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儿茶素对小鼠造血祖细胞的刺激增殖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儿茶素对小鼠造血祖细胞增殖作用.方法:通过造血祖细胞培养观察儿茶素对小鼠CFU-E、BFU-E、CFU-GM、CFU-Meg生长的作用.结果:加入儿茶素工作液后,CFU-GM、CFU-E、BFU-E、CFU-Meg集落数均明显升高.至100 nag·L-1时,各系造血祖细胞集落数均增加至最高,与未加儿茶素的实验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儿茶素可明显促进小鼠造血祖细胞(CFU-GM、CFU-E、BFU-E、CFU-Meg)的增殖,并可与造血生长因子起协同效应,具有明显的造血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将尿毒症未透析患者血清与小鼠骨髓细胞进行培养,分析尿毒症患者对小鼠骨髓红系爆式形成单位和红系集落形成单位生长的影响,初步探讨红细胞生成抑制因子是否存在.方法 选择12例尿毒症肾性贫血未经透析患者为实验组,其中男5例,女7例,平均年龄(50±12)岁.另选12例正常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将实验组、对照组血清分别稀释成不同终浓度(0%用等量堵养液代替血清,1.25%、2.5%、5.0%),采用甲基纤维素细胞培养方法与小鼠骨髓细胞进行培养,观察两组不同浓度血清对小鼠骨髓CFU-E、BFU-E集落生长的影响.结果 实验组中,与对照组相比,各浓度血清共同培养的小鼠骨髓红系造血祖细胞CFU-E和BFU-E的集落数均明显减少,且随血清浓度的增加,小鼠骨髓红系造血祖细胞CFU-E和BFU-E的集落数逐渐减少,各浓度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相同浓度时,与实验组患者血清共同培养的小鼠骨髓红系造血祖细胞CFU-E和BFU-E的集落数较与正常对照组血清共同培养的CFU-E和BFU-E集落数明显减少,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尿毒症患者血清中存在红细胞生成抑制因子,其对红系造血祖细胞的抑制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黄芪和当归的主要活性成分配伍对骨髓抑制小鼠模型的促造血作用。方法对芪归1∶1配伍提取物测定5种主要活性成分阿魏酸、芒柄花素、黄芪甲苷、毛蕊异黄酮、毛蕊异黄酮苷含量,以确定配伍剂量。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和各给药组。空白对照组给予溶剂灌胃7 d;模型组同上灌胃,于d 3腹腔注射环磷酰胺,连续3 d;各药物组灌胃给药,同上造模。检测外周血象、血清造血生长因子(HGF)含量、造血祖细胞集落数。结果芪归配伍提取物和活性成分配伍均可明显增加外周血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小板数(Pt)、血红蛋白(HGB)含量和骨髓造血组织面积,明显增加血清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促血小板生成素(TPO)、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含量和骨髓粒-单核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GM)、巨核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MK)、红系集落形成单位(CFU-E)和爆式红系集落形成单位(BFU-E)数,两者作用相近。各成分中,阿魏酸可促进WBC和骨髓造血组织面积的恢复;5种成分均可促进RBC和HGB的恢复;阿魏酸和黄芪甲苷可促进Pt的恢复。5个成分均可升高TPO含量;阿魏酸和毛蕊异黄酮可升高GM-CSF含量;阿魏酸、毛蕊异黄酮和毛蕊异黄酮苷可升高EPO含量。除黄芪甲苷外,其它4种成分均可使CFU-GM增加;5种活性成分均可增加CFU-MK、CFU-E;仅阿魏酸可增加BFU-E。结论黄芪当归配伍发挥补血作用的主要药效物质是以上5种活性成分,这些活性成分配伍对促进造血可发挥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4.
