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随着集约化肉鸡生产的开展,我国肉鸡养殖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但由于规模养殖环境带来的肉鸡健康、产品质量下降以及肉鸡福利等问题却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在良好的养殖环境中,肉鸡才能充分发挥其生长潜能,任何不良的环境因素都将降低肉鸡的生产性能和健康情况。饲养密度通过影响肉鸡的采食、饮水、环境温度以及空气质量,从而影响肉鸡的生长及健康。饲养密度直接影响了养殖环境和肉鸡的行为表达,因此饲养密度也是影响肉鸡福利  相似文献   

2.
饲养密度是肉鸡养殖业重要的管理因素之一,降低饲养密度也是改善动物福利的一项重要措施。饲养密度通过影响肉鸡的行为、生理应激、舍内环境以及疾病等进而影响肉鸡的生长、健康及福利。较大的饲养密度虽然可以带来较高的生产利润,但也存在巨大的负面影响。文章就饲养密度对肉鸡生产性能、生理应激、腿部健康、行为学的影响等进行了综述,以期对肉鸡生产进行更加科学地指导。  相似文献   

3.
试验主要研究环境富集和饲养密度对绵羊生产性能、血清指标、屠宰性能的影响。选用健康的小尾寒羊24只,分为A、B、C 3组,每组8只,A 组为高集约化模式,B组为高集约化模式+运动场模式,C组为环境富集模式。结果表明,各组绵羊的末重、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饲料转化率差异不显著,环境富集和适宜的饲养密度有提高绵羊生产性能的趋势。环境富集和适宜的饲养密度可以极显著改善前膝清洁度指数(P<0.01),显著改善后膝、后臀的清洁度指数(P<0.05);环境富集和适宜的饲养密度能显著降低第37天血清皮质醇浓度(P<0.05);各组肉品质差异不显著(P>0.05);宰杀后各组pH45 min和pHult的差异不显著(P>0.05)。因此,环境富集和饲养密度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绵羊福利。  相似文献   

4.
饲养密度是影响畜禽生产性能和健康的重要因素。在环境保护与动物福利双重约束下,开展舍内饲养密度的系统性研究显得尤为迫切。文章从生产性能、动物行为与动物福利的角度综述了饲养密度对鸭生产与健康的影响,分析了高饲养密度降低鸭生产性能、导致行为异常与应激、造成鸭福利与健康问题的可能影响机制,认为与高饲养密度导致的热应激、空间竞争加剧(采食、饮水、运动等),以及垫料质量、舍内空气恶化有关。最后,针对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5.
张振玲 《猪业科学》2024,41(7):20-21
养猪生产中,饲养密度是一个具有争议和值得研究的问题。毕竟,如果在一定空间里饲养的猪只越多,那么生产效率就会越高。不过,也有科学研究表明:当猪只的活动空间更大时,它们往往有更好的生长性能表现;而且,无论猪只处在保育或是生长育肥阶段,还是在屠宰前的任何阶段,均是如此。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小围栏轮换饲养模式对肉牛福利的影响。[方法]将12头体重相近[(420.6±23.4)kg]、健康去势的利木赞杂交牛随机分为2组,A组采用小围栏轮换饲养模式,B组采用传统饲养模式。测定肉牛的趴卧次数、趴卧时间及反刍时间等指标。[结果]A组肉牛的趴卧次数、趴卧时间及反刍时间都显著或极显著高于B组(P0.05或P0.01)。[结论]在该试验条件下,小围栏轮换饲养模式可通过增加趴卧时间和反刍时间显著地改善肉牛福利。  相似文献   

