进行了比较,以确定工艺生产时最佳的工艺和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6.
干燥方法对富硒金银花品质特性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热风、蒸后热风、红外、微波、真空冷冻5种干燥方式对山东博山富硒金银花进行干燥,并比较不同干燥方式对金银花感官品质、溶出物量、营养成分、活性成分和硒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感官品质方面,真空冷冻干燥和蒸后热风干燥金银花无明显卷缩,色泽保持好,热风和红外干燥感官品质差;在营养成分方面,真空冷冻干燥明显高于其他干燥方式,其次是蒸后热风干燥;在活性成分方面,微波干燥技术最优,其次是真空冷冻干燥和蒸后热风干燥;在硒含量(以干重计)方面,真空冷冻干燥样品硒含量最高为0.25μg/g;其次是蒸后热风后干燥和红外干燥,分别为0.19、0.18μg/g,微波干燥和烘干所得样品硒含量最低,均为0.17μg/g。  相似文献   

7.
以新鲜白玉菇为原料,通过测定其营养成分、色泽、复水比、感官评定、质构测定以及微观结构测定,研究热风变温干燥,真空冷冻干燥,红外恒温干燥3种干燥方式对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热风变温干燥组和红外恒温干燥组,真空冷冻干燥组的白玉菇样品样品营养成分最高,蛋白质和多糖含量分别为221.16mg/g和74.25mg/g。同时,真空冷冻干燥组的复水比、色泽、感官评定和质构特性最好,电镜结果表明真空冷冻干燥组的样品组织结构完整性最好。综合比较,真空冷冻干燥是3种干燥方式中最理想的干燥方式。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热风干燥、变温压差干燥、喷雾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4种干燥方式所得淮山全粉的物理特性和营养成分进行分析测定,研究了不同干燥方式对淮山全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物理特性方面:变温压差干燥、喷雾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淮山全粉色泽好,而热风干燥褐变严重;真空冷冻干燥淮山全粉的堆积密度显著低于其他干燥方式;喷雾干燥淮山全粉的吸水性显著低于其他干燥方式,溶解度显著高于其他干燥方式,且颗粒特征较好。在营养成分方面:4种淮山全粉的营养成分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热风干燥淮山全粉的维生素B1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干燥方式;喷雾干燥淮山全粉的蛋白质、氨基酸和尿囊素含量均较高;说明喷雾干燥淮山全粉的营养成分损失较小。喷雾干燥法干燥淮山全粉品质较好,且所需干燥时间短,生产效率高、成本低。  相似文献   

9.
不同干燥方式对葛根全粉抗氧化性能和香气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琼  刘奕  吴庆园  蒋和体 《食品科学》2017,38(6):202-208
以葛根为原料,研究热风干燥、冷冻干燥、真空干燥对葛根全粉的基本成分、抗氧化性能和香气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干燥方式下葛根全粉的淀粉、粗蛋白、粗脂肪等基本成分含量差异显著(P0.05),冷冻干燥葛根全粉中总黄酮和总酚含量分别为2.46 g/100 g和1.37 g/100 g,显著高于其他2种干燥方式(P0.05);冷冻干燥所得葛根全粉的自由基清除力、还原力和金属离子螯合能力最高,而热风干燥所得产品的抗氧化能力最低。运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对鲜葛根和3种干燥方式葛根全粉的香气物质进行分析,鲜葛根、热风干燥、真空干燥和冷冻干燥全粉各自鉴定出43、68、66种和64种挥发性香气成分。真空干燥和冷冻干燥对于鲜葛根中的香气成分有更好的保留和增加效果,并且减少了部分对风味有反作用的物质。  相似文献   

