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松针多糖对鸡巨噬细胞HD11的天然免疫功能的影响,以期为松针多糖在肉鸡疾病防治方面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试验采用不同浓度的的松针多糖作用于巨噬细胞HD11,试验分为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终浓度为1μg·mL~(-1)的LPS)和松针多糖组(终浓度分别为25、50、100、200、400μg·mL~(-1)的松针多糖)。噻唑蓝(MTT)检测巨噬细胞HD11细胞活性、Griess法检测巨噬细胞HD11细胞上清液中一氧化氮(NO)分泌量、中性红吞噬试验检测巨噬细胞HD11吞噬活性,酶联免疫(ELISA)检测巨噬细胞HD11细胞上清液中干扰素-α(IFN-α)、一氧化氮合酶(iNOS)、白介素-10(IL~(-1)0)、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HD11细胞中iNOS mRNA表达。【结果】MTT试验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的松针多糖(25、50、100、200、400μg·mL~(-1))对细胞活性没有影响,说明在25-400μg·mL~(-1)范围内对巨噬细胞没有毒性,可以进行免疫调节作用实验。免疫调节作用试验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的松针多糖极显著(P0.01)增加了NO释放量和细胞吞噬活性,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提高了细胞因子IFN-α的含量和iNOS的含量及mRNA的表达量,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降低了细胞因子IL~(-1)0的分泌量。当松针多糖浓度在50、100、200、400μg·mL~(-1)浓度时,细胞因子IL-6和TNF-α的含量极显著(P0.01)高于空白对照组。与阳性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的松针多糖极显著(P0.01)降低NO释放量,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降低了细胞因子IFN-α的含量、iNOS的含量及mRNA表达量和IL~(-1)0含量。当松针多糖浓度在25、50、100μg·mL~(-1)浓度时,细胞吞噬活性极显著(P0.01)低于阳性对照组,细胞因子IL-6的含量极显著(P0.01)低于阳性对照组。当松针多糖浓度在25、50、100、200μg·mL~(-1)浓度时,细胞因子TFN-α的含量极显著(P0.01)低于阳性对照组。【结论】松针多糖能显著提高巨噬细胞HD11的天然免疫调节能力,且存在剂量依赖效应。  相似文献   

2.
为揭示玉米赤霉烯酮(ZEA)对动物免疫功能影响的机制,以免疫磁珠负性分选法从小鼠脾脏中分离得到的高纯度T淋巴细胞为材料,刀豆蛋白A(Con A)作为T淋巴细胞活化刺激剂,研究ZEA对小鼠T淋巴细胞活化过程中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及对核因子NFAT、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试验设空白对照组(不含Con A)、Con A (5μg·mL~(-1))对照组、ZEA(10、20及40μmol·L~(-1))+Con A (5μg·mL~(-1))染毒组,细胞染毒48h后用透射电镜观察细胞结构变化情况。细胞染毒处理24和36h后分别提取细胞浆、细胞核蛋白,Western blot检测NFAT及NF-κB信号通路中关键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Con A组T淋巴细胞胞浆内NFAT、NF-κB等相关蛋白含量显著或极显著升高;细胞体积增大,细胞浆丰富,核糖体和线粒体明显增多。与Con A组相比,ZEA染毒组T淋巴细胞胞浆内NFAT、NF-κB相关蛋白含量显著或极显著下降,并呈剂量-效应关系;细胞胞浆减少,细胞质出现不同程度的空泡化,线粒体肿胀,核糖体消失,异染色质增多。与空白对照组相比,Con A组T淋巴细胞核内NFAT、NF-κB含量均极显著升高;与Con A组相比,ZEA染毒组T淋巴细胞核内NFAT、NF-κB含量显著或极显著下降,并呈剂量-效应关系。这一研究提示ZEA可造成T淋巴细胞活化过程中细胞超微结构的损伤,抑制小鼠T淋巴细胞活化过程中核因子NFAT、NF-κB信号通路活性,抑制相关蛋白合成,造成T淋巴细胞的活化作用被抑制。  相似文献   

3.
