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皮下局部注射VEGF解决皮瓣远端缺血坏死的有效性和剂量依赖性。方法 :5 0只Wistar大鼠 ,随机分成五组 ,在其背部形成 2cm× 8cm的全厚随意型皮瓣。术后即刻给予如下处理 :对照组原位缝合 ;VEGFa组于皮瓣远蒂端 5~ 8cm处皮下注射 80ngVEGF ;VEGFb组于皮瓣相应部位皮下注射 12 0ngVEGF ;VEGFc组皮下注射16 0ngVEGF ;VEGFd组皮下注射 2 0 0ngVEGF ,给药完毕后 ,立即原位缝合。术后 5d将动物处死 ,计算皮瓣成活面积及成活百分比。结果 :术后第 5d皮瓣成活面积 (cm2 ) :对照组为 (10 .5 2± 1.14)、VEGFa组为 (10 .5 9± 2 .2 1)、VEGFb组为 (10 .5 6± 1.17)、VEGFc组为 (11.2 5± 2 .6 1)、VEGFd组为 (13.35± 1.46 ) ,VEGFa组与VEGFb组同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VEGFc组同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VEGFd组同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一次性局部注射足量的VEGF是解决皮瓣远端缺血坏死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并且可以大大地提高皮瓣的长宽比例 ;在有效剂量以上时 ,皮瓣的成活率与VEGF成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关系 ;局部注射同系统给药相比较其优点在于所需要的剂量小 ,且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皮下局部注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对防止皮瓣远端缺血坏死的有效性,药物的量效关系,及其对皮瓣组织学活性的影响。方法 选用50只 Wistar大鼠,随机分成 5组,在其背部形成 2cm × 8cm的全厚随意型皮瓣。术后,对照组原位缝合;VEGFa组于皮瓣远蒂端5~8cm处皮下注射 80ng VEGF;VEGFb组于皮瓣相应部位皮下注射120ng VEGF;VEGFc组皮下注射160ng VEGF;VEGFd组皮下注射200ng VEGF,给药完毕后,立即原位缝合。术后第5天将动物处死,计算皮瓣成活面积、成活百分比和皮瓣的组织学活性。结果 术后第5天皮瓣成活面积:对照组为(10.52±1.14)cm2,VEGFa组为(10.59 ± 2.21)cm2,VEGFb组为(10.56±1.17)cm2,VEGFc组为(11.25± 2.61)cm2,VEGFd组为(13.35±1.46)cm2;VEGFa组与VEGFb组同对照组相比P>0.05,VEGFc组同对照组相比P<0.05,VEGFd组同对照组相比P<0.01。结论 一次性局部注射足量的VEGF是防止皮瓣远端缺血坏死的有效方法,并且可以大大地提高皮瓣的长宽比例;在有效剂量以上时,皮瓣的成活率与VEGF成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关系;VEGF能够适度地提高皮瓣远端的组织学活性;局部注射同系统给药相比较其优点在于所需要的剂量小,且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皮下局部注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 ,VEGF)对全厚随意型皮瓣成活以及皮瓣组织活性的影响。方法 选用 30只Wistar大鼠 ,随机分成三组 ,在其背部形成 3cm×7.5cm的全厚随意型皮瓣。术后即刻 :在其远蒂端 6 .5cm以及 5 .5cm处选择四个对称的注射位点 ,每一位点分别给予 10ng/ 10 0 μl的VEGF、0 .1%BSA、医用生理盐水各 10 0 μl。术后 6小时、2 4小时重复给药。观察 7天后将动物处死 ,计算皮瓣成活面积及观察皮瓣组织活性。结果 术后第三天皮瓣成活率 :VEGF组与其他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术后第七天皮瓣成活率VEGF组与其他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VEGF组远蒂端 7.5cm~ 4 .5cm范围内SDH含量高于其他两组。结论 皮下局部注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解决皮瓣远端缺血坏死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对全厚随意型皮瓣成活以及皮瓣组织学活性的影响。