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应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前支撑结构,进行以减轻质量为主要目标的综合优化。首先对前支撑结构进行最危险工况下的静力学分析和模态分析,并结合两种分析的结果,综合探讨结构的优化改进意见。再对结构进行拓扑优化分析,提出并建立最终的造型结构,并建立其参数化模型。最后,对该模型进行多目标的尺寸优化,获得最佳优化结果。  相似文献   

2.
基于遗传算法,引入无固定初始网格的载荷路径法对某机翼前缘进行拓扑结构优化,并对结果进行ANSYS仿真.在相同条件下使用初始网格固定的基结构法对同一问题进行拓扑结构优化.通过对两种方法优化所得的柔性结构变形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说明载荷路径法用于柔性机构拓扑优化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将基于变密度法的拓扑优化技术引入到弹鼓式供弹系统的结构设计中,主要针对弹鼓系统重量及转动惯量影响较大的隔板等零部件进行优化。通过对隔板进行拓扑优化来提高结构的刚度,减少结构的重量。最后对优化后的结构进行刚度分析,得出优化后结构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现有的拓扑优化方法对所指定的设计域内的变量进行全局拓扑优化,从而导致对大型构件拓扑优化时局部区域最佳拓扑结构分布信息丢失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局部结构特性扩散映射的全局拓扑优化方法。该方法首先对设计域内的局部区域进行拓扑优化,得到设计域内局部的优化信息,然后对得到的局部区域优化信息进行整合,得到全局整体的拓扑结构。通过与现有的商业软件ANSYS Workbench和全局优化方法做实验对比,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优化方法相较于现有的优化方法具有两个优点:第一,所提出的拓扑优化方法可以较好的保留在设计域的局部拓扑结构信息;第二,所提出的拓扑优化方法可以对优化的结构进行尺寸控制。  相似文献   

5.
陈博  闫恒  张建荣  杨健 《机械制造》2021,59(8):21-24
柔轮是谐波减速器的核心部件,同时也是由于应力集中而最容易失效的部件.针对某型谐波减速器筒形柔轮齿圈局部应力集中问题,对筒形柔轮进行结构优化,并进行有限元分析,对比工作状态下结构优化前长筒柔轮和结构优化后短筒柔轮的等效应力.分析结果表明,通过结构优化,筒形柔轮的轴向长度大大缩小,最大应力值明显减小.对结构优化后的筒形柔轮进行结构参数分析,进而选择最优的结构参数.  相似文献   

6.
机床床身结构的有限元分析与优化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利用有限元法对机床床身进行静、动态分析,并使用渐进结构优化算法对床身结构进行基于基频约束和刚度约束的拓扑优化,为ESO方法在机床大件结构拓扑优化中的应用做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7.
刘会议  黄府 《机械》2013,(11):35-38,45
分析特大型龙门吊主梁的结构形式,基于等强度的设计理念,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主梁结构优化方法;建立主梁结构优化的数学模型,以结构重量最小作为优化目标,对主梁进行结构优化,输出优化结果;对优化后的主梁进行有限元建模,添加约束与多工况载荷,分析主梁的挠度与应力值情况;对有限元分析结果进行分析,验证优化的正确性,为主梁结构进一步优化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崔培  王纪会  李彪 《机械制造》2009,47(10):36-38
介绍了对沉耦架结构分析的意义,基于ANSYS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对其进行模态分析。计算得出第1阶固有频率在工作频带内。利用软件的优化功能,对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对比优化前后的分析结果。验证结构优化设计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李海军  罗静  龚姣 《机械》2014,(7):60-63
结构拓扑优化作为现在迅速发展的结构化设计的一个分支,已得到广泛应用。基于渐进结构优化(ESO)方法,结合灰色理论中的专家群体评估法,得到一种新的处理多目标优化的方法。首先使用线性加权法对一平面简支梁进行优化分析得到三组拓扑结构。然后运用该新方法对同一算例进行优化得到三组拓扑结构。并将最终拓扑结构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10.
以重型球形蜗杆砂轮磨齿机立柱为研究对象,以应变能最小和1阶固有频率最大为目标,以体积分数为约束,对重型立柱结构进行拓扑优化,得到复杂载荷下材料的最佳分布。结合结构仿生优化和尺寸优化对立柱内部复杂结构进行优化。优化前后立柱的静动态性能指标的对比结果表明:立柱的静动态性能显著提升,内部复杂结构的仿生轻量化和尺寸最佳得以实现,从而验证了综合优化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起升机构是起重机中用来将货物提升或下放的最重要的装置,其工作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整台起重机的工作效率和稳定性。首先简述了传统起升机构的两种形式即平行式和同轴式的结构布置方式,以及它们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能够克服传统结构方式中电机转矩大、重量大、能耗大的一种新型起升机构的布置方案。然后介绍了其特点以及采用这种新型起升机构对提高起重机整体性能的影响,新型起升机构的介绍对起重机的结构创新与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2010年7月工信部首次发布了步距规的国家标准《JB/T10977-2010》。2010年9月国家质监局又发布了步距规校准规范《JJF1258-2010》。本文针对这一新产品的结构材料与使用中存在的测量范围小、受温度限制等缺陷进行了深入分析与研究,总结出克服缺点的方法,开拓了步距规的使用范围,并通过温度补偿值提高了检测精度。对机床检测机构与数控机床制造和使用单位均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详细分析了Betz理论和Schm itz理论的优势和不足,给出了对旋式水平轴风力机设计流程,设计了小型双转子对旋式风力机,结合三维数值分析手段对所设计的风力机进行了设计工况的流动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Schm itz理论相对合理,但仍然存在缺陷,依据该理论所计算的翼型根部安装角过大;(2)双转子对旋式风力机在工程上是可实现的,本文所设计的风力机基本达到设计目标,下游风轮输出功率大于上游风轮;(3)设计工况下所设计的双转子对旋风力机两排叶片吸力面没有出现分离,压力梯度控制合理,均工作于比较理想的气动状态下。  相似文献   