鸡血藤活性成份对造血祖细胞增殖的调控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从中药鸡血藤Spatholobus suberectus Dunn中提取的几种单体(SS8、SS9、SS12、SS17)对骨髓抑制小鼠造血祖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通过造血祖细胞培养观察几种单体对骨髓抑制小鼠CFU-E、BFU-E、CFU-GM、CFU-Meg生长的作用.结果中药鸡血藤中各单体的含药血清可刺激骨髓抑制小鼠CFU-E、BFU-E、CFU-GM、CFU-Meg的生长,与空白血清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从中药鸡血藤中提取的几种单体对骨髓抑制小鼠造血祖细胞的增殖有刺激活性,可缓解其造血祖细胞内源性增殖缺陷,其中以SS8的活性最强.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五加双参片对再障小鼠骨髓造血细胞的刺激增殖作用。方法 用苯及辐射损伤获得再障动物模型,采用半固体集落培养(CFU-GM、CFU-E、BFU-E)和液体培养(MTT)观察五加双参片对再障小鼠骨髓造血细胞增的影响。结果 对苯及辐射所致再障小鼠,五加双参片4、5g/kg灌胃给药,可提高CFU-GM、CFU-E、BFU-E的产率;MTT法结果显示,五加双参片对射线损伤的小鼠骨髓具有刺激造血的作用。结论 五加双参片可防治再障,其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6.
鸡血藤单体化合物对造血祖细胞增殖的调控作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研究从中药鸡血藤(spatholobus suberectus dunn,SSD)中提取的9个单体化合物对骨髓抑制小鼠造血祖细胞增殖的影响,明确鸡血藤补血活血作用的主要物质基础。方法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通过造血祖细胞培养观察9个化合物对骨髓抑制小鼠CFU-E、BFU-E、CFU-GM、CFU-Meg生长的作用。结果腹腔注射鸡血藤各单体后的含药血清对骨髓抑制小鼠造血祖细胞的生长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各单体化合物(除焦性粘液酸、芒柄花苷外)含药血清均可刺激CFU-GM的生长(P<0.01);儿茶素、没食子儿茶素、丁香酸、表儿茶素的含药血清对CFU-E、BFU-E和CFU-Meg的刺激增殖作用与对照组比较亦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从中药鸡血藤中提取的单体化合物可刺激骨髓抑制小鼠造血祖细胞的增殖,缓解其造血祖细胞内源性增殖缺陷,其中儿茶素的刺激增殖活性相对最强,可能是鸡血藤补血活血的主要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重组人血清白蛋白-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融合蛋白(GW003)对造血细胞的动员作用。方法 7只健康成年恒河猴单次皮下注射GW003 150μg/kg,分别于给药前后不同时间检测外周血细胞数和进行造血细胞集落培养。结果 GW003对健康成年恒河猴造血祖细胞、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未成熟粒细胞及单核细胞均有明显的动员作用,给药后18 h呈现高峰。注射GW003后10 h,外周血粒-巨噬系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GM)、混合系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Mix)、巨核系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MK)数分别增至药前的1.8、1.9、1.4倍,红系爆式形成单位(BFU-E)和红系集落形成单位(CFU-E)数则增至1.7和1.5倍。结论 GW003对正常猴外周血干/祖细胞(PBS/PC)有明显动员作用,有望成为一种新的、高效的造血细胞动员剂。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青蒿琥酯(artesunate,AS)对小鼠骨髓造血干/祖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取小鼠骨髓干细胞进行体外液体或半固体定向培养并加入不同浓度的AS,光镜下计数半固体培养的红系集落形成单位(CFU-E)与红系爆式集落形成单位(BFU-E)数量,流式细胞术检测液体定向培养的细胞凋亡和线粒体膜电位变化,同时进行DNAladder凝胶电泳实验。结果:AS可显著抑制CFU-E与BFU-E集落的生成(P<0.05)并具有一定的量效关系;DNAladder凝胶电泳结果显示0.01~1.30mmol/L的AS可明显诱导细胞凋亡,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晚期凋亡/死亡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线粒体膜电位的下降程度也与AS浓度正相关(r=0.546,P=0.018)。结论:AS对小鼠骨髓造血干/祖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小剂量AS可诱导小鼠骨髓造血干/祖细胞发生凋亡,大剂量可直接引起细胞坏死。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探讨抗衰片对电离辐射损伤后小鼠造血重建的调控影响。方法 9~10 周龄雄性 C57BL/6 小鼠随机分为照射对照组、 低剂量组、 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 每组 10 只。后 3 个剂量组分别按 0.75、 1.5、 3.0 g/kg 体质量灌服抗衰片水溶液, 照射对照组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 1 次/d, 连续给药 11 d。第 4 天对 4 组小鼠进行 6.0 Gy 137 Cs-γ射线单次全身照射。