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淑丽  杜鹃 《华北国防医药》2002,14(2):130-130,W002
1 病例资料 女,59岁。进行性吞咽困难2个月,上消化道造影示食管中下段充盈缺损,胃镜见距门齿33~35cm处有一息肉样肿物,咬检粘膜组织病理诊断为(食管)坏死组织中散在的恶性瘤细胞,行食管肿瘤切除术。病理检查,肉眼见食管长10.5cm,有一卵圆形肿物突入食管腔,大小6.5cm×3cm×2cm,有蒂,与食管相连,表面可见一层退变坏死的包膜,灰褐色,切面灰白  相似文献   

2.
曹娟 《中国医药指南》2014,(23):255-256
目的通过对确诊为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患者的病理切片进行观察,分析和总结其病理学特点和规律,其中涵盖多中心起源、壁内浸润的发生规律以及重度不典型增生的特点。方法对我院2008年6月至2012年6月4年间收治的50例病理学证实为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多中心起源、重度不典型增生和壁内浸润的病理特征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多中心起源者14例,多中心起源病灶距离主瘤近端平均值为3.45 cm,距离远端为3.92 cm;2重度不典型增生者29例,其与主瘤近端的距离平均值为3.02 cm,远端3.56 cm;3壁内浸润者43例,壁内浸润长度近端为2.86 cm,远近端为2.08 cm。结论食管鳞状细胞癌具有多中心起源、重度不典型增生和壁内浸润的病理学特点。  相似文献   

3.
<正>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50岁,因间断性上腹部疼痛3年,加重伴有黑便2个月就诊。患者于3年前因饮食不规律后出现间断性上腹部胀痛,偶有嗳气及反酸症状,服用制酸类药物可以缓解。2个月前,上述症状加重,并伴有柏油样黑便。体检:消瘦,皮肤黏膜及巩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心肺未见异常,腹软,肝脾肋下未及,右上腹压  相似文献   

4.
目的揭示微小RNA(miR)-141-3p和磷酸酶与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对食管鳞状细胞癌细胞(ESCC)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的作用以及两者间存在的调控关系。方法利用实时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ESCC细胞中miR-141-3p和PTEN信使RNA(messenger RNA,mRNA)的表达水平,以及PTEN蛋白表达水平。Starbase数据库预测miR-141-3p的下游靶基因为PTEN,并通过双荧光素酶实验验证二者的靶向关系。分别通过细胞增殖实验(CCK8)实验、Transwell、划痕实验和流式细胞术检测ESCC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以及凋亡情况。结果 miR-141-3p在ESCC细胞中显著高表达,而PTEN则作为miR-141-3p的直接靶标在ESCC细胞中显著低表达。下调miR-141-3p的表达能够对ESCC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起到抑制作用并促进其凋亡。过表达PTEN能显著减弱miR-141-3p对细胞恶性进展产生的影响。结论 miR-141-3p通过靶向调控PTEN的表达,进而促进ESCC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并...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上皮间质转化因子(Twist)和E-钙黏蛋白(E-cd)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及正常食管鳞状上皮黏膜中的表达及其与食管鳞状细胞癌各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10例正常食管鳞状上皮及58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石蜡切片中Twist和E-cd的表达情况;分析正常食管鳞状上皮组织及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二者的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年龄、临床分期、肿瘤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及二者表达的关系。以磷酸盐缓冲液(PBS)代替一抗作为阴性对照。结果食管正常鳞状上皮组织中Twist的阳性表达率为10%,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Twist的表达则明显增强(53%,31/58),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Ⅰ、Ⅱ和Ⅲ~Ⅳ期中,食管鳞状细胞癌Twist的阳性表达率为73%(11/15)、53%(10/19)和42%(10/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Ⅲ、Ⅳ期食管鳞状细胞癌中Twist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Ⅰ期、Ⅱ期食管鳞状细胞癌。有淋巴结转移和无淋巴结转移的食管鳞状细胞癌Twist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18/26)和41%(13/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E-cd在正常食管鳞状上皮组织中的正常表达率为90%,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的正常表达率仅为28%(16/58),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2%(42/58)的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检测出的E-cd细胞质和(或)核表达,视为细胞膜表达降低。Ⅰ、Ⅱ、Ⅲ级中食管鳞状细胞癌,E-cd的膜表达降低率分别为55%(11/20)、72%(13/18)和90%(18/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Ⅲ级食管鳞状细胞癌中E-cd的膜表达降低率显著高于Ⅰ、Ⅱ级。有淋巴结转移和无淋巴结转移的食管鳞状细胞癌中E-cd的膜表达降低率分别为77%(20/26)和69%(22/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结论 Twist的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相关,E-cd的膜表达降低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低分化和淋巴结转移相关。食管鳞状细胞癌中Twist和E-cd的表达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肾盂鳞状细胞癌的术前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肾盂鳞状细胞癌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行IVU及B超检查,2例CT检查,3例尿脱落细胞学检查.5例均手术治疗.结果4例术前得以确诊,1例误诊.4例术后1年内死亡.结论肾盂鳞状细胞癌常合并结石,早期诊断困难.治疗首选根治性肾切除术,但恶性程度高,预后差.  相似文献   

