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月亮和六便士》是非常著名的一部小说,由欧洲著名的作家毛姆所创作,文中主要是讲述了主人公与三个不同女性形象的故事,一个是主人公的妻子阿美,一个是主人公的情人勃朗什,一个是主人公在一个岛上认识的爱塔。同时这三个女性形象也是作者迎合当时社会塑造出来的女性角色,也代表了作者乃至当时男性社会对女性的看法。为了能够使读者能够深入解读小说,打破固定男性视角的局限,了解作者的女性观,本文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剖析小说中描述的三个不同女性形象,以便为读者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2.
班海东 《海外英语》2011,(9):286-288
约翰·厄普代克作为当代美国文学当中著名的作家之一,创作出了许多佳作,《兔子,跑吧》就是其中代表作之一。这部小说的主人公虽是男性但作者在塑造男性形象的过程中,女性形象的塑造是不可或缺的,或者可以说是他们相互塑造。本研究主要从生态女权主义的视角,探究小说中三个主要女性对父权制社会反抗的深层含义,并进一步找出主人公"兔子"从家中逃跑的真正原因,然后再从中揭示当代美国现实生活的本质。  相似文献   

3.
长篇小说《刀锋》是二十世纪英国著名的小说家毛姆的代表作,也是其最受欢迎的一部作品。小说中的三位女性人物——伊莎贝儿、苏珊和索菲,分别代表了当时社会中的三类女性。作者毛姆通过对这三位女性人物的刻画,反衬出男主人公拉里的崇高,同时也流露出作家自己对于女性的成见。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赛珍珠小说《大地》中三个女性形象的生存状态,以及这三个女性对男主人公命运的影响,认为这部小说是一部透过女性写就的男性史诗。  相似文献   

5.
我们要了解简奥斯丁的小说《曼斯菲尔德庄园》,首先要分析作品中展现给我们的女主人公范妮的人物形象,很多读者觉得小说中范妮的美德已经跟不上时代的脚步,甚至有些人认为范妮这个主人公形象毫无生气和新意,但是我觉得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范妮是很勇敢的。主人公范妮是作者刻画的非常成功的人物形象。分析主人公范妮的性格特征不仅可以促进我们对《曼斯菲尔德庄园》这部小说的了解,也可以了解当时范妮所处的社会背景并对社会问题做出思考。  相似文献   

6.
《觉醒》是美国著名女性作家凯特·肖邦的代表作。小说在讲述女主人公艾德娜追求真正自我和自由独立,逐步走向觉醒的故事的同时,生动地展现了当时社会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文章从当时的社会文化角度出发,分析了小说中的三位女性人物形象——阿黛儿、芮芝和艾德娜及其各自不同的命运。三位女性人物均是当时特定社会文化的产物.而三者各自不同的命运均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在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下,女性不可能获得真正的自由。而肖邦也借由这部小说展现了当时社会文化不合理的方面,并提出了对未来世界的美好愿景。  相似文献   

7.
美国著名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历来十分关注黑人女性的社会地位和处境,即使在《所罗门之歌》这部以男性为主人公的小说中,作者也为我们成功的塑造了彼拉多·戴德这个黑人女性的形象。本文从名字的由来及其寓意,人物的魔幻主义色彩,成长引路人的角色以及飞翔模式等几个方面对彼拉多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8.
阮静 《海外英语》2012,(14):186-187
19世纪美国女性作家凯特·肖邦的《觉醒》是当时女权思潮的一个重要著作,凯特·肖邦在小说中塑造了三个男性的形象,作者肖邦对他们都持否定态度。纵向看,他们体现了个体的成长历程,横向看,这三个男性代表了不同的人格结构。心理分析的方法将作为分析手段,考察小说中美国男性的三重性。  相似文献   

9.
徐怡 《考试周刊》2014,(70):13-14
《嘉莉妹妹》是美国著名的自然主义小说家西奥多·德莱塞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德莱塞在这部小说里,对主人公嘉莉的形象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分析。作者通过分析她与其他男性的复杂关系,揭示了嘉莉在当时物欲横流的资本主义社会里,为追求"美国梦"所表现出的种种人性弱点。  相似文献   