试验旨在研究白头翁散对仔猪生长性能及腹泻影响。把仔猪随机分成对照组(CK组)和试验A、 B、 C组,CK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A、 B、 C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白头翁散1、 2、 3g/kg,正式期28d,结果发现,在平均日增重方面:A、 B、 C组分别为597.53、 628.21、 626.43g/d,三者差异不显著(P0.05),比CK组分别提高43.25、 73.93、 72.15g/d,差异显著(P0.05);在料肉比方面:A、 B、 C组分别为1.75、 1.68、 1.72, CK组为1.86,分别比CK组降低0.11、 0.18、0.14;在腹泻率方面:B、 C组最低,为6.81%、 6.75%,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与CK组差异显著(P0.05),分别下降5.37%、 5.43%; A组次之,为10.54%,与CK组差异显著(P0.05),降低1.64%; A组与B、 C组差异显著(P0.05);在腹泻指数方面:B组、 C组最低,为7.78、 7.95,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与CK组差异显著(P0.05),分别降低6.17、 6.00; A组次之,为10.3,与CK组差异显著(P0.05),降低3.92; A组与B、 C组差异显著(P0.05)。结果表明:在日粮中添加白头翁散能显著提高仔猪生长性能、降低料肉比、降低腹泻,综合分析,添加2g/kg最适宜。  相似文献   

4.
为比较研究番石榴叶与果的止泻作用,以小白鼠为研究对象,观察番石榴叶与果不同浓度提取物对硫酸镁致泻小白鼠的止泻作用,筛选出番石榴叶与果提取液止泻作用最有效的浓度。结果表明:与空白组相比,同浓度番石榴叶提取液与番石榴果提取液两者的潜伏时间和稀便率均有显著差异(P0.05),且番石榴叶A组(2 g/mL)潜伏时间为(136±6.17)min,稀便率为(62.97±11.56)%,番石榴果A组(2 g/mL)潜伏时间为(127±5.73)min,稀便率为(65.65±13.57)%,番石榴叶提取液止泻作用明显优于番石榴果提取液。这表明同剂量番石榴叶提取液对硫酸镁致泻小白鼠的止泻作用明显优于番石榴果提取液,其止泻强弱与提取液的浓度有一定关系,随提取液浓度的增大,止泻效果逐渐增大,为下一步研发新型的止泻药物提供理论基础。另外,番石榴叶提取物对硫酸镁致泻小白鼠的止泻效果很好,成为了新型止泻药的重要潜在来源。  相似文献   

5.
经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从三七中得到三七总皂苷(PNS) S-3组分,研究其溶血性及体外免疫活性。采用红细胞溶血率测定溶血性,以体外小鼠T、B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及IL-2诱生检测S-3的体外免疫活性。结果表明:S-3浓度在0.25 mg·mL~(-1)以下时无溶血性,在125μg·mL~(-1)以下时未表现出对脾淋巴细胞活力有抑制作用。S-3浓度为10μg·mL~(-1)时对刀豆蛋白A诱导的体外小鼠T淋巴细胞增殖有极显著促进作用,为100μg·mL~(-1)时则极显著抑制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而PNS浓度在1~100μg·mL~(-1)范围内均呈现出显著促进作用, S-3浓度为10、100μg·mL~(-1)时极显著抑制LPS诱导的小鼠B淋巴细胞增殖作用,在此浓度下PNS显示出对B淋巴细胞增殖有显著或极显著促进作用。S-3浓度为25μg·mL~(-1)时极显著促进小鼠T淋巴细胞IL-2分泌,与相同浓度的PNS相比, S-3无更显著的促进作用。这一研究提示S-3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且在体外具有一定的细胞免疫活性和诱生细胞因子的能力,为从PNS中开发出安全、高效的动物免疫增强剂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长期饮水添加不同细菌来源脂多糖对小鼠采食、能量代谢以及行为变化的影响。【方法】选用48只5周龄C57/BL小鼠,随机分为8组,腹腔注射不同浓度脂多糖,观察采食量。