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通过合理用药监测系统(PASS)对临床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并纠正临床用药方案中存在的不合理因素。方法:采用PASS系统对我院2008年10月-2009年10月的临床医嘱进行审查,对不同类型的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归纳分析。结果:在审核的不合理医嘱中,严重警示占9.2%,较严重警示占31.9%,出现频率最高的不合理用药类型为药物相互作用,占不合理用药总数的45.3%。结论:PASS系统的使用需要与临床用药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临床药师开展药学监护工作,应争取同临床医师共同审核医嘱,才能有效减少不合理用药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合理用药监测系统(PASS)对我院住院医嘱的用药情况进行汇总分析,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PASS系统,回顾、监测我院2013年住院医嘱,并对不同类型的不合理用药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审核的不合理医嘱中,绝对禁忌医嘱占7.48%,较严重警示占55.50%,出现频率最高的不合理用药类型为药物相互作用,占不合理用药总数的43.08%。结论 PASS系统能在一定程度上监测医嘱中的不合理用药情况,有利于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但PASS系统本身存在一定缺陷,应在使用过程中不断修正完善。  相似文献   

3.
我院医嘱的合理用药监测系统审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汉斌 《中国药业》2006,15(20):42-43
目的 通过合理用药监测系统(PASS)医嘱的审查,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调取PASS审核的医嘱,总结被警示医嘱的药物、数量、警告内容以及被警示后医嘱修改率。结果 在审核的102999条医嘱中,记录有问题医嘱97013条,占医嘱总量的94.19%,其中最严重警示2557条(占2.48%),修改率为17.87%;较严重警示3908吾(占3.79%),修改率为3.79%;一般警示90548条(占87.91%),修改率为1.86%。结论 PASS能帮助医生、药师审核医嘱,有助于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合理用药监测系(PASS)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利用PASS系统分阶段监测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呼吸科病区住院患者医嘱,分析评价不同级别警示信息的发生率,并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判定警示信息的有效性。结果PASS系统监测提示的警示信息涉及医嘱846条,不同监测类型警示信息出现频次排前3位的分别为药物相互作用、剂量审查和给药途径;医生对警示信息的采纳率为26.82%。结合临床实际,无效警示信息292条,占问题医嘱数的34.52%。结论PASS系统可为临床提供丰富的临床药学信息,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同时,应积极改进和消除部分警示信息无效的问题,提高系统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提高静脉药物配置医嘱的合理性,提高药师审核医嘱的能力。方法依据药品说明书、《临床用药须知》、PASS合理用药监测系统对在院的1637名患者的静脉配置医嘱进行分析统计。结果使用静脉处方百分率达82.5%;存在不合理静脉医嘱的患者135例;使用过5种以上药品配制的患者52例,占3.18%;PASS合理用药监测系统黑色警示2I例,占1.28%;中西药同一容器混配62例,占3.79%;结论应避免过度使用静脉给药,我院住院静脉医嘱存在不合理情况,应加强关注多药混用与中药注射剂混用问题,避免不恰当的联合用药;药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承担保证临床合理用药的职责,提高我院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6.
苏晓丹  符旭东 《中国药师》2014,(7):1188-1190
目的:了解临床用药医嘱中的不合理用药情况.方法:利用合理用药软件系统(PASS)对我院2013年3月19~ 25日住院医嘱进行审查,并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合理用药医嘱共有2 829条,不合理用药发生率为5.51%.其中,药物相互作用警示医嘱2 142条,剂量审查警示医嘱649条,配伍禁忌警示医嘱36条,给药途径警示医嘱2条.结论:PASS系统作为合理用药的初步筛选是可行的,其监测结果可以作为一个参考依据,但它还无法取代药师的作用.软件本身存在的问题还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7.
黄群莲  王国俊 《中国药师》2011,14(5):704-706
目的:了解合理用药软件(PASS)对某院住院患者用药情况的监测作用,分析该医院医嘱合理用药情况,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利用PASS对一周内所有临床科室医嘱情况进行监测,分别统计问题医嘱发生率、类型、修改情况及具体药物。结果:在选定时段内监测结果涉及2421名患者7387条问题医嘱;按警示级别计,问题医嘱发生率为3051.22;按监测类型计,问题医嘱主要发生在药物相互作用和剂量审查方面,发生率分别为1134.42,1237.92;各类问题医嘱修改率大约为60%:问题医嘱中出现最多的药物依次为螺内酯片、西咪替丁注射液、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盐酸贝那普利片、维生素C注射液。结论:PASS能较准确监测医院问题医嘱发生情况,促进安全合理用药,对减少临床不合理用药有较高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临床合理用药监测软件系统(PASS)”在医嘱审查方面的作用。方法调取PASS审核的医嘱,总结被警告医嘱的药物、数量、警示内容以及被警示后医嘱修改率。以走访及问卷方式调查临床医师。结果共监测医嘱889461条,因药物相互作用被警告医嘱17048条,占医嘱总量1.9%。其中严重警告医嘱5266条,修改113条,修改率2.14%;一般警告医嘱11782条,修改273条,修改率2.32%。结论PASS可以方便快捷地辅助医药工作者审核医嘱,减少药源性疾病发生,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9.
我院骨科83名患者用药合理性及PASS系统适用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我院骨科某病区患者用药合理性,评价临床合理用药监测系统(PASS)的适用性。方法:利用PASS系统对我院骨科某病区83名住院患者医嘱实行监测,分析医生用药合理性;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将问题医嘱分为有效提示和无效提示,分析其产生的原因,考察PASS系统的适用性和优缺点。结果:医生共提交医嘱4082条,PASS系统监测医嘱2509条,共有408条提示问题医嘱,其中药物相互作用的有74条,剂量审查的有307条,国内注射液体外配伍的27条。警示级别分类中,黑色警示36条,红色警示58条,橙色警示314条。结合临床实际,列为有效警示信息的有64.7%,无效警示的有35.3%。结论:PASS系统有利于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但由于该系统智能化程度的不足,造成很多无效提示,因此,PASS系统应该在智能化及个体化用药监测方面加强改进。  相似文献   