8.
余英  张杰  高峰 《中国医药》2022,(3):411-414
目的 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食管黏膜菌群构成变化.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经胃镜及病理检测诊断为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患者18例(CA组),另选取同期于本院行胃镜检查的17例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于胃镜下取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癌组织样本、健康志愿者食管黏膜组织样本,提取组织样...  相似文献   

9.
患者1,男,64岁,钡餐检查示食管中段癌,2006年1月13日行食管中段癌切除、食管胃弓上吻合术,术后病理:食管小细胞癌,侵及食管全层达周围脂肪组织,上下残端见癌;淋巴转移情况:食管旁淋巴结0/3、胃左淋巴结0/9;免疫组化:NSE(+)、AE1/AE3(+)、Desmin(+)、CCA(-)、CD20(-)CD45(-).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FEZ1蛋白的表达与食管鳞癌的发生及食管鳞癌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20例食管鳞癌及20例正常食管组织中FEZ1的表达情况,进一步分析其与食管鳞癌患者各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 FEZ1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36.67%)显著低于正常食管组织(60.00%),并且其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及表达水平与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结论 FEZ1蛋白在食管鳞癌中低表达,并与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中p53基因突变和蛋白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和免疫组织化学(SP)两种方法检测56例ESCC中p53基因突变和蛋白的表达。结果56例ESCC组织中p53蛋白阳性表达率为61%(34/56),它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和家族史无关(P>0.05),有和无淋巴结转移的阳性率分别为81%(17/21),49%(17/35);生存率<3年组和>3年组的p53阳性表达率为74%(17/23),46%(13/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CR-SSCP检测p53基因突变率为77%(43/56),突变位于第4外显子者5例,第5外显子者23例,第6外显子者1例,第7外显子者4例,第8外显子者7例,有3例在内显子。p53基因突变/过度表达率为46%(26/56),两种方法检测的符合率为55%(31/56)。结论p53基因突变/过度表达在食管鳞癌发生、发展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可作为判断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
1临床资料患者男,39岁,因下腹部不适半年入院。查体:右下肢可们及4cm×4cm实质性包决,可活动.B起检查员示:右侧腹部实质计肿物.下消化道钡剂造影显示:盲肠末端不能允盈,外形轮廓较完整.术中发现肿物位于回盲部结肠处,活动性较好,与周围无明显粘连,肿物大小约6cm×7cm,环绕肠壁,浆膜层有浸润,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病理检查:回盲部肠管长26cm,剪开肠管见回盲部结肠处有溃疡型肿物,大小约10cm×8cm×2.5cm,环绕肠壁,表面坏死.肿物切而灰白色,质脆.镜下:见癌组织呈不规则巢状,巢中心可见用化,癌细胞呈多用形,可见细…  相似文献   

13.
张丹  唐良萏 《现代医药卫生》2013,(13):1993-1996
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肿瘤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全球妇女中发病率仅次于肺癌及结直肠癌,同时是居全世界第7位的恶性肿瘤[1]。2008年全球共有530 232例新发病例,其中超过85%的病例发生在欠发达地区[2],我国每年新发病例约为274 00例。如果能早期发现,该病有较好的5年生存率(>90%)[1]。  相似文献   