进一步选用24只5周龄C57/BL小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饮用水中添加5μg·mL~(–1)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il O128:B12脂多糖组、5μg·mL~(–1)大肠埃希菌O55:B5脂多糖组和不添加的对照组,试验周期为12周。试验结束前采用旷场和高空十字迷宫分析小鼠的运动和焦虑行为。试验结束后测定体组成,并采集皮下脂肪和脑核团样本分析相关基因表达。【结果】腹腔注射高剂量脂多糖抑制了小鼠采食,而饮用水中添加5μg·mL~(–1)不同细菌脂多糖均显著提高了小鼠采食量(P0.05),且上调了下丘脑弓状核中AgRP的mRNA表达量,而对POMC的mRNA的表达量无影响;饮用水中添加5μg·mL~(–1)不同细菌脂多糖显著降低了小鼠饲料利用率和体脂沉积水平,同时显著促进了褐色脂肪UCP-1和PGC-1ɑ的表达;饮用水中添加5μg·mL~(–1)脂多糖对小鼠焦虑行为无影响,但显著促进了小鼠的自发运动。脂多糖显著促进了海马体中c-fos和DRD2 mRNA的表达。【结论】饮用水中添加大肠埃希菌脂多糖能提高小鼠食欲、促进脂肪代谢和自主运动,这可能与海马体多巴胺神经元系统活性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7.
用丙烯酰胺诱导人结肠癌细胞HT-29和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损伤建立细胞损伤模型,研究葡萄籽原花青素和花青素提取物对两种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用100~700μg·mL~(-1)丙烯酰胺分别对HT-29和SH-SY5Y细胞孵育6和8h,两种细胞存活率分别下降至44.6%~80.5%和52.0%~81.0%,表明丙烯酰胺对细胞均有损伤作用。经葡萄籽提取物或葡萄皮提取物(5、10、20μg·mL~(-1))预先对HT-29细胞孵育1h后,再用300μg·mL~(-1)丙烯酰胺处理6h,HT-29细胞的存活率均显著高于丙烯酰胺损伤组(69.8%),其中10μg·mL~(-1)的葡萄籽提取物和葡萄皮提取物对HT-29细胞的保护作用最强,细胞存活率分别达到92.4%和93.8%。用葡萄皮提取物(5、10、20μg·mL~(-1))和葡萄籽提取物(5μg·mL~(-1))对SH-SY5Y细胞预先孵育1h,同样能够显著增加SH-SY5Y细胞的存活率。其中,葡萄皮提取物的保护作用较强,低、中、高浓度组的细胞存活率分别为80.7%、89.3%、91.5%。葡萄原花青素和花青素具有抑制细胞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羊骨胶原肽(collagen peptide,CP)对去卵巢大鼠的骨质改善作用,为畜骨的高值利用和骨质疏松非药物防治的研发提供试验依据。[方法]切除大鼠双侧卵巢,设置切卵巢组(OVX)、雌激素组(E_2)、羊骨胶原肽的高、中、低剂量组(CP-H、CP-M、CP-L),另设假手术组(SHAM)。各组8只,饲喂基础日粮,CP各剂量组灌胃相应受试物,SHAM组和OVX组灌胃等体积蒸馏水,E_2组注射雌激素。灌胃9 w后处死大鼠,取股骨进行骨密度、骨矿物质、羟脯氨酸含量测定,并测定血清PINP及β-CTx水平。[结果]OVX组骨密度((1.767±0.031) g·cm~(-3))、骨矿物质(Ca、Mg、Zn、Mn)((9.73±0.14) mg·g~(-1),(0.34±0.01) mg·g~(-1),(30.48±1.48)μg·g~(-1),(1.70±0.24)μg·g~(-1))以及羟脯氨酸含量((1.922±0.12)μg·mg~(-1))均显著低于SHAM组((2.283±0.47) g·cm~(-3),(12.59±2.78) mg·g~(-1),(0.49±0.10) mg·g~(-1),(33.78±0.43)μg·g~(-1),(1.94±0.29)μg·g~(-1),(2.258±0.22)μg·mg~(-1)),血液PINP((3 528.37±154.74) pg·mL~(-1))和β-CTx((529.67±23.63) pg·mL~(-1))水平显著高于SHAM组((2.283±0.47) g·cm~(-3),(2 258.55±140.87) pg·mL~(-1),(370.98±61.89) pg·mL~(-1)),说明骨质疏松模型建模成功,CP各剂量组和E_2组骨密度、所测骨矿物质含量、羟脯氨酸含量均显著高于OVX组,血清PINP及β-CTx水平显著低于OVX组(P0.05)。