方法 :选用 30只Wistar大鼠 ,随机分成三组 ,在其背部形成 3cm× 7.5cm的全厚随意型皮瓣。术后即刻给予如下处理 :在其远蒂端 6 .5cm以及 5 .5cm处选择四个对称的注射位点 ,VEGF组每一位点给予10ng/ 10 0 μl的VEGF溶液 10 0 μl;BSA组每一位点给予 0 .1%BSA溶液 10 0 μl;生理盐水组每一位点给予医用生理盐水 10 0 μl。术后 6h、2 4h重复给药。术后 7d将动物处死 ,计算皮瓣成活面积及皮瓣组织活性。 结果 :术后 3d皮瓣成活率 :VEGF组为 (98.70± 1.0 4) % ,BSA组为 (6 4.2 0± 2 .92 ) % ,生理盐水组为 (6 3.85± 2 .87) % ,VEGF组与其他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术后 7d皮瓣成活率 :VEGF组为 (96 .78± 0 .98) % ,BSA组为 (6 4.0 3± 2 .96 ) % ,生理盐水组为 (6 3 .6 8± 2 .89) % ,VEGF组与其他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VEGF组远蒂端 7.5~ 4.5cm范围内细胞存活百分比高于其他两组相应部位 (P <0 .0 1) ,VEGF组远蒂端 7.5~ 4.5cm范围内SDH含量高于其他两组相应部位 (P <0 .0 1)。结论 :VEGF皮下局部注射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解决皮瓣远端缺血坏死的方法 ,它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皮瓣抗菌力的影响。方法:选用100只SD大鼠,制作背部6 cm×4 cm任意皮瓣的动物模型。术中VEGF组局部注射VEGF 1.0μg/瓣,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术后即刻注射铜绿假单胞菌。结果:术后第3天实验组bFGF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加,术后第4天中段和远段皮瓣SDH活力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第5天白细胞吞噬指数明显升高;细胞内杀菌率较对照组高,术后第11天皮瓣存活面积均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同一时相内肉眼及光镜观察,实验组皮瓣各段的病理改变较轻,真皮层发现较多毛细血管,炎细胞浸润较少。电镜观察见实验组成纤维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形态和功能较生理盐水对照组好。术后第11天实验组IL-1β阳性细胞数较对照组低,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皮瓣在100低倍镜视野计算血管密度实验组较对照组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VEGF能改善皮瓣微循环、促进血管再生,有明显的促进任意皮瓣成活、抗感染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单次与分次局部皮下注射相同剂量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对大鼠背部放疗皮瓣成活的影响.方法: 40 只Wister大鼠随机分成4 组,背部做3 cm×4 cm带蒂皮瓣,术后2、 4、 6 d~(60)Co照射.A组术后3、 5、 7 d每天注射80 ng/只VEGF;B组第3 天,一次性注射240 ng/只;C组与A组对照, D组与B组对照,在相应时间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采用肉眼观察、病理学观察、荧光染色结合Photoshop图像色彩分析及组织琥珀酸脱氢酶(SDH)活力测定等方法对皮瓣活性进行比较.结果: A组皮瓣血管面积比大于B组(P<0.05),A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B组与D组亦有差异(P<0.05);荧光染色见,A组皮下血管网密度大于B组;琥珀酸脱氢酶测量显示,分次给药组的皮肤组织活力大于单次给药组(P<0.05).结论:分次给予有效剂量VEGF,皮瓣微血管生成状况比一次给大剂量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联合应用对超比例随意皮瓣成活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和贴壁筛选法分离、培养人MSC,鉴定其纯度及生物学特性。