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6 毫秒
1.
<正>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由于糖尿病神经病变受累的部位不同,其临床表现也是多种多样,其中以累及周围神经较常见,  相似文献   

2.
董幼平  王锋 《宁夏医学杂志》2008,30(12):1131-1132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周围神经病变的关系。方法127例确诊糖尿病的住院患者,分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及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率,并进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险相关因素分析。结果两组间比较,病程、糖化血红蛋白、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且随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展,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率增高。周围神经病变、病程、糖化血红蛋白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周围神经病变存在正相关平行关系,应重视这种规律,早发现,早治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发病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亚军  周君富 《医学综述》1996,2(10):515-517
<正>糖尿病血管病变是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与寿命的主要因素.据报道,糖尿病患者肾血管病的发生率比非糖尿病者高17倍,而发生冠心病及脑血管病的危险性至少是后者的2倍.此外,糖尿病患者还容易出现视网膜病、视乳头水肿及玻璃体  相似文献   

4.
生长抑素治疗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及其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刘春雷  董武 《医学综述》2007,13(7):542-544
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在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中应用普遍,用于治疗由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导致的消化道出血、急慢性胰腺炎、抑制消化道肿瘤细胞的生长等方面。近年来,研究发现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在糖尿病尤其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中的治疗也有很好的疗效,可以起到预防和治疗作用。因此,该类药物有望成为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治疗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自由基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发病率高,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关系密切。临床微循环检测是一类无创、直观、简便且患者易于接受的检测方法,其指标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体微血管的异常。目前临床常用的微循环检测方法有视网膜微血管检测、皮肤微循环检测、经皮氧分压测定、甲襞微循环检测等,检测DPN患者的微循环并研究微循环与DPN的相关性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微循环检测能够对DPN的发病进行早期风险筛查。  相似文献   

7.
聂发传 《重庆医学》2015,(1):122-125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 DPN )是影响患者寿命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糖尿病患者终生DPN发生率超过60%,其中36%存在严重的难治性疼痛。糖尿病患者出现DPN后,3年生存率约为53%[1‐2]。糖尿病疼痛性周围神经病变(painful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PD‐PN )以自发性疼痛、痛觉过敏、痛觉超敏和一定程度感觉缺失为特征,性质为典型的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 , NPP),强度异常剧烈,对标准化镇痛治疗效果差,是疼痛临床控制的重要难题[3]。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发病率高,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严重后果。严格控制血糖能延缓DPN的进展,但具体血糖控制标准应根据患者整体身体状况而定,不能一概而论。此外,保持血糖稳定和控制相关危险因素,如高血压、吸烟、肥胖等,亦对DPN的预防及治疗有着重要作用。对因治疗在理论上可有效治疗DPN,但实际临床效果仍不令人满意。用于对症治疗的缓解神经性疼痛药物虽有效,但力度不足,且不良反映较多,亟待寻找新的治疗思路及治疗药物以延缓、治疗DPN。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血葡萄糖(简称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疾病群。久病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的慢性进行性病变。糖尿病性神经病变(DPN)主要由微血管病变及山梨醇旁路代谢增强以致山梨醇增高等所致,其病变部位以周围神经为最常见,通常为对称性,下肢较上肢严重。临床上先出现肢端感觉异常,分布如袜子或手套状,伴麻木、针刺、灼热或如踏棉垫感,随后有肢痛,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最常见、最普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在糖尿病患者DPN发病率可达到50%~90%[1].周围神经病变的出现可能会带来疼痛、感觉异常或麻木、肌腱反射缺失等表现,并且造成患者抑郁情绪的出现,影响患者的睡眠状态.研究表明,在糖尿病...  相似文献   

11.
氧化应激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卫重娟  程焱 《医学综述》2009,15(16):2478-2481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关于发病机制有多种学说,其中氧化应激占重要地位,现就氧化应激与细胞损伤、氧化应激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抗氧化治疗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长春西汀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1年6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76例,全部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糖尿病饮食及降糖药物治疗,并控制饮食,适当运动。两组同时给予维生素B1 10mg,甲钴胺500μg,肌肉注射,每日1次,连用4周。其中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长春西汀注射液30mg+生理盐水5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4周。比较两组的疗效及使用安全性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长春西汀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两组的显效率、有效率分别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未见明显损害,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长春西汀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奥扎格雷钠联合灯盏花素对2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5例2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在积极控制血糖的基础上,治疗组用奥扎格雷钠注射液80mg溶于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2次,灯盏花素注射剂50mg溶于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14d;对照组用维生素B1100 mg和维生素B12500μg肌注,每日1次,烟酸50mg和地巴唑50 mg口服,每日三次连用14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P<0.05),感觉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 奥扎格雷钠与灯盏花素联合用药对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药物治疗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现有的治疗用药主要包括:醛糖还原酶抑制剂、糖基化产物抑制剂和N-乙酰基-L-肉毒碱等针对代谢异常的药物;地诺前列酮、阿司匹林、西洛他唑和舒洛地特等改善微循环的药物;α硫辛酸和依达拉奉等抗氧化药物;甲钴胺和神经营养因子等营养神经药物以及减轻疼痛等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从2010年1月-2013年1月至本院治疗并明确诊断为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分析其病史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体重指数(BMI)、血压、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计算DPN患病率,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周围神经病变患病率为63.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bA1c、TG、空腹血糖及病程均为DPN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DPN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常见,HbA1c、TG、空腹血糖及病程均为DPN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降纤酶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2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静国 《黑龙江医学》2007,31(2):130-131
目的观察降纤酶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和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3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是常规降糖药物,雏生素B族、血栓通治疗;治疗组是在对照组基础上,间断注入降纤酶,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20例总有效率85%,对照组16例总有效率37.5%。治疗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神经传导速度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降纤酶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症状有显著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将8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42例),均在胰岛素强化降糖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依达拉奉与丹参,对照组给予甲钴胺与丹参治疗,连用2周后评估其疗效。结果治疗组DPN的症状、体征及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依达拉奉可明显改善DPN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检测和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建英  吕国萍 《医学综述》2008,14(14):2166-2169
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其检测方法有症状评分问卷调查、10g尼龙丝和128Hz音叉检查、神经电生理学、定量感觉检查、温度阈值、足底压力测定、角膜共聚焦显微镜、皮肤活检、磁共振成像等,治疗应在血糖控制的基础上进行综合防治,如体育锻炼、改善胰岛素抵抗训练、应用药物(如醛糖还原酶抑制剂、维生素类、血管扩张药物、前列腺素E、抗氧化剂及神经营养因子)等。  相似文献   

19.
神经生长因子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丽 《内蒙古医学杂志》2006,38(10):913-916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发生最早。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25%~90%不等。DPN可累及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和自主神经,但以感觉神经最为常见。不但引起糖尿病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升高,而且带来了复杂的护理、医疗问题,也是造成糖尿病患者反复住院的主要原因。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但已知并非单一因素所致。近年来糖尿病并发症的临床及实验研究显示,代谢紊乱、血管损害、免疫因素均起作用,其中神经生长因子一直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联合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61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前列地尔和弥可保静注,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针静脉滴注,疗程均2周。观察并对比两组治疗前后正中神经、腓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和感觉传导速度以及自觉症状改善等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3.3%,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在治疗后NCV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且较对照组明显(P<0.01或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弥可保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