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利用自行研制的复合功能掺合料(SPF)配制出了24h抗折强度大于3.5MPa、抗压强度大于20.0MPa的路面快速修补混凝土。在此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分析了各因素对混凝土的早期抗压强度、抗折强度的影响规律,并对新老混凝土界面粘结性能及抗冻性等性能也进行了试验研究。在实际破损混凝土路面修补中的应用表明:所配制的修补混凝土便于施工操作、早期强度发展快以及耐久性能良好,修补区混凝土满足24h开放交通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胡青  张业茂 《化学与粘合》2022,44(1):54-57+90
对制备的聚合物修补砂浆开展力学性能试验研究,采用最大密度曲线理论方法制备了聚合物修补砂浆,研究了聚合物树脂、聚酰胺固化剂、稀释剂、促进剂对于修补砂浆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收缩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聚合物修补砂浆的抗拉强度、抗折强度、抗压强度与延伸能力均有所提高;其4h抗压强度与抗折强度可达到26.2MPa、13.1MPa,满足开放交通的要求,且粘结强度与收缩性能均满足混凝土路面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3.
以阜新市海州矿排放的煤矸石作集料、阜新发电厂排放的粉煤灰作填料配制树脂混凝土,进行了抗折强度、抗压强度和劈拉强度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当选择适宜的树脂胶粘剂,煤矸石和粉煤灰掺量高达85%,可配制出抗压强度达到46.68MPa、劈拉强度达到7.37MPa、抗折强度达到12.27MPa及弹性模量为1.62×104MPa的树脂混凝土.  相似文献   

4.
采用正交法进行试验设计,选取水灰比、水泥用量和聚合物掺量三种因素,设计制作了16组聚合物透水混凝土试块,分别进行了抗压、抗折、冻融、透水系数以及孔隙率试验,分析了各影响因素对其性能的影响.结果 表明,水灰比对聚合物透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和透水性能影响最大,其中水灰比存在最佳值.通过试验制备的聚合物透水混凝土试件最大抗压强度可达45.2 MPa,冻融循环次数达到150次.在试验的基础上,给出了聚合物透水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抗压强度和透水系数以及透水系数与孔隙率之间的回归公式.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素混凝土、粉煤灰混凝土、钢纤维混凝土、钢纤维粉煤灰混凝土进行侵蚀和冻融试验,测得其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通过试验可知:在相同浓度的硫酸钠溶液侵蚀下,钢纤维粉煤灰混凝土的强度最大,其次是粉煤灰混凝土、钢纤维混凝土和素混凝土,素混凝土和钢纤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受硫酸钠溶液浓度影响能力大于素混凝土和钢纤维混凝土。未侵蚀冻融循环下的钢纤维粉煤灰混凝土抗折强度明显大于侵蚀冻融循环后的抗折强度,先侵蚀后冻融试验对钢纤维粉煤灰混凝土抗折强度小于侵蚀冻融交互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符德  符曜  郭春梅 《粘接》2023,(2):65-68
为研究玄武岩纤维不同体积掺量(0.0%、0.1%、0.2%、0.3%、0.4%)对于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一系列室内试验分析了玄武岩纤维用量对于不同龄期(3、7、28 d)的混凝土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及早期抗裂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玄武岩纤维对于抗压强度作用效果不佳,但可以一定程度地提高混凝土的抗折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并能够明显改善混凝土的早期抗裂性能,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改善其内部结构特征,阻止或抑制裂纹的产生和发展,其用量建议为0.3%,为玄武岩纤维在水泥混凝土路面中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高红江  翟越  周梅  杨利辉 《硅酸盐通报》2008,27(6):1156-1161
参照国标,对辽宁省阜新市高德矿排放的自燃煤矸石进行了化学成分﹑耐久性及有害物质含量﹑物理力学性质的系统检测.在掌握了各项指标均满足国标对轻集料要求的基础上,将其破碎作轻粗集料、聚丙烯纤维作增强材料,采用均匀试验设计了10组聚丙烯纤维自燃煤矸石轻集料混凝土试件,进行了大量的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和抗折强度的试验.利用均匀设计软件,建立了强度回归方程及二次项交互影响曲线.试验证明,阜新高德自燃煤矸石只要科学分拣,可以作轻粗集料制备混凝土,并配制出28 d抗压强度49.2 MPa﹑劈拉强度3.21 MPa﹑抗折强度6.17 MPa的聚丙烯纤维自燃煤矸石轻集料混凝土.  相似文献   

