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郑江  王灵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104-105
以乌鲁木齐市北郊蔬菜基地为典型区,对干旱区绿洲城市郊区土壤有效态铅含量的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得出该区有效态铅的空间分布格局并揭示了引起这种分布格局的成因和污染来源,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北郊蔬菜基地有效态铅属中等变异。半方差函数模型拟合结果表明,有效态铅含量可以用指数函数拟合,且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空间相关性。采用Kriging最优内插法得到了有效态铅含量的空间分布格局,表明土壤有效态铅含量与工业活动、污水灌溉和大气降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刘金伟  赵前程  王灵  于洪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6048-16049,16052
以乌鲁木齐市北郊蔬菜基地为典型区,对干旱区绿洲城市郊区土壤有效态锌含量的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得出该区有效态锌的空间分布格局并揭示了引起这种分布格局的成因和污染来源,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北郊蔬菜基地有效态锌属中等变异。半方差函数模型拟合表明有效态锌含量可以用指数函数拟合,且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空间相关性。采用Kriging最优内插法得到了有效态锌含量的空间分布格局,表明土壤有效态锌含量与工业活动、污水灌溉和大气降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乌鲁木齐市北郊六十户乡农田土壤Cd污染及空间变异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了土壤污染指数法和GIS技术对乌鲁木齐市北郊六十户乡农田土壤Cd污染以及空间变异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六十户乡有60.01%的样点农田土壤Cd污染指数Pi>1,星火村、三宫梁村、六十户村农田土壤Cd含量超标严重。星火村(Cv=30.46%)、八段村(Cv=79.47%)、哈新村(Cv=52.15%)和六十户村(Cv=58.63%)土壤Cd的空间变异为中等;三宫梁村(Cv=1.50%)为弱变异;大梁村(Cv=113.21%)为强变异。其结果揭示了乌鲁木齐市北郊主要蔬菜基地六十户乡的农田土壤Cd分布的空间变异特征,为该地区Cd污染的源解析和控制提供了科学的资料。  相似文献   

4.
印度芥菜对土壤中难溶态铅的吸收与活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了印度芥菜对石灰性土壤中难溶态铅的吸收、活化和积累规律。[方法]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印度芥菜对石灰性土壤中难溶态Pb吸收的影响和对石灰性Pb污染土壤的修复效率。[结果]印度芥菜能够吸收石灰性土壤中难溶态铅并正常生长。印度芥菜吸收的铅80%以上累积在根部,根际与非根际土壤中DTPA提取的铅含量差异不显著。在该试验条件下,印度芥菜对土壤中铅的净化率为0.01~0.02%。[结论]印度芥菜对模拟石灰性污染土壤中难溶态Pb的净化效果不理想。  相似文献   

5.
王亚宇  钱翌  朱建雯  王灵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1):4680-4681
[目的]研究乌鲁木齐市土壤中Cu的污染现状。[方法]采取Tessier连续提取法,对乌鲁木齐市6种不同功能区表层土壤中Cu的含量及其化学形态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不同功能区中,不同形态的Cu分布有较大的差异。其中,工业区、交通密集区和商业区的土壤中活性态重金属所占比例较高,居民区、风景区和文教区的土壤中的重金属以残渣态为主。[结论]乌鲁木齐市各功能区土壤中存在不同程度的Cu污染。  相似文献   

6.
[目的]查明黄河三角洲地区交通干线两侧土壤重金属铅污染水平和空间分布特征。[方法]运用样地调查法采集土壤样品,并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黄河三角洲地区路域土壤铅污染状况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 G205国道和S312省道两侧土壤铅污染主要来自于汽车尾气,并且土壤中铅含量随与公路距离的增大而逐渐降低。距公路干道1~50 m内所采土壤样品的含铅量在32.46~86.04 mg/kg,是该区域土壤铅背景值的1.2~3.3倍,污染状况较为明显。经进一步研究,道路两侧绿化带可有效降低土壤铅污染水平。[结论]该研究为查明黄河三角洲地区交通干线两侧土壤重金属铅污染水平和空间分布特征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7.
[目的]查明黄河三角洲地区交通干线两侧土壤重金属铅污染水平和空间分布特征。[方法 ]运用样地调查法采集土壤样品,并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黄河三角洲地区路域土壤铅污染状况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G205国道和S312省道两侧土壤铅污染主要来自于汽车尾气,并且土壤中铅含量随与公路距离的增大而逐渐降低。距公路干道1~50 m内所采土壤样品的含铅量在32.46~86.04 mg/kg,是该区域土壤铅背景值的1.2~3.3倍,污染状况较为明显。经进一步研究,道路两侧绿化带可有效降低土壤铅污染水平。[结论]该研究为查明黄河三角洲地区交通干线两侧土壤重金属铅污染水平和空间分布特征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8.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磷酸改性生物炭和氯混施对石灰性污染土壤有效铅含量、铅化学形态及小麦各部位(籽粒、颖壳、茎叶、根)铅含量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改性生物炭(50、100 g·kg~(-1))虽然降低土壤pH,但也可以显著降低有效态铅的含量。就土壤中铅的化学形态而言,改性生物炭降低土壤中弱酸提取态铅和还原态铅含量,同时增加了氧化态、残渣态铅含量。此外,磷酸改性生物炭和氯混施后小麦各部位铅含量显著降低。研究证实,氯对改性生物炭修复铅污染土壤有促进作用,可以进一步降低土壤有效态铅含量,这一效果以添加CaCl_2更佳。高剂量改性生物炭配施低剂量CaCl_2后,小麦籽粒铅含量降至0.16 mg·kg~(-1),符合《粮食卫生标准》(GB 2715—2016)。  相似文献   

