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著者于1959年防治传染性肝炎之过程中,曾遇到有些持殊类型之无黄疸型传染性肝炎症例,其临床症征均属轻微,其中尤以长期持续之发热表现突出,虽用尽各种方法治疗,往往尚不能收到较迅速之疗效。另因目前对本病尚缺乏特导性诊断方法,诊断上往往遭到一定的困难。茲介绍发热型无黄疸型肝炎五例,均系经肝脏活体组织穿刺所证实者,以作临床工作之参考:  相似文献   

2.
无黄疸型传染性肝炎,又称潜在性肝炎,或不全型肝炎,或不显型肝炎,系病毒所致之疾患,近十余年来,本病在世界各国均有较广范围的蔓延,且发病数字也有显著增高趋势,我国近几年来对本病的报告也较前增加,因此本病流行确实给我们医务工作者提出一个新的课题。我校自1957年11月-1959年7月共21个月,曾先后发生肝炎患者1061名。在校党委的领导与重视下,及有关科室的支持下。对本病曾采取了一系列予防措施及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3.
无黄疸型传染性肝炎,近年来于国内各地流行比较广泛,临床上已不乏报告,但尚缺乏系统的追踪观察。本院自1958年以来,在校党委的领导下,曾展开了对本病之防治工作并进行系统的观察。本文选择其中已治癒之133例进行了追踪观察,并对影响治疗结果之各项因素加以分析,茲将其结果报告如下:一、病例来源及一般情况介绍本文所统计之病例,为由1957年11月至59年4月止,于本院所收容之无黄疸型传染性肝炎患者,其诊断根据为:  相似文献   

4.
传染性肝炎可分为黄疸型及无黄疸型者两类,黄疸型者因症状明显,多引起注意。无黄疸型者,因症状不明显,缺乏黄疸,且症状亦较轻,因而易被忽略。过去于我国各地所发生之传染性肝炎,以黄疸型者较多,无黄疸型者则比较少见,如黄氏于上海报告1801例中无黄疸型者仅占10%左右。其他各地之报告亦大致相同。但近年来各地无黄疸型传染性肝炎之流行,甚为显著,其发病数字,远较黄疸型者为多,此等无黄疸型  相似文献   

5.
传染性肝炎在国内系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屡见文献报告,但多为黄疸型。近年来长春地区无黄疸型传染性肝炎流行比较广泛,我教研室自57年来曾收治多数无黄疸型传染性肝炎患者,除应用一般疗法及中医中药治疗外,为寻求更为有效之方法,曾应用乌洛托品治疗无黄疸型传染性肝炎百余例,并取得较好效果,茲选择其中病例较完整者77例,进行临床疗效报告,以资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教研室于一九五七年十一月,收治无黄疸型传染性肝炎以来,为贯徹党的中医政策,在校院党委领导下,我们采用中药“肝炎汤”治疗无黄疸型传染性肝炎54例,取得一定疗效,茲作一介绍,以供同道们参考。一、方剂组成和用法本方系吉林省农安县中医蘆先生治疗本病之验方,介绍到本科临床应用,为使用方便起见,定名为“肝炎汤”,某方剂组成如下:黄连五钱双花五钱连翘钱半士虫钱半桃体二钱当归钱半红花一钱公英三钱赤芍二钱甲珠一钱彊蚕钱半牡力二钱花粉二钱  相似文献   

7.
一、序言近年来于长春地区无黄疸型传染性肝炎流行比较广泛,因本病缺乏黄疸,临床经过及实验室检查均不如黄疸型传染性肝炎之明显,因而于临床诊断上、肝大及其肿张程度占极为重要之地位。肝脏肿大之诊断方法在稍具临床经验的医生均能掌握,但对初学者来说有时亦有困难。或由腹壁过厚及病人不能切实合作时,检查往往困难。为求得诊断上之准确,及时的发现肝肿之程度,以便有助于诊断及治疗工作,我等曾对肝脏之触诊  相似文献   

8.
无黄疸型传染性肝炎疗法较多,然到目前为止尚无确切有效办法。我院于1959年6月至9月期间采用维生素B_(12)较大剂量治疗无黄疸型传染性肝炎88例,尚有一定疗效。其中28例由于检查及病历记载不全,或维生素B_(12)应用不到廿天,合并使用其它疗法等原因,未列入本文统计中。茲就60例之疗效观察报道于后,以供参考。病例选择本组患者皆为本院工作人员,大部分为医生,护士,其中男性32名,女性28名。诊断标准如下:  相似文献   

9.
传染性肝炎之流行迄今尚未控制,目前尚缺乏特異性诊断方法,虽经过全国性肝炎会议初步订出了统一诊断标准,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仍然遇到困难,以致造成一些误诊或漏诊。本文系报导×厂于1959年初至1963年3月,4年来所流行之传染性肝炎154例(计黄疸型50例、无黄疸型104例),根据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超声波、结合肝脏活检及治疗是否正规及时等几方面之相互关系来观察黄疸型与无黄疸型肝炎之異同点,并对有关问题进行讨论。本文病例是按临床材料参考1961年华东肝炎会议的肝炎诊断标准划分的。  相似文献   

