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了解决由于OpenStack的负载分发不均衡而引发的存储性能下降、资源利用率降低、I/O响应时长增加等问题,提出对加权最小连接调度算法进行改进. 通过对对象存储的负载均衡调度算法研究,利用存储节点的CPU、内存、硬盘、I/O资源利用率信息,并结合节点任务请求连接数,计算存储节点负载能力、性能和权值. 负载均衡器根据每个存储节点的权值大小判断任务分发方向. 经实验证明改进的负载均衡调度算法能够解决存储读写性能下降的问题,提升数据吞吐率、存储读写性能和系统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传统的物理集群系统无法灵活应对大型互联网应用的问题,提出一种云环境下虚拟机集群的综合负载均衡机制。该方法首先定期地采集集群中虚拟机节点的CPU、内存、连接数、响应时间,以及所在物理主机的负载状况等指标信息,然后加权计算节点的综合负载并得出其权值,最后通过调度器进行任务请求的合理分配,从而解决了传统集群系统负载不均且不能适应多变的网络环境等诸多问题。实验结果表明,与加权轮询法(WRR)和加权最少连接法(WLC)调度方案相比,该机制能够在并发量较大时维持较低的响应时间,并能够根据集群中综合负载的状态实时地增加或减少虚拟机数量,通常在5s之内达到整体集群的负载均衡。  相似文献   

3.
传统经典作业度算法在集群应用中实现简单、执行效率高,但在异构集群环境下由于缺乏在线节点运行状态动态反馈能力和负载均衡能力,降低了计算资源利用率和系统吞吐率.为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在异构集群环境下基于主机性能度量的作业负载均衡调度算法,该算法通过收集集群中在线节点的状态信息和作业响应时间遴选出可信节点集合,计算出各可信节点的HPM值,利用负载均衡运算规则生成候选的作业分配节点集合,最终按照预先设计的优先原则把不同作业分配至各计算节点,并更新各节点运行状态.实验结果表明,在异构集群环境下调度同类型作业时,该算法在总完成时间和负载均衡性能等指标上均优于传统经典算法.  相似文献   

4.
随着电商网站用户规模不断增长,高并发问题成为在搭建大规模电商网站系统时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通过负载均衡算法来实现Web服务集群中各节点均衡负载是解决高并发的手段之一.然而,目前通用的负载均衡算法都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动态自适应权重轮询随机负载均衡算法(Dynamic Adaptive Weight Round-Robin Random Load-Balancing,DAWRRRLB),该算法考虑到影响Web服务集群中服务器节点性能的多重因素,根据节点在运行过程中的实时负载情况动态的改变集群中节点的负载性能,并结合改进的Pick-K算法对权重轮询负载均衡算法进行优化,始终保证性能最优的服务器节点在提供服务.通过多次实验对比,改进的DAWRRRLB算法可以有效的提高负载均衡效率.  相似文献   

5.
面向数据的体系架构(DOA)为海量异构数据流通共享提供了新的有效解决方案。而数据注册中心(DRC)作为DOA的核心部件,它的访问性能尤为关键。针对高并发访问带来的DRC集群服务过载问题,采用Nginx反向代理负载均衡技术处理高并发访问。对Nginx的负载策略进行分析优化,提出一种由动态配置、负载收集、算法调度组成的动态负载均衡策略,并在负载调度模块对Nginx加权最小连接调度算法(WLC)进行改进,通过自适应权值不断调度下一个周期内性能最优的节点来处理请求。通过高并发性能测试验证了所提出的负载均衡策略在DRC集群中能更有效处理大流量的访问需求,提高集群的资源利用率和缩短请求响应时间。  相似文献   

