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斌  丁文  杨峰亭  薛婷 《计量学报》2017,38(6):661-666
基于非正交轴系全站仪坐标测量系统的结构特点和测量模型,用数学分析的手段对其进行误差分析和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确定系统的主要误差分量是转台旋转角误差和激光跟踪仪测距值误差,并用GUM法评定各分量的不确定度。通过测量模型推导出系统的测量不确定度,并用MATLAB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当测距值不变时,测量不确定度几乎不受水平角变化的影响,而随着垂直角绝对值的增大而增大,当角度值不变时,测量不确定度随着被测点到视准轴上标定点的距离值增大而增大。实验初步验证了仿真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文章详细阐述了测量不确定度的定义、测量不确定度的计算方法及步骤、测量不确定与测量能力的关系,以"三坐标测量光孔和螺纹孔位置度"为例,具体讲述了测量不确定度和测量能力的计算方法及如何利用测量不确定度评价测量系统适用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樊蕾 《中国计量》2014,(9):94-96
正一、引言由于JJG30-2012《通用卡尺检定规程》中并没有给出游标卡尺示值误差的测量不确定度来源分析和计算方法示例,检定员在日常工作中使用起来非常不方便。因此,本文举例分析游标卡尺示值误差的测量不确定度来源,同时给出具体的计算过程,并且通过分析游标卡尺各段示值误差的测量不确定度,利用线性回归方程,对该测量不确定度进行了线性拟合,给出了整个测量范围内测量不确定度的函数表达式。  相似文献   

4.
叙述了Fizeau激光平面干涉系统的测量原理.依据ISO发布的测量不确定度表示指南,对Fizeau型高精度移相激光平面干涉测量系统的误差进行了系统分析,给出了高精度激光平面干涉仪的各项误差及总误差,其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2.63nm.该研究分析方法可适用于同类仪器的测量不确定度评价.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电子天平示值误差测量值的不确定度进行分析评定,利用软件开发不确定度计算器,简化校准电子天平时计算示值误差测量值的不确定度的计算问题。  相似文献   

6.
端基线性度的测量不确定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用端基直线法评价线性测量系统线性度指标时,评价结果的不确定度,包含了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分析和评价过程。通过使用国军标GJB3756-1999“测量不确定度的表述及评定“中推荐的方法,讨论了影响评价结果不确定度的几个主要误差来源(包括信号源误差、被校系统测量误差、被校系统量化误差的影响等等),给出了端基线性度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并给出了减小线性度指标评价不确定度的主要措施。在一定实际评价例子上,给出了线性度指标不确定度分析和评价结果。不确定度验证表明了该过程的正确性和切实可行性。该过程及结论可应用在对于计量标准进行线性度指标的不确定度分析上,也可用于估计线性度指标本身的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7.
坐标测量机的校准对坐标测量机的长度测量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笔者在这里简单的对校准坐标测量机长度测量示值误差不确定度的来源以及误差的估算方法进行介绍,同时通过实际的计算来得出校准的长度和扩展不确定度之间的关系式,以此来论证坐标对测量机长度测量线示值误差不确定度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梁志国  孟晓风 《计测技术》2007,27(4):50-52,68
介绍了用端基直线法评价线性测量系统直流增益和直流偏移指标时,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包含了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分析和评价过程.讨论了影响评价结果不确定度的几个主要误差来源,包括信号源误差、被校系统测量误差、被校系统量化误差的影响等等,给出了端基直流增益和直流偏移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在一个实际评价例子上,给出了直流增益和直流偏移指标不确定度分析和评价结果;不确定度验证表明了该过程的正确性和切实可行性.该过程及结论可应用在对于计量标准进行直流增益和直流偏移指标的不确定度分析上.  相似文献   

