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婴幼儿鼻泪管阻塞引起的慢性泪囊炎是眼科常见病,部分新生儿在胎儿期鼻泪管下端开口处的Hasner膜未及时被吸收[1] 造成先天泪道阻塞,泪液及小囊分泌物潴留引起慢性泪囊炎.  相似文献   

2.
蔡举红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9):2504-2504
新生儿泪囊炎是以慢性泪囊炎为多见。主要为鼻泪管下端先天残留瓣膜阻塞所致,也可由于结膜炎性分泌物阻塞鼻泪管。我科自2003年6月起采用泪道探通治疗新生儿泪囊炎,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泪囊炎主要以慢性泪囊炎多见,主要为鼻泪管下端先天残膜阻塞所致,也可由于结膜炎炎性分泌物堵塞鼻泪管所致,极少部分为鼻泪管骨性狭窄或鼻部畸形引起.一般在出生后数日或数周,家属发现患儿泪溢或内眦部有分泌物而就诊,常易被误诊为结膜炎,检查压迫泪囊即可有黏液脓性分泌物溢出即可确诊.[1]目前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的方法很多,多少主张先保守治疗,如滴抗生素眼药水,挤压按摩泪囊等治疗,但大部分患儿疗效欠佳,宜良县人民医院近5a来新生儿泪囊炎采用结膜囊冲洗配合泪囊按摩,泪道加压冲洗及泪道探通术治疗共43例,随访观察3a疗效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婴幼儿泪囊炎是眼科门诊常见病,原因是鼻泪管的下端被先天性残膜封闭或鼻泪管的管腔被上皮细胞残屑阻塞,也有的是先天性膜闭,泪液潴留于泪囊,细菌繁殖等亦引起慢性泪囊炎,主要表现为双眼发红、流泪、溢泪或分泌物多,常被误诊为  相似文献   

5.
硬膜外麻醉导管探通泪道治疗新生儿泪囊炎13例报告张建平(宁国县河沥医院眼科242300)新生儿泪囊炎又称先天性泪囊炎,较为常见,是发育过程中鼻泪管下端有先天性膜阻塞继发感染所致。对反复按摩和加压冲洗无效的患儿一般采用探通的方法,而传统采用的金属探子探...  相似文献   

6.
婴幼儿泪道阻塞并慢性泪囊炎多因鼻泪管下端鼻腔开口处被先天性膜组织封闭所致,少数原因是先天性鼻泪管狭窄或堵塞,其主要症状为溢泪和脓性分泌物,常规治疗方法为滴眼药、泪囊区按摩和泪道冲洗等,但效果欠佳。我院门诊眼科从2003年1月至2009年12月,对576例婴幼儿636只患眼行泪道探通术治疗及护理,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慢性泪囊炎是眼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生于鼻泪管阻塞或狭窄后泪道排泄功能丧失,泪液及分泌物长期积滞泪囊,使之炎症发生.一般多发生于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  相似文献   

8.
王云 《泰山医学院学报》2008,29(10):849-850
先天性泪囊炎多因先天性鼻泪管下端Hasner瓣膜未穿孔或上皮碎屑组织阻塞,患眼常有流泪、溢脓等症状,是婴幼儿常见的眼病之一。又称新生儿泪囊炎。我院于2004年至2008年1月采用综合疗法治疗新生儿泪囊炎120例156眼,效果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马波 《基层医学论坛》2013,(36):4840-4841
慢性泪囊炎为最常见的眼科疾病之一,患者常有持续性溢泪、溢脓,且有泪囊炎急性发作、角膜感染等并发症出现。该病好发于成年及老年人,且女性较易发病,其临床表现以溢泪为主要病状,挤压泪囊区可见黏脓性分泌物自滑小点溢出,长此以往,易导致鼻泪管阻塞。  相似文献   