[结论]羊骨胶原肽可提高去卵巢大鼠股骨密度,抑制骨矿物质和骨有机质的丢失,降低血清骨代谢标志物水平,从而具有骨质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小鼠饲料添加剂美洲大蠊粉对腹泻小鼠腹泻率、稀便率、体重、采食量、饮水量的影响。【方法】采用腹腔注射0.02 mL/g的3×108 cfu/mL大肠杆菌菌悬液建立腹泻模型(5 d),其后在小鼠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的美洲大蠊粉用于治疗(10 d)。分别在1、3、5、7、9、11、13和15 d测定小鼠体重、采食量、饮水量、腹泻小鼠数、2 h内的稀便数。【结果】在1~5 d,与空白组相比,稀便率、腹泻率逐渐增加, 3~5 d内模型组、高、中、低剂量组的体重、采食量、饮水量差异显著(P<0.05)。6~15 d,与模型组相比,稀便率、腹泻率逐渐减小,高、中、低剂量组在第7、11 d的体重、9 d的饮水量差异显著(P<0.05),13 d高剂量组的体重、饮水量、采食量差异显著(P<0.05),15 d高剂量组的体重、饮水量差异显著(P<0.05)。【结论】小鼠饲料添加剂美洲大蠊粉能显著的降低小鼠的腹泻率及稀便率,提高腹泻小鼠体重、采食量、饮水量,且高剂量组显著高于中、低剂量组。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火炬树根对黑心菊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采用Biolog-ECO微平板培养技术,探讨黑心菊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及对不同质量浓度火炬树根水浸提液的响应。结果表明:C处理(火炬树根水浸提液质量浓度为0.3 g·mL~(-1))的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总氮质量分数、土壤p H及电导率最高,但土壤含水率无显著差异;在不同质量浓度火炬树根水浸提液处理下,单孔颜色平均值均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而逐渐上升,在处理156 h时均达到最大值;C处理碳源利用最大,D处理(火炬树根水浸提液质量浓度为0.4 g·mL~(-1))碳源利用最小。不同质量浓度的火炬树根水浸提液均促进了黑心菊土壤微生物对碳水化合物、羧酸的利用,抑制了对多聚物、氨基酸和胺类物质的利用,其中C处理对酚酸类利用率最大。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及Gini多样性指数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冗余分析表明有机碳是影响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的主要因素,C处理碳源利用最强,A处理(火炬树根水浸提液质量浓度为0.1 g·mL~(-1))碳源利用最差。  相似文献   

11.
为验证新型中药组方加减当归芍药汤的安全性及为新药临床应用提供合理依据,以小鼠为研究对象,进行最大耐受量试验。在预试验中将40只小鼠分为中药高(2.0g·mL~(-1))、中(1.0g·mL~(-1))、低(0.5g·mL~(-1))浓度及对照组4组,各剂量组小鼠每日灌服相同剂量中药,连续7d,测定LD50值。最大耐受量试验时将20只小鼠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小鼠每日灌服高浓度药液3次,对照组灌服相同剂量蒸馏水,灌胃持续7d,观察小鼠行为及脏器病理学变化。结果表明:2组小鼠各脏器无眼观病变,脏器指数无显著差异。病理切片显示,2组小鼠心脏、脾脏及肾脏结构正常,无明显病变;试验组小鼠可见肝静脉周围肝细胞部分变性;部分肺泡充血。小鼠对该组方的最大耐受量为120g·kg~(-1)。这一研究提示,该中药组方日常用量内安全无毒,但在临床上以高浓度服用时应注意其肺毒性及肝毒性。  相似文献   

12.