14.
高速转子系统振动控制技术评述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高速转子系统在正常工作过程中必须通过临界转速,此时由于不平衡质量的作用,转子系统会产生共振,导致强烈的振动。降低系统支承刚度以降低临界转速、增大支承阻尼,以减小振幅,这些措施可以抑制系统通过临界转速时的振动幅值和外传力。在振动被动控制技术中,常用弹性支承和挤压油膜阻尼器、金属橡胶减振器、高聚物复合材料减振结构等,降低系统支承刚度,增大支承阻尼,以减小系统振动;在主动控制技术中,通过主动控制挤压油膜阻尼器的参数,改变支承的刚度和阻尼的大小,以控制系统的振动;以及采用形状记忆合金调节器、电磁阻尼器、压电调器等装置,来主动控制系统的振动。目前控制技术仍存在装置结构复杂、性能不稳定等问题,采用粘弹阻尼复合材料与滚动轴承钢外圈复合结构的一体化滚动轴承,足一种有发展前途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李枫  刘彩玉 《润滑与密封》2005,(4):177-177,206
综合考虑游梁式抽油机常规光杆密封装置存在的不能中心调偏、密封圈更换不便、防喷系统结构复杂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密封装置的设计方案,该新型结构不但克服了常规光杆密封装置的缺点,而且大大提高了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6.
刀具轨迹验证问题一直是数控加工技术的难点,基于Web的数控加工仿真还面临精确性与实时性之间的矛盾。提出并实现了多分支广义表结构,介绍了采用VRML语言的ElevationGrid结点定义毛坯网格模型的一般方法,以及这一方法的缺陷;提出并定义了多分支广义表数据结构,构造了多分支广义表结构的数据类型和相应的递归循环算法。与普通广义表相比,多分支广义表主要有动态深度、自适应规模等优点。构造了VRML超集和远程数控通信机制。通过进行基于Web的仿真试验表明:采用多分支广义表表达的工件模型,与静态精度建模方法相比,有较好的实时仿真效果。  相似文献   

17.
操作机器人控制的多智能体方法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基于模型的控制方法应用于复杂机器人控制遇到很多困难,最近十几年,很多学者利用多智能体(Multi-Agent)技术构建基于行为的操作机器人控制系统,取得的满意的效果。介绍了基于多智能体方法的操作机器人控制原理,对国内外基于多智能体的操作机器人控制算法和与之对应的控制系统结构、运行平台和多智能体交互模型等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对多智能体方法用于操作机器人控制的优势和不足进行了总结,最后探讨了多智能体方法在操作机器人控制系统中应用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针对传统的分散技术存在着分散不均匀、效率低、成本高、分散系统不稳定等缺点,提出了循环式多级超声波分散的原理,在分析循环式多级超声波分散机结构和要求的基础上,研制了循环式多级超声波分散机,对压电换能器、变幅杆和分散工具头组成的声学系统进行了有限元分析。使用循环式多级超声波分散机进行了柴油掺水乳化、重油均质化等实验。结果表明,循环式多级超声波分散机结构合理、性能优良,达到了预定分散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桥式抓斗卸船机的小车结构形式对整机技术性能有重要的影响。钢丝绳牵引式常用的有主辅小车牵引式、机械差动四卷筒牵引式、电差动四卷筒牵引式3种主要形式,其各有优劣,其中主辅小车牵引式已被证明技术上较为可靠,而电差动四卷筒牵引式虽然解决了机械差动减速器的非标问题,但由于其电控复杂,目前缺少维护和管理经验。  相似文献   

20.
因水与矿物油的理化特性有较大差别,水液压元件大多无法直接套用油压元件的结构。该文对国内外几种常见的水液压换向阀结构及其优缺点进行了对比分析,探讨了各种结构型式换向阀的适用场合,对水液压换向阀的选择和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