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尾矿库是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类当时情景条件下无法直接开发利用的资源的堆存地点。随着我国尾矿库内尾矿数量的快速增长,尾矿库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日趋加大。本文初步构建了尾矿库生态环境模糊综合评判应急响应体系以及对尾矿库综合治理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2.
过仕民 《有色金属》2004,56(41):126-128,138
介绍杨山冲尾矿库无土植被研究与成果。尾矿库无土复垦建立植被,是控制尾矿库粉尘污染的最佳治理途径之一.既实现治理污染,恢复生态环境,同时又为企业节约资金,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停用尾矿库改建排土场的工程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露天矿的尾矿库和排土场的土地压占在矿山企业损毁土地面积中占据最大份额。将停用的尾矿库改造为排土场可大幅减少矿山建设用地,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对生态环境起到保护作用。吉林大黑山钼业股份公司尾矿库改建排土场的成功实施,为尾矿库再利用开辟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本文描述了选矿尾矿的特性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着重研究了尾矿库生物复垦的方法;介绍了俄罗斯乌拉尔地区卡奇卡纳尔采选公司尾矿库的复垦试验。  相似文献   

5.
本文描述了选矿尾矿的特性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着重研究了尾矿库生物复垦的方法;介绍了俄罗斯乌拉尔地区卡奇卡纳尔采选公司尾矿库的复垦试验。  相似文献   

6.
关停矿山尾矿库隐患治理与事故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金国 《采矿技术》2003,3(2):13-14
资源枯竭矿山关闭破产政策实施过程中,由于国家在预案审批关闭破产清算相关文件中,没有规定具体的尾矿库关闭费用支出项目,尾矿库闭库费用无法与破产矿山企业人员安置费用一并落实,致使云南牟定铜矿关闭破产清算终结后,遗留下了尾矿库不能及时安全闭库的重大事故隐患。云铜集团公司一方面积权向国家有关部委反映,争取个案处理;另一方面主动拆垫巨额资金治理关闭破产矿山尾矿库重大事故隐患和沙尘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为当地恢复和增加了240亩土地。  相似文献   

7.
陈江虹 《现代矿业》2013,29(6):117-118
矿山尾矿库是一重大危险源,存在库区洪水漫顶、溃坝等危险因素。尾矿库闭库后,要进行环境恢复治理。大顶铁矿老尾矿库在环境保护恢复治理过程中,因地制宜,保证了尾矿库闭库后的安全性,恢复了库区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8.
尾矿库土地复垦的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尾矿库土地复垦是一项恢复矿山地貌、改善环境、保持生态平衡、恢复土地利用的重要措施,尾矿库土地复垦效益研究是土地复垦理论及其实践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建立部分指标,分析尾矿库土地复垦活动所产生的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以丰富尾矿库土地复垦的理论,对规范与指导尾矿库土地复垦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过仕民 《有色金属》2004,56(4):126-128
介绍杨山冲尾矿库无土植被研究与成果。尾矿库无土复垦建立植被 ,是控制尾矿库粉尘污染的最佳治理途径之一 ,既实现治理污染 ,恢复生态环境 ,同时又为企业节约资金 ,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袁胜超  高学通 《采矿技术》2021,21(2):170-173
尾矿库是金属矿山选冶工程的重要辅助设施,其安全稳定运行关乎矿山正常运营和矿区生态环境.由于防渗设施不规范、年久失效等原因,一些尾矿库存在渗漏问题.有色金属矿山尾矿库内废水含有重金属离子等多种污染成分,泄露扩散将导致下游区域水土体污染,严重影响库区周边生态环境.结合某铅锌矿山尾矿库渗漏特征及场区周边工况条件,研究采用"堵、截、疏"系统工程对渗漏问题进行综合治理,即分别布置地下防渗体、截渗沟和集液井.施工过程中对相关技术工艺进行优化改进,经实际验证,治理效果达到设计要求."堵、截、疏"系统工程对于类似工况条件尾矿库的渗漏治理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作为冬奥会滑雪项目主办区,中国首都重要水源涵养区和生态环境支撑区,张家口市崇礼区的矿业绿色发展已经成为现在和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尾矿资源化利用是使矿山固体废弃资源变废为宝,有效缓解土地、建筑材料供应紧张局面,及改善生态环境,消除尾矿库对环境危害的治本之策。文章分析了我国尾矿类型划分、尾矿综合利用方向及原则。并以京津冀地区崇礼矿产资源集中区为例,开展了尾矿调查和综合利用方向研究。崇礼矿产资源集中区内尾矿库60座,集中分布于南部山区以铁尾矿和金尾矿为主,占地面积计3.36 km2,尾矿库现有库容7 625万m3。根据尾矿的物理、化学性质及矿物之间的比例关系,将尾矿划分为5种类型,相应地给出了各自资源化综合利用的建议。通过尾矿资源化综合利用可充分挖掘矿产资源二次利用潜力,缓解环境压力,实现矿集区范围内的“环境再造”和“产业再生”。  相似文献   