照射后第 8 天, 观察小鼠内源性脾结节 (即脾集落形成单位, CFU-S)、 小鼠骨髓粒-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 (CFU-GM) 和骨髓成纤维细胞集落形成单位 (CFU-F) 的生成情况。同时, 体外扩增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 与正常供体小鼠的造血干细胞 (HSC) 进行二维共培养 (2D CFU-GM), 通过 2D CFU-GM 检测辐射损伤后药物作用的 MSC 促进 HSC 的增殖能力。结果 与照射对照组相比, 3 个剂量组的 CFU-GM 数目显著增多, 中剂量组及高剂量组 CFU-S、 CFU-F、 2D CFU-GM 增殖能力显著提高 (均 P<0.05)。结论 抗衰片可以促进电离辐射损伤后小鼠造血系统重建。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慢性肾衰竭(CRF)贫血骨髓祖细胞的影响,探讨CRF血液系统改变及EPO治疗机制.方法 对20例CRF贫血采用国产济脉欣(EPO)3000~6000 U,皮下注射,每周3次,于治疗前及连续治疗12周后在髂后上棘同一部位行骨髓穿刺抽取等量骨髓液,观察EPO治疗前后血常规和骨髓祖细胞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白细胞及血小板升高,而血清肌酐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骨髓红系造血祖细胞(CFU-E)、粒-单系祖细胞(CFU-GM)、成纤维祖细胞(CFU-F)集落数较治疗前均明显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骨髓CFU-F集落产率与CFU-E和CFU-GM集落产率呈正相关(r=0.32,r=0.49,P<0.05).结论 EPO治疗CRF贫血可使骨髓造血微环境恢复,保护造血干细胞,并恢复其自我复制、增殖与分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化疗所致骨髓抑制的改善作用。方法 1 体内实验:将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环磷酰胺(Cy)所致骨髓抑制模型对照组(ip给予生理盐水)以及模型+NAC 30,90和270 mg·kg-1组,每天1次,连续10 d。给药第4天一次性ip给予Cy 380 mg·kg-1制备骨髓抑制小鼠模型。造模后第1,2,3,4和7天,鼠尾静脉取血20 μl检测外周血像,同时取一侧股骨骨髓,检测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数目;造模后第1天,检测BM-MNC凋亡和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2 体外实验:C57BL/6j小鼠一次性ip给予Cy 380 mg·kg-1后第3天,取BM-MNC进行造血祖细胞培养,在培养体系中加入NAC 0.01, 0.1, 1和5 mmol·L-1,于第7~12天检测造血祖细胞粒红巨噬巨核系集落形成单位(CFU-Mix)、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GM)和红系爆式形成单位(BFU-E)数目,观察NAC体外对骨髓抑制模型小鼠造血祖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结果 1 体内实验:与正常对照组相比,ip给予Cy后第1~4天,模型组BM-MNC和外周血白细胞(WBC)数目显著下降,造模后第7天仍未恢复正常。与模型组相比,造模第2天,NAC 270 mg·kg-1组WBC数目降低;其余各时间点,NAC各治疗组的WBC数目无明显差异,NAC 30和90 mg·kg-1组WBC最低值于造模后第4天出现。与模型组比较,造模后第1天NAC 30和90 mg·kg-1组ROS水平降低,BM-MNC凋亡率无明显差异; 造模后第1~2天BM-MNC明显增加。2 体外实验: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造血祖细胞CFU-Mix,CFU-GM和BFU-E数目均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NAC 0.1 mmol·L-1能够增加骨髓抑制小鼠骨髓造血祖细胞CFU-GM和BFU-E数目,但NAC 5 mmol·L-1减少模型小鼠CFU-GM,BFU-E和CFU-Mix数目。结论 NAC通过降低ROS水平对化疗所致骨髓抑制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乌贼墨对小鼠造血干细胞、粒-单系祖细胞及外周血WBC的影响。方法用不同剂量的乌贼墨灌胃正常小鼠、环磷酰胺(Cy)和辐射骨髓损伤模型小鼠,采用造血祖细胞体外培养方法和实验血液学技术,检测小鼠骨髓造血干细胞生成数(CFU-S)、粒-单系祖细胞集落生成数(CFU-GM)和外周血WBC数量。结果乌贼墨能够显著提高正常小鼠CFU-S,CFU-GM和外周血WBC数量,有效拮抗模型小鼠体内CFU-S,CFU-GM及外周WBC的降低,并显著促进模型小鼠上述各指标的恢复。结论乌贼墨具有显著的促进小鼠骨髓粒系造血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调节机体的免疫机能,诱导机体产生粒/单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多种细胞因子,促进造血细胞的增殖,并诱导造血细胞向粒单系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方法:用基因重组干扰素γ(IFN-γ)体外对41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IDS)患者造血祖细胞的作用进行了观察,结果结论:①IFN-γ体外对正常对照组患者的CFU-E和CFU-GM无明显促增殖作用。而对MDS患者CFU-E和CFU-GM有明显促增殖作用。其作用为剂量依赖型,在1~U/ml时作用最小,100~U/ml时作用最强;②IFN-γ对MDS原CFU-E和CFU-GM增殖正常组加入IFN-γ后集落数增加最明显,而对增殖明显减低组集落效无明显增加;③IFN-γ对MDS不同FAB亚型患者CFU-E和CFU-GM作用不同,其中对RAEB-T型患者有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14.