10.
自1951年Read从肝提取液中获得二硫辛酸的纯结晶以后,逐渐对它的生化学作用和药理性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自1958~1959年以来用其治疗传染性肝炎。国内外报告对该药治疗传染性肝炎的疗效尚无一致的意见。为进一步考核该药疗效,我们对66例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进行了治疗观察。本文66例均在1962年6~12月间住入我校附属一院,并符合华东肝炎会议的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普通型)诊断标准,按随机方法分成二硫辛酸每日40毫克组(以下简称甲组)和二硫辛酸每日60毫克组(以下简称乙组)两组。并以我院1958年前住院,符合同样诊断标准者64例作为对照组,比较治疗效果。三组病例均于入院时起每人每日给予复合维生素乙6~12片或酵母2~3克,维生素丙200~300毫克,葡萄糖粉30~60克,等分三次  相似文献   

11.
黄疸型传染性肝炎的预后问题,近年来已为临床家所重视。Cullinan氏等①对1030例随访15年,无一例转变为肝硬化,Zieve氏等②对367例观察4—6年,亦未发现肝炎可以导致肝硬化,已以成为肝炎绝对良好的典据。苏联学者统计肝硬化的形成率为2.6—6.0%③。国内许氏等④对44例随访1个月到8年转为慢性,迁延型及肝硬化分别为4.55%、2.77%及2.27%。无可置疑,肝炎  相似文献   

12.
关于嗜异血球凝集反应诊断传染性肝炎的研究,苏联及日本等国学者报告甚多,但在国内,有关此方面的资料较少,尤其对无黄疸型传染性肝炎的研究,目前尚未见报道。为此我教研室结合临床医疗任务,应用嗜异血球凝集反应诊断传染性肝炎进行了较细致的观察,并得到一定的结果。本文着重介绍,(1)绵羊及鸡血球疑集反应诊断传染性肝炎的临床应用价值,就其检查结果作一比较。(2)说明本试验与病期长短,以及在予后判定上的意义。(3)对照肝功能  相似文献   

13.
肝对各种激素具有代谢能力,因而可以想象肝病时将出现激素代谢的紊乱。1934年Zondek证明肝脏酶能使求偶素失活,当有某些肝病时这一作用消失。Gilder(1946)、Gupta(1957)、鄺安堃(1958)和(1962)诸学者报告肝炎时尿17-酮类固醇排洩降低,雌激素排(?)增加。本文试图通过对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患者的激素或其代谢物的测定,观察在急性肝功能不良时内分泌功能的情况。材料与方法52名被研究对象除3名是杭州市第一医院肝炎病房的患者外,余均选自本院传染性肝炎  相似文献   

14.
关于传染性肝炎之预后及转归问题,特别传染性肝炎与肝硬化之关系,目前为国内外肝病研究工作中重要课题之一,亦为有关医学家及病者所最为关心之问题。近年来由于各地传染性肝炎,特别无黄疸型传染性肝炎多发(传染性肝炎以下简称肝炎),且有一  相似文献   

15.
急性、慢性肝脏疾病在最近十年来不单增加,并且疾病的过程也较以往来得严重,例如传染性肝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是比较不严重的病,现在则传染性肝炎往往容易过渡到慢性实质的损害,有时可使患者终年地影响着劳动,德国某临床医院观察传染性肝炎300例,病后54%患者有肝脏机能失调及肝区不适等症状,其他学者亦有类似的观察,本人在临床工作中也有相同的经验;因此对于传染性肝炎找寻有效的疗法确是医务工作者的职责,现就近年来有关传染性肝炎治疗的文献综合叙述于后。  相似文献   

16.
传染性肝炎的心电图变化,国内外资料较少。我们于1963年3月作了182例传染性肝炎患者的心电图描记,并选择其他肝病38例及正常人17例作为比较。现将观察结果报导如下,以供参考。材料与方法所有病例根据接触史、临床症状与体征、肝功能检查、超声波检查,且大部分病例经肝组织活检均确诊为传染性肝炎。182例中黄疸型肝炎57例,无黄疸型肝炎115例,肝炎基本痊癒10例。对照组中血吸虫病22例,特发性肝病16例,正常人17例。以上各例既往无心脏病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了解黄疸型传染性肝炎之预后转归,我们对自1959年至1961年期间于我科住院之黄疸型传染性肝炎53例进行了追踪观察,兹将其结果报告如下: 二、材料方法 (一)搜集了近三年来于我科住院之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患者(成人)110例,  相似文献   

18.
急性无黄疸型传染性肝炎(以下简称肝炎)之临床表现多不典型,肝功能改变亦不明显,又缺乏特异性诊断方法,故往往发生误诊。本文就三年来诊断肝炎过程中所遇之误诊症例共92例进行分析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国内外对于肝脏疾患之血清蛋白象,极为重视,尤以在传染性肝炎时,因肝细胞之变性及坏死,血清蛋白无论于质或量的方面,均有一定程度之变化,临床上虽有各种絮状反应,作为本病诊断上之有力根据,但絮状反应之误差较大,有的反应陽性结果出现较晚,同时亦难以说明血清蛋白中各个成分之改变情况,因而关于血清蛋白电泳之分析,已为肝脏疾病实验诊断上不可缺  相似文献   

20.
有关各种肝脏疾病所致肝昏迷之综合报告颇多。在各种原发性肝脏疾病中以肝硬变、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居多;对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以下称急黄肝炎)引起者之分析较少。国内1961年以来始有对后者的专题论述。急黄肝炎所致肝昏迷之频度,国内各作者之报告相差悬殊。第二军医大学一组为2.73%。国外历年来资料约为0.2-3%。我们选资料完整此种肝昏迷37例,昏迷前期4例,共41例,加以分析并讨论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