10.
王丽华  孙艳  胡静  朱曼 《中国药业》2008,17(9):43-44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的合理用药情况。方法应用PASS软件进行药物相互作用分析。结果调查涉及1591例患者的32976条住院医嘱,不合理用药医嘱有1556条,主要表现在药物剂量审查、药物相互作用、注射液体外配伍、给药途径监测4个方面,其中抗生素应用不合理医嘱有266条(17.10%)。结论,临床医药工作者应互相配合、沟通,根据临床实际情况和患者的个体差异制订合理的用药医嘱,尽量减少用药品种,避免不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1.
PASS系统监测医嘱用药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分析临床不合理用药现状,探讨如何利用临床合理用药监测系统(PASS系统),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将PASS系统嵌入医生工作站、临床药学工作站等子系统中,构建合理用药计算机网络系统,对住院病人的处方,医嘱进行即时性监测,随机选取我院600例住院病例,利用PASS系统对8887奈用药医嘱进行用药监测,以红色(严重相互作用)和黑色(严重配伍禁忌)提示为依据,收集不合理用药信息、并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合理用药(532条)发生率约为6.0%,其中药物不良相互作用(436务)占81.95%,配伍禁忌(96条)占18.05%,结论:PASS系统可有效地监测医嘱中的不合理用药,从而预防和减少药物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同时也为临床药师开展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PASS系统尚存在局限性,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2.
662例住院患者用药的合理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的用药情况,评判药物使用的合理性。方法:应用“合理用药监测软件系统(PASS系统)”对住院患者的用药进行了分析,共监测了662名患者28573条药疗医嘱。结果:662名患者在住院期间共使用药物901种,在28573条药疗医嘱中共监测到1198例次不合理用药,发生率为4.19%,主要表现为药物不良相互作用(1120例次)、特殊人群用药(63例次)、注射剂体外配伍(10例次)、药物过敏(3例次)和给药剂量错误(2例次)。结论:住院患者的临床用药基本合理,加强对临床用药的监测,尽量减少用药品种,避免不合理的联合用药对进一步提高住院患者的合理用药水平有较大帮助。  相似文献   

