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荣石  毛全宗  李汉忠 《北京医学》2003,25(6):423-424
肾上腺淋巴管瘤是肾上腺的少见良性病变,我院于1999年2月至2002年1月收治3例,报告如下。 例1 女,39岁,因上腹部不适行B超检查发现左肾上腺囊性肿物1个月,于1999年2月15日入院。查体无阳性体征,内分泌检查均正常。B超示左肾上腺囊性肿物。CT(平扫)示左肾上腺区4.5cm×5.0cm×5.0cm低密度(CT值15HU)肿物,边缘光滑,其中可见分隔,考虑为肾上腺囊肿。CT(增强)示左肾上腺囊性肿物,未见强化。MRI示T1加  相似文献   

2.
病人,女,51岁。3个月前在当地医院体检时B超发现腹膜后占位(直径约12cm)。患者无腰腹疼痛、心慌、头晕等不适,未给予进一步检查及治疗,2个月前再次行MRI及CT检查示:右肾上腺区富血供占位性病变,约12cm×5cm×5cm。有血压高4年,直系亲属中无相应病史。本院B超示甲状腺及肾上腺均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示:立卧位醛固酮升高,余无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3.
1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 25岁。因左侧腰部间歇性钝痛 2年,乏力 2个月入院。外院 B超检查怀疑为脾囊肿。无高血压及肥胖病史。体检:发育正常,血压: 17/12kPa,左肾区叩击痛。 B超示左肾上极囊性占位, 5.5cm× 5.1cm× 4.6cm大小,边界清。 CT示左肾上腺区域见一椭圆形低密度影, CT值 22HU,边界清 (图 1)。右肾上腺正常。血、尿生化检查正常。 IVU示左肾上极受压,肾下移。诊断为左肾上腺囊肿。在硬膜外麻醉下行经腰左肾上腺囊肿切除术。术中见左肾上腺部位一囊性肿物,有完整包膜,表面附有萎缩的肾上腺组织,肿物大小与术前 …  相似文献   

4.
例1,男,57岁,左肾肿物发现十余天。患者于90年7月26日体检时 B 超发现“左肾肿物”。无血尿、腰痛等自觉症状。查体:无阳性体征。B 超:左肾增大不规整,左肾背侧可见12cm×7cm 肿物,图象突出肾表面,图边有包膜。CT 扫描检查“左肾区大囊实性占位病变。”。诊断左肾肿瘤。后于90年8月10日行左肾癌根治术。术中见左肾上极有一肾肿瘤大小9cm×7cm 病理报告“肾细胞癌”术后放疗一疗程,现术后一年余恢复尚好,无复发。  相似文献   

5.
巨大肾上腺皮质腺瘤伴广泛出血退变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男性,62岁,因1个月前出现右腰部疼痛不适于2006年6月11日来我院门诊就诊.B超示肝、肾间隙混合性肿物,大小20 cm×17 cm×15 cm,呈椭圆形,肿物中央无规则回声区,可见多条带状分隔,中间可见少量血流信号,考虑来源于右肾上腺,CT示密度不均,CT值17~45 HU,可见高密度钙化影,增强扫描强化不明显,以"右侧腹膜后肾上腺区巨大恶性占位病变"收住院.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性,8岁,体重20kg.2004年12月8日因CT发现腹后腔占位性病变,行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为神经母细胞瘤,术后出现胸骨、左大腿疼痛,行骨ECT检查示枕骨及左股骨放射性浓聚,B超提示腹主动脉旁多发性淋巴结肿大,诊断为腹后腔神经母细胞瘤术后并腹腔淋巴结及骨转移(Ⅳ期),于2004年12月21日转入我科,拟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移植前共完成6个周期的化疗,第3周期化疗后复查达完全缓解,骨髓检查未见肿瘤细胞.  相似文献   

7.
患男,53岁。主诉间歇性右上腹部饱胀不适8年。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B超示肝右后叶与右肾上极之间异常回声区,考虑为腹膜后、右肾上腺及肝右后叶混合性占位性病变。CT示肝肾间腹膜后肿物,性质待定。包虫酶联免疫试验示阳性。既往有牛羊接触史。术前诊断:右肾上腺肿物性质待定。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发现右侧腹膜后右肾上极肾  相似文献   

8.
1临床资料患者41岁,已婚。因“左颈部包块15 d,检查发现盆腔肿物7 d”于2008年10月14日入院。该患2周前无意中发现左侧颈部包块到当地医院就诊,经CT检查发现为左锁骨上及腹膜后淋巴结增大,B超发现盆腔包块,遂来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一步诊治。查体:一般状况良好,于锁骨上窝触及多枚1~2 cm质地坚硬淋巴结,活动度差。妇科检查:外阴、阴道正常,宫颈光滑,子宫前位正常大,其左后方触及多个米粒大硬性结节,宫旁组织明显增厚,右侧触及约5 cm大实性结节,质硬,无触痛。辅助检查:胸部CT报告:左锁骨上及腹膜后淋巴结肿大,最大直径2.51 cm;腹部彩超示:盆腔后壁见3.5cm×3.0 cm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性,55岁,主诉“间断便血3月余”于2011年6月3号入院行电子结肠镜检查,病理结果为直肠腺癌,遂行直肠低位前切除术。术后病理:直肠溃疡性腺癌,中-低分化,侵及肠壁全层,可见脉管内癌栓,伴肠周淋巴结转移,脂肪组织内可见癌结节。术后按照“Xelox方案”(奥沙利铂和卡培他滨)静脉化疗7个周期及肿瘤免疫治疗(核糖核酸)。10余天前因体检发现左肾上腺占位性病变于2012年5月14日入院。实验室检查:促肾上腺素升高、血肾素三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等均在正常范围。血 CEA 8.90 ng/mL, CA19-969.73 U/mL, CA12560.60 U/mL, AFP, CA15-3等均在正常范围内。 CT 平扫+强化示:左肾上腺区占位性病变(图1),可见2.5 cm ×4.6 cm类椭圆形异常密度影,边界不清,未见强化。考虑肿瘤性病变,术前诊断为左肾上腺占位性病变。患者行后腹腔镜下左肾上腺切除术,术中可见一直径约5 cm大小灰黄色肿物,切面呈鱼肉状,有包膜。术后病理诊断:左肾上腺腺癌,结合病史考虑来自直肠的腺癌(图2)。  相似文献   

10.
肾脏偶发占位性病变的临床处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提高偶发性肾占位性病变的诊治水平。方法 :对 39例肾脏偶发占位性病变的诊治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B超检查发现 2 8例 ,CT检查发现 11例。肾癌 31例 ,高密度肾囊肿 5例 ,肾错构瘤 3例。肾癌术后死亡 1例 ,术后超过 5年生存者 18例。结论 :偶发性肾脏占位性病变定性不明者应在术中冰冻活检 ;偶发性肾癌病理分期低 ,肿瘤体积小 ,术后远期生存率高 ;早期得到诊治是偶发肾癌预后较好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