通过在山羊育肥期饲喂不同饲草,研究不同饲草对育肥山羊的生长性状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1)绝对增加值(体质量)10 d时,A、D组极显著高于B、C组(P0.01);40 d时,D组极显著高于C组(P0.01)。绝对增加值(体长)10 d时,D组极显著高于A、B、C组(P0.01);40 d时,C组极显著高于D组(P0.01)。绝对增加值(体高)40 d时,C组极显著高于A、B、D组(P0.01)。绝对增加值(胸围)10、30 d时,D组极显著高于A、B、C组(P0.01);40 d时,C、D组极显著高于A组(P0.01)。(2)D组的总增质量、平均日增质量显著高于A、B、C组(P0.05);D组总增胸围、平均日增胸围极显著高于A、B、C组(P0.01);D组的总增体高与平均日增体高极显著高于A组(P0.01);A组的料肉比显著高于D组(P0.05),B、C组极显著高于D组(P0.01)。(3)在20 d时,C组的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显著高于B组(P0.05);在40 d时,A组的红细胞数目显著高于D组(P0.05),A组的血红蛋白浓度极显著高于D组(P0.01),A、B组的红细胞压积显著高于D组(P0.05)。试验结论:(1)不同饲草对山羊生长性状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试验前期,各处理组之间差异显著或极显著,随着试验期延长,差异逐渐不显著。各处理组的经济价值由大到小依次为青贮、鲜草、稻草、育肥配合饲料。(2)不同饲草对山羊血液生理生化的影响总体不明显,且各处理组机体均呈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13.
以火炬树(Rhus typhina L.)和波斯菊(Cosmos bipinnata Cav.)为试验材料,采用火炬树3种不同部位(叶、根、果穗)的水浸提液处理波斯菊种子,设置0.200、0.150、0.100、0.050、0.025、0.017 g·mL~(-1)6个质量浓度,并用清水对照,通过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研究火炬树叶、根和果穗不同质量浓度水浸提液对波斯菊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进而探讨火炬树对波斯菊的化感抑制机理。结果表明:火炬树各部位水浸提液均在质量浓度为0.200 g·mL~(-1)时影响最大,其中叶水浸液对种子发芽率抑制作用最明显,发芽率为47%,而根和果穗水浸提液处理下发芽率分别为54%和72%,根水浸提液对波斯菊发芽指数化感作用最强,化感效应指数(RI)值为-0.483;火炬树各部位水浸液随质量浓度升高对POD、SOD活性的影响有双重质量浓度效应,即低质量浓度(0.017~0.025 g·mL~(-1))有一定促进作用,高质量浓度(0.050~0.200 g·mL~(-1))抑制作用显著(P0.05),当叶浸提液质量浓度为0.025 g·mL~(-1)时,对SOD活性达到最大促进作用,RI值为0.048,0.200 g·mL~(-1)对POD活性达到最大抑制作用,RI值为-0.827;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随水浸液质量浓度升高而逐渐降低,MDA质量摩尔浓度随水浸液质量浓度升高逐渐增加;当叶浸提液质量浓度为0.200 g·mL~(-1)时,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最低,RI值为-0.585,MDA的质量摩尔浓度达到最大,RI值为0.475,均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从化感综合效应看出,火炬树各部位水浸提液对波斯菊化感作用敏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叶、根、果穗。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养殖密度对二龄刀鲚(Coilia nasus)消化酶活性的影响以及消化酶在各组织的分布特点,选出初始体长与体质量分别为12.63 cm和4.439的二龄刀鲚,分别按500尾·亩-1(A组)、1000尾·亩-1(B组)和1500尾·亩-1(C组)3个养殖密度进行养殖,每个组设置3个平行,试验周期为189 d.结果 显示,A组末体质量(30.74 g)、末体长(20.26 cm)显著高于B组(21.379,18.18 cm)和C组(19.969,17.16 cm) (P<0.05),3个组比肠长(0.29~0.30)差异不显著.养殖密度对二龄刀鲚消化酶活性影响显著,A组胃和肝胰脏中胃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5);A、B组肠和幽门盲囊中胰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C组(P<0.05);A、B组肠中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C组(P<0.05);A组肠中脂肪酶活性显著高于C组,C组幽门盲囊中脂肪酶活性显著高于B组(P<0.05).胃蛋白酶在胃中活性最高,脂肪酶在肝胰脏中活性最高,胰蛋白酶和淀粉酶均以肠中活性最高,幽门盲囊次之.研究表明,二龄刀鲚养殖密度为500尾·亩-1时,刀鲚生长较快,各主要消化器官中消化酶活性较高.  相似文献   

15.