10.
鼻泪管阻塞是形成婴幼儿泪囊炎的主要原因,主要为鼻泪管下端发育不全,没有完全“管道化”,或者留有膜状物阻塞,也可由于结膜炎性分泌物阻塞鼻泪管所致。为探讨婴幼儿泪囊炎的治疗方法,将1999年12月-2003年12月在我院门诊初诊,且随诊至泪溢症状消失半年以上的婴幼儿262例(267服)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泪道浚通术治疗慢性泪囊炎5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泪囊炎是眼科常见病,多见于成人或老人,女多于男.鼻泪管阻塞为其直接病因.鼻泪管探通、插管、泪囊鼻腔吻合术是治疗的传统方法,但因操作复杂,患者痛苦大,为眼科医师所共认.我院自2001年2月以来应用高频电鼻泪管浚通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收到满意的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52例、56眼.其中男19例,女33例,年龄22-67岁.病程最以短半年,最长35年.56眼泪道冲洗均不通畅,并有粘液脓性分泌物外溢.泪囊鼻腔吻合术失败者5眼,一般慢性泪囊炎51眼,随访3月至10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慢性泪囊炎是眼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多继发于鼻泪管狭窄或阻塞。由于泪液滞留于泪囊之内,易伴发细菌感染。近年来,随着对该病研究的深入,在慢性泪囊炎病理学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较大进展。作者对鼻泪管阻塞或狭窄的相关因素、慢性泪囊炎与鼻泪管阻塞或狭窄的关系、慢性泪囊炎的鼻泪管和泪囊组织病理学特征及诊断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及目前有待解决的问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先天性泪道阻塞又名新生儿泪囊炎。一般认为:本病系鼻泪管下端的薄膜在新生儿生后残存,长期潴留于管道内的泪液刺激管腔粘膜引起泪囊炎。少数病例可因鼻泪管的骨部狭窄所致。现将笔者从1985年8月到1987年8月两年中所遇40例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14.
泪道阻塞是眼科的一种常见病,包括上、下泪小管阻塞,泪总管阻塞,鼻泪管阻塞和慢性泪囊炎等.临床表现为泪溢或流脓,分泌物增多,给患者身心带来痛苦,同时,慢性泪囊炎为潜伏感染灶,易造成角膜溃疡或眼内炎等.我院自2003年1月至2006年8月采用WZC--Ⅲ型泪道治疗仪进行泪道内高频电灼联合眼用甲基纤维素灌注,治疗泪道阻塞患者78例83眼,围手术期采取相应护理措施,保证手术的成功率.现将其治疗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慢性泪囊炎为眼科常见病,其原因是由于鼻泪管狭窄、阻塞,导致泪液在泪囊内滞留,伴发细菌感染而引起。与沙眼、泪道外伤、鼻中隔偏曲、鼻息肉、鼻腔肿瘤、下鼻甲肥大、鼻腔手术等因素有关。主要表现为溢泪、压迫泪囊(眼角区)有粘液脓性分泌物自泪小点流出、泪道冲洗不通或有脓性分泌物冲出、泪囊造影显示鼻泪管阻塞。  相似文献   

16.
谢华英 《浙江医学》2004,26(11):833-834
先天性泪道狭窄或阻塞,尤其是由鼻泪管阻塞引起的新生儿泪囊炎是小儿眼科门诊的常见病,约有6%足月婴儿鼻泪管阻塞[1].笔者收集了2000年12月至2002年5月在本院门诊就诊的先天性泪道阻塞患儿371例(423眼),对其治疗方法及结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刘宏 《中原医刊》2005,32(14):48-49
泪囊炎是新生儿期常见的多发性眼科疾患,由于鼻泪管下端开口处上皮残屑堵塞,致使鼻泪管不通,泪液和细菌积存在泪囊中,引起泪囊炎。现将我院2002年12月~2003年11月间来门诊就医,经细菌学培养阳性的241例病例资料进行病原学分析。  相似文献   

18.
泪道起始部管径窄细,位置表浅,并与结膜囊比邻相通,容易受到炎症、外伤的影响而发生阻塞。鼻泪管下端也是一个解剖学狭窄段,易受鼻腔病变的影响出现阻塞。慢性泪囊炎多继发于鼻泪管狭窄,因泪液滞留于泪囊内,伴发细菌感染引起。常表现为溢泪、溢脓。常用的治疗方法有冲洗、探通、泪道激光等治疗,效果不理想,易复发。我院眼科近年开展人工鼻泪管植入术治疗泪道阻塞泪囊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陈健 《右江医学》2009,37(1):75-76
慢性泪囊炎为泪囊病变中最常见者,多数是继发于鼻泪管狭窄或阻塞,因而其治疗唯一的途径是解除鼻泪管的狭窄或阻塞。以往通常由眼科医师行鼻外径路泪囊鼻腔造口术,但遗留面部瘢痕,影响患者外观。我科采用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治疗儿童慢性泪囊炎鼻泪管阻塞,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泪道阻塞是眼科的一种常见病,包括上、下泪小管阻塞,泪总管阻塞,鼻泪管阻塞和慢性泪囊炎等,临床表现为泪溢或流脓、分泌物增多,给患者身心带来痛苦,同时,慢性泪囊炎作为潜伏感染灶,易造成角膜溃疡或眼内炎等。目前治疗此类疾病的方法很多,有泪道探通、挂线、插管、泪囊鼻腔吻合术及Nd:YAG激光疏通术等,前三种方式因效果差现较少用,后两种方式应用较多。从1999年至2003年,我们治疗194例(213眼)泪道阻塞患者,就其治疗效果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