肖青  董浦江  王利  张红宾  杨泽松 《重庆医药》2009,38(14):1730-1731
目的研究昆布多糖对大鼠骨髓巨噬细胞生物活性的影响。方法制备并体外培养大鼠骨髓造血干/祖细胞、巨噬细胞;制备昆布多糖作用后的骨髓巨噬细胞条件培养液,测定培养液中造血生长因子促红细胞生成素(EP0)、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细胞介素-3(IL-3)表达及活性;测定昆布多糖条件培养液作用后造血祖细胞的集落产率。结果经昆布多糖诱导的骨髓巨噬细胞培养上清液可显著提高骨髓造血祖细胞的集落产率;经昆布多糖诱导后,骨髓巨噬细胞的EPO、GM—CSF和IL-3的表达增高。结论昆布多糖可刺激骨髓巨噬细胞造血因子表达增高,从而促进髓系多向性造血祖细胞(CFU—Mix)、红系祖细胞(CFU—E)、粒-单系造血祖细胞(CFU-GM)的增殖分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益血胶囊对辐射损伤小鼠造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对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及骨髓有核细胞计数,用内源性脾结节形成法、造血祖细胞集落培养法观察益血胶囊对4Gy60Co-γ射线辐照后小鼠的造血功能的影响.结果:益血胶囊对辐射后d7小鼠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骨髓有核细胞、骨髓巨核细胞系祖细胞(CFU-MK)、粒单系祖细胞(CFU-GM)均有明显升高作用;使辐射后d14小鼠脾脏指数、脾结节数(CFU-S)明显增加.结论:益血胶囊对小鼠造血功能辐射损伤具有明显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对定向干细胞(CFU-Gm、CFU-E、BFU-E、CFU-Mk及CFU-TL)体外增殖抑制的影响及黄芪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造血细胞培养技术,培养、观察、计数CMV-AD169感染CFU-Gm、CFU-E、BFU-E、CFU-Mk及CFU-TL后各祖细胞集落及维持时间;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集落细胞内CMV-AD169DNA;根据细胞毒性实验结果,将黄芪作用于CMV感染的CFU-Gm、CFU-E、BFU-E、CFU-Mk及CFU-TL祖细胞,再分别计数集落、峰期及维持时间。结果:(1)CMV感染组CFU-Gm、CFU-E、BFU-E、CFU-Mk及CFU-TL集落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集落维持时间CMV感染组较对照组明显缩短;(2)用PCR在感染组集落细胞内检测到HCMV-DNA的存在;(3)黄芪作用于CMV感染的定向干细胞后,与病毒组比较集落数明显提高(P<0.01),集落增殖提高率分别为CFU-GM27.2%;CFU-E45.2%;BFU-E49.1%;CFU-Mk11.9%,CFE-TL55.2%,且集落维持时间明显延长;(4)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集落细胞内CMV-DNA复制较CMV感染组明显减少(P<0.01)。结论:CMV-AD169株在体外能明显抑制CFU-Gm、CFU-E、BFU-E、CFU-Mk及CFU-TL集落细胞的增殖;在体外黄芪有明显抗CMV作用,能促进CMV感染的定向干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7.
