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三焦气化谈急性肾炎证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安平 《河南中医》2000,20(5):6-6,22
急性肾炎 ,即急性肾小球肾炎 ,是内儿科常见病、多发病 ,以急性起病 ,具有血尿、水肿、蛋白尿、高血压为主要症状的一组疾病。中医认为属《内经》的“肾风”。《素问·评热病论》说“有病肾风者 ,面腑庞然壅”。《金匮》则名之为“风水” ,肿势重者为“皮水”。还有根据证情寒热 ,分“阳水”、“阴水”者。临床辨证多从肺、脾、肾、膀胱、三焦气化功能失常论治 ,分型繁多 ,用药庞杂 ,不一而足。笔者潜心从事肾病治疗研究 ,认为本病但从三焦气化失常指导临床辨证 ,即可收到简约灵便之功 ,现试述于下 ,请同道斧正。1 三焦气化学说  三焦 ,…  相似文献   

2.
朱翠玲  衡百川 《河南中医》2013,(12):2065-2066
从古至今,三焦学说都是一个很具有争议性的话题,很多学者认为三焦有以下几种:即形态三焦、部位三焦、功能三焦、辨证三焦。以五脏为基础,通过结合三焦之体和用,从气化方面来论治,能使这一理论得到更好的发挥。  相似文献   

3.
三焦和三焦经实质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三焦和三焦经实质的探讨孟竞璧(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北京100700)中国古代医学家在两千年前,通过临床实践,以及对人体解剖、生理功能、食品营养吸收、代谢和排出、疾病诊断和治疗的研究,采用宏观的分析观察、归纳整理以及逻辑推理性思维,进行理论性创造。...  相似文献   

4.
论三焦有名无形无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内经》及后世医家有关三焦的论述进行了剖析。认为《内经》对三焦的论述存在矛盾,其原因主要是:理论来源不同;构建的需要;历史条件限制。后世医家所持三焦“有名无形论”,“无名有用论”,“功能单元说”和“未知说”,亦无益于中医理论的学习,整理和提高。三焦理论中存在的问题是由于中医理论在形成中的某些特点及其缺陷造成的,学习研究中医基础理论时必须注意,采取科学的态度。  相似文献   

5.
《湿热论》是清代温病学派医家薛雪的代表性著作.该书对湿热症(证)辨治规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薛雪博采前人之长,创新性提出三焦辨证.通过分析三焦辨证理论,结合临床实践,探讨薛雪辨治湿热病证治机要及用药特色,为进一步指导临床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三焦实质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7.
徐重明 《江苏中医》1993,14(1):38-39
  相似文献   

8.
“三焦”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焦”一词始见于《内经》,列为六腑之一,历代医家对其认识不一,迄今仍是中医界争论最多的一个问题。争论的焦点在于三焦究属何物?有形还是无形?笔者认为,三焦是体用统一的综合性概念,其理如下:1 三焦涵义种种 三焦是祖国医学中比较特殊的一个术语,在概念上,历经演变,所指不一。概括起来计有四种:1.1 六腑三焦 《内经》将三焦列为六腑之一。《素问·  相似文献   

9.
三焦求实     
蒋贤耀 《山西中医》1989,5(1):13-15
《内经》论腑有“三焦”而合为六腑,但从《难经·三十八难》提出“脏唯有五,腑独有六者,何也?”历代便对其争论不休。由于经论不可违,即不敢疑其有无,争论的焦点就局限在形质上。脏腑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部分和基础,在中医学发展和急需现代化的今天,本文愿对此进行讨论,力求弄清其实质,终止这场两千多年的争论。一、“三焦”字面含义三焦之“焦”,《说文》曰:“火所伤也”,即《玉篇》之“火燃黑也”,《康熙字典》注为“火之臭味也”。除此之外,《玉篇》谓:“又炙也”。炙,则《说文》谓“炮肉也,从肉在火之上”;《诗  相似文献   

10.
论三焦病     
本文以三焦生理病理为依据,提示内伤杂病要重视对三焦病的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11.
三焦形态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联庆 《陕西中医》1999,20(9):431-431
<正> 三焦为六府之一,是上焦、中焦、下焦的合称。《内经》中不但指出了三焦名称是分布于胸腹腔的一个大腑,人体十二脏腑中,唯它最大,故有“孤府”之称。正如《类经》所提出的三焦是“脏腑之外,躯体之内,包罗诸脏,一腔之大府也。”由于六腑是传化饮食物的,三焦虽参与饮食物的传化,但它的作用不仅限于饮食物的传化,还有主持诸气,总司全身的气机和气化,通调水道、运行水液的作用,它的功能与内脏有密切关系,它概括了脏腑的部分功能。上焦的部位习惯上包括胸部,所以上焦的功能实际上是心肺的部分功能,中焦的部位一般指隔下胃脘,概括脾胃部分功能,它有对水谷腐熟、消化及化生营血的作用,下焦的部位在脐下的下腹部,所以下焦包括肝、肾、膀胱大小肠及子宫等脏器在内,它概括了这些内脏的部分功能,特别是肾、膀胱  相似文献   