9.
贾婷婷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5):12476-12477
[目的]为铅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以5种耐铅菌株为主处理,以铅浓度为500、1 000、1 500 mg/kg为副处理,研究耐铅菌株对玉米土壤中2种铅形态的影响。[结果]处理M1在任何铅浓度范围中减少交换态铅含量;处理M3对铅的交换态无太大作用,对碳酸盐态铅含量起作用,且呈倒"V"型;处理M4对2种铅形态的影响不大。[结论]该研究结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乌鲁木齐市菜地土壤和蔬菜铅含量及风险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乌鲁木齐市蔬菜基地和城乡结合部零散菜地采集调查样品测定,乌鲁木齐市菜地土壤全量铅含量范围和平均值分别为8.57~48.57,25.40 mg/kg,显著高于乌鲁木齐市农业灌溉土壤背景值,呈现明显的积累趋势;大棚菜地土壤全量铅含量明显低于裸露地土壤,城乡结合部菜地土壤全量铅含量明显高于蔬菜基地;乌鲁木齐市蔬菜铅含量范围1.016~0.007 mg/kg,平均值为0.346 mg/kg.通过聚类分析比较,大蒜、莴笋、毛豆、空心菜属抗铅污染能力较弱种类,而黄瓜、西葫芦、辣椒、白萝卜、甜菜、韭菜、茄子、丝瓜、西红柿、苦瓜等属抗铅污染能力较强种类.运用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乌鲁木齐市居民蔬菜铅摄入量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价,蔬菜铅所引起的健康危害个人年风险为1.604×10-7/a,蔬菜中铅不会对暴露人群构成明显的危害.  相似文献   

11.
西安市南、北郊土壤重金属含量及对小青菜影响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锐鱼  杨索  林有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164-12165,12181
[目的]为西安市郊菜园土壤环境评价和治理污灌区重金属污染和减少蔬菜重金属含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西安市南、北郊露地菜园土壤及蔬菜为研究对象,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别对样品中的重金属Pb、Cd、Cu、Zn含量进行测定,研究分析土壤的污染状况和蔬菜的质量。[结果]北郊土壤中Pb、Cd、Cu、Zn平均含量分别为南郊菜园土壤的2.3、4.1、1.7、2.9倍;重金属元素在北郊菜园土壤中发生了明显的累积,不同元素在土壤中累积强度明显不同,其顺序为Cd〉Zn〉Pb〉Cu;北郊土壤中重金属Cd严重污染、Zn三级轻度污染,南郊土壤Cd三级轻度污染;北郊菜园小青菜中富集的重金属Cd超出无公害蔬菜国家限量标准2.0倍,小青菜已受重金属Cd严重污染。[结论]根据不同蔬菜品种对重金属吸收能力的不同,在重金属污染区选择适当的蔬菜品种进行科学种植。  相似文献   