12.
商洛是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尾矿库数量最多的地区,以小型库居多,这类尾矿库基础条件薄弱,生产设备老化。在生产过程中,为提高矿物纯度和精度,会加入大量的浮选剂等化学药剂和其他高危害性物质,这些物质会掺杂在尾矿水、矿渣中,通过渗流、扬尘等形式扩散到周围土壤、大气、河流及地下水体中,严重威胁水源区生态安全。通过总结水源区主要矿种及其危害,分别从尾矿库对水环境、土壤环境、大气环境、生态植被这4个方面的影响进行系统分析,确定出尾矿库对上述方面产生破坏的风险。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方法(LEC法),对水源区尾矿库建立了风险评价标准;根据计分结果的不同,确定风险等级为一至五等不同等别;根据尾矿库所属风险等级,制定了不同应对措施,提高水源地尾矿库安全管理水平,保障水源区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究氧化铜矿尾矿区重金属的环境风险,以云南省某典型铜尾矿库为研究对象,在尾矿库及周边区域采集表层样品和主要农作物,分析样品中重金属含量(Cd、As、Pb、Cu、Ni和Zn);运用单因子指数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和地累积指数法评价尾矿及周边土壤的污染状况,基于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估重金属生态风险程度,并利用目标危害商数法对农作物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尾矿pH在9左右,属高碱性尾矿,尾矿区及周边区域受Cu污染最严重,其平均CF值达到高度污染水平,Cd达到中度及以上污染水平,少部分采样点中As达到中度至重度污染。根据潜在生态风险分析,Cu和Cd均具有较高潜在生态风险,为主要特征污染物。农田玉米粒的健康风险指数中,Cu具有最大贡献率,且植物叶片中铜富集较其它部位高。因此尽管表现为碱性尾矿,不易造成酸性废水排放污染,但该氧化铜矿尾矿周边仍然存在Cu、Cd等重金属污染的生态风险,同时该尾矿闭库修复后,应避免种植食用叶片的作物,避免重金属污染及Cu等重金属的摄入累积。  相似文献   