钝顶螺旋藻藻蓝蛋白对小鼠红系祖细胞生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小鼠胎肝细胞CFU-E测定技术,以及小鼠骨髓细胞体外CFU-E和BFU-E培养技术。观察钝顶螺旋藻藻蓝蛋白对小鼠红系祖细胞生成的影响。贫血小鼠模型建立采用60Coγ-射线辐照并注射盐酸苯肼。正常小鼠皮下注射藻蓝蛋白(C-PC)(5mg.kg-1)5d后,能明显增加CFU-E和BFU-E的集落数。贫血小鼠皮下注射藻蓝蛋白5d后,C-PC能明显增加白细胞、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数量。以C-PC代替培养体系中的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或爆式集落刺激因子(BPA)来培养CFU-E和BFU-E,结果表明C-PC具有较高的EPO样活性,12.5ng的C-PC相当于1.06 U的EPO,其比活性约为84,800U.mg-1C-PC。实验还显示C-PC有较弱的BPA活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研究人外周血清血浆对小鼠红系造血祖细胞集落形成的影响 ,补充完善小鼠红系造血祖细胞体外培养的方法研究。方法 :采用细胞培养的方法以红系集落形成单位 (CFU—E) ,暴裂样集落形成单位 (BFU—E)为指标 ,探讨红系造血祖细胞体外培养的影响因素。结果和结论 :( 1 )正常生理浓度的ED TA、Ca、血清对红系造血祖细胞集落形成没有明显作用。 ( 2 )外周血血浆及纤维蛋白原 (Fibrinogen ,Fib)能降低红系造血祖细胞集落形成。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莲心总碱(TAENN)对脂多糖和D-氨基半乳糖(LPS/GalN)诱导小鼠急性肝衰竭肝脏的保护作用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昆明种雄性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TAENN高剂量组(100 mg·kg-1)、TAENN低剂量组(30 mg·kg-1)。腹腔注射LPS/GalN建立小鼠急性肝衰竭模型;通过生存曲线分析、HE组织化学染色、肝脏指数和血清转氨酶活性分析评价动物肝损伤程度;通过检测血清及肝脏内中SOD、GSH、MDA、ROS、CAT、GSH-Px水平评价小鼠整体和肝脏内氧化应激的状况。结果:口服TAENN能有效降低LPS/GalN诱导的小鼠死亡,HE染色观察显示TAENN能明显减轻LPS/GalN诱导的肝脏显微结构变化;此外,TAENN明显缓解了LPS/GalN诱导的肝脏肿大,降低了小鼠血清中ALT和AST活性水平(P<0.01)。进一步研究表明,TAENN明显降低了模型小鼠血清中MDA的含量,而血清GSH和SOD水平则明显增加(P<0.01);经TAENN处理后,小鼠肝组织中ROS和MDA的相对含量降低,而肝脏GSH、SOD、CAT和GSH-Px水平则显著增加(P<0.01)。结论:TAENN能有效缓解LPS/GalN诱导的小鼠肝衰竭,且这种对肝脏的保护作用与其抑制LPS/GalN诱导的肝脏氧化应激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细胞介素3(IL-3)融合蛋白对环磷酰胺(L-TX)引起的造血系统抑制的缓解作用。方法连续2d静脉注射CTX50mg·kg^-1·d^-1后将21只猕猴分为4组,其中3组分别皮下注射GM—CSF/IL-3融合蛋白20、40、80μg·kg^-1·d^-1,连续16d,剩余一组为溶剂对照组。停药后10d抽取猕猴骨髓,做骨髓涂片检查及进行骨髓祖细胞半固体培养。结果GM—CSF/IL-3融合蛋白各剂量组明显促进CTX应用后猕猴骨髓有核细胞增生。GM-CSF/IL-3融合蛋白低、中剂量促进猕猴骨髓粒-巨噬系(CFU—GM)、红系(早期BFU-E、晚期CFU—E)及巨核系(CFU-MK)祖细胞的增殖;高剂量对三系祖细胞的增殖无促进作用。结论GM—CSF/IL-3融合蛋白促进CTX所致猕猴造血功能抑制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