9.
梁志国  冯秀娟 《计量学报》2023,(11):1749-1754
介绍了使用幅度绝对值的平均值法进行数据采集系统交流共模抑制比的测量不确定度分析和评价过程。使用测量幅度绝对值的平均值计算干扰分量值和本底噪声分量值,并采用直接代数相减方式剔除本底噪声的影响。讨论了主要的不确定度来源,包括信号源误差、数据采集系统增益误差、幅度测量误差、幅度分辨力误差,以及测量重复性等,给出了不确定度模型。并结合一个实例,给出了交流共模抑制比的不确定度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10.
基于形状误差不确定度的大尺寸测量系统优化配置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倪爱晶  郑联语 《计量学报》2011,32(4):289-295
针对大尺寸测量系统部署问题,提出了面向测量任务的以形状误差不确定度为评价指标的优化配置测量系统的方法。对于基于蒙特卡罗仿真方法的测量点仿真和多测量仪器数据融合进行了研究。在建立形状误差评定模型基础上,提出并实现了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形状误差评定模型的求解及基于蒙特卡罗法的形状误差不确定度计算方法。通过某卫星舱段端框的仿真试验,验证了以不确定度为指标进行大尺寸测量系统配置方法的有效性,可为大尺寸测量系统现场快速部署提供方案指导。  相似文献   

11.
本文简要介绍了测量不确定度的发展,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特点,不确定度与误差的关系等,并针对流量计量中常用到的相对不确定度的表述,灵敏系数的数值算法等进行分析计算。早在七十年代初,国际上已有越来越多的计量学者认识到使用"不确定度"代替"误差"更为科学,从此,不确定度这个术语逐渐在测量领域内被广泛应用。1978年国际计量局提出了实验不确定度表示建议书INC-1。1993年制定的《测量不确定度表示指南》得到了BIPM、OIML、ISO、IEC、IUPAC、IUPAP、IFCC七个国际组织的批准,由ISO出版,是国际组织的重要权威文献。我国也已于1999年颁布了与之兼容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计量技术规范。至此,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成为检测和校准实验室必不可少的工作之一。由于测量不确定度的理论较新,在理解上有一定难度。本文就不确定度的一些特点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分析和计算了温度计量标准检定装置测量不确定度,通过对检定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更能了解和掌握了温度计量标准检定装置的计量性能、误差来源以及减小误差影响的方法,同时也为接受技术监督部门的计量标准考核,提供了不确定度评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依据JJF 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及JJG376-2007《电导率仪》检定规程评定了电导率仪电子单元引用误差及仪器引用误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建立了评定电子单元引用误差及仪器引用误差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各不确定度分量,并计算了合成不确定度和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14.
何倩 《工业计量》2010,(Z2):114-116
测量不确定度能够全面说明计量标准的测量能力的优劣,成为考核电能计量标准装置综合性能的重要依据。文章结合实际工作,通过对电能表标准装置各项误差源的分析,利用数理统计与实验的方法,对电能表标准装置的不确定度进行分析和计算,为我们在今后的电能计量标准建标及复查考核工作中,评定电能表标准装置的测量不确定度提供了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5.
测量不确定度的相关概念及评定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介绍了测量不确定度的意义,对测量不确定度及误差等相关概念进行了分析讨论,对产生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测量不确定度的基本评定方法及合成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的计算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文章采用JJF1130-2005<几何量测量设备校准中的不确定度评定指南>中的方法对公法线千分尺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给出了目标不确定度,并根据不确定度误差的来源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计算,得到合成标准不确定度.通过对目标不确定度和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大小比较来得到最终判据.  相似文献   

17.
本文按照JJF 1272-2011《阻容法露点湿度计校准规范》和JJF 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的要求,使用精密露点仪标准装置以及湿度发生器,对被检SHAW式露点仪的检定结果进行误差分析,通过计算得到A类和B类不确定度,进而得到合成不确定度,对其测量结果进行了不确定度分析与评定.  相似文献   

18.
赵自文 《计测技术》2006,26(4):39-41
对脉冲信号源脉宽指标进行了不确定度的分析和评定.分析了脉冲信号源脉宽测量时的主要误差来源,包括计数器测量重复性、触发定时误差、时基误差、放大器滞后误差、分辨力误差等;结合这些影响因素,评估了脉宽测量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19.
按照JJG 882-2004《压力变送器检定规程》和JJF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的要求,使用标准数字压力校验仪和标准数字多用表,对被检压力变送器检定结果进行误差分析,通过计算得到A类不确定度,通过分析得到B类不确定度,进而得到合成不确定度,对其测量结果进行了不确定度的分析与评定.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雷达测速仪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了分析计算,最后给出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