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VEGF组、MSC组、MSC+VEGF联合应用组,每只大鼠背部设计2 cm×5 cm带蒂皮瓣,术后连续 14 d观察皮瓣愈合情况。术后第14天处死各组动物,计算皮瓣成活百分率;切取距蒂部4 cm处皮瓣行组织学检查,观察远蒂端皮瓣的微血管数量。结果1)经流式细胞术和成脂、成骨诱导方法鉴定,本研究分离并培养的MSC具有多向分化潜能。2)经临床观察,各组大鼠均未出现免疫排斥反应。空白对照组、VEGF组、MSC组、MSC+VEGF 组动物的皮瓣成活百分率分别为55.4%±4.4%、70.7%±6.3%、65.1%±7.1%、93.4%±9.4%,3个实验组皮瓣成活百分率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MSC+VEGF组成活百分率最高,高于其他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织学检查可见:与其他3组相比,MSC+VEGF组的肉芽组织最为丰富,成纤维细胞多,新生毛细血管最多。结论 1)采用贴壁筛选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结合的方法可以得到纯化且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MSC;2)人MSC具有无免疫反应性或免疫反应性低的特点,跨物种应用不会引起免疫排斥反应;3)VEGF和MSC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可在短期内重建缺血区域的血液循环,解决超比例皮瓣的远蒂端缺血问题,提高皮瓣成活率和创面组织的修复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和检验局部应用外源性VEGF对大鼠随意皮瓣放疗后成活状态的影响.方法:以45 只4月龄Wistar大鼠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3 组建立随意皮瓣动物模型,并利用 60Co作为放射源进行模拟放疗,一次性放射6 Gy,剂量率为500 cGy/min.放疗后第1 天3 组分别注射VEGF 100 ng/ml、 0.1%BSA 0.2 ml、生理盐水0.2 ml.放疗后进行临床动物观察.实验动物于放疗后第28天全部处死.切除皮瓣后分别进行细胞学染色实验、组织病理学实验和琥珀酸脱氢酶生化实验测定.结果:给予外源性VEGF的实验组大鼠皮瓣较2 个对照组生长状态好,且检测指标较对照组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别 (P<0.05),与预期结果一致. 结论:局部应用外源性VEGF对大鼠放疗后随意皮瓣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和保护作用,但皮瓣成熟状态有待于进一步改进,这可能与VEGF的应用方法和放射损伤本身的性质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VEGF 165基因转染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移植在体内促进血管生成的能力。方法:常规复苏HUVEC后体外培养,经缺陷性腺病毒介导VEGF 165基因转染HUVEC。大鼠背部建立缺血皮瓣模型,实验组(10只),将VEGF 165基因转染的HUVEC移植于皮瓣局部;对照组(10只),移植未转染基因的HUVEC;空白组(10只)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分别检测皮瓣存活率、外周血血清中VEGF浓度,行HE染色及CD31的免疫组化,并计算各组皮瓣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结果:不同时期,实验组外周血中VEGF浓度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对照组和空白组各个时期血清中VEGF浓度无明显变化(P>0.05)。皮瓣术后11 d,各组皮瓣存活率分别为实验组(72.5±4.7)%、对照组(45.8±3.6)%、空白组(32.4±1.7)%,3组皮瓣存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及CD31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实验组中毛细血管密度远大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VEGF 165基因转染的HUVEC,移植在体内,具有显著地促进血管生成能力。  相似文献   

10.