7.
现代肉牛产业以集约化生产为特征,产业链较长,由此带来的一系列肉牛福利问题,备受关注。本文详细阐述了肉牛营养福利、环境福利、管理福利、运输福利和屠宰福利等的研究进展,根据不同肉牛体重大小及养殖规模,综述了肉牛福利标准,为我国肉牛福利标准的制定及肉牛健康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了比较不同饲养密度对猪行为和福利的影响,试验选取体重10~15 kg长白仔猪和50~60 kg长白和大河乌猪育肥猪,在固定圈舍面积(9 m2)内分别饲养8,10,12,14,16头,进行行为观察、行为数据采集、分析及日增重的测定。结果表明:随着饲养密度的增大,长白仔猪和育肥猪的日增重均下降,对行为表现的影响显著(P0.05);随着饲养密度的增加,猪的福利水平逐渐下降,且对大河乌猪的行为异常和福利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9.
<正>(一)防止体温升高水是抑制肉牛体温的上升的一个法宝。1.饮水。应保证活动场上的饮水不间断,并将饮水器置于阴凉的地方,以避免日光直射升温;增加饮水器的数量;经常检修饮水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研究饲养密度对西门塔尔公牛增重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试验选择黑龙江省某种牛场健康的11~13月龄西门塔尔公牛24头,并按照体重分层随机分组,每组8头,组间始重无显著差异,Ⅰ组、Ⅱ组、Ⅲ组饲养密度分别为8 m2/头、10 m2/头、12 m2/头,试验预饲期10 d,试验期40 d,共50 d。[结果]在试验结束时,Ⅰ组、Ⅱ组、Ⅲ组试验牛体重无显著差异(P>0.05)。Ⅰ组、Ⅱ组、Ⅲ组试验牛均表现随投料后时间延长,趴卧率逐渐增高,Ⅲ组试验牛晨饲后和晚饲后2 h的趴卧率显著高于Ⅰ组、Ⅱ组(P<0.05)。在试验开始时,Ⅰ组血液CREA水平显著高于Ⅲ组(P<0.05),其他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结束,Ⅰ组血液CREA和HSP-70水平显著高于Ⅱ组和Ⅲ组(P<0.05),其他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相同增重水平下,西门塔尔公牛由420 kg育肥至490 kg,饲养密度为8 m2/头时,牛舍空间利用效率更高,但长期饲养有威胁...  相似文献   

11.
<正> 为追求饲养商品瘦肉猪高的经济效益,应考虑环境与生产力的互作。国内外对圈养密度及栏内头数等涉及育肥生产性能的直接因子进行了研究,但由于地理气候、猪舍结构、饲养方式等差异,结果很不一致,影响了实用价值。为此,笔者于83~84年进行了冬夏两季的饲养密度试验,旨在探讨长江中游气候、单列式猪舍等条件下,圈养密度及头数对肥育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试验旨在通过研究地面平养模式下不同饲养密度对蛋鸡行为、外观、血液应激指标及生产性能的影响,筛选保证蛋鸡福利状况及生产性能的最大饲养密度,为我国推广地面平养模式蛋鸡福利养殖奠定理论基础。将780只苏禽绿壳蛋鸡按舍内密度分为四组,其中地面平养分为低密度组(6只/m^2)、中密度组(8只/m^2)、高密度组(10只/m^2),笼养组为对照组,每组3个重复。试验期为18~27周龄,蛋鸡行为学数据均采用视频录像收集,在27周龄末进行翅静脉采血和福利外观评价,统计分析24~27周龄生产性能。结果显示:笼养蛋鸡的产蛋率,攻击、刻板等非福利行为均显著高于平养组(P<0.05),脚垫损伤、羽毛评分、应激激素浓度(CORT、ACTH)显著低于平养组(P<0.05)。地面平养各组间,高密度组蛋鸡料蛋比显著高于低、中密度组(P<0.05);低、中密度组蛋鸡行走和休息时间比例均显著高于高密度组(P<0.05);低密度组蛋鸡啄羽行为显著低于高密度组(P<0.05),但与中密度组差异不显著(P>0.05);低、中密度组蛋鸡脚垫损伤、背羽损伤显著低于高密度组(P<0.05);高密度组蛋鸡血清中CORT和ACTH浓度显著低于低、中密度组(P<0.05)。由此可见,平养蛋鸡比笼养蛋鸡行为表现更积极,羽毛覆盖度更好,但应激水平和足部损伤较高、生产性能较低;在试验场地模式下,推荐8只/m2为最佳饲养密度。  相似文献   

13.
《北方牧业》2012,(14):10
<正>在近日召开的第80届世界动物健康组织(国际兽医局:OIE)会议上,会议成员正式采纳了畜禽生产过程中的《动物福利标准指南》。这标志着国际兽医局在动物福利方面的工作前进了一大步,将为其他动物饲养过程中采纳动物福利标准奠定基础。我国出口食品农产品等相关产业应及早分析该标准法规的影响,并做好积极应对。据悉,《动物福利标准指南》着重强调肉牛福利措施的  相似文献   