14.
郝喆  杨青潮  周素航 《金属矿山》2019,48(8):162-166
当前的尾矿坝稳定性分析中,不考虑植物作用的影响,难以满足尾矿库综合治理的客观要求。以歪头山铁矿尾矿库为例,采集现场生态修复区的植物与根际土壤样品;制作灌木侧须根-土复合土,测定复合土的渗透系数和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测量植物生长参数,进行主根条拉伸实验;基于极限平衡法,计算在正常运行、洪水运行、特殊运行工况下,生态修复尾矿坝的浸润线及安全系数。结果表明:无植物体、植物侧须根加筋、植物侧须根加筋+主根锚固+自重等3种状态下,生态修复后尾矿坝的安全系数提高0.025~0.030,说明植物修复有利于坝体稳定,但影响仅限于表层,对整体稳定性影响有限;特殊工况比洪水工况的坝体安全系数略有降低,且随地震时程呈先减小后增加再减小的波动趋势;稳定性评价结果表明,该尾矿坝在3种运行工况下是安全稳定的。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包头某稀土尾矿库周边表层土壤中重金属元素As、Cd、Cr、Cu、Ni、Pb和Zn的富集特征及污染程度和生态风险状况,以尾矿库南侧湿地和西侧农田为研究样点,以相对无污染的小白河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和尾矿库西侧8 km的农田为对照样地,利用国标方法进行重金属含量测定,并利用综合污染指数、污染负荷指数、地积累指数和生态风险指数法进行污染程度和生态风险评价。结果显示:各样点土壤重金属含量均高于国家和内蒙古土壤背景值,其中以Cd和As污染最为严重,且As超过国家二级标准(GB15618-1995)。尾矿库周边土壤的重金属污染程度和生态风险均显著高于对照样地。湿地土壤污染程度显著高于农田,且随着与尾矿库距离的增大而减轻。该稀土尾矿库是造成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根本原因。研究揭示了该地区的重金属污染特征和生态风险,可作为当地土地资源保护与生态恢复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根据山东省绿色矿山要求,露天金矿必须全部转入地下进行井工采矿,并对已造成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进行恢复治理,减轻矿业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本文基于仓上金矿地质环境背景和露天开采现状,分析了矿山露天采矿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含水层破坏、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等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研究了仓上金矿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恢复治理方法,并对矿山转入地下开采后产生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进行了预测。研究表明,通过采用尾砂回填、边坡防渗、场地恢复等治理措施,既能有效修复露天采矿产生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恢复矿区生态地质环境,又能解决三山岛金矿尾矿库库容不足的问题,降低矿山生产和回填治理成本,提高尾砂资源集约化利用率,同时还可为当地提供大量可利用用地,解决金仓街道城市发展空间的难题,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7.
浅析国内外尾矿坝事故及原因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魏勇  许开立  郑欣 《金属矿山》2009,39(7):139-142
尾矿设施是矿山生产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潜在的危险源。尾矿坝溃坝事故不仅使尾矿流失,严重时还多破坏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列举了许多国内外重大的溃坝事故和溃坝所造成的损失,分析了溃坝原因,提出了在生产中应吸取的教训及预防措施。通过国内外的实例说明,希望引起大家对尾矿坝安全工作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徐玉文  熊佑发 《金属矿山》1999,(8):45-47,58
尾矿库工程的环境评价是进行尾矿建设的关键因素之一。由于尾矿库的生态环境受多种因素影响,因此,必须确定出每一影响因子的影响大小。对此,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法)来确定尾矿库生态因子权重,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红土镍尾矿对周边环境的潜在风险,以我国西南地区某典型红土镍尾矿为研究对象,采集了尾矿库及周边环境中尾矿、土壤、地表水、底泥及植被共58个样品,分析了该尾矿库的污染特征及周边环境污染风险,为该尾矿库重金属污染治理和修复提供依据。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 (ICP-OES) 测定重金属铜、镍、钴、铬等含量;通过测试尾矿库中各重金属的形态特征,分析其潜在迁移能力。运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分析尾矿库周边土壤的生态风险水平。结果表明:与我国西北、东北地区硫化镍尾矿中重金属Cu、Ni含量较高不同,该红土镍尾矿及其周边土壤中主要重金属为Ni、Co、Cr,Cu含量较小。形态分析结果表明,总体上各元素残渣态占比高于其他形态,但在个别深度上,Co还原态占比高于残渣态,Co潜在迁移能力大于Ni和Cr。库周边土壤及河流底泥中Ni、Co和Cr超标严重,土壤综合潜在生态风险平均值达到了严重污染,表明该镍尾矿库周边土壤已经受到了Ni、Co、Cr等重金属的严重威胁。尾矿库附近植物中重金属含量分析结果表明,部分植物中Ni、Co含量超过了生态土壤筛选值中植物体内重金属含量限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