10.
《我的光辉生涯》是杰出的澳大利女作家迈尔斯·弗兰克林的最重要作品,是一部典型的教育小说。本文从女主人公西比拉生活的五个阶段入手,探析情感和生活经历怎样影响她从童年到成年的成长和发展。小说通过对女主人公独立人格的塑造,在真实反映澳大利亚19世纪末期社会风貌的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当时澳大利亚社会等级和两性等级的不认同.倡导女性心理发展应该同男性一样受到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11.
在王朔的小说世界中,男性主人公永远是一副“痞子”形象,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他们无权无势,疲于奔命,却自视清高、为所欲为.更有甚者,他们从不正视女性,认为她们是弱者、是愚者,是需要他们拯救的群体.许多读者往往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认为作者与其笔下的男性同为一流.其实在王朔的心里,女性是纯洁的,是具有力量的强者,她们能够凭借...  相似文献   

12.
阅读女性弹词小说中关于女主人公最终归宿及宣扬女性传统美德的文字,可以发现女性作者们是在男性的凝视之下进行写作的。在长期的男性凝视下,女性不仅会认同男性作品中塑造的女性形象,也会在自己的作品中塑造出符合男性凝视的女性形象。作品《笔生花》通过文本中展示的作者邱心如所受的封建教育、她对女主人公婚后生活的细微描写和对作品人物的塑造等,使人感受到浓重的封建道德意识,她的写作无疑也是在男性视野的凝视之下进行的。  相似文献   

13.
《奈何天》是李春平的一部反映官场生活的长篇小说,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矛盾混合型,这类女性形象是作为男性主人公的对照而存在的;第二类是“贤”妻良母型,这类女性形象是隐蔽在男性主人公背后的;第三类是单纯无知型,这类女性形象具有悲剧性成分。通过对这三类女性形象的分析可以看出,李春平的官场小说在展示男性主人公官场沉浮的同时,也试图揭示女性的生存处境与命运变迁。  相似文献   

14.
《69 Sixtynine))日本作家村上龙创作的一部风格独特的自传体长篇小说。小说的主人公是几个性格各异的男性。但与几个男性主要人物相比,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的个性却更加鲜明。这反映了作者村上龙对女性持有的一贯态度和对女性艺术形象的塑造特点。村上龙的大部分作品,对女性的认识主要来自年幼时的生活经历,并且他所描写的女性形象的特色都可以从《69 Sixtynine))中找到根源。  相似文献   

15.
在我们面前出现的是19世纪欧洲文学史上的三位著名的女性形象,她们的坎坷命运博得人们的同情,她们的独特风姿又深为读者所喜爱。让我们把这三位不同国度的作家的形象放在一起作比较谈的基本动因,显然首先是出于这一点,即她们都是那一时代具有个性解放思想并敢于向旧制度挑战的出色的女性形象,尽管她们的差异也同样明显。简·爱是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同名小说的主人公。这一形象的光彩是通过她的曲折的人生  相似文献   

16.
陶群 《黄山学院学报》2007,9(6):105-108
金庸作为新派武侠小说的代表人物创造了众多的女性形象,这些女主人公们充分显示了男性话语特征下对女性形象的期待与想象.从女性视野的角度分析金庸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从男性对女性的容貌期待,男性与女性对待爱情的不同态度,以及情感构架等方面阐述金庸小说的男性话语特征.  相似文献   

17.
<简·爱>是英国著名女作家夏洛特的作品.作者通过女主人公成长的故事反映了女性可以通过个人的努力,摆脱男性的歧视和压迫,同时也反映了作者个人的女性主义观点.在女性译者祝庆英和男性译者曾凡海、吴江皓的两种译本中,通过比较他们对男女形象的不同译法,可以揭示出女性译者在翻译时所表现的女性意识和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18.
《简&#183;爱》是英国著名女作家夏洛特的作品。作者通过女主人公成长的故事反映了女性可以通过个人的努力。摆脱男性的歧视和压迫,同时也反映了作者个人的女性主义观点。在女性译者祝庆英和男性译者曾凡海、吴江皓的两种译本中,通过比较他们对男女形象的不同译法,可以揭示出女性译者在翻译时所表现的女性意识和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19.
运用女性主义理论来解读张恨水小说《啼笑因缘》中的三个女性形象,从其不同的命运发展历程透视出张恨水小说中的女性意识特点,即:作者是站在男性中心主义的立场来看待女性,以男性的价值标准来衡量和塑造女性,男性作家张恨水的女性观受到了男权文化的影响和束缚。  相似文献   

20.
《儒林外史》在刻画男性士子的同时,还塑造了不少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绝不是可有可无的,作者通过对女性的描写,深刻反映了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将聘娘作为封建女性的代表,通过聘娘的妓女形象、聘娘的太太梦、聘娘的女性解放意识三个方面对聘娘进行分析,以期能够解读聘娘的真实形象,揭露封建科举制度下女性的生活现状及当时社会的黑暗,同时给当代人以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