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在前人关于中日古典园林比较的各种论述基础之上,探讨了日本园林借鉴中国古典园林比较成功的特殊条件,以及今天中国借鉴西方现代景观所面临的特殊情况,并进一步探索了日本园林对中国园林的成功借鉴与发展对中国景观现代化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邓佳  傅娅 《山西建筑》2022,(8):155-160
杜甫草堂是极具代表性的巴蜀古典园林,其造园思想与艺术水平值得研究探讨.利用空间句法软件对杜甫草堂的视域范围进行分析,以视域最大直径、视域直径方差、视域面积、圆度、游离度5个视域变量为例,在其可行层即游览路径上均布视点,对其可视范围的园林空间进行量化分析.使得本来"虚无"的空间变成具体的可研究对象,使得空间能够被转化为精...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过程中,唐代园林在性质和功能上均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其中白居易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试图通过对白居易《池上篇》和《庐山草堂记》两篇章的分析,来阐述他的造园思想及其园林空间意象。  相似文献   

4.
“蓬莱”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景观元素,在日本古典园林中受到了高度的重视。日本现存的“蓬莱式庭园”就有三十余座。但是,目前对日本古典园林中蓬莱景素的研究还停留在造园技法、表现形式等方面,并没有涉及园林中蓬莱景素的溯源以及借鉴中国的历史发展流变过程研究。因此,本文以配置有蓬莱景素的历代日本古典园林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文献调查、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对日本古典园林中的蓬莱景素进行文献与案例的历史梳理,探讨每一历史阶段中,日本古典园林对蓬莱借鉴活动的关键词,填补这一研究空白。  相似文献   

5.
上海与苏州古典园林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园林历史悠久,在造园艺术上取得了很高成就.但长期以来,关于上海古典园林的研究成果却相对较少.从上海城市历史、造园历史、造园者身份、造园艺术等诸方面对上海古典园林进行评述,并列举实例将其与苏州园林进行比较.苏州古典园林代表了江南古典园林最高成就,并且与上海古典园林有较深的渊源.希望通过两者间的比较研究,对上海古典园林有进一步的认识理,发掘出其应有的价值,并对上海当代的园林设计以及古典文化传承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万江 《四川建筑》2001,21(Z1):57-59
中国古典园林发展至今已有千年历史,而建筑现象学研究的展开却是在本世纪70年代,从时间差异上讲,这二者之间很难说有什么联系,然而在体味与感受过中国古典园林空间之后,在展阅建筑现象学的种种,却不难看出,一个作为刚刚兴起的建筑理论,一个作为久经年代的建筑成就,建筑现象学所提出的场所与场所精神、建筑知觉以及体验的方法和建筑与环境、人与环境的关系等等都无形中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得以印证.这或许对我们换一种角度来观察园林以及从中发现一些适应于现代生活的设计方法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9)
中国的古典园林与西方国家不同,在东方这颗璀璨明珠上更具有一番风味,让众多游人叹为观止,更多的是,中国园林是凝聚中国智慧的结晶。当然,我国的游客在观赏的时候,能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更好地欣赏中国园林的别具一格。基于此,本文主要对中国的古典园林的艺术设计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更加深刻地去了解古典园林的艺术设计,同时,也为众多的研究中国古典园林的研究者和当今时代需要进行古典园林的设计者提供更多的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8.
以中国古典园林理水为例,梳理中国古典园林理水智慧所体现的生态观,结合景观格局理论对古典园林理水的生态功能进行了简要分析,初步研究发现:(1)古典园林理水的生态观体现在水的选址、水形设计以及周边配置各个方面;(2)古典园林水系的整体观展现了不同水体斑块在空间布局和连接上的景观格局特征,对生物的迁徙繁衍和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3)借助景观格局指数可对中国古典园林理水中水系的连接度、曲度、廊道宽度等进行量化比对分析。基于景观格局理论的中国古典园林理水研究,一方面有助于古典园林的生态功能分析,另一方面有助于中国特色的生态园林建设,并为中国古典园林生态智慧的进一步量化研究和中国园林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杜甫草堂的景观艺术,从景观美学特征、景观审美要素及园林景观要素三个方向阐述了杜甫草堂之美,指出杜甫草堂体现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特质。  相似文献   