8.
随着轻质混凝土在工程中需求的不断增大,钢纤维成为提高其力学性能的重要途径。针对钢纤维对轻质混凝土抗压强度及抗折强度的影响,对高强轻质混凝土力学特性分别进行了抗压强度试验及抗折强度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向混凝土材料中添加钢纤维,可明显提高轻质混凝土材料的抗压强度及抗折性能。  相似文献   

9.
针对严寒、干旱地区,昼夜温差大,气候干燥工程等特点,对掺与不掺武汉大学生产的WHDF抗裂减渗剂进行了混凝土性能试验研究,同时对两种配合比进行了早期抗裂对比试验。试验过程结果表明,在混凝土中掺入2%WHDF,虽然抗压强度、抗折强度等略有降低,但后期强度增长率较高,可显著提高混凝土早期抗裂性能。早期抗裂等级可由L-Ⅲ级提高到L-Ⅴ级。  相似文献   

10.
陈连发  陈悦  李龙  陆洋 《硅酸盐通报》2015,34(10):2822-2828
为了系统地研究高性能轻集料混凝土的力学结构特性、影响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各项因素和配制技术.测试了高强页岩陶粒轻集料的筒压强度、吸水率、粒径、级配和表面形态等基本性能.研究了该轻集料和其他组分的力学性能关系.针对优选配制的高性能轻集料混凝土,测试其轴心抗压强度和静弹性模量等典型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该高性能轻集料混凝土28 d立方体抗压强度达到57.8 MPa、轴心抗压强度达到49.8 MPa、劈拉强度达到3.6MPa、抗折强度达到6 MPa、静弹性模量高达34.5 GPa.掌握了制备高性能轻集料混凝土的关键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武茂冬  罗磊 《水泥工程》2018,31(6):14-16
本文主要研究了掺加纳米秸秆灰后对多孔混凝土路面性能的影响。根据抗压强度,弯曲强度和抗拉强度来测试多孔混凝土。结果表明,使用纳米秸秆灰材料极大提高了多孔混凝土路面的力学性能,其中纳米秸秆灰以10%质量分数替代水泥制备的多孔混凝土与其它比例制备的样品相比,表现出更加优异的强度;并且测试发现纳米秸秆灰多孔混凝土路面的抗压强度,弯曲强度和抗拉强度随着养护时间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2.
Experimental study on properties of pervious concrete pavement materials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In this paper, a pervious concrete pavement material used for roadway is introduced. Using the common material and method, the strength of the pervious concrete is low. Using smaller sized aggregate, silica fume (SF), and superplasticizer (SP) in the pervious concrete can enhance the strength of pervious concrete greatly. The pervious pavement materials that composed of a surface layer and a base layer were made.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the composite can reach 50 MPa and the flexural strength 6 MPa. The water penetration, abrasion resistance, and freezing and thawing durability of the materials are also very good. It can be applied to both the footpath and the vehicle road. It is an environment-friendly pavement material.  相似文献   

13.
A laboratory investigation was carried out to evaluate the strength properties of high-volume fly ash (HVFA) roller compacted and superplasticised workable concrete cured at moist and dry curing conditions. Concrete mixtures made with 0%, 50% and 70% replacement of normal Portland cement (NPC) with two different low-lime Class F fly ashes, good and low quality, were prepared. Water-cementitious material ratios ranged from 0.28 to 0.43. The compressive, flexural tensile and cylinder splitting tensile strengths were measured and presen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lexural tensile and compressive strengths was discussed. The influence of loss on ignition (LOI) content of fly ash on water demand and the strength of concrete was also discussed. The influence of moist and dry curing conditions on the high-volume fly ash (HVFA) concrete system was assessed through a proposed simple efficiency factor. The study showed that producing high-strength concrete was possible with high-volume fly ash content. LOI content increased the water demand of fresh concrete. HVFA concrete was found to be more vulnerable to dry curing conditions than was NPC concrete. It was concluded that HVFA concrete was an adequate material for both structural and pavement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14.
铺装透水混凝土路面是降低城市暴雨内涝灾害发生概率的有效途径.为实现透水混凝土路面在不同暴雨等级下的合理应用,提高再生资源利用率,达到抗暴雨内涝的目的,提出一种新型再生透水混凝土的设计方法.根据透水系数建立孔隙率与暴雨等级的定量关系,确定出抗不同暴雨等级的透水混凝土最佳孔隙率范围,基于孔隙率与强度之间的关系,明确混凝土强...  相似文献   

