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9 毫秒
1.
波形膨胀节对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管板应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波形膨胀节对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管板应力的影响。计算了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的轴向温差应力 ,说明设置膨胀节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提出了设置膨胀节需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全面分析管板式换热器的特点后指出,通过改变传统的换热器制造工艺,严格控制壳体环向焊缝的纵向收缩量,即可在“壳体-管板-管子”这一超静定体系中,建立起一一个当于壳体受拉而管子受压的预应力系统,这种力的固定管板式换热器,可以在四种经常应用的工程工况下得到安全可靠的应用。如何在制造中择固定管板式换热器施以预应力的技术后,可在一些特定的场合下,明显地降低管板的应力水平。而对一些必需设备膨胀场合,采用  相似文献   

3.
波形膨胀节的综合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固定式列管换热器管壁与壳壁之间的温差热膨胀及加设波形膨胀节对换热器壳体轴向应力、管板变形与弯矩、列管轴向应力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固定式列管换热器加波形膨胀节后对管板变形、管板弯矩、列管轴向应力诸方面的综合效应与影响。  相似文献   

5.
详细分析了固定管板式换热器设置膨胀节后在压力和温差作用下的变形协调过程,引入了换热器轴向总钢度的概念,提出了设置膨胀节后壳体圆筒中的轴向力和轴向变形位移的实用计算方法,使计算过程规范化,简单化。  相似文献   

6.
详细分析了固定管板式换热器设置膨胀节后在压力和温差作用下的变形协调过程,引入了换热器轴向总钢度的概念,提出了设置膨胀节后壳体圆筒中的轴向力和轴向变形位移的实用计算方法,使计算过程规范化、简单化。  相似文献   

7.
对列管式固定管板换热器的管板、管子和壳体等部件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力学分析,导出了管板与管子相互作用力的计算式、管板的弯矩与转角公式等,通过实例对管板的挠度与管子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旨在为该类换热器的设计与制造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前,在工艺过程热量传递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管壳式换热器。当换热器中的管、壳程物料温差较大时,因管束与壳体热膨胀量的差异,管束与壳体间在轴向会产生温差应力。温差应力与工作压力所产生的轴向应力叠加后,若应力超过壳体或换热管的许用应力,将导致管束或壳体失效。为此,一般在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的壳体中间设置膨胀节用来缓冲变形差异,以降低壳体和换热管的轴向应力。设置膨胀节的固定管板式换热器,除应按带有膨胀节的固定管板式换热器对各元件  相似文献   

9.
亓鹏 《安徽化工》2017,43(6):106-108
介绍了固定管板换热的关键设计过程。固定管板换热器广泛应用于化工生产的各个领域。该种换热器的设计主要包括壳体的强度设计、管板设计、膨胀节设计以及其他零部件设计与支撑结构的设计。  相似文献   

10.
固定管板换热器在化工静设备的应用中经常遇到需设置膨胀节的情况,本文简要介绍了如何通过调整管板、换热管、折流板间距等各计算参数确认是否需要设置膨胀节,并一一举例,分析各参数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实现固定管板换热器及膨胀节的合理设计。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波节管换热器的热应力和阻力特性,对具有相同管长和传热面积的波节管换热器和直管换热器进行了对比实验,分析了不同温差下的轴向应力和不同雷诺数下的管程、壳程的阻力损失。结果发现:与直管换热器相比,波节管换热器具有很好的轴向热补偿性能,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其轴向作用力和轴向热应力均比较小,适合应用于大传热温差场合;波节管换热器的阻力损失高于直管换热器,但在低雷诺数时阻力损失相差不大,且具有较高的传热系数。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管壳式换热器管子的管端和管板胀接接头的可靠性,分析了胀管过程的受力情况,认为GB151-89规定的胀管间隙和孔带尺寸偏大,实际应用中应加以注意,并提出胀接前最佳间隙C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3.
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法对固定管板式换热器应力数值计算,考虑温度对材料参数的影响以及压力载荷的作用,探讨预应力换热器的应力特性。在正常操作工况下,讨论管程压力载荷、壳程压力载荷对管板应力的影响,并依据大量的模拟仿真数据总结得到压力载荷对管板的应力变化规律。对比美国ASME规范Ⅷ-2中的管板应力计算公式发现,压力载荷对管板应力的影响结果与管板应力计算公式中压力载荷的影响一致。  相似文献   

14.
大孔板波形管碟环式换热器是流路换热器的进一步改进,主要特色在于采用开孔的碟、环式挡板代替圆缺型折流板,采用波形管代替普通光管,且在换热器管板的中心区域不布列管。这些措施显著降低了壳程阻力和滞流区,壳程的气体接管方位可任意选定。它在120kt/a硫磺制酸装置转化工序中三年多的运行情况表明,该换热器具有传热系数高、一次投资少、阻力小、运行费用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程刚  宋天宝 《安徽化工》2011,37(6):54-55
板壳式换热器蒸汽进口离管板太近,蒸汽容易直接冲击换热管与管板焊接处,造成局部热应力过大,导致换热管与管板焊接处撕裂。在无法改变管口位置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加焊夹套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双管板换热器为管壳式换热器的一种特殊结构。对一台固定双管板式换热器的结构设计和强度计算进行了阐述,其中包括选材、布管、管板的结构和间距、胀管和开槽尺寸等方面的设计和计算。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前文的基础上,阐明危险工况(或称可能出现的危险工况)和真正危险工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仅由操作条件只能列出危险工况而无法得出真正的危险工况,真正的危险工况不仅和操作条件有关,而且和换热器的结构条件和各部件相对尺寸有关。 根据换热器的具体结构条件、各元件相对尺寸和危险工况,管板、管子或壳体应力的最大值都有可能首先超过各自的强(刚)度校核条件。所以,在设计时不论管板、管子或壳体都应由各个危险工况求出其可能出现的最大应力值并校核满足,不能以并非最大的应力值进行校核,更不能因管子或壳体应力(特别是带有膨胀节时)绝对值较低而认为其强度不会成为问题,甚至不予计算。  相似文献   

18.
固定式管束釜式重沸器管板的应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有限元程序自动生成系统(FEPG)开发了固定式管束釜式重沸器管板的参数化有限元计算程序,并利用该程序及VAS-ANSYS接口程序对某台固定式管束釜式重沸器进行了应力分析。各工况的计算结果表明,斜锥壳对管板应力分布规律影响较大,壳程压力和温度载荷共同作用时是换热器的最危险工况,最大应力强度值的位置发生在热端管板与壳程筒体短节过渡圆弧连接处的外表面,且位于管板的最低点。  相似文献   

19.
介绍应用在磷酸浓缩工艺中的一种新型组合列管式石墨换热器。其突出的特点是采用石墨块材为结构材料,两端管板均为固定管板;管板与换热管之间采用高弹性耐磨材料,实现弹性密封的连接;单管伸缩,消除了温度不均导致的应力破坏。设备全部采用承插式活连接,换管简单,维修方便,其价格仅为国外进口价的1/10。  相似文献   

20.
刘忠萍  刘莹  王睿  王丽莉 《辽宁化工》2012,41(8):839-840,843
随着工业的发展,换热器成为石油、化工、冶金、电力、轻工等业普遍应用的一种工艺设备.管壳式换热器在工业装置的换热设备中占有相当的比重.管板是管壳式换热器的主要部件,管板的设计是否合理对确保换热器的安全运行,节约材料,降低制造成本及减少加工制造困难是至关重要的.而管板的计算方法又有多种,情况也十分复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