10.
徐维波  韦峰 《建筑师》2009,(4):77-84
唐宋时期在整个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过程中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是中国古典园林风格发生转型的重要时期。本文通过对“山”、“水”这两个重要的园林构成要素的分析.提出园林的基本模式这一概念,并以此为切入点,对唐宋时期私家园林的环境模式进行分析、研究,对其变迁轨迹进行初步的梳理,揭示其内在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1.
中国山水画的构图与中国古典园林的游线、视线存在着必然的联系。本文尝试探索古典园林游园流线与山水画册页呈现方式之间的联系,研究古典园林游线组织和空间转折手法及重要景观节点的画面构成方式。在对苏州古典园林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通过上述方法对所调研的古典园林的游线进行横向比较和分析,得出了不同园林游线的特征及评价。  相似文献   

12.
苏州古典园林是传统文化景观中的重要类型,是中国江南地区地域性文化的体现与载体。苏州古典园林空间造景手法丰富、诗画意境突出,形成了特殊的园林景观空间设计语汇、空间关系和空间组合序列等图式语言体系,对苏州古典园林设计文化传承和发展以及新中式景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对苏州古典园林图式语言框架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苏州拙政园典型景观空间的挖掘,并重点选取拙政园东南庭院空间为重点,从景观空间要素的嵌套结构和特征出发,解读苏州古典园林的设计语汇、句法和语法特征,初步探讨苏州古典园林空间图式语言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3.
北宋园林正处于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重要时期,上承隋唐,下启明清。文章以该时期著名山水画《千里江山图》为研究样本,探寻其所反映出的宋代艺术家对山水画造景的审美倾向,并以此为基础,对该时期的园林意境营造进行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4.
关于古典园林的传承与发展是今人十分熟悉的话题,但现实中不是将两者都弄得似是而非,就是将彼此相互对立。原因在于传统文化继承上的缺失和西方强势文化的影响,不少人其实并不清楚什么才是古典园林的要旨,甚至于以为只要在设计中放置几座传统建筑就是传承。本文将以松风馆——一座业已破败的传统建筑而设计建造的园林为例,介绍针对特殊的环境与遗存所作的思考,进而探讨古典园林的传承与发展问题,以期实现古典园林艺术与现代生活环境的真正融合。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植物造景对于文化意境的营造、审美情趣的传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瞻园作为南京古典园林的代表,建于明朝,后经刘敦桢先生主持修复,其植物造景手法集合了刘敦桢先生对苏州古典园林的认识与研究,具有宝贵的研究价值。文章通过对南京瞻园的植物配置进行观察和研究,寻找不同情境下瞻园的布植手法,并进行归纳总结,以对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造景手法进行具象的初步探索,为后期中国古典园林建设以及古典园林修复的植物造景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传统文化意象深刻影响着中国古典园林的创作,其中“桃源”意象是被古典园林反复再现的典型意象。“桃源”意象以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所描绘的桃源景象为起源,其所蕴含的田园思想、隐逸情怀成为中国文人理想园居的典范,对中国古典园林的营造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通过对“桃源”这一典型文化意象的研究,以圆明园武陵春色、留园缘溪行两处园林景观为例,探讨古典园林中“桃源”意象的表达,解读其在选址、布局及造景要素组织中所呈现出的设计思想以及园林意境创造手法的异同,从而为中国园林意象论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传统文化意象深刻影响着中国古典园林的创作,其中"桃源"意象是被古典园林反复再现的典型意象。"桃源"意象以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所描绘的桃源景象为起源,其所蕴含的田园思想、隐逸情怀成为中国文人理想园居的典范,对中国古典园林的营造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通过对"桃源"这一典型文化意象的研究,以圆明园武陵春色、留园缘溪行两处园林景观为例,探讨古典园林中"桃源"意象的表达,解读其在选址、布局及造景要素组织中所呈现出的设计思想以及园林意境创造手法的异同,从而为中国园林意象论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园林艺术与文学联系密切。中国古典园林之所以能在世界园林中成为一绝,这与中国浓厚的文学底蕴有很大的关系。本文通过概述园林与文学的发展过程以及相互间为最终实现艺术目的进行的融合运用,试图阐述两者的不可分割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王娜 《山西建筑》2009,35(2):349-351
对中国古典园林进行了简单介绍,分析了中国古典园林的本质特征,通过苏州园林,研究了中国古典园林的继承和发展,提出了中国园林走向世界的方式,指出中国古典园林进军世界的改革应与全球化战略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20.
文章对中国自然式古典园林及17世纪西欧的规则式古典园林的设计恩想进行对比。通过对两者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社会环境、艺术、哲学等因素的分析,寻找中国古典园林及西欧古典园林的设计思想的根源、发展动力及园林本身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据此解析东西方古典园林设计形态、思想上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