12.
城市近郊蔬菜基地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我国常州市近郊传统蔬菜基地的大棚内的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土壤中Zn,Cu,Pb,Cd的含量,并对其进行了系统综合评估。结果表明,研究地区近郊蔬菜基地土壤存在轻度的重金属污染,重金属含量在地表以下10 cm处最高;同时针对性地提出了防治重金属污染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不同种植方式下土壤中重金属分布的研究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不同种植模式下土壤重金属的分布特征。[方法]通过对北京郊区大田和蔬菜用地不同耕层的土壤进行分析,探讨不同种植模式下土壤重金属的分布特征。[结果]大田上层土壤中Cu、Pb、Zn含量明显高于下层,温室菜地上层土壤中Cu、Cd、Zn含量有明显增高趋势。除Cd外其他元素在大田土壤中变异较小,同一土层中各元素的分布相对均一。菜地中Cu、Zn、Cd的变异系数大,Pb、Cr、Fe、Mn在上下土层中的变异很小。大田和蔬菜用地的土壤单因素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均小于0.7,但蔬菜种植区的综合污染指数明显高于大田。[结论]菜地的土壤环境质量不如大田,但尚符合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14.
白银郊区蔬菜基地土壤重金属含量及其污染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白银郊区蔬菜基地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对白银市郊的大坝滩、水川、四龙和百湾4个蔬菜基地土壤中重金属进行了调查和采样分析,样品处理采用三酸消解法和微波消解法,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法测定了土壤和蔬菜样品中Cd、Pb、Zn、Cr和Cu的含量,依据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 1995)、蔬菜基地土壤环境质量限值(HJ333 2006)和土壤重金属污染累积指数进行初步评价,结果表明:白银郊区大坝滩蔬菜基地土壤中重金属Cd污染严重,不适合发展蔬菜种植,其他3个蔬菜基地重金属污染程度均为安全,污染水平均为清洁,适合于发展蔬菜种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掌握丹东市蔬菜基地土壤污染状况。[方法]采用土壤单项污染指数和土壤内梅罗污染指数评价方法,对丹东市周边地区蔬菜基地土壤进行污染现状调查和样品采集分析测定,评价丹东市蔬菜基地土壤的环境质量状况。[结果]有47%的土壤受到了轻度污染,主要污染因子为镉和六六六。[结论]该研究可为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龙井市近郊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金成俊  金明姬  元灿熙  周善英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3):20433-20434,20440
[目的]为了解吉林省龙井市近郊农田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状况。[方法]结合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的二级标准,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龙井市近郊龙池村农田土壤中重金属铜、锌、铅、镉含量进行调查。[结果]单因子污染指数大小顺序为镉〉锌〉铜〉铅,主要污染元素为镉。不同耕作类型旱田与水田土壤综合污染指数分别为1.341、.66。2种耕作类型土壤均超过警戒范围,为轻度污染,而水田土壤污染相对严重。[结论]龙井市近郊农田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为1.57,其污染状况为轻度污染。  相似文献   

17.
苏伟  陈明辉  沈贵生 《安徽农业科学》2013,(32):12592-12594
[目的]为了解长春市郊农田土壤中重金属cu的污染状况。[方法]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长春市郊不同农田类型土壤中Cu含量,运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ORING作图软件对60个采样点Cu含量进行处理,并且绘制其正态分布图,进而分析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中Cu含量分布特征。[结果]长春市郊农田土壤中cu含量范围为41.71~116.77ms/kg,平均含量为53.35mg/kg,全部样点的含量均高于其背景值;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中Cu含量表现为菜地〉水田〉旱田。[结论]该研究揭示了不同农田类型土壤中Cu含量和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8.
凌爽  于成广  卢思乔 《安徽农业科学》2013,(26):10764-10765,10792
[目的]探讨大气干湿沉降向城市系统输入重金属元素通量特征.[方法]根据沈阳市不同行政区采样点重金属元素沉降通量,分析沈阳市不同行政区重金属大气干湿沉降污染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在不同的采样点,大气干湿沉降中元素的年沉降通量差异较大,但其在沈阳市不同行政区分布规律大致相同.Cd、Pb、Hg的年沉降通量在各地区的分布分别表现为:铁西区>皇姑区>沈河区>和平区>大东区>东陵(浑南)区>于洪区,铁西区>沈河区>皇姑区>和平区>东陵区>于洪区>大东区>浑南区,铁西区>沈河区>皇姑区>和平区>大东(东陵)区>于洪(浑南)区.大气降尘污染的空间分布与污染源地域分布具有一致性,即工业区>商业区或交通区>文化区>居民区>郊区.[结论]该研究为大气干湿沉降污染的控制与治理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赵军  张浩波  赵国虎  梁慧光  杨晰  王兴宝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6046-16047,16173
[目的]以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和西固区的菜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土壤水分、pH以及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状况,为环境保护、无公害蔬菜生产提供参考。[方法]对土壤重金属Cu、Pb、As、Zn、Cr和Ni含量进行测定,采用单项质量指数与综合质量指数相结合的方法对土壤重金属的环境质量状况进行评价。[结果]兰州市蔬菜土壤环境质量为1级,属于清洁水平。[结论]兰州市蔬菜地土壤符合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土壤环境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20.
廊坊市郊设施蔬菜土壤次生盐渍化状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了解廊坊市郊设施蔬菜土壤盐渍化状况。[方法]按蛇行路线采取廊坊市郊大棚温室、露天菜地和林地土壤,对其土壤肥力、盐分积累及盐分离子组成进行分析,并对如何防治设施蔬菜土壤次生盐渍化进行探讨。[结果]廊坊市郊大棚温室土壤肥力水平属中等略偏高,但存在高氮、高磷、低钾现象。大棚温室土壤各养分含量均比露天菜地和林地土壤高。大棚温室土壤中的盐离子含量明显高于露天菜地和林地土壤,其含盐量已达盐渍化土标准。大棚温室土壤盐分以K+、Na+、Mg2+、Ca2+、HCO3-、Cl-、SO42-为主,其中Na+、SO42-积累量远高于其他离子。[结论]施肥不当及人为调控下的耕作管理措施是导致设施蔬菜土壤次生盐渍化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