14.
(一)防暑降温1.加强通风。打开牛舍所有的门窗和通气孔,在栏舍内安装风扇,每天上午10时到下午5时打开风扇给牛舍降温,或在栏舍的两端安装鼓风机加强牛舍通风降温。2.洒水降温。一是栏舍及运动场在上午11时到下午4时之间每隔2小时洒水1次;二是在栏舍屋顶安装喷水降温设施。  相似文献   

15.
<正>肉牛具有体躯丰满、饲料报酬高、增重速度快、产肉性能佳、肉品口感较好等特点。发展肉牛产业,能够极大地满足人类对于牛肉及其副产品的需求。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实践,就春夏季节肉牛饲养管理方面的要点进行探讨,与同行业和肉牛养殖者作一经验交流,仅供参考。国家农业部于2011年11月30日颁布了《全国肉牛遗传改良计划(2011-2025年)》,为发展肉牛产业,推进牛群遗  相似文献   

16.
发展肉牛业,防疫保健工作至关重要。若有忽视,一旦疫病流行,将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因此,应加强肉牛的防疫保健和环境控制。1传染病的发生及流行机理传染病是在各种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等)的作用下所发生的一类疾病。这类病有共同的特性:即都有传染性,如不及时防治可迅速传播造成流行;另外牛体患过某种传染病后可产生免疫  相似文献   

17.
发展肉牛业,防疫保健工作至关重要。若有忽视,一旦疫病流行,将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因此,应加强肉牛的防疫保健和环境控制。  相似文献   

18.
试验旨在研究肉牛在不同饲养环境下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差异性。选用24头杂一代公牛,随机分成3组,分别为垫料未加菌种组(试验Ⅰ组)、垫料加菌种组(试验Ⅱ组)、水泥地板平地干清粪组(对照组,CK),每个试验组设2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牛。分别测定各组肉牛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Ⅱ组的试验末体重、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均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Ⅰ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低于试验Ⅱ组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钙、酸性洗涤纤维消化率显著升高(P <0.05);试验Ⅱ组粗蛋白、钙、磷消化率显著升高(P<0.05)。试验Ⅰ组与试验Ⅱ组相比干物质、粗蛋白、无氮浸出物消化率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Ⅱ组的净肉率显著升高(P<0.05),眼肌面积极显著升高(P<0.01)。与对照组相比,剪切力与熟肉率试验Ⅰ、Ⅱ组均升高,但各组间剪切力、肉色、pH值与熟肉率均差异不显著(P>0.05)。背最长肌中总鲜味氨基酸试验Ⅰ组与试验Ⅱ组比对照组分别高2.31%、2.77%,对照组的...  相似文献   

19.
《猪业科学》2018,(6):28-28
正动物福利科学中心的劳伦·爱德华兹博士讨论了仔猪的早期饲养环境如何影响其行为发展、认知灵活性、社会技能和压力调节机制。在仔猪出生的最初几周,由于一些重要的机体功能正在发育完善,因此早期的饲养环境可以对猪的行为发展、认知灵活性、社会技能和压力调节机制的功能产生持久的影响。例如,在早期养育环境中所经历的情况下,咬尾和攻击性增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不同饲养方式对肉牛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择月龄、体重相近的利木赞牛×西门塔尔牛×本地牛三元杂交肉牛45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15头,试验1组为完全舍饲育肥,每日饲喂2次,自由采食;试验2组为放牧加补饲精料育肥;试验3组在天然草场进行自然放牧育肥。结果表明:在同一饲养管理条件下,试验1组的日增重最高,显著高于试验2组(P0.05),极显著高于试验3组(P0.01);试验1组的屠宰率、净肉率、肉骨比值、背膘厚度、眼肌面积、高档肉块重均为最优,试验2组次之,试验3组最低。笔者根据试验结果,结合贵州山区牧草资源条件,建议肉牛在6—9月份牧草丰盛时采用放牧补饲精料的饲养方式,其余月份采用完全舍饲育肥的饲养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