联合应用游离腓骨瓣和前臂皮瓣修复口腔下颌骨复合缺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联合应用游离腓骨瓣和前臂皮瓣在口腔下颌骨复合缺损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 0 0 0 0 3~ 2 0 0 2 0 1期间完成的 2 3例联合应用游离腓骨瓣和前臂瓣行口腔下颌骨缺损修复的病例作回顾性研究 ,分析缺损的类型、受区血管、游离瓣成活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并分析有可能影响游离瓣成活的各种因素。结果 :2 3例患者中男性 17例 ,女性 6例 ,年龄 3 1~ 72岁 ,平均 5 2 .9岁 ,所采用的游离腓骨复合瓣中 ,腓骨长度 6~ 15cm(平均 10 .6cm) ,皮岛最大面积 12cm× 5cm ,最小 5cm× 3cm(平均 8.4cm×3 .6cm) ,腓骨的截骨次数为 0~ 3次 (平均 1.7次 ) ,所采用前臂皮瓣最大面积 10cm× 8cm ,最小 6cm× 5cm ,平均 7.8cm× 6.4cm。 2 3例患者的 46块游离瓣全部获得成活 ,受区和供区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 0 .4% ,但并发症均不严重 ,没有造成严重的后果。结论 :游离腓骨瓣和前臂皮瓣联合应用在大型口腔下颌骨复合缺损的修复中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安全可靠 ,并能较好地恢复患者的外形和功能 ,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A model describ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reported quality of restorative dentistry and dentist characteristics for 119 Montana general dentists is presented. The best predictors formed a significant model explaining 22% of the variance of the quality measure. Results are contrasted with a previous estimation of the model for 102 Washington general practitioners. Evidence for the external validity of the model is presented.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平阳霉素损伤血管内皮细胞的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组织学依据。方法:选用成年Wistar大白鼠42只(其中6只为正常对照),经肠系膜静脉分别注入平骒霉素(24只)或鱼肝油酸钠(12只)后,分别于注药后0.5,1,2,4,8,24h,切取肝脏组织,通过酶组化染色法测定肝窦内皮细胞的5’-核苷酸酶,肝细胞的琥珀酸脱氢酶(SDH)及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结果:注入药液后,肝窦内皮细胞的5’-核苷酸酶,肝细胞的SDH和LDH活性随时间逐渐下降,其中平阳霉素组下降较轻微,结论:平阳霉素和鱼肝油酸钠都可对血管内皮细胞产生损伤,损伤的性质一样,均为非特异性,但平阳霉素损伤程度轻微,而鱼肝油酸钠严重。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目的:研究、比较不同剂型玻璃离子水门汀的溶解性和表面微观形态改变,为临床使用提供依据.方法:将3M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水粉剂型)、GC玻璃离子水门汀(水粉剂型)及GC玻璃离子水门汀(双糊剂型)分别在人工唾液中浸泡30 d,冷热循环15000次,烘干测重,比较前后质量变化,计算溶解率,并用扫描电镜观察表面微观改变.结果:不同剂型的玻璃离子水门汀溶解率由高到低分别为3M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水粉剂型)、GC玻璃离子水门汀(水粉剂型)、GC玻璃离子水门汀(双糊剂型).3种玻璃离子水门汀经浸泡溶解后,SEM扫描表面微观形态可观察到GE玻璃离子水门汀(双糊剂型)表面形态改变较少,其他2组玻璃离子水门汀表面微观改变较多.结论:双糊剂型玻璃离子水门汀理化性能及溶解率均低于传统水粉剂型,是未来临床修复治疗的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18.
A study was carried out in Sancti Spiritus Province in the 1984-1986 period about the results of the treatment of lip cancer. Male patients were the most affected by lip cancer (CIE 8-140) in our series. The place of the tumor was predominantly the lower lip (p less than or equal to 0.001). Surgical treatment was used in 96.8% of the cases and the cuneiform (wedge-shaped) exeresis was the most commonly used method in the early stages of the disease (T1 y T2). Casta?ón keloplasty was the reconstructive procedure used in 18.7% of the patients. Local sepsis was present in 31.2% of the patients undergoing surgery, occurring most frequently in upper lip tumors.  相似文献   

19.
口底癌3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口底癌的临床特性、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对我院自1992—2002年住院治疗的34例口底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4例口底癌患者中,男28例(82.4%),女6例(17.6%),男女比为4.7∶1,平均发病年龄58岁。发病部位:前口底22例(64.7%),后口底12例(35.3%)。淋巴结转移率41.2%。单纯手术组、化疗加手术组、放疗加手术组、化疗加手术加放疗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45.5%、60.0%、50.0%、62.5%。结论口底癌以中老年患者好发,男性居多。易发生淋巴结转移,综合疗法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0.
A computer study of 99 types of mathematical models of teeth armed with stump pin insertions widely used in dentistry (group 1--anchor pins and group 2--cast pin insertions suggested by the authors). Tooth models differed by shape, size, and properties of the design material. The shape and parameters of stump pin insertion were proven to be more significant than the properties of design material. The choice of pin design is determined by the clinical situation, topography and anatomy of tooth crown destruction, and maxillodental diseas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