12.
该文从六腑三焦的功能与部位三焦的协调性出发论治脾胃病,主张辨证时首辨六腑三焦是否通畅,其次辨部位三焦之中焦是否和健,以燮理三焦、补益中气为主要治法,方用小柴胡汤、三仁汤、丹参饮、四君子汤加减,旨在通三焦、祛痰湿、调气血、安脾胃、调脏腑。  相似文献   

13.
三焦为六腑之一,对其功能的认识,以本科教材《中医基础理论》为代表的诸书均认为有二:一是气的通道和气化的场所;二是水液运行的道路。然而,笔者认为,三焦还有一重要的功能,即三焦还为火之道路。火为五行之一,但引入中医学的“火”同气血津液一样已成为人体的重要物质,并往往与水相对应,如唐容川《血证论》开篇即为“阴阳水火气血论”张介宾论述先天水火言:“无水无火,皆在命门”,于此可见火的物质性毋置疑。火有先后天之分,先天之火指命门之真火,它与真水构成对子而密切维系,后无之火则指脏腑之火,其在人身均有着极为  相似文献   

14.
15.
1三焦学术思想的形成古今医家对三焦学说见仁见智,为丰富中医学做出巨大贡献。时至今日,关于三焦的探索仍在激烈争论中。目前三焦学说的内容已相当广泛,很难以一言蔽之。就其结构而言,虽然中医脏腑与西医解剖不能等同,但没有结构的功能是不存在的,  相似文献   

16.
温热病的卫气营血辨证与三焦辨证的出现,标志着温病学说体系的形成,并使其具有独立性与完整性,为温病学说的形成与发展奠定理论基础,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两大辩证法则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和明显区别。怎样从理论上使二者相互融合,并使之完善,以便更好地指导温热病的治疗,是本文力求解决的问题。1 类同的渊源与学说 1.1 卫气营血辨证与三焦辨证,就其产生的渊源来看有着基本类同之处,为几百年温病研究者所公认。卫、气、营、血是中医学的生理概念,出自《内经》,是组成人体、营养人体及护卫人体的四种基本物质。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提出营、卫、气等在疾病  相似文献   

17.
三焦的概念历来争议较多,众说不一。从临床的角度对三焦的实质进行探讨,提出了作为六腑之一的三焦为体腔内包裹于脏腑之外的网膜结构,但在生理上还包括了肺、脾、肝、肾等脏腑的部分功能,因此不能单独从现代解剖学的意义上来理解三焦的实质。  相似文献   

18.
三焦概念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焦有六腑三焦、部位三焦、辨证三焦之不同。《灵兰秘典论》所言三焦为六腑三焦。是指实体组织器官;《营卫生会》所言三焦为部位三焦,是指对人体中下部位的划分;辨证三焦的概念是在部位三焦的基础上演化而来,是温热病和湿热病的辨证纲领。对三焦有形无形和气化三焦等相关问题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三焦——受体说”之我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陈亨平 《黑龙江中医药》1997,(4):52-53,F003
通过对三焦学说历代发展的概念及三焦与现代医学之受体形态分布,生理,病理等分析,阐明两者相似性,发展三焦理论。  相似文献   

20.
三焦学说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焦之名 ,始见《内经》。《内经》中三焦所指有二 :一为六腑之一 ;一为人体上焦、中焦、下焦的合称。三焦学说自古争论甚多 ,近年的研究又取得了不少进展 ,现介绍如下。1 三焦的形态自《难经》提出三焦“有名而无形”之后 ,历代医家围绕三焦之有形、无形、何形展开了广泛的争论。目前 ,多数医家认为三焦有形。既然有形 ,其形何状 ?由此又有了孤府与部位之争。倡孤府者 ,如张友泰谓三焦为一位居膈下 ,功能协同心肺宣发诸气之有形脏器 ,而杨一工等更直指为“胰腺”[1 ] 。然而多数医家都认为 ,三焦是对人体上、中、下三部的划分。2 三焦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