15.
米永刚  刘云贺 《硅酸盐通报》2017,36(8):2749-2755
将收集的三种不同来源的废弃混凝土,制备成再生粗骨料RA-I、RA-II和RA-III.并分别对再生混凝土进行配合比设计,通过(RAC)力学性能试验,研究了不同取代率及不同使用寿命的骨料对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和抗折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取代率的情况下,立方体抗压强度、轴心抗压强度基本均超过普通混凝土的相应强度;对于劈裂抗拉强度,骨料RA-I随着取代率的增加相继增长;骨料RA-II和骨料RA-III随着取代率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对于抗折强度,随着取代率的增加而呈先降低后持续增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增强料主要用于提高透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和抗渗性能。本文研究了增强料中的减水组分、早强组分以及增粘组分对透水混凝土性能的影响。通过改变各种组分的种类及掺量,研究了对透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以及透水系数和透水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增强料中采用0.3%的聚羧酸减水剂,1.0%的早强剂和0.1%的增粘剂可明显提高透水混凝的各项性能。  相似文献   

17.
过早开放交通,行车荷载会对新建水泥混凝土路面造成一定的破坏.基于Miner线性损伤理论构建水泥混凝土路面寿命损失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参数不同时,早期开放交通对水泥混凝土路面寿命的影响.最后以寿命损失<1%为标准,给出了水泥混凝土强度形成早期内,在不同的时间开放交通所需要的路面厚度.结果表明,因混凝土早期抗弯拉强度、回弹模量与养生龄期呈半对数关系,日交通量、面层与基层厚度的变化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寿命损失影响较大,基层回弹模量和土基回弹模量的变化对早期开放交通造成的损失变化不明显.为了达到水泥混凝土路面在施工完成后尽早开放交通的目的,实施有效的交通管制或增加路面厚度最为有效,研究结论为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设计和最佳开放交通时间的确定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了分析水泥锶渣混凝土用于低交通量道路路面的可行性,采用正交方法分析了水泥用量、用水量(坍落度)、砂率、碎石级配等因素对水泥锶渣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的影响规律,优选出合理的材料配合比;试验对不同水泥用量的水泥锶渣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干缩性能、温缩性能和抗冻性能进行了系统评价.结果表明:水泥锶渣混凝土强度低于普通C30混凝土,但“折压比”高,弹性模量小,具有较好的抗裂性能;于缩系数比普通混凝土低20%,温缩系数为普通混凝土的53%,具有优良的抗收缩性能;抗冻性能低于普通混凝土;水泥锶渣混凝土可用于非冰冻地区低交通量道路路面.  相似文献   

19.
基于钢渣的活性效应和微集料效应研究了不同掺量钢渣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的影响,通过加速碳化试验和抗冻性试验探究了钢渣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能和抗冻性.采用X-CT技术探究了钢渣混凝土内部的孔结构.结果表明:掺加10%钢渣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最大,掺加30%钢渣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最小.当碳化到56 d时,掺加30%钢渣的混凝土的碳化深度已达12.5 mm;冻融循环到180 d,掺加30%钢渣混凝土的相对动弹性模量降至88.7%.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研究了超细高活性矿物掺合料(超细掺合料)与硅灰以单掺、复掺的方式制备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分析了复掺不同掺量超细掺合料对UHPC的工作性、力学性能、水化热和收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UHPC流动性随超细掺合料掺量的增加而增加,跳桌流动度最高为275 mm;将超细掺合料与质量分数为10%的硅灰以复掺的方式制备UHPC时,随超细掺合料掺量的增加,UHPC抗折强度先增加后降低,抗压强度先增加后趋于平稳,最大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分别为25.9 MPa和150.0 MPa;超细掺合料与质量分数为10%的硅灰复掺制备的UHPC水化热随超细掺合料掺量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复掺质量分数为10%的超细掺合料与质量分数为10%的硅灰制备的UHPC早期收缩量最小,比单掺质量分数为20%的硅灰制备的UHPC低50.9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