10.
以新鲜蓝莓为原料,运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研究了热风干燥、真空干燥、真空冷冻干燥和微波-热风联合干燥4种干燥方式对蓝莓全粉香气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蓝莓鲜样的香气成分以醇类和醛类为主,分别占总香气成分的26.42%和45.96%。与蓝莓鲜样相比,热风干燥全粉香气成分损失最多;真空冷冻干燥全粉醛类物质保留较少,其峰面积为2.22×107AU;微波-热风联合干燥全粉酮类物质损失较大,其峰面积为7.96×106AU;真空干燥全粉对醇类、醛类和酮类物质有更好的保留效果,其峰面积分别为7.83×107、7.24×107、4.83×107AU。综合香气成分和色泽考虑,真空干燥优于其它三种干燥方式,为蓝莓全粉加工方法的优选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对比分析热泵干燥、微波干燥、真空冷冻干燥三种干燥方式对桑叶粉色泽、粉体特性、氨基酸组分及挥发性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真空冷冻干燥L*、b*最大,a*最小;微波干燥润湿性、持水力和持油力最差,溶解性和堆积密度最强;真空冷冻干燥桑叶粉润湿性、吸湿性、持水力和持油力最强,堆积密度最小;微波干燥桑叶粉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以及必需...  相似文献   

12.
张艳荣  吕呈蔚  刘通  甄佳美 《食品科学》2016,37(10):116-121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别对鲜姬松茸、热风恒温干燥、微波干燥、真空冷冻干燥3 种不同干燥方式的姬松茸中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鲜姬松茸、热风恒温干燥、微波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分别检测出20、50、43 种及22 种挥发性风味成分。热风恒温干燥新生成了醇、醛、酮、酚、醚类物质,对姬松茸风味的改良和增香具有一定作用;微波干燥生成醛类物质较多,使干燥后的姬松茸具有特殊的肉桂香气和类似苦杏仁的香味;真空冷冻干燥处理的姬松茸与鲜姬松茸在整体风味成分上较为接近,说明真空冷冻干燥方式能够较好的保持姬松茸原有风味。  相似文献   

13.
通过热风干燥、真空干燥、真空冷冻干燥和挤压膨化4种工艺加工固体饮料,并测定其理化特性和活性成分。结果表明,真空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制得的固体饮料色泽较好,挤压膨化制得的固体饮料溶解性、吸湿性、黏度都高于其他几种工艺,但是热风工艺的全粉得率最高,真空冷冻干燥加工制得的固体饮料的活性成分(总黄酮和总生物碱)损失较少。综合看来,真空冷冻干燥加工制得的固体饮料品质最好,其次是使用真空干燥和挤压膨化方法的,热风干燥制得的固体饮料品质最差。  相似文献   