6.
面对移动视频用户大量的并发视频请求,为了解决流媒体集群节点负载反馈不及时、节点选择不精确、节点负载过重而导致用户满意度下降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动态反馈负载均衡算法。综合考虑静态和动态负载因子衡量各节点服务性能和当前负载,使用层析分析法计算负载权值向量;同时计算负载权值和引入容余负载,并对容余负载进行修正,使其更加精确地描述集群负载情况,改善了传统动态反馈负载均衡算法中请求数突增造成的负载倾斜。实验结果表明,算法实现了多节点负载动态平衡,提高了节点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7.
龚梅  王鹏  吴跃 《计算机应用》2007,27(11):2662-2665
随着服务器集群系统大量应用于各中小企业的信息系统中,传统均衡算法一方面由于局限性达不到企业的要求,另一方面大部分中小型企业也无法承受昂贵的硬件负载均衡器费用,本文提出了一种集群系统的透明动态反馈负载均衡算法(TDLBA)。该算法充分考虑集群系统中多种资源(CPU、内存、I/O和网络带宽等),采用双机热备份负载均衡器,服务器节点周期动态反馈方法,同时引入一个负载冗余以动态调整节点负载分配,从而达到尽量简化负载均衡器的任务分配算法、最大限度满足系统最大吞吐率和提高系统响应时间的目标。测试表明,该算法有效的提高了系统服务性能,且优于静态分配算法和Pick-KX算法。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决集群NAS网络存储中的负载不均衡问题,设计基于Mini2440的负载均衡器,阐述其硬件与软件设计模型.综合考虑集群结点之间的计算能力与作业预计的处理时间,采用动态的预测总时间算法来降低作业的响应时间.实验结果表明,该负载均衡器不仅显著减少了作业的平均响应时间,而且具有成本低、智能性、负载能力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Swarm是一种对集群中Docker镜像和容器进行管理的工具,其在计算节点权值时可能会得到若干个相同权值的节点.现有的Swarm调度策略只是将这些节点随机分配,由于相同权值节点的资源负载情况并不相同,所以将会造成节点负载不均衡.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动态调度算法对Swarm调度策略进行优化.通过实验,证明增加动态调度算法能够使集群中节点负载更加均衡,同时提高集群的整体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10.
分析影响集群系统性能的关键因素,提出在Linux下架设负载均衡系统,获取集群系统关键性能参数,加权计算真实服务器的负载。根据服务器负载由负载均衡器动态分配连接请求,使集群达到负载均衡。使用不同的客户端进行测试,分析比较不同测试软件的测试结果,为改进集群系统的负载均衡性能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1.
云计算中统计复用是其显著特点,通过使用虚拟化技术可以提高物理资源利用率。针对云虚拟机集群需要考虑资源利用的负载均衡问题,面向OpenStack云平台,提出基于软件定义网络(SDN)的反饱和分组负载均衡(ASGS)方法。云主机按权值分配到不同的分组,SDN控制器利用探针根据不同分组周期性获取云主机负载。当请求到来时,均衡器以每组云主机平均权值为概率,随机选择一组,并在组内通过轮询选择一台合适的后端。为避免某台后端出现突发请求利用资源过多造成的云主机宕机现象,对较高权值的云主机预先加上一个参数,增高权值,使其处于高负载状态,让其接收更少的请求。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使各云主机不管请求量如何变化,随着时间的变化集群中云主机的资源利用率的标准方差比随机和轮询波动更小,更趋近于0,使得云主机集群的负载更均衡。  相似文献   

12.
针对云环境下的应用系统规模越来越庞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扩展性较好的数据库服务器扩展模型。该模型架构分为三个层次:逻辑SQL处理层、DA和CP层、物理数据库层。采用了读/写分离策略、数据库复制、负载均衡策略、服务器群集策略等技术,提出基于虚拟节点的加权一致性哈希负载均衡算法,根据物理节点的性能权值计算分配的虚拟节点数。通过仿真实验表明,该模型在负载均衡的性能上具有优势,在数据库层具有较好的扩展性。  相似文献   

13.
集群技术为Web服务带来了新的解决方案,其核心思想是负载均衡策略.在分析已有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内容分类的集群负载均衡算法.该算法通过对用户请求分类后均匀地分配给各节点服务器,以使每个节点服务器得到的各类请求量大致相同.同时算法引入了一个反馈环节,通过负载权值的等效变换和进入临界状态后的动态权值调整来防止节点负...  相似文献   

