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0 毫秒
1.
文中主要研究北方蒙古栎不同部位的染色性能及应用,探讨了萃取次数、媒染剂、染色方法对丝织物颜色特征值的影响,并将蒙古栎绿干叶、橡子壳及橡子应用于丝、毛、棉、麻织物的染色,测试染色后织物的色谱及耐皂洗和耐摩擦色牢度。结果表明,蒙古栎7种不同部位单宁含量不同,对丝织物显色效果为:绿干叶>黄干叶>橡子壳>橡子>三合一>橡外壳>树枝,染液提取次数2次为佳。蒙古栎绿干叶、橡子壳及橡子所染丝织物皂矾后媒染价值最大,呈黑灰色调,其次是白矾前媒染,呈灰黄色调;最后是直染法,呈浅灰黄色调;蒙古栎绿干叶、橡子壳及橡子对不同织物媒染显色效果优劣依次为毛织物、丝织物、麻织物、棉织物,色谱范围略有区别,其中丝织物综合效果最好,且不同染色方法下织物耐皂洗色牢度及耐摩擦色牢度均可达到3级及以上。 相似文献
2.
3.
为研究植物染料石榴皮色素染棉织物的颜色特征影响因素和显色范围,试验以石榴皮为原料,采用水煮法萃取色素,使用同媒染对棉织物进行染色性能研究,并对显色范围进行探讨。试验结果表明:同媒染工艺显色效果和色牢度明显好于其他染色工艺,主要呈较鲜艳的中黄色调;石榴皮同媒染棉织物最佳染色工艺为浴比1∶50、石榴皮色素质量浓度4.80 g/L、硫酸铝钾媒染剂质量浓度为5.00 g/L、染色温度70℃、染色时间30 min、pH 5.5(加热前)、染色次数7次;石榴皮色素染棉织物颜色特征值如下,即明度L~*值范围为72.23~86.85,色相a~*值范围为0.76~3.38,色相b~*值范围为8.17~34.70,纯度c*值范围为8.45~34.86;耐摩擦色牢度、耐日晒色牢度和耐皂洗色牢度均为3级及以上,可满足国家纺织品服用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4.
5.
6.
7.
基于H2O2氧化青黛染色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的空气氧化制约了植物染料青黛现代化生产的问题,研究用含天然靛蓝的植物染料青黛对羊毛织物进行染色,并利用双氧水代替空气对其进行氧化,探索青黛染料染色的工业化生产可能性.通过改变工艺参数,研究双氧水浓度、氧化温度、氧化液pH值、氧化时间等因素对染色效果的影响,并对比了双氧水氧化和空气氧化的效果.结果显示双氧水氧化后染样的K/S值较高,染色牢度与染色重现性较好.与传统的空气氧化相比,采用双氧水氧化易于控制生产工艺,更适用于现代化生产. 相似文献
8.
柞树叶含有较高单宁,是较好的黑灰色染材。文中采用水煎法萃取柞树叶中的色素得到染液,探讨了不同染色方法对麻织物颜色特征值的影响,并优化了预媒染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直接染可染浅灰黄色调,应用范围有限;预媒染适合染较深的黑灰色调,同媒染适合染中灰色调,后媒染适合染浅灰黄色调。其中,预媒染应用价值最大。最佳预媒染色工艺为:浴比1∶50、染液质量浓度100.00%(pH值为6)、染色温度80℃、染色时间30 min、皂矾媒染剂质量浓度5.00 g/L、染色次数为7次。 相似文献
9.
文中采用水煎法萃取柞树叶染液,并应用于柞蚕丝的染色。探讨了后媒染色法工艺条件对柞蚕丝染色织物颜色特征值的影响,并与直接染色、前媒染色、同媒染色工艺进行对比,测试了染色后织物的颜色特征值及染色牢度。结果表明,柞树叶对柞蚕丝后媒染最佳染色工艺为浴比1∶50、柞树叶染液质量分数100.00%(pH值=6)、染色温度80℃、染色时间30 min、皂矾媒染剂质量浓度5.00 g/L;直接染可染浅灰黄色调,应用范围有限,通过媒染染色可改变织物色调,媒染工艺呈黑灰色调提高了其应用价值,显色效果优劣为后媒染前媒染同媒染;直接染和后媒染的耐皂洗、耐摩擦及耐日晒色牢度均达到3级,能够满足现代服装服用色牢度要求。 相似文献
10.
研究高温型和中温型等多种活性染料对锦纶的上染固色情况,分析上染温度、染色介质的酸碱度对活性染料上染的影响,得出了最佳染色工艺条件。通过测试其染深性和色牢度,发现锦纶用活性染料染色,能得到优异的皂洗及干、湿摩擦牢度,但其染深性不够理想。 相似文献
11.
12.
胡麻纺织品染色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胡麻纺织品的染色工艺进行了探讨,筛选出适用染料并制定最佳染色工艺,对影响染色均匀性、染色牢度,鲜艳度和染深性的各各因素进行试验分析,得出胡麻染品的色泽鲜艳度和染色牢度不低于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14.
15.
Lyocell纤维染色性能及工艺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研究了Lyocell纤维的染色性能,主要包括上染速率、上染百分率、固色率、表观深度、深染性和染色牢度等,并与棉及粘胶纤维进行了对比,分析了Lyocell纤维染色性能改变的原因,同时对其染色工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着眼于木材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以传统植物染工艺为基础,尝试使用植物染工艺对木材的改色与装饰进行研究。运用文献法与实验法,以苏木染料与松木木材为研究对象,分别用明矾、小苏打、蓝矾、绿矾、铁浆水、尿素6种媒染剂进行染色,结合防染工艺探索图案与肌理的表现。结果表明,染色时间、媒染剂、装饰表现手法均对木材染色效果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7.
18.
为了研究茶条槭毛织物染色工艺,通过比较吸光度值的正交试验筛选最佳提取工艺,以硫酸亚铁为媒染剂,分析不同染色工艺和影响因素对颜色特征值及K/S值的影响,确定最佳染色工艺及工艺参数。结果表明,茶条槭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0,提取时间60 min,提取次数2次,浸泡时间24 h;茶条槭毛织物最佳染色工艺为后媒染,主要呈黑灰色调;后媒染最佳染色工艺参数为茶条槭染液质量浓度8.45 g/L、硫酸亚铁媒染剂质量浓度5.00 g/L、染色温度80℃、染色时间30 min、染液pH值5。茶条槭毛织物后媒染的染色性能有较好表现,其耐皂洗色牢度和耐摩擦色牢度均在4级以上,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9.
对海水进行了絮凝沉淀、软化、离子交换等处理,将海水应用于活性染料的染色,比较了同等工艺条件下,海水与常规淡水对活性染料染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不同染色介质下活性染料的上染率、固色率,干、湿摩擦牢度及皂洗色牢度并无明显差异;所染样品的色差亦在0.8以下,可以满足实际生产对染色品质量和色差范围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以大黄的水提取液为染液,采用直接染色、预媒染色、同浴媒染、后媒染色等不同方法对聚乳酸针织物进行染色,通过正交实验分析了影响染色效果的主要因素,优化出各种方法的最佳工艺,并比较了各种方法的染色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媒染剂对颜色的增深和耐摩擦牢度有一定的作用,其中硫酸铝钾的增深效果较好,但各种染色法的皂洗牢度都较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