14.
15.
经典与改良Ivor Lewis手术治疗食管中下段癌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盛守寅  吴起才 《江西医药》2010,45(9):853-855
目的比较经典与改良Ivor Lewis手术治疗食管中下段癌的疗效。方法 65例胸中下段食管鳞癌患者,其中经典Ivor Lewis径路组34例;改良Ivor Lewis径路组31例。结果经典Ivor Lewis径路组手术时间较长、纵膈淋巴结清扫数较多(均P〈0.01),但出血量并无明显差异(P〉0.05)。经典Ivor Lewis径路组术后总体并发症2.94%(1/34)发生率明显少于改良Ivor Lewis径路组9.68%(3/31);经典Ivor Lewis径路组住院天数(14.96±4.95d)与改良Ivor Lewis径路组住院天数(15.79±5.37d)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食管中下段癌,经典Ivor Lewis术式在手术野的暴露、肿瘤切除的彻底性、淋巴结的清扫方面均符合外科治疗原则,该手术治疗方法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Livin和HIF-1α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讨论凋亡抑制蛋白Livin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食管癌的发展、侵袭和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9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及37例相应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Livin和HIF-1α的表达情况.结果 49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分别有27例Livin表达阳性(55.1%)和35例HIF-1α表达阳性(71.4%),明显高于相应正常食管组织(P<0.01);两者的表达均与癌组织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相关,其中HIF-1α与癌组织分化程度相关(P<0.05),而Livin与癌组织分化程度不相关(P>0.05).Livin与HIF-1α的表达之间不存在相关性.结论 检测Livin和HIF-1α蛋白有助于评估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并有利于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治疗决策.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在潮汕地区食管鳞状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分别检测健康对照组(30例)和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90例)术前、术后第10天血清中CYFRA21-1和癌胚抗原(CEA)浓度,并对患者进行随访,复发者再检测血清中CYFRA21-1和CEA浓度.结果 食管癌组术前CYFRA21-1和CE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5.13±2.75)μg/L比(1.61±0.70)μg/L,(3.14±1.60)μg/L比(1.93±0.74)μg/L,均P<0.05].食管癌组术前CYFRA21-1和CEA水平高于术后第10天[分别为(5.13±2.75)μg/L比(2.44±0.65)μg/L,(3.14±1.60)μg/L比(2.55±0.92)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者术前血清CYFRA21-1阳性率(58.9%,53/90)高于CEA(25.6%,23/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00,P<0.05);复发者血清CYFRA21-1阳性率(72.5%,29/40)高于CEA(32.5%,1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50,P<0.05).结论 血清CYFRA21-1是食管鳞状细胞癌诊断和判断复发的辅助指标.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cytokeratin 19 fragments (CYFRA21-1)in patients with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in Chaoshan area.Methods The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ECLIA) was used to detect the serum concentrations of CYFRA21-1 and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in the healthy controls and the patients with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ESCC) before surgery and 10 days after analyzed.Resuits In Chaoshan area.the serum levels of CYFRA21-1 and CEA in patients with ESCC were obviously higher before surgery than that 10 days after sugery(P<0.05).The positive rate of CYFRA21-1 before surgery(58.9%,53/90)was higher than that of CEA(25.6%,23/90),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χ2=18.00,P<0.05).The positive rate of CYFRA21-1(72.5%,29/40)in the recurrence of esophageal tumor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CEA(32.5%,13/40),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χ2=12.50,P<0.05).Conclusion Serum CYFRA21-1 is the secondary indicator of the diagnosis and recurrence of ESCC.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甲状腺鳞状细胞癌:——附11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闫庆娜  战忠利 《天津医药》1998,26(11):690-691
原发性甲状腺鳞状细胞癌罕见,国内外多为个案报道。本文收集我院1987~1994年间收治的11例资料,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本组11例,男5例,女6例,年龄40~78岁,平均53.82岁,病史为1个月~1年,其中左叶5例、右叶1例、右叶及峡叶1例、双叶及峡叶2例、双叶2例,肿瘤大小为1~12cm。肿物均与周围组织粘连密切,侵犯气管、食管及周围大血管、神经其中4例伴有颈部淋巴结转移,7例仅能做肿物切检,2例行甲状腺根治术,2例行甲状腺部分切  相似文献   

19.
彭发全 《江西医药》2011,46(10):955-956
胃原发性鳞状细胞癌相当罕见,至1986年国外文献报道胃鳞癌约80例,国内至1995年报道约20例。而食管及胃双原鳞状细胞癌更为罕见,有报道发生于贲门部的单纯鳞癌常为食管的原发肿瘤扩散而来。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食管鳞状细胞癌中P16、nm23表达状况与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0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P16和nm23在不同病理分级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组中的表达,使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P16蛋白阳性表达率在无淋巴结转移组(75%)明显高于有淋巴结转移组(44.7%),P<0.05;2P16蛋白阳性表达率随病理分级的升高而降低(级81.8%;级56.5%;级40%),P<0.01;3nm23在无淋巴结转移组(84.4%)明显高于有淋巴结转移组(50%),P<0.05。结论:测定P16、nm23可作为判定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