14.
作为新一代的大数据计算引擎,Flink得到了广泛应用。Flink在云环境下进行容器化部署时,其默认任务调度算法不能感知节点的资源信息,导致即时调整负载和自主均衡能力较差,而主流的容器编排工具虽然提供了管理容器的可能性,却也未能结合Flink特点解决平衡资源利用的同时降低容器组内的通信开销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开展研究,提出了一种面向云环境的Flink负载均衡策略FLBS,综合考虑了Flink集群中算子的分布特点和容器间通信机制,以节点间通信开销和均衡负载作为评估标准。实验结果表明,与Flink默认调度策略相比,FLBS能够有效提高计算效率,提升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15.
随着过去几十年互联网服务的指数增长,各大网站的访问量急剧上升。海量的用户请求使得热门网站的网络请求率可能在几秒钟内大规模增加。一旦服务器承受不住这样的高并发请求,由此带来的网络拥塞和延迟会极大地影响用户体验。负载均衡是高可用网络基础架构的关键组件,通过在后端引入一个负载均衡器,将工作负载分布到多个服务器来缓解海量并发请求对服务器造成的巨大压力,提高后端服务器和数据库的性能以及可靠性。而Nginx作为一款高性能的HTTP和反向代理服务器,正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实践中。文中将分析Nginx服务器负载均衡的体系架构,研究默认的加权轮询算法,并提出一种改进后的动态负载均衡算法,实时收集负载信息,重新计算并分配权值。通过实验测试,对比不同算法下的负载均衡性能,改进后的算法能有效提高服务器集群的性能。  相似文献   

16.
王浩  罗宇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6,38(10):1974-1979
在云计算系统中为了实现负载均衡和资源的高效利用,需要在虚拟机粒度上对云计算系统进行调度,通过热迁移技术将虚拟机从高负载物理节点迁移到低负载物理节点。把负载预测技术和虚拟机动态调度技术相结合,提出了LFS算法,通过虚拟机历史负载数据对虚拟机未来的负载变化情况进行预测,然后根据预测结果对虚拟机进行调度,能够有效地避免云计算系统中高负载物理节点出现,实现负载均衡,提高资源使用率。  相似文献   

17.
随着虚拟化技术和云计算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性能计算应用运行在云计算资源上.在基于虚拟化技术的高性能计算云系统中,高性能计算应用运行在多个虚拟机之中,这些虚拟机可能放置在不同的物理节点上.若多个通信密集型作业的虚拟机放置在相同的物理节点上,虚拟机之间将竞争物理节点的网络Ⅰ/O资源,如果虚拟机对网络Ⅰ/O资源的需求超过物理节点的网络Ⅰ/O带宽上限,将严重影响通信密集型作业的计算性能.针对虚拟机对网络Ⅰ/O资源的竞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网络Ⅰ/O负载均衡的虚拟机放置算法NLPA,该算法采用网络Ⅰ/O负载均衡策略来减少虚拟机对网络Ⅰ/O资源的竞争.实验表明,与贪心算法进行比较,对于同样的高性能计算作业测试集,NLPA算法在完成作业的计算时间、系统中的网络Ⅰ/O负载吞吐率、网络Ⅰ/O负载均衡3个方面均有更好的表现.  相似文献   

18.
基于预测机制的分级负载均衡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服务器集群负载分配不均的问题,根据用户访问的请求类型,综合考虑用户历史请求引起的负载增量和服务器节点性能,提出了基于预测机制的分级负载均衡算法。负载均衡节点根据用户访问的请求类型建立一次指数平滑预测模型,对相应请求类型引起的负载进行预测,并将预测负载划分为低负载、正常负载、重负载等三个负载等级,根据负载等级对用户请求进行调度,从而实现负载均衡。使用OPNET仿真软件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提高负载均衡效率,有较好的负载均衡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