厚朴叶水提物抗腹泻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合理利用厚朴叶资源,研究不同剂量厚朴叶水提物对小鼠蓖麻油诱导腹泻的影响。[方法]以蒸馏水为阴性对照、盐酸洛哌丁胺为阳性对照,研究厚朴叶水提物低、中、高剂量组处理对蓖麻油诱导腹泻小鼠(5组×6只)的腹泻率、起效时间、稀便次数、稀便级数和腹泻指数的影响。[结果]厚朴叶水提物低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均具有显著降低腹泻率的作用;随着厚朴叶水提物剂量的增加,对小鼠腹泻的稀便次数有抑制作用;厚朴叶水提物也能显著降低小鼠的稀便率,且与其剂量高低有关;厚朴叶水提物能显著降低小鼠的平均稀便等级和腹泻指数。但总的来说,厚朴叶水提物的效果不及盐酸洛哌丁胺,且对蓖麻油所致小鼠的起效时间无影响。[结论]厚朴叶水提物对蓖麻油所致的小鼠腹泻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存在一定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不同来源铁和锌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96头(30±2)日龄、体重为(7.63±0.07)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进行4周的饲养试验,考察不同来源有机铁和锌及高锌对断奶仔猪各生长阶段生产性能指标及腹泻情况的影响。A组添加进口甘氨酸铁(Gly-Fe)280mg·kg-1和甘氨酸锌(Gly-Zn)200mg·kg-1;B组添加国产Gly-Fe600mg·kg-1和蛋氨酸锌(Met-Zn)280mg·kg-1(浙江产);C组添加国产羟基Met-Fe300mg·kg-1和羟基Met-Zn250mg·kg-1(长沙兴嘉公司产);D组为对照组(含无机铁和高锌)。结果表明:各日粮在不同试验阶段对试猪生产性能有不同的影响。在1~2周阶段,高锌日粮处理组D有很好的效果,试猪日增重显著优于A、C组(P<0.05),极显著地优于B组日粮(P<0.01),A、C组的试猪日增重显著优于B组。A、C、D组料重比显著优于B组(P<0.01)。4组试猪采食量差异不显著(P>0.05),在3~4周阶段,A、C组的试猪日增重显著优于D组(P<0.05);A、B、C组的料重比均优于D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还表明,高锌日粮可显著降低断奶仔猪腹泻率(P<0.01)。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沙棘果油对饮用白酒小鼠的微核率以及肝脏损伤影响。方法:60只小鼠随机分成6组:空白对照组、饮酒模型组、沙棘果油低剂量(5 mL·kg~(-1)·bw~(-1))、沙棘果油中剂量组(10 mL·kg~(-1)·bw~(-1))和高剂量组(20 mL·kg~(-1)·bw~(-1)),通过连续灌胃的方式建立小鼠饮酒损伤模型,通过镜检观察沙棘果油对饮酒小鼠骨髓微核率的,并通过试剂盒检测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的浓度。结果:与饮酒模型组相比,沙棘油果油高剂量组的微核率显著减少(P0.01),中、高剂量组的小鼠肝脏SOD和GSH含量显著升高;高剂量组的MDA显著下降(P0.01),所有结果雌雄没有显著差异。结论:沙棘果油对酒精引起的骨髓微核率升高有一定抑制作用,对酒精引起的肝脏损伤有一定改善作用,这种作用与沙棘果油剂量呈正相关。沙棘果油对酒精引起机体损伤的缓解作用可能与自由基生成的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大豆卵磷脂稀释液中添加原花青素(proanthocyanidin, PC)对山羊精子的冷冻保护作用,以20%卵黄为对照(EY组),分别在大豆卵磷脂为基础稀释液的冻精稀释液中添加最终浓度为0、10、20、40、60μg·mL~(-1)的PC(分别命名为SL0、SL1、SL2、SL3、SL4组),冷冻-解冻后分别对精子活率、活力、质膜完整率、顶体完整率、线粒体活性、抗氧化和凋亡指标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当大豆卵磷脂稀释液中PC添加浓度为40μg·mL~(-1)(SL3组)时,解冻后精子活力、活率、质膜完整率、顶体完整率和线粒体活性最高,分别达58.49%、53.45%、50.46%、55.37%和55.16%,显著高于其他PC添加组和EY组(P0.05)。