13.
徐文彤  林海  皮瑶 《中国药房》2012,(4):338-341
目的:提高我院合理用药水平。方法:利用合理用药监测系统对我院2010年1-4月住院患者的用药医嘱进行监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不合理用药发生率为1.82%,其中药物相互作用占31.08%,重复给药占33.54%,配伍问题占14.15%,其他占21.23%。结论:我院不合理用药在临床普遍存在,尤其是抗菌药物滥用的情况严重;合理用药监测系统可有效监测医嘱中的不合理用药情况,但还存在不足之处,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门诊不合理用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查2011年3月至2011年10月门诊处方1600张,统计不合理处方,并对具有代表性的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所抽查处方中不合理用药处方有135张,所占比例为8.44%。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为选药不当、用药与诊断不相符、药物联用不合理、给药方案不合理、存在配伍不当或配伍禁忌等。结论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现象仍较严重,临床医师与药师应加强药学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门诊处方书写质量和不合理用药情况,以提高我院处方书写质量,促进合理用药。方法:抽查2011年1-12月我院门诊处方6157张(不包括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处方),依据《处方管理办法》、药品说明书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新编药物学》,对处方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不合理处方共679张,其中处方前记132张(2.14%),处方正文504张(8.19%),处方后记43张(0.70%)。处方前记和后记表现在书写不合格,处方正文不合理主要表现在选药不当、联用不当、重复用药、配伍不当、用法用量、给药时间及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等。结论:我院的门诊处方还存在许多书写质量和不合理用药的情况。药师应加强处方审核,及时发现和纠正不合理用药,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  相似文献   

16.
我院临床不合理用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分析本院临床不合理用药现状,促进医院合理用药水平,保证患者用药更加安全、合理和有效。方法:抽取我院2008年1月-2009年5月西药处方41767张,对不合理用药进行统计归类和回顾性分析。结果:不合理用药处方共193份占抽查总数的0.46%。其中剂量不合理18份,选药不合理26份,给药方案不合理71份,联合用药不合理63份及疗程过长15份。结论:医院不同程度地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临床用药是否合理关系着患者用药的安全,应积极开展合理用药宣传,大力倡导和支持,临床药师深入临床,与医师一道努力促进合理用药,最大限度地避免药物滥用或误用。  相似文献   

17.
周鹏  管鸽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3):218-219
目的了解本院门诊不合理用药情况,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利用合理用药监测软件对本院2011年4月全部门诊处方进行监测,对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年4月本院门诊不合理用药处方共计1092张,占总处方的1.42%。不合理情况主要有超剂量、药物相互作用、配伍禁忌、儿童警告。不合理用药品种中,化学药占82.29%,中药占17.71%,化学药中抗感染药所占比例达18.56%。结论本院门诊还存在一些不合理处方,仍应继续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8.
2010年前3季度处方管理及不合理用药点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门急诊处方的管理及用药不合理的情况,并分析原因,通过行政管理改善全院处方合理用药。方法:汇总2010年1—9月处方评价表,对2010年前3季度不合理处方登记表通过Excel表格数据进行处理并与2009年比较。结果:2010年前3季度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1.56%,注射剂使用率为37.22%,均较2009年有所下降,共有420张不合格处方,其中不规范处方与用药不适宜处方占不合理处方的82.86%。结论:处方管理质量较2009年有所提高,但不合理用药情况仍存在,应采取各项干预措施,加强不规范处方与用药不适宜处方持续性改进,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