14.
Bitter gourd (Momordica charantia), a commonly consumed vegetable in South Asia, eastern‐South Asia, China, Japan, Korea peninsula, Caribbean Sea isles etc., is used as an adjunct in the management of diabetes mellitus. In this study, in order to find the effective ways of producing bitter gourd freeze‐dried powder, the concentrated juice of bitter gourd was produced through enzymatic process (EP), ultra filtration (UF), reverse osmosis and vacuum concentration technology.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otal saponins, total sugar and pH value in bitter gourd juice were almost unchanged after EP and after UF (P ≥ 0.05). However, UF decreased the turbidity and improved transmittance of juice (P < 0.05). When compared with the vacuum concentration alone, the combined process of reverse osmosis followed by vacuum concentration had 3.33 folds of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1.725 times of vitamin C content in concentrated juice. With freeze‐drying microscope system, the eutectic point of the freeze‐dried product of bitter gourd juice was detected to be ?37.5 °C, which was important to optimise lyophilisation parameters. The freeze‐drying microscope system was more accurate than the conventional electric resistance method in detecting the eutectic point of freeze‐dried product.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干燥方式对黄花菜粉挥发性的影响,采用电子鼻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自然干燥、热风干燥、真空冷冻干燥和喷雾干燥制得的黄花菜粉样品进行挥发性成分分析,并进一步对这4?种干样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4?种干燥方式共检测出68?种挥发性物质,分别检测到41(自然干燥)、41(热风干燥)、35?种(真空冷冻干燥)和26?种(喷雾干燥)。其中真空冷冻干燥的总挥发成分最高为56.36?μg/kg,主成分分析与线性判别分析可以良好区分不同干燥方式,从提高挥发性风味物质的角度出发,热风干燥可以得到风味较好的黄花菜粉,本研究为今后黄花菜粉的利用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不同干燥方式对枣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变温压差膨化干燥、真空干燥、热风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4 种干燥方式所得枣粉的物理特性和营养成分的分析测定,研究不同干燥方式对枣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物理特性方面:真空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枣粉呈现较好色泽,真空冷冻干燥枣粉溶解性差于其他3 种枣粉,吸湿性无明显差异,变温压差膨化干燥和热风干燥枣粉复水性较好,真空冷冻干燥枣粉的粒径和堆积密度最小;在营养成分方面:4 种枣粉的营养成分较鲜样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变温压差膨化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枣粉的还原糖和总糖含量相对较高,真空干燥枣粉总酸含量最高,真空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枣粉的VC和黄酮含量较高,真空冷冻干燥和变温压差膨化干燥枣粉的环磷酸腺苷含量稍高于其他两种。枣粉的综合评分结果显示,真空冷冻干燥枣粉品质最佳,其次是真空干燥枣粉和变温压差膨化干燥枣粉,热风干燥枣粉品质最差。真空冷冻干燥和真空干燥生产成本高,变温压差膨化干燥枣粉品质较好,且所需干燥时间短,生产效率高、成本低,适宜在枣粉加工产业推广。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干燥方式对点柄粘盖牛肝菌鲜味影响,分析经自然干燥、热风干燥、真空干燥、真空冷冻干燥后样品中非挥发性成分,用等鲜量值及电子舌味觉值评价其鲜味。结果表明:热风干燥菌管鲜味氨基酸(18.49?mg/g)和等鲜量值(113.18?g/100?g)、菌盖鲜味氨基酸(15.11?mg/g)、菌柄等鲜量值(27.66?g/100?g)均最高(P<0.05);真空干燥菌管、菌柄可溶性糖(26.35%、23.25%),菌柄鲜味氨基酸(10.04?mg/g),菌管、菌盖、菌柄鲜味核苷酸(3.63、3.06、2.84?mg/g),菌盖等鲜量值(39.51?g/100?g)均最高(P<0.05);真空冷冻干燥菌盖可溶性糖(30.29%),甜味、无味氨基酸总量(16.90、16.23?mg/g),菌柄甜味氨基酸总量(16.74?mg/g),菌管苦味氨基酸总量(27.66?mg/g)均最高(P<0.05);自然干燥菌盖鲜味味觉值(11.46)、苦味氨基酸总量(21.13?mg/g),菌柄苦味、无味氨基酸总量(37.48、17.44?mg/g)均最高(P<0.05)。故在点柄粘盖牛肝菌鲜味剂等深加工中,对菌管及菌柄热风干燥适宜,菌盖真空干燥适宜。?  相似文献   

18.
以苦瓜为主要原料,经护色、预煮、打浆、调配、均质、灭菌、浓缩、喷雾干燥制成了低热量、具有保健功能的苦瓜粉,并得出了该产品的最佳工艺生产条件和控制参数。  相似文献   

19.
番茄喷雾干燥及真空冷冻干燥制粉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宏新  李宏  刘晓阳 《食品科学》2007,28(5):100-103
以番茄粉的番茄红素含量和粉体特性为指标,研究比较了番茄的喷雾及真空冷冻干燥制粉工艺。真空冷冻干燥法的番茄红素保存率高;而喷雾干燥则更适于工业化生产,优化的工艺条件:进口热风温度160℃,出口热风温度80±2℃,待喷雾物料干物质含量12%,进料温度55℃,离心雾化器转速28000r/m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