SL3组解冻后精子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224.87 U·mL~(-1))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129.6 U·L~(-1))最高,总caspase凋亡率(54.33%)和TUNEL凋亡率(41.36%)最低,与EY和SL0组差异显著(P0.05)。当PC的添加浓度提高至60μg·mL~(-1)(SL4组)时,解冻后精子质量显著下降,表现为对精子毒性作用。综上,在山羊精液冷冻中,大豆卵磷脂稀释液中添加PC浓度为40μg·mL~(-1)可降低精子氧化损伤和细胞凋亡,提高冻精品质。该研究改善了无动物源稀释液在山羊精液冷冻中的应用效果,提高了山羊冻精的生物安全性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谷氨酰胺对模拟运输应激大鼠体内氨基酸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鼠为试验对象,设阴性对照(A)组和模拟低频与高频2种运输应激组.模拟应激组分别设为阳性对照(B)组、苯巴比妥(P)组和谷氨酰胺(Gln)组.A和B组每天灌胃生理盐水1mL·只-1,P组和Gln组每天分别灌胃苯巴比妥15mg·(kg·只)-1和Gin 500mg·(kg·只)-1,10d后,除A组外,其他6组分别模拟低频和高频运输应激2h,然后测定所有试验鼠血清、组织中氨基酸含量的变化,探讨Gln对运输应激中大鼠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与A组相比,补充Gln后,低频或高频应激大鼠的血清、组织中与应激密切相关的氨基酸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而与B组相比,所测氨基酸差异显著(P<0.05)或差异极显著(P<0.01);镇静药物苯巴比妥对抗运输应激则没有效果.证明Gln具有保护大鼠抵抗运输应激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美洲大蠊粉对腹泻小鼠肠道修复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将120只体重相近的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1.35g·kg-1虫粉处理组、2.70g·kg-1虫粉处理组和5.40g·kg-1虫粉处理组。以盐酸林可霉素造腹泻小鼠模型,测定美洲大蠊粉对小鼠体内抗氧化能力、肠道大肠杆菌的数量,观察肠黏膜及绒毛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5.40g·kg-1虫粉处理组和空白对照组之间的SOD值差异不显著(P>0.05),而二者与模型对照组的差异显著(P<0.05);5.40g·kg-1虫粉处理组的T-AOC比自然恢复组和空白对照组分别高15.47%和13.94%,差异显著(P<0.05);3个虫粉处理组的MDA含量与模型对照组的差异显著(P<0.05)。光镜与电镜下,3个虫粉处理组受损的肠绒毛和微绒毛均有恢复,以5.40g·kg-1虫粉处理组恢复最好。3个虫粉处理组的肠道大肠杆菌的数量与模型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与空白对照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美洲大蠊粉能降低腹泻小鼠血清的MDA含量,提高SOD、GSH-PX和T-AOC的活力,从而有效拮抗自由基对机体的损伤;美洲大蠊粉不仅能降低肠道大肠杆菌的数量,而且能使发生